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复合材料制备注塑产品的生产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615954发布日期:2022-07-02 01:00阅读:7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复合材料制备注塑产品的生产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注塑设备领域,具体的是一种用复合材料制备注塑产品的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2.复合材料制备的注塑产品是指通过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材质的材料进行混合加热后,通过加压的方式,顺着模具口倒入模具内冷却后的成品,现有技术中模具的定型槽并不仅用于定型单个产品,而部分复合材料的凝固速度较快,但模具中具有将所有定型槽相连通的弯曲的流道,在不借助加压设备将复合材料注入模具中时,提前注入的复合材料容易沉淀至流道的扭曲处或弯折端冷却凝固,从而对后续注入的复合材料形成堵塞,因此当持续地注入复合材料时,复合材料并无法完全填充满整个模具,容易在模具的定型槽与流道处形成空腔或气孔,因此,在不借助设备的情况下,难以通过凝固速度较快的复合材料制成成品。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复合材料制备注塑产品的生产设备,其克服了背景技术中所描述的不足。
4.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用复合材料制备注塑产品的生产设备,包括模具箱、用于固定模具箱的抬升固定座以及用于夹紧模具箱的晃动组件,所述晃动组件套设在所述模具箱外,所述晃动组件安装在所述抬升固定座的上端;所述模具箱包括两个所述模具板,两个所述模具板相邻面的边沿通过一转轴进行连接,所述模具板包括流道以及模具槽,所述流道延伸至模具板上端面,所述模具槽与所述流道相连通;所述模具板还包括加热管、感温元件以及套接孔,所述加热管与感温元件的一端均突出于所述模具板的表面,并且所述套接孔分别与所述加热管和感温元件相对应,当闭合两个所述模具板时,所述加热管与感温元件分别插入与之相对应所述套接孔内;所述感温元件分布与所述模具槽的周围,所述加热管沿所述模具板的中轴线从上至下一字排开。
6.一较佳技术方案:所述流道包括主流道以及副流道,所述主流道上端延伸出所述模具板上端面,所述主流道的下端与所述副流道相连通,所述主流道与所述副流道呈弯折状相连。
7.一较佳技术方案:所述副流道数量为多个,所有所述副流道呈树枝状分布连通,并且每个所述副流道的下端均连通有一所述模具槽。
8.一较佳技术方案:还包括感温模块、加热模块以及控制模块,所述温控模块信号连接着所有所述感温元件,所述加热模块信号连接着所有所述加热管,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信号连接着所述感温模块以及加热模块。
9.一较佳技术方案:还包括抬升固定座和晃动组件,所述晃动组件安装在抬升固定座上,并且所述模具箱安装在所述晃动组件内。
10.一较佳技术方案:所述抬升固定座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包括凹槽以及安装在所述凹槽内的第一汽缸和弹簧,所述第一汽缸和弹簧的上端均与所述固定壳的下端面相抵。
11.一较佳技术方案:所述抬升固定座包括固定壳,所述固定壳表面具有向内凹陷的镶嵌槽,所述镶嵌槽的内轮廓与所述模具箱的外轮廓相适配。
12.一较佳技术方案:所述晃动组件包括固定板、第二汽缸以及防滑板,所述固定板分别设置于模具箱的两侧,所述第二汽缸从上之下分别设置于两个所述固定板的相邻端表面,每个所述第二汽缸均具有一延伸端,并且每个所述延伸端通过所述防滑板与所述模具箱的表面相抵,每个所述第二汽缸均通过一气管外接气泵供气。
13.一较佳技术方案:所述晃动组件还包括防护杆,所述防护杆的两端分别连接着两个所述固定板的侧面边沿,并且所述防护杆分别设置于所述固定板的左右两侧。
14.本技术方案与背景技术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
