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单向带的模内复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959768发布日期:2022-10-28 23:07阅读:33来源:国知局
碳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单向带的模内复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备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碳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单向带的模内复合装置。


背景技术:

2.碳纤维复合材料与其他材料相比具有比强度、比模量高,安全性高,抗疲劳性好,减震能力强,可设计性强等优点,与热固性树脂基复合材料相比,热塑性基体成型加工周期更短,加工方法更简便,并且加工过程中产生废料较少或不产生废料,可以回收再利用。
3.但是现有的模内复合装置还存在着在进行使用的过程中不方便进行维护工作,不方便在使用的过程中进行观察工作以及不方便在加工的过程中进行压力调节的问题。
4.因此,发明碳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单向带的模内复合装置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碳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单向带的模内复合装置,以解决现有的模内复合装置还存在着在进行使用的过程中不方便进行维护工作,不方便在使用的过程中进行观察工作以及不方便在加工的过程中进行压力调节的问题。
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碳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单向带的模内复合装置,包括底座,第一固定架,底架,进行孔,观察孔,可插接观察熔料箱结构,可滑动支撑夹持座结构,可调节压力架结构,液压伸缩缸,上模具座,第二固定架,第一压力辊,下模具盒,导送辊和第一加热箱机构,所述的底座的上端螺栓连接有第一固定架;所述的底座的上端中间位置螺栓连接有底架,且底架设置在第一固定架的内部底端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一固定架的左右两侧中间位置分别开设有进行孔;所述的第一固定架的上端中间位置开设有观察孔;所述的可插接观察熔料箱结构安装在上模具座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可滑动支撑夹持座结构分别安装在下模具盒的下端左右两侧;所述的可调节压力架结构安装在第一固定架的左侧下部;所述的液压伸缩缸分别螺栓连接在第一固定架的内部顶端左右两侧;所述的液压伸缩缸的下端分别螺栓连接在上模具座的上端左右两侧中间位置;所述的上模具座的下端左右两侧分别螺栓连接有第二固定架;所述的第二固定架的内部分别销轴连接有第一压力辊;所述的下模具盒螺栓连接在底架的上端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下模具盒的内部从左到右依次销轴连接有导送辊;所述的下模具盒的上端左右两侧分别螺栓连接有第二固定架;所述的第一加热箱机构设置在下模具盒的下端中间位置。
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8.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固定座,固定滑孔,滑动座,下模具盒和第一加热箱机构的设置,有利于在使用的过程中拉动第一加热箱机构进行移动工作,方便在使用的过程中对第一加热箱机构进行维护以及检修工作。
9.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收集箱,导送管,熔化盖,第一固定架,液压伸缩缸和上模具座的设置,有利于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收集箱采用钢化玻璃箱,方便在使用的过程中进行材料观察工作。
10.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l型支撑架,调节杆,压力弹簧,移动杆和第二压力辊的设置,有利于在使用的过程中调节调节杆的位置,改变压力弹簧的压力,方便在使用的过程中调节第二压力辊和固定辊之间的压力。
11.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收集箱,导送管,熔化盖,集中板和第二加热机构的设置,有利于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集中板进行材料固液分离工作,防止固体材料堵塞导送管,影响材料输送工作。
1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固定座,螺纹孔,顶紧螺栓,夹持板,下模具盒和第一加热箱机构的设置,有利于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夹持板进行第一加热箱机构夹持安装工作,方便在使用的过程中进行拆装以及维护工作。
13.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l型支撑架,固定辊,第一滑孔,第二滑孔,调节杆,压力弹簧,移动杆和第二压力辊的设置,有利于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固定辊和第二压力辊配合,方便在使用的过程中进行材料挤压工作。
14.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收集箱,导送管,熔化盖,集中板,第二加热机构和加料管的设置,有利于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加料管安装在熔化盖的上端左右两侧,方便在使用的过程中进行材料加注工作。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可插接观察熔料箱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17.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可滑动支撑夹持座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18.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可调节压力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19.图1至图4中:
20.1、底座;2、第一固定架;3、底架;4、进行孔;5、观察孔;6、可插接观察熔料箱结构;61、收集箱;62、导送管;63、熔化盖;64、集中板;65、第二加热机构;66、加料管;7、可滑动支撑夹持座结构;71、固定座;72、固定滑孔;73、滑动座;74、螺纹孔;75、顶紧螺栓;76、夹持板;8、可调节压力架结构;81、l型支撑架;82、固定辊;83、第一滑孔;84、第二滑孔;85、调节杆;86、压力弹簧;87、移动杆;88、第二压力辊;9、液压伸缩缸;10、上模具座;11、第二固定架;12、第一压力辊;13、下模具盒;14、导送辊;15、第一加热箱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
