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纳滤膜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0581868发布日期:2022-06-29 12:42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纳滤膜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纳滤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纳滤膜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纳滤膜:孔径在1nm以上,一般1-2nm,是允许溶剂分子或某些低分子量溶质或低价离子透过的一种功能性的半透膜,它是一种特殊而又很有前途的分离膜品种,它因能截留物质的大小约为纳米而得名。被用于去除地表水的有机物和色度,脱除地下水的硬度,部分去除溶解性盐,浓缩果汁以及分离药品中的有用物质等。
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4.1、进料机构对原料进行传输,但部分原料为粉末或颗粒状,在与其他溶剂进行混合时,如果颗粒过大均会影响混合效率,而现有的进料机构不具备破碎效果;
5.2、现有的搅拌装置无法进行高度调节,使得部分使用者应用起来较为困难,从而导致搅拌装置的适用范围偏低,使得使用者的使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利于进行推广使用;
6.3、进料完成后,需要进行密封操作,避免灰尘等进入到搅拌装置对,对原来进行污染,而现有的搅拌装置不具备密封功能,对原料的制备产生一定的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纳滤膜的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8.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9.一种新型纳滤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0.步骤一:原料准备;
11.步骤二:溶液混合;
12.步骤三:刮膜烘干;
13.步骤四:质量检测。
14.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一包括:将磺化聚醚砜、纯水、乙二醇甲醚等原料根据生产要求进行精确称重。
15.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二还包括以下步骤:
16.b1:将原料通过进料机构投入到搅拌装置内;
17.b2:启动一号电机,通过一号搅拌叶对原料进行搅拌,搅拌后的液体通过一号出料管流入到搅拌箱内腔;
18.b3:启动一号双头电机,通过二号搅拌叶对不同溶剂之间进行搅拌,搅拌后的液体通过二号出料管流至接料机构内。
19.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三还包括以下步骤:
20.c1:将搅拌后的液体通过刮膜机,涂覆到支撑材料表面;
21.c2:随后进行烘干,从而得到纳滤膜。
22.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进料机构包括进料管道,所述进料管道的内部开设有推动槽,所述进料管道的内部设置有二号电机,所述二号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一号转动杆,所述一号转动杆的另一端与推动槽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一号转动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转动盘,所述转动盘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一号固定柱,所述一号固定柱的表面活动连接有一号连接杆,所述一号连接杆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有尖刺板,所述尖刺板的表面延伸至进料管道的内腔,所述进料管道的内部开设有驱动槽,所述进料管道的内部设置有三号电机,所述驱动槽的内部设置有二号转动杆,所述二号转动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转轮,所述转轮的表面设置有传动带,所述二号转动杆的另一端与进料管道的内壁一侧活动连接,所述二号转动杆的表面且位于进料管道内腔固定连接有破碎刀,所述二号转动杆的数量为多个,其中一个所述二号转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三号电机。
23.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搅拌装置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底部设置有高度调节机构,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包括支撑外壳,所述支撑外壳的内部设置有二号双头电机,所述二号双头电机的输出端延伸至支撑外壳的内腔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支撑外壳的内壁活动连接有螺纹筒,所述螺纹筒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齿条,所述齿条的表面与齿轮的表面啮合,所述螺纹筒的内腔螺纹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部延伸至支撑外壳的外部,所述支撑柱的顶部与支撑板的底部固定连接。
24.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进料机构的顶部设置有密封机构,所述密封机构包括顶板,所述顶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顶板的内部开设有挤压槽,所述挤压槽的内壁顶部固定连接有弹性外壳,所述挤压槽的内壁顶部且位于弹性外壳的内腔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挤压槽的内壁顶部且位于伸缩杆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性外壳、弹簧、伸缩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底部延伸至顶板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弹性密封垫,所述顶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外壳,所述固定外壳的内腔设置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盘,所述固定盘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二号固定柱,所述二号固定柱的表面活动连接有二号连接杆,所述二号连接杆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有卡杆。
