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式注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287472发布日期:2022-08-27 02:40阅读:47来源:国知局
一种立式注塑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于注塑设备的领域,具体是一种立式注塑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的注塑机基本是采用一个模具对应与一个注塑机构的工作方式,这样的方式严重制约了整个注塑机的工作,每当完成一次注塑后,注塑机构必须停止注射工作,等到模具内的注胶成型及取出来后方可以进行下一次的注塑成型工作。为此这种注塑机构基本都存在需要漫长等待的过程,效率低且十分浪费产能。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方案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立式注塑装置。
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立式注塑装置,所述注塑装置包括:
6.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具有注塑工位;
7.旋转器,所述旋转器设置在工作台上,所述旋转器上设置有第一模具,所述旋转器用于带动第一模具移动至预设定的位置;
8.升降器,所述升降器设置在工作台上,所述升降器上设置有第二模具,所述升降器用于带动第二模具相对注塑工位可上升或下降移动;
9.模具注塑器,所述模具注塑器设置在升降器上,当升降器带动第二模具上升或下降移动时,所述模具注塑器相对注塑工位可上升或下降移动。
10.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旋转器包括旋转盘、模具安装部及第一驱动组件,所述模具安装部设置在旋转盘上,所述第一驱动组件与旋转盘驱动连接,以带动旋转盘旋转。
11.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旋转盘包括转盘体、转轴及抗冲部,所述转轴的第一端与第一驱动组件驱动连接,第二端与转盘体连接,所述抗冲部与转盘体抵触连接。
12.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在抗冲部的一侧设置有限位腔,所述限位腔中设置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与抗冲部连接,以将抗冲部固定在限位腔内。
13.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模具安装部包括安装槽、定位器和位置传感器,所述安装槽设置在旋转盘上,所述定位器设置在安装槽,所述位置传感器设置在安装槽的侧旁,用于检测第一模具的安装位置。
14.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包括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设置在旋转器内,所述加热组件包括连接部和多片加热块,每块加热块呈间距排列设置在连接部上,所述连接部与第二驱动组件的输出轴连接。
15.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升降器包括支架、导向轨、移动架及第三驱动组件,所述导向轨以竖立摆向设置在支架上,所述移动架滑动设置在导向轨上,所述
第三驱动组件与移动架驱动连接,以带动移动架在导向轨上移动。
16.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包括固定架和多个开闭门,所述固定架设置在工作台上,每个开闭门的一侧可转动地设置在固定架上。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8.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将注塑模具和注塑器都移动至正确的注塑位置,以完成注塑工序,在该过程中,注塑装置自动完成整个注塑过程,不需要工作人员时刻手动操控,从而提高了整体的注塑效率。
19.利用旋转器的在转动过程中可以实现第一模具往复转移,因此模具注塑器可对一组成型模具或不同的模具进行注塑,从而提高整体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20.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1.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面的结构示意图。
22.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面的结构示意图。
23.图中标号:
24.1-工作台;
25.2-旋转器,21-旋转盘,22-模具安装部;