15.本发明在使用时,可事先预设加热模块的加热温度,通过感温模块监控模具板内的温度,使模具板内的温度在灌注复合材料完成前,持续保持在复合材料的熔点之上,从而避免在灌入复合材料时,避免先灌入的复合材料冷却凝固,而对后续注入的复合材料形成堵塞,因此当持续地注入复合材料时,复合材料并无法完全填充满整个模具,容易在模具的定型槽与流道处形成空腔或气孔的问题。
16.可通过一连通管与闭合后的模具板通过两个所述流道所形成的灌注口,将复合材料顺着该灌注口灌入模具板内,同时配合第二汽缸的晃动以及加热管的加热,使复合材料均匀地填充满模具槽,避免因复合材料没有填充满模具板内而造成生产出的成品出现气泡的问题。
附图说明
1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18.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发明的正视图。
20.图3为模具板地展开示意图。
21.图4为图3中a处得放大示意图。
22.图5为模具板的正视图。
23.图6为本发明的拆解示意图。
24.图7为晃动组件的示意图。
25.图8为抬升固定座的示意图。
26.图9为固定壳的示意图。
27.图中:模具箱1、抬升固定座2、晃动组件3、模具板11、流道111、模具槽112、加热管113、感温元件114、套接孔115、固定座21、凹槽211第一汽缸212、弹簧213、固定壳22、镶嵌槽221、固定板31、第二汽缸32、防滑板33、气管321、防护杆34。
具体实施方式
28.如图1-5所示,一种用复合材料制备注塑产品的生产设备,包括模具箱1、用于固定
模具箱1的抬升固定座2以及用于夹紧模具箱1的晃动组件3,所述晃动组件3套设在所述模具箱1外,所述晃动组件3安装在所述抬升固定座2的上端;所述模具箱1包括两个所述模具板11,两个所述模具板11相邻面的边沿通过一转轴进行连接,所述模具板11包括流道111以及模具槽112,所述流道111延伸至模具板11上端面,所述模具槽112与所述流道111相连通;所述模具板11还包括加热管113、感温元件114以及套接孔115,所述加热管113与感温元件114的一端均突出于所述模具板11的表面,并且所述套接孔115分别与所述加热管113和感温元件114相对应,当闭合两个所述模具板11时,所述加热管113与感温元件114分别插入与之相对应所述套接孔115内;所述感温元件114分布与所述模具槽112的周围,所述113加热管沿所述模具板11的中轴线从上至下一字排开,在注塑时通过多个套接孔115进行加热,使温度以套接孔115为起点向四周散发,通过提高模具板11内的温度,避免当对凝固速度较快的复合材料进行注塑成型时,未完全将模具板11内的流道111填满时,先注入模具箱1内的复合材料提前冷却凝固,而无法形成有效的注塑过程。
29.所述流道111包括主流道以及副流道,所述主流道上端延伸出所述模具板11上端面,所述主流道的下端与所述副流道相连通,所述主流道与所述副流道呈弯折状相连,所述副流道数量为多个,所有所述副流道呈树枝状分布连通,并且每个所述副流道的下端均连通有一所述模具槽112;使得复合材料溶液会顺着流道111向下流动,依次填充满各个副流道末端的模具槽112。
30.并且所述生产设备还包括感温模块、加热模块以及控制模块,所述温控模块信号连接着所有所述感温元件114,所述加热模块信号连接着所有所述加热管113,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信号连接着所述感温模块以及加热模块,使得模具箱1在倒入复合材料溶液后,可通过控制模块驱动加热模块以及温感模块进行工作,并且事先预设加热模块的加热温度后,利用加热管113进行加热,同时通过感温元件114对其周围的温度进行检测,使得模具板11内的温度缓慢提升至加热管113的设定温度,当感温元件114所检测的温度达到预设温度时,会通过控制模块来对加热模块发生指令,停止加热管113的加热效果,直至感温元件114周围的温度再次降低至加热管113所预设的温度后,再次加热,从而通过该反复过程,来对模具板11内的复合材料进行加热,当将所有的复合材料完全填充至流道111内时,便可关闭加热管113的加热状态,使位于流道111内的复合材料溶液随着温度的下降缓慢冷却凝固,从而避免了当通过人工进行浇灌注塑成型时,先倒入模具板11内的复合材料因没有外力施压的情况下,无法快速填充流道111满内端面,并且因为凝固时间较快,而堵住后续复合材料流动的通道口,而造成生产出来的产品不安全,并且伴随气泡。
31.为进一步说明,下面简单介绍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