22.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碳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单向带的模内复合装置,包括底座1,第一固定架2,底架3,进行孔4,观察孔5,可插接观察熔料箱结构6,可滑动支撑夹持座结构7,可调节压力架结构8,液压伸缩缸9,上模具座10,第二固定架11,第一压力辊12,下模具盒13,导送辊14和第一加热箱机构15,所述的底座1的上端螺栓连接有第一固定架2;所述的底座1的上端中间位置螺栓连接有底架3,且底架3设置在第一固定
架2的内部底端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一固定架2的左右两侧中间位置分别开设有进行孔4;所述的第一固定架2的上端中间位置开设有观察孔5;所述的可插接观察熔料箱结构6安装在上模具座10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可滑动支撑夹持座结构7分别安装在下模具盒13的下端左右两侧;所述的可调节压力架结构8安装在第一固定架2的左侧下部;所述的液压伸缩缸9分别螺栓连接在第一固定架2的内部顶端左右两侧;所述的液压伸缩缸9的下端分别螺栓连接在上模具座10的上端左右两侧中间位置;所述的上模具座10的下端左右两侧分别螺栓连接有第二固定架11;所述的第二固定架11的内部分别销轴连接有第一压力辊12;所述的下模具盒13螺栓连接在底架3的上端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下模具盒13的内部从左到右依次销轴连接有导送辊14;所述的下模具盒13的上端左右两侧分别螺栓连接有第二固定架11;所述的第一加热箱机构15设置在下模具盒13的下端中间位置;所述的可插接观察熔料箱结构6包括收集箱61,导送管62,熔化盖63,集中板64,第二加热机构65和加料管66,所述的收集箱61的正表面左侧下部螺纹连接有导送管62;所述的收集箱61的上端螺栓连接有熔化盖63;所述的熔化盖63的内壁下部螺栓连接有集中板64;所述的熔化盖63的上端中间位置螺栓连接有第二加热机构65;所述的熔化盖63的上端左右两侧中间位置分别螺纹连接有加料管66;进行使用时,将底座1固定在合适的位置,并使用外部导线接通外部电源,然后通过加料管66将材料放置在集中板64的上端中间位置,并使第二加热机构65开始工作,通过第二加热机构65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对加注的材料进行熔化工作,并通过集中板64内部中间位置开设的通孔,使液体化的材料进入收集箱61的内部,然后通过导送管62,使液体材料进入下模具盒13的内部。
23.本实施方案中,结合附图3所示,所述的可滑动支撑夹持座结构7包括固定座71,固定滑孔72,滑动座73,螺纹孔74,顶紧螺栓75和夹持板76,所述的固定座71的下端左侧开设有固定滑孔72;所述的固定滑孔72的内部滑动插接有滑动座73;所述的固定座71的上端内部中间位置开设有螺纹孔74;所述的顶紧螺栓75分别贯穿螺纹孔74;所述的顶紧螺栓75的左端插接在夹持板76的右侧内部中间位置;并使材料经过进行孔4的内部,然后使材料绕过导送辊14的下端外壁,进行工作,在进行使用的过程中通过第一加热箱机构15对下模具盒13进行加热工作,长时间工作时,松开顶紧螺栓75和夹持板76,进行第一加热箱机构15拉动工作,并进行维护工作。
24.本实施方案中,结合附图4所示,所述的可调节压力架结构8包括l型支撑架81,固定辊82,第一滑孔83,第二滑孔84,调节杆85,压力弹簧86,移动杆87和第二压力辊88,所述的l型支撑架81的内壁下部轴接有固定辊82;所述的l型支撑架81的正表面上部和后表面上部分别开设有第一滑孔83;所述的l型支撑架81的左右两侧上部前面和左右两侧下部后面分别开设有第二滑孔84;所述的调节杆85滑动贯穿第一滑孔83和第二滑孔84;所述的调节杆85的下端中间位置螺栓连接有压力弹簧86;所述的压力弹簧86的下端分别螺栓连接在移动杆87的上端前面和上端后面;所述的移动杆87的外壁轴接有第二压力辊88;在进行加工的过程中,使浸泡后的材料经过固定辊82和第二压力辊88之间,然后根据材料的加工需要,上下移动调节杆85,改变压力弹簧86的压力,同时改变固定辊82和第二压力辊88之间的压力,方便在使用的过程中进行调节工作。
25.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进行孔4设置有两个,且对应设置;所述的第一压力辊12设置有四个且接触设置。
26.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集中板64采用两端设置为锥形且内部中间位置开设有通孔的不锈钢板;所述的收集箱61和熔化盖63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所述的收集箱61采用透明的钢化玻璃箱。
27.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收集箱61螺栓连接在上模具座10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导送管62的下端设置在下模具盒13的上端前面左侧。
28.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顶紧螺栓75和夹持板76的连接处设置有轴承;所述的顶紧螺栓75通过螺纹孔74和固定座71螺纹连接设置。
29.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固定座71分别螺栓连接在下模具盒13的下端左右两侧;所述的滑动座73分别螺栓连接在第一加热箱机构15的下端左右两侧;所述的第一加热箱机构15滑动插接在固定座71之间;所述的夹持板76分别设置在第一加热箱机构15的左右两侧且接触设置。
30.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调节杆85的两端外壁分别螺纹连接有方头螺母;所述的固定辊82和第二压力辊88接触设置;所述的第一滑孔83和第二滑孔84连通设置。
31.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l型支撑架81的下端右侧螺栓连接在第一固定架2的左侧下部;所述的固定辊82和第二压力辊88设置在进行孔4的左侧中间位置。
32.工作原理
33.本实用新型中,进行使用时,将底座1固定在合适的位置,并使用外部导线接通外部电源,然后通过加料管66将材料放置在集中板64的上端中间位置,并使第二加热机构65开始工作,通过第二加热机构65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对加注的材料进行熔化工作,并通过集中板64内部中间位置开设的通孔,使液体化的材料进入收集箱61的内部,然后通过导送管62,使液体材料进入下模具盒13的内部,并使材料经过进行孔4的内部,然后使材料绕过导送辊14的下端外壁,进行工作,在进行使用的过程中通过第一加热箱机构15对下模具盒13进行加热工作,长时间工作时,松开顶紧螺栓75和夹持板76,进行第一加热箱机构15拉动工作,并进行维护工作,在进行加工的过程中,使浸泡后的材料经过固定辊82和第二压力辊88之间,然后根据材料的加工需要,上下移动调节杆85,改变压力弹簧86的压力,同时改变固定辊82和第二压力辊88之间的压力,方便在使用的过程中进行调节工作。
34.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