25.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进料管道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搅拌箱,所述搅拌箱的内部设置有一号电机,所述一号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一号搅拌杆,所述一号搅拌杆的另一端延伸至初步搅拌腔的内部,所述一号搅拌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一号搅拌叶,所述搅拌箱的内部设置有一号双头电机,所述搅拌箱的内部开设有控制槽,所述控制槽的内部设置有二号搅拌杆,所述二号搅拌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二号锥齿轮,所述一号双头电机的输出端延伸至控制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一号锥齿轮,所述一号锥齿轮的表面与二号锥齿轮的表面啮合,所述二号搅拌杆的另一端与搅拌箱的内壁左侧活动连接,所述二号搅拌杆的表面且位于搅拌箱的内腔固定连接有二号搅拌叶,所述搅拌箱的内腔侧面设置有加热装置。
26.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27.1、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纳滤膜的制备方法,采用了进料管道、三号电机、二号转动杆、传动带、破碎刀的配合,启动三号电机,通过传动带的传动作用,使得二号转动杆带动破碎刀对进料管道内的原料进行破碎,解决了进料机构对原料进行传输,但部分原料为粉末
或颗粒状,在与其他溶剂进行混合时,如果颗粒过大均会影响混合效率,而现有的进料机构不具备破碎效果的问题,达到了提高搅拌效率的效果。
28.2、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纳滤膜的制备方法,采用了支撑柱、齿条、螺纹筒、齿轮、二号双头电机的配合,二号双头电机启动,通过齿轮、齿条的不断啮合,使得螺纹筒转动,进而令支撑柱发生高度变化,解决了现有的搅拌装置无法进行高度调节,使得部分使用者应用起来较为困难,从而导致搅拌装置的适用范围偏低,使得使用者的使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利于进行推广使用的问题,达到了提高适用范围的效果。
29.3、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纳滤膜的制备方法,采用了弹性外壳、弹簧、弹性密封垫的配合,弹性密封垫起到密封效果,通过弹性外壳、弹簧的回弹力提高紧密程度,解决了进料完成后,需要进行密封操作,避免灰尘等进入到搅拌装置对,对原来进行污染,而现有的搅拌装置不具备密封功能,对原料的制备产生一定的隐患的问题,达到了有效密封的效果。
附图说明
30.图1为本发明的流程示意图;
31.图2为本发明的搅拌装置结构示意图;
32.图3为本发明的搅拌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
33.图4为本发明的进料机构结构示意图;
34.图5为本发明的高度调节机构结构示意图;
35.图6为本发明的密封机构结构示意图;
36.图7为本发明的固定外壳结构示意图。
37.图中:1、搅拌装置;11、搅拌箱;12、一号电机;13、一号搅拌杆;14、一号出料管;15、一号搅拌叶;16、初步搅拌腔;17、二号搅拌叶;18、一号锥齿轮;19、一号双头电机;191、二号锥齿轮;192、加热装置;193、二号搅拌杆;194、二号出料管;2、进料机构;21、进料管道;22、二号电机;23、一号转动杆;24、转动盘;25、一号固定柱;26、一号连接杆;27、尖刺板;28、三号电机;29、二号转动杆;291、转轮;292、传动带;293、破碎刀;3、密封机构;31、把手;32、顶板;33、弹性外壳;34、弹簧;35、活动板;36、固定柱;37、弹性密封垫;38、伸缩杆;39、固定外壳;391、旋转杆;392、二号固定柱;393、二号连接杆;394、卡杆;4、支撑机构;41、支撑板;42、高度调节机构;421、支撑外壳;422、支撑柱;423、齿条;424、螺纹筒;425、齿轮;426、二号双头电机;5、接料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38.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39.实施例1
40.如图1-7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纳滤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1.步骤一:原料准备;
42.步骤二:溶液混合;
43.步骤三:刮膜烘干;
44.步骤四:质量检测。
45.其中步骤一包括:将磺化聚醚砜、纯水、乙二醇甲醚等原料根据生产要求进行精确
称重。
46.其中步骤二还包括以下步骤:
47.b1:将原料通过进料机构2投入到搅拌装置1内;
48.b2:启动一号电机12,通过一号搅拌叶15对原料进行搅拌,搅拌后的液体通过一号出料管14流入到搅拌箱11内腔;
49.b3:启动一号双头电机19,通过二号搅拌叶17对不同溶剂之间进行搅拌,搅拌后的液体通过二号出料管194流至接料机构5内。
50.其中步骤三还包括以下步骤:
51.c1:将搅拌后的液体通过刮膜机,涂覆到支撑材料表面;
52.c2:随后进行烘干,从而得到纳滤膜。
53.在本实施例中,根据生产要求,将不同原料进行分别精确称重,随后将不同原料通过进料机构2投入到搅拌装置1内,会进入到不同的初步搅拌腔16内,随后将磺化度8%~13%的磺化聚醚砜与二甲基乙酰胺通过一号搅拌叶15进行混合搅拌,随后搅拌后的不同原料通过一号出料管14流入到搅拌箱11内腔,通过二号搅拌叶17对不同溶剂之间进行搅拌,搅拌后的液体通过二号出料管194流至接料机构5内,将搅拌后的液体通过刮膜机,涂覆到支撑材料表面,随后进行烘干,从而得到纳滤膜,烘干温度为50℃~70℃,烘干时长为6~8小时。
54.实施例2
55.如图1-7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优选的,进料机构2包括进料管道21,进料管道21的内部开设有推动槽,进料管道21的内部设置有二号电机22,二号电机2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一号转动杆23,一号转动杆23的另一端与推动槽的内壁活动连接,一号转动杆2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转动盘24,转动盘2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一号固定柱25,一号固定柱25的表面活动连接有一号连接杆26,一号连接杆26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有尖刺板27,尖刺板27的表面延伸至进料管道21的内腔,进料管道21的内部开设有驱动槽,进料管道21的内部设置有三号电机28,驱动槽的内部设置有二号转动杆29,二号转动杆29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转轮291,转轮291的表面设置有传动带292,二号转动杆29的另一端与进料管道21的内壁一侧活动连接,二号转动杆29的表面且位于进料管道21内腔固定连接有破碎刀293,二号转动杆29的数量为多个,其中一个二号转动杆2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三号电机28。