26.3-升降器,32-导向轨;
27.4-模具注塑器;
28.5-固定架;
29.6-开闭门。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立式注塑装置,实现了将注塑模具和注塑器都移动至正确的注塑位置,以完成注塑工序,在该过程中,注塑装置自动完成整个注塑过程,不需要工作人员时刻手动操控,从而提高了整体的注塑效率。根据附图1-3中所示出,注塑装置的具体结果包括:
32.工作台1,本实施例的工作台1上具有注塑工位,注塑工位指的是模具注塑器4、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在需要进行注塑之前移动到该位置中才可进行注塑工序,本实施例不限定于在工作台1的注塑工位的具体位置。
33.旋转器2,本实施例的旋转器2设置在工作台1上,旋转器2可在工作台1上进行顺时针或逆时针的方向转动,旋转器2上设置有第一模具,当旋转器2处于旋转的过程中会带动第一模具进行移动,从而将第一模具移动至预设定的位置,例如移动至注塑工位或是从注塑工位移动出去。
34.旋转器2包括旋转盘21、模具安装部22及第一驱动组件,模具安装部22设置在旋转
盘21上,旋转盘21上具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模具安装部22,这些模具安装部22均用于将第一模具固定在旋转盘21上。第一驱动组件与旋转盘21驱动连接,以带动旋转盘21绕着中心处进行旋转。对旋转盘21上的每个模具安装部22均装有第一模具,因此每完成一个模具的注塑后,则带动位于注塑工位中的第一模具移动出注塑工位外,并带动另外的第一模具移动至注塑工位中。
35.旋转盘21包括转盘体、转轴及抗冲部,转轴的第一端与第一驱动组件驱动连接,第二端与转盘体连接,抗冲部与转盘体抵触连接。通过第一驱动组件使得转盘体沿着转轴的轴向运动,而抗冲部较为凸出,在转盘体与工作台1的底面表层贴合时,抗冲部将在转盘体的作用下发生形变。
36.上述的抗冲部为橡胶,橡胶具有较高的弹性、较好的拉伸性能、较低的生热和滚动阻力以及优异的耐磨耗和抗疲劳等物理机械性能,可以产生较好的缓冲与降噪功能。
37.在抗冲部的一侧设置有限位腔,限位腔中设置有固定部,固定部与抗冲部连接,以将抗冲部固定在限位腔内。当转盘体旋转时,转盘体将向抗冲部施加作用力,这时的抗冲部会发生形变,而此时的固定部则在限位腔中滑动;当抗冲部恢复原状时,限位腔的的侧壁起到防止抗冲部从限位腔上掉落。
38.模具安装部22包括安装槽、定位器和位置传感器,安装槽设置在旋转盘21上,定位器设置在安装槽。当第一模具放置在安装槽上时,由定位器对第一模具实现固定安装,以保证第一模具在注塑过程中不会发生晃动。位置传感器设置在安装槽的侧旁,用于检测第一模具的安装位置,确保第一模具移动至注塑工位时或处于注塑状态时是否发生位置不对应的情况。
39.另外,本实施例还包括加热组件设置在旋转器2内,加热组件包括连接部和多片加热块,每块加热块呈间距排列设置在连接部上,连接部与第二驱动组件的输出轴连接。连接部与第二驱动组件的输出轴采用螺纹连接等方式固定连接,因此,可通过多块加热块在注塑模具内的不同位置进行加热,使得加热更加的均匀。
40.升降器3,本实施例的升降器3设置在工作台1上,升降器3上设置有第二模具,该升降器3用于带动第二模具相对注塑工位可上升或下降移动。当第一模具被带动到注塑工位上时,升降器3带动第二模具下降移动至注塑工位中,直到第一模具与第二模具合模在一起即可。完成注塑之后,升降器3带动第二模具上升移动离开注塑工位,从而实现复位。
41.升降器3包括支架、导向轨32、移动架及第三驱动组件,导向轨32以竖立摆向设置在支架上,移动架滑动设置在导向轨32上,第三驱动组件与移动架驱动连接,以带动移动架在导向轨32上移动。而移动架与模具注塑器4和第二模具连接。由第三驱动组件为移动架提供动力,从而带动移动架在导向轨32的两端方向中任意移动,导向轨32的作用是用于限定住移动架的移动位置和方向,因此移动架可在导向轨32上相对注塑工位可靠近移动或远离移动。
42.模具注塑器4,本实施例的模具注塑器4设置在升降器3上,当升降器3带动第二模具上升或下降移动时,模具注塑器4相对注塑工位可上升或下降移动。根据上述,升降器3带动第二模具下降移动至注塑工位中,直到第一模具与第二模具合模在一起后,此时的模具注塑器4也同样被带动到注塑工位中,并对合模后的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进行注塑工序。
43.本实施例还包括固定架5和多个开闭门6,固定架5设置在工作台1上,每个开闭门6
的一侧可转动地设置在固定架5上。在注塑过程中,开闭门6一般处于封闭状态,因此用于保护工作人员。如果完成注塑后需要进行调整,可以将开闭门6打开。
4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将注塑模具和注塑器都移动至正确的注塑位置,以完成注塑工序,在该过程中,注塑装置自动完成整个注塑过程,不需要工作人员时刻手动操控,从而提高了整体的注塑效率。
45.利用旋转器2的在转动过程中可以实现第一模具往复转移,因此模具注塑器可对一组成型模具或不同的模具进行注塑,从而提高整体生产效率。
46.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