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产加工用注塑机模具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020317发布日期:2022-05-16 20:44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产加工用注塑机模具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产加工用注塑机模具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2.授权公告号cn211074587u提出一种注塑模具冷却装置,包括:冷却水存储罐、二氧化碳发生器及污水过滤网;所述冷却水存储罐上设有第一出水口和第一进水口;所述污水过滤网,包括第一层无纺布、第二层无纺布和第三层无纺布;所述第一层无纺布、第二层无纺布和第三层无纺布依次从上到下分布;所述第一层无纺布和第二层无纺布之间设有过滤棉;所述第二层无纺布和第三层无纺布之间设有活性炭;所述二氧化碳发生器连接第三连接管,所述第三连接管远离所述二氧化碳发生器的一端连接所述进气口。
3.上述的注塑模具冷却装置,采用在水冷装置中设置污水过滤网,换水次数大大减少,提高使用效率,但是,由于模具冲压后会产生高温,该高温会使得塑胶制品和模头粘合,导致无法脱模,现有的模具冷却装置,只能够对模具头进行局部散热,导致模具冷却不彻底也不均匀,进而导致模具在脱模过程中产生破裂,影响使用。
4.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生产加工用注塑机模具冷却装置。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生产加工用注塑机模具冷却装置,包括动态压模、注塑器以及注塑冷却模仁,所述注塑冷却模仁相对于动态压模的侧面设置有用于注塑的通孔,所述注塑冷却模仁内部设置有同圆心的第一冷却环管和第二冷却环管,所述第一冷却环管的一端连通有进液管,且所述第一冷却环管另外一端连通有出液管。
8.进一步的,所述通孔基于注塑冷却模仁的圆心呈圆周分布,且所述注塑冷却模仁圆心出还开设有限位通孔,该所述限位通孔距离每个通孔之间均开设有条状注塑槽。
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冷却环管近进液管端与第二冷却环管的一段通过管道连通,所述第一冷却环管近出液管端与第二冷却环管的另外一段通过管道连通。
10.进一步的,所述进液管与出液管外壁均套接有安装套管。
11.进一步的,所述动态压模和注塑器之间通过第一限位滑杆穿接,所述第一限位滑杆数量为多个,所述动态压模和注塑器之间还滑动设置有多个第二限位滑杆,所述第二限位滑杆数量为多个,所述第二限位滑杆端部半径小于第一限位滑杆。
12.进一步的,所述注塑冷却模仁相背于通孔侧固定连接有用于支撑的防护板。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生产加工用注塑机模具冷却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4.该生产加工用注塑机模具冷却装置,注塑冷却模仁内部设置有同圆心的第一冷却
环管和第二冷却环管,所述第一冷却环管的一端连通有进液管,所述第一冷却环管另外一端连通有出液管,实际实用中,通过进液管进入冷却液,该冷却液会经过进液管进入至第一冷却环管内部,再通过第一冷却环管将该冷却液流通至第二冷却环管中,最后再经过第一冷却环管另外一段返回出液管中,实现整个冷却循环过程,通过第一冷却环管和第二冷却环管能够有效增加冷却液循环面域,进而提升对注塑模具的快速冷却,且冷却也较为均匀。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生产加工用注塑机模具冷却装置的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生产加工用注塑机模具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生产加工用注塑机模具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动态压模;2、注塑器;3、注塑冷却模仁;4、通孔;5、条状注塑槽;6、第一冷却环管;7、第二冷却环管;8、进液管;9、出液管;10、第一限位滑杆;11、第二限位滑杆;12、防护板。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1.请参照图1-图3,一种生产加工用注塑机模具冷却装置,包括动态压模1、注塑器2以及注塑冷却模仁3,注塑冷却模仁3相对于动态压模1的侧面设置有用于注塑的通孔4,注塑冷却模仁3内部设置有同圆心的第一冷却环管6和第二冷却环管7,第一冷却环管6的一端连通有进液管8,且第一冷却环管6另外一端连通有出液管9。
22.通孔4基于注塑冷却模仁3的圆心呈圆周分布,且注塑冷却模仁3圆心出还开设有限位通孔,该限位通孔距离每个通孔4之间均开设有条状注塑槽5,条状注塑槽5和通孔4能够便于注塑操作,且也能够进一步对注塑成型的模具实现散热的目的。
23.第一冷却环管6近进液管8端与第二冷却环管7的一段通过管道连通,第一冷却环管6近出液管9端与第二冷却环管7的另外一段通过管道连通,通过进液管8进入冷却液,该冷却液会经过进液管8进入至第一冷却环管6内部,再通过第一冷却环管6将该冷却液流通至第二冷却环管7中,最后再经过第一冷却环管6另外一段返回出液管9中,实现整个冷却循环过程,通过第一冷却环管6和第二冷却环管7能够有效增加冷却液循环面域,进而提升对注塑模具的快速冷却。
24.进液管8与出液管9外壁均套接有安装套管,该安装套管能够保证进液管8免收外界油污的污染,进而降低被腐蚀概率,提升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
25.动态压模1和注塑器2之间通过第一限位滑杆10穿接,第一限位滑杆10数量为多个,动态压模1和注塑器2之间还滑动设置有多个第二限位滑杆11,第二限位滑杆11数量为多个,第二限位滑杆11端部半径小于第一限位滑杆10。
26.注塑冷却模仁3相背于通孔4侧固定连接有用于支撑的防护板12,防护板12能够与模具机床固定安装,有效避免了注塑冷却模仁3与模具机床的直接连接,进而能够有效缓冲动能,提升模具成品合格率。
27.本实用新型中,使用时,该生产加工用注塑机模具冷却装置,注塑冷却模仁3内部设置有同圆心的第一冷却环管6和第二冷却环管7,第一冷却环管6的一端连通有进液管8,且第一冷却环管6另外一端连通有出液管9,实际实用中,通过进液管8进入冷却液,该冷却液会经过进液管8进入至第一冷却环管6内部,再通过第一冷却环管6将该冷却液流通至第二冷却环管7中,最后再经过第一冷却环管6另外一段返回出液管9中,实现整个冷却循环过程,通过第一冷却环管6和第二冷却环管7能够有效增加冷却液循环面域,进而提升对注塑模具的快速冷却,且冷却也较为均匀。
28.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