32.使用时,可选择通过人工或通过机器,将调配、预热好的复合材料管注入模具板11内,在灌注前,需要将两个模具板11相闭合,再固定至抬升固定座2上,将复合材料顺着流道111的上端灌入,使其顺着主流道缓慢地流入副流道内,最终流入模具槽112中,同时通过加热管113进行加热,避免先灌入的复合材料冷却凝固,由于副流道与主流道呈树枝状连通,并且每个副流道末端均设有一模具槽112,因此当位于最下方的模具槽112被灌满复合材料后,再次灌入的复合材料会溢出,顺着另一个副流道流入其末端的模具槽112内,并且由于加热管113与加热模块信号连接,加热管113则与感温模块信号连接,可事先预设加热模块的加热温度后,利用加热管113进行加热,同时通过感温元件114对其周围的温度进行检测,
使得模具板11内的温度缓慢提升至加热管113的设定温度,当感温元件114所检测的温度达到预设温度时,会通过控制模块来对加热模块发生指令,停止加热管113的加热效果,直至感温元件114周围的温度再次降低至加热管113所预设的温度后,再次加热,从而通过该反复过程,从而避免在灌入复合材料时,避免先灌入的复合材料冷却凝固,而对后续注入的复合材料形成堵塞,因此当持续地注入复合材料时,复合材料并无法完全填充满整个模具,容易在模具的定型槽与流道处形成空腔或气孔的问题。
33.实施例二
34.如图6-9所示,还包括抬升固定座2和晃动组件3,所述晃动组件3安装在抬升固定座2上,并且所述模具箱1安装在所述晃动组件3内;所述抬升固定座2包括固定座21,所述固定座21包括凹槽211以及安装在所述凹槽211内的第一汽缸212和弹簧213,所述第一汽缸212和弹簧213的上端均与所述固定壳22的下端面相抵,以使得在通过22对模具箱1进行固定时,可通过第一汽缸212与弹簧213对其进行支撑,并且可以通过反复驱动第一汽缸212做升降动作,将注入模具板11中的复合材料中的气泡排出。
35.所述抬升固定座2包括固定壳22,所述固定壳22表面具有向内凹陷的镶嵌槽221,所述镶嵌槽221的内轮廓与所述模具箱1的外轮廓相适配,用以通过镶嵌槽221对模具箱1的下端面进行固定,从而避免在第一汽缸212往复伸缩晃动模具箱1时,模具箱1从固定壳22上脱落。
36.所述晃动组件3包括固定板31、第二汽缸32以及防滑板33,所述固定板31分别设置于模具箱1的两侧,所述第二汽缸32从上之下分别设置于两个所述固定板31的相邻端表面,每个所述第二汽缸32均具有一延伸端,并且每个所述延伸端通过所述防滑板33与所述模具箱1的表面相抵,每个所述第二汽缸32均通过一气管321外接气泵供气;使用时搭配第一汽缸212做晃动动作,利用第一汽缸212将模具箱1向上顶起,再利用两侧的第二汽缸32向外顶起33,对模具箱1进行固定后,第一汽缸212带动固定壳22收缩,使模具箱1浮空后,通过控制所有第二汽缸32形成规律性的往复推动,将灌注入模具板11内的复合材料均匀地灌入每个模具槽112中,并且在晃动模具箱1时,可通过一连通管与闭合后的模具板11通过两个所述流道111所形成的灌注口,将复合材料顺着该灌注口灌入模具板11内,同时配合第二汽缸32的晃动以及加热管113的加热,使复合材料均匀地填充满模具槽112。
37.所述晃动组件3还包括防护杆34,所述防护杆34的两端分别连接着两个所述固定板31的侧面边沿,并且所述防护杆34分别设置于所述固定板31的左右两侧,用以避免当第二汽缸32往复运动时脱离与模具箱1表面的贴合状态,从而造成模具箱1的脱落。
38.为进一步说明,下面简单介绍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
39.在将混合好的复合材料倒入模具箱1内后,可启动固定座21内的第一汽缸212以及晃动组件3中的第二汽缸32,通过第一汽缸212往复推动以及第二汽缸32的上下晃动将置于模具板11内的复合材料均匀地填充满整个模具板11,并且可以通过一连通管与闭合后的模具板11通过两个所述流道111所形成的灌注口,将复合材料顺着该灌注口灌入模具板11内,同时配合第二汽缸32的晃动以及加热管113的加热,使复合材料均匀地填充满模具槽112,避免因复合材料没有填充满模具板11内而造成生产出的成品出现气泡的问题。
40.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依此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发明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发明涵盖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