56.在本实施例中,当三号电机28启动时,通过二号转动杆29带动转轮291转动,进而通过传动带292的传动,使得所有二号转动杆29带动破碎刀293对原料进行破碎操作,当二号电机22启动后,会通过一号转动杆23带动转动盘24转动,进而通过一号连接杆26使得尖刺板27不断对进料管道21内腔存储的原料进行挤压,避免进料管道21内部堵塞情况发生。
57.实施例3
58.如图1-7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优选的,搅拌装置1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机构4,支撑机构4包括支撑板41,支撑板41的底部设置有高度调节机构42,高度调节机构42包括支撑外壳421,支撑外壳421的内部设置有二号双头电机426,二号双头电机426的输出端延伸至支撑外壳421的内腔固定连接有齿轮425,支撑外壳421的内壁活动连接有螺纹筒424,螺纹筒42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齿条423,齿条423的表面与齿轮425的
表面啮合,螺纹筒424的内腔螺纹连接有支撑柱422,支撑柱422的顶部延伸至支撑外壳421的外部,支撑柱422的顶部与支撑板41的底部固定连接。
59.在本实施例中,启动二号双头电机426,使得齿轮425转动,通过齿轮425与齿条423的不断啮合,使得螺纹筒424转动,由于螺纹筒424的内壁与支撑柱422为螺纹连接关系,使得支撑柱422缓慢延伸至支撑外壳421外部,从而达到高度调节的效果。
60.实施例4
61.如图1-7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优选的,进料机构2的顶部设置有密封机构3,密封机构3包括顶板32,顶板3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把手31,顶板32的内部开设有挤压槽,挤压槽的内壁顶部固定连接有弹性外壳33,挤压槽的内壁顶部且位于弹性外壳33的内腔固定连接有伸缩杆38,挤压槽的内壁顶部且位于伸缩杆38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弹簧34,弹性外壳33、弹簧34、伸缩杆3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活动板35,活动板3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柱36,固定柱36的底部延伸至顶板32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弹性密封垫37,顶板3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外壳39,固定外壳39的内腔设置有旋转杆391,旋转杆39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盘,固定盘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二号固定柱392,二号固定柱392的表面活动连接有二号连接杆393,二号连接杆393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有卡杆394。
62.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固定外壳39内部设置有驱动电机,且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旋转杆391的一端固定连接,驱动电机启动后可通过旋转杆391带动固定盘转动,进而通过二号连接杆393可改变卡杆394的位置,当固定外壳39插入到进料管道21内腔,此时固定盘水平状态,进而可将卡杆394插入到进料管道21内部开设的卡孔内,从而完成固定,固定完成后此时弹性密封垫37会与进料管道21顶部搭接,且弹性外壳33、弹簧34均处于压缩状态,通过弹性外壳33、弹簧34的回弹力提高弹性密封垫37与进料管道21之间的密封程度。
63.实施例4
64.如图1-7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优选的,进料管道2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搅拌箱11,搅拌箱11的内部设置有一号电机12,一号电机1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一号搅拌杆13,一号搅拌杆13的另一端延伸至初步搅拌腔16的内部,一号搅拌杆1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一号搅拌叶15,搅拌箱11的内部设置有一号双头电机19,搅拌箱11的内部开设有控制槽,控制槽的内部设置有二号搅拌杆193,二号搅拌杆19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二号锥齿轮191,一号双头电机19的输出端延伸至控制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一号锥齿轮18,一号锥齿轮18的表面与二号锥齿轮191的表面啮合,二号搅拌杆193的另一端与搅拌箱11的内壁左侧活动连接,二号搅拌杆193的表面且位于搅拌箱11的内腔固定连接有二号搅拌叶17,搅拌箱11的内腔侧面设置有加热装置192。
65.在本实施例中,进入到初步搅拌腔16的原料,启动一号电机12,通过一号搅拌杆13带动一号搅拌叶15对原料进行初步搅拌,搅拌完成后通过一号出料管14流入到搅拌箱11内腔,随后启动一号双头电机19,通过一号锥齿轮18、二号锥齿轮191之间的不断啮合,通过二号搅拌杆193、二号搅拌叶17对不同原料之间的混合进行搅拌,最终通过二号出料管194流入到接料机构5,其中二号出料管194、一号出料管14的表面均设置有电磁阀,方便对控制二号出料管194、一号出料管14内部的流通情况。
66.上文一般性的对本发明做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做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于技术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脱离本发明思想精神
的修改或改进,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