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吸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729875发布日期:2022-04-16 21:28阅读:82来源:国知局
一种组合式吸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吸塑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组合式吸塑模具。


背景技术:

2.吸塑模具是指吸塑生产时所用的模具,有石膏模、电镀铜模和铝模等多种类型。模具的四周和底部通常设有小孔,用于真空吸附热化的硬胶片,从而成型出吸塑产品。
3.目前,吸塑成型过程一般为:将平展的热塑性塑料板材或片材(材料)固定在模具上,通过加热器将材料加热到软化温度变软后,用真空泵快速抽去掉材料与模具间的空气,使得材料吸附于模具的表面,即吸附于成型腔的内壁和底壁上,再冷却成型后脱模得到产品。
4.现有的吸塑模具大多单独使用,生产效率低下。此外,在实际生产加工过程中,由于材料与成型腔的内壁和底壁结合较为紧密,因此通过吸塑成型后的产品脱模较为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组合式吸塑模具,以提高生产效率,节约资源,且脱模机构可进行前后移动和升降,不会给模具的正常吸塑造成任何的不利影响,以保证成型后的产品能够正常脱模。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组合式吸塑模具,包括有具有相同成型腔或不同成型腔的若干个凹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若干个凹模呈阵列状排列,且两两相固定连接,若干个凹模固定于底座上,所述底座的内部设有与每个凹模内部的小孔相连通的空腔,底座的一侧设有与所述空腔相通的抽真空口和进风口;所述若干个凹模的上方设置有可进行前后移动和升降的脱模机构。
8.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的两侧沿其长度方向分别对应固定连接有二个基座,每个基座上均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凹槽,其中一个凹槽的两端分别固定有安装座,二个所述的安装座之间转动安装有丝杆。
9.进一步的,所述丝杆的一端从相对应的一个安装座中延伸出,丝杆的延伸端连接有可进行正反转的电机。
10.进一步的,所述的组合式吸塑模具还包括有冂形支架,所述冂形支架的一侧立柱的底端通过螺纹配合安装在所述丝杆上,冂形支架的另一侧立柱的底端通过滑动配合安装在远离所述丝杆的凹槽中。
11.进一步的,所述的脱模机构包括有多组吸盘组件,每组吸盘组件均包括有自上而下贯穿所述冂形支架的横梁的二个第一电缸,所述二个第一电缸的伸缩杆的自由端固定连接有圆盘,沿所述圆盘的四周设有自上而下贯穿圆盘的若干个第二电缸,每个第二电缸的伸缩杆的自由端均固定连接有吸盘。
12.进一步的,远离所述丝杆的凹槽的两端均固定有止动块。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本实用新型将具有相同成型腔或不同成型腔的若干个凹模组合在一起使用,能够有效提高生产效率,且若干个凹模固定于同一底座上,并采用同一抽真空口和进风口分别实施真空吸附和通入空气冷却,在能够满足吸塑作业所需的基础上,可节约资源,提高利用率;此外,所采用的脱模机构独立于模具本体,且脱模机构可进行前后移动和升降,不会给模具的正常吸塑造成任何的不利影响,保证了成型后的产品能够正常脱模。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在进行吸塑时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图1中a部分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8.参见图1、2,一种组合式吸塑模具,包括有具有相同成型腔或不同成型腔的若干个凹模1,若干个凹模1呈阵列状排列,且两两相固定连接,若干个凹模1固定于底座2上,底座2的内部设有与每个凹模内部的小孔相连通的空腔(图中未示出),底座2的一侧设有与空腔相通的抽真空口3和进风口4;若干个凹模1的上方设置有可进行前后移动和升降的脱模机构5。
19.本实用新型中,底座2的两侧沿其长度方向分别对应固定连接有二个基座6,每个基座上均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凹槽7、8,其中一个凹槽7的两端分别固定有安装座9,二个安装座9之间转动安装有丝杆10。
20.本实用新型中,丝杆10的一端从相对应的一个安装座中延伸出,丝杆10的延伸端连接有可进行正反转的电机11。
21.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式吸塑模具还包括有冂形支架12,冂形支架12的一侧立柱的底端通过螺纹配合安装在丝杆10上,冂形支架12的另一侧立柱的底端通过滑动配合安装在远离丝杆10的凹槽8中。
22.由此,通过电机11进行正反转,驱动丝杆10进行正反转,使得冂形支架12沿丝杆10和凹槽8前后移动,带动冂形支架12上所安装的脱模机构5进行前后移动。
23.本实用新型中,脱模机构包5包括有多组吸盘组件,每组吸盘组件均包括有自上而下贯穿冂形支架的横梁的二个第一电缸51,二个第一电缸51的伸缩杆的自由端固定连接有圆盘52,沿圆盘52的四周设有自上而下贯穿圆盘52的若干个第二电缸53,每个第二电缸的伸缩杆的自由端均固定连接有吸盘54。
24.由此,二个第一电缸51的伸缩杆进行伸缩,驱动圆盘52进行升降,带动若干个第二电缸53及其自由端所固定连接的吸盘54进行升降,使得吸盘54在脱模时吸附成型后的产品,将其带离所在的成型腔或与所在的成型腔的内壁相分离;此外,每个第二电缸53的伸缩杆可独立进行升降,能够适应不同深度的成型腔。
25.本实用新型中,远离丝杆10的凹槽的两端均固定有止动块13。由此,能够对冂形支架12沿凹槽8的前后移动起到限位作用。
26.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27.在实施吸塑作业时,抽真空口3外接真空泵,进风口4外接鼓风机,可分别对若干个凹模1实施真空吸附和通入空气冷却。
28.吸塑作业结束后,启动电机11工作,电机11进行正转,驱动丝杆10进行正转,使得冂形支架12沿丝杆10和凹槽8向前移动,带动冂形支架12上所安装的脱模机构5向前移动。
29.在此过程中,二个第一电缸51的伸缩杆伸出,驱动圆盘52下降,带动若干个第二电缸53及其自由端所固定连接的吸盘54下降,使得吸盘54在脱模时吸附成型后的产品;接着,二个第一电缸51的伸缩杆小幅回缩,驱动圆盘52小幅上升,带动若干个第二电缸53及其自由端所固定连接的吸盘54小幅上升,使得吸盘54将所吸附的产品带离所在的成型腔或与所在的成型腔的内壁相分离。
30.此外,每个第二电缸53的伸缩杆可独立进行升降,能够适应不同深度的成型腔。
31.脱模结束后,二个第一电缸51的伸缩杆继续回缩并复位,驱动圆盘52继续上升并复位,带动若干个第二电缸53及其自由端所固定连接的吸盘54继续上升,回到初始位置。
32.然后,电机11进行反转,驱动丝杆10进行反转,使得冂形支架12沿丝杆10和凹槽8向后移动,带动冂形支架12上所安装的脱模机构5向后移动,回到初始位置。
33.需要说明的是,多组吸盘组件的组数与若干个凹模1在进行阵列状排列后的列数有关,即当若干个凹模1在进行阵列状排列后的列数为两列时,多组吸盘组件的组数为两组,以此类推。
34.此外,为了保证各电缸的正常工作,冂形支架12的横梁以及圆盘上应当设置有用于供电的电源模块(图中未示出)。
35.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36.故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技术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各种等同变换,均为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