一种注塑机用模内注塑贴片吹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582495发布日期:2022-04-09 08:51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一种注塑机用模内注塑贴片吹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注塑机用模内注塑贴片吹塑模具,属于注塑机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2.现大多数的膜内注塑用贴片,通常是利用吹塑的方式进行制作的,在现有的吹塑模具的使用过程中会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就是现有的吹塑装置在工作过程中,会因温度和吹气不均的原因,出现不能填充满模具的情况,导致装置产质量较低,并且现有的吹塑模具一般并无散热结构,使得注塑完成后热量无法散出,进而造成成品整体效率降低,所以需要一种新的结构来解决该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注塑机用模内注塑贴片吹塑模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注塑机用模内注塑贴片吹塑模具,包括模具主体,所述模具主体的上端设置有送气管,所述送气管的输入端与气泵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送气管的外侧套装有加热结构,所述模具主体的前侧位置与液压杆的一端相固定,所述液压杆的另一端与装配板相固定,所述装配板与注塑机底座相固定。
5.进一步地,所述装配板与模具主体之间的位置设置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安装在模具主体上,所述导向杆穿过开设在装配板上的通孔。
6.进一步地,所述加热结构包括上卡接框以及下卡接框,所述上卡接框与下卡接框之间经由转轴转动连接,所述上卡接框与下卡接框的另一侧设置有固定框,固定在上卡接框上的螺孔经由螺栓穿过与下卡接框上的螺孔相旋合,所述上卡接框以及下卡接框的内部设置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的内部设置有保温棉,所述保温棉的内圈与电加热管相固定,所述电加热管的内圈与送气管的外壁相贴合。
7.进一步地,所述电加热管沿送气管的中轴线呈螺旋状进行排列,所述电加热管经由连接线与外部电源相连接。
8.进一步地,所述模具主体的前侧位置设置有散热风扇,所述模具主体与散热风扇之间为间隙配合。
9.进一步地,所述装配板靠近散热风扇的一侧端面设置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为截面呈等腰三角形的棱板结构。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在模具主体的一侧位置设置有装配板,而装配板与模具主体之间的位置设置有液压杆,通过液压杆的作用可以将模具主体开启,便于将其中的吹塑件取下,配合位于模具主机其他棱角位置的导向杆使得模具主体在移动的过程中不会发生相对滑动,使得液压杆并不会发生受到模具主体传递过来的剪切力;
11.而散热风扇将模具主体散发出来的热量进行散发,配合位于装配板一侧额导向板
使得热量可以向装配板的两侧进行分散,该设计可以最大化的实现模具主体的散热,进而使得模具主体的成品速度提升;
12.另外位于上卡接框以及下卡接框内部的电加热管则将电能转化为热能,进而便于对气泵输送过来的气体进行加热,进而则可以实现吹塑的目的。
附图说明
13.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注塑机用模内注塑贴片吹塑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注塑机用模内注塑贴片吹塑模具中加热结构的剖面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注塑机用模内注塑贴片吹塑模具中导向板的安装示意图;
17.图中:1-模具主体、2-送气管、3-加热结构、4-气泵、5-导向杆、6-装配板、7-液压杆、8-散热风扇、9-导向板、31-上卡接框、32-防水层、33-保温棉、34-下卡接框、35-电加热管、36-固定框。
具体实施方式
18.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19.请参阅图1-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注塑机用模内注塑贴片吹塑模具,包括模具主体1,模具主体1的上端设置有送气管2,送气管2的输入端与气泵4的输出端相连接,送气管2的外侧套装有加热结构3,模具主体1的前侧位置与液压杆7的一端相固定,液压杆7的另一端与装配板6相固定,装配板6与注塑机底座相固定,通过液压杆7的作用可以将模具主体1开启,便于将其中的吹塑件取下,装配板6与模具主体1之间的位置设置有导向杆5,导向杆5安装在模具主体1上,导向杆5穿过开设在装配板6上的通孔,位于模具主机其他棱角位置的导向杆5使得模具主体1在移动的过程中不会发生相对滑动,使得液压杆7并不会发生受到模具主体1传递过来的剪切力。
20.加热结构3包括上卡接框31以及下卡接框34,上卡接框31与下卡接框34之间经由转轴转动连接,上卡接框31与下卡接框34的另一侧设置有固定框36,固定在上卡接框31上的螺孔经由螺栓穿过与下卡接框34上的螺孔相旋合,上卡接框31以及下卡接框34的内部设置有防水层32,防水层32的内部设置有保温棉33,保温棉33的内圈与电加热管35相固定,电加热管35的内圈与送气管2的外壁相贴合,位于上卡接框31以及下卡接框34内部的电加热管35则将电能转化为热能,进而便于对气泵4输送过来的气体进行加热,进而则可以实现吹塑的目的,电加热管35沿送气管2的中轴线呈螺旋状进行排列,电加热管35经由连接线与外部电源相连接,该设计使得加热的效率进一步提高。
21.模具主体1的前侧位置设置有散热风扇8,模具主体1与散热风扇8之间为间隙配合,装配板6靠近散热风扇8的一侧端面设置有导向板9,导向板9为截面呈等腰三角形的棱板结构,散热风扇8将模具主体1散发出来的热量进行散发,配合位于装配板6一侧额导向板9使得热量可以向装配板6的两侧进行分散,该设计可以最大化的实现模具主体1的散热。
22.具体实施方式:在使用的过程中,首先启动气泵4,气泵4将气体泵入到模具主体1
的内部,在这过程中位于上卡接框31以及下卡接框34内部的电加热管35则将电能转化为热能,进而便于对气泵4输送过来的气体进行加热,进而则可以实现吹塑的目的,另外上卡接块与下卡接框34之间通过螺栓穿过固定框36进行固定,该设计便于根据设计的需要进行不同规格电加热管35的选取,并且保温棉33则可以减少热量的散发,在模具主体1的一侧位置设置有装配板6,而装配板6与模具主体1之间的位置设置有液压杆7,通过液压杆7的作用可以将模具主体1开启,便于将其中的吹塑件取下,配合位于模具主机其他棱角位置的导向杆5使得模具主体1在移动的过程中不会发生相对滑动,使得液压杆7并不会发生受到模具主体1传递过来的剪切力;而散热风扇8将模具主体1散发出来的热量进行散发,配合位于装配板6一侧额导向板9使得热量可以向装配板6的两侧进行分散,该设计可以最大化的实现模具主体1的散热。
23.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24.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