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向拉伸薄膜厚度控制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2046255发布日期:2022-11-03 07:16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向拉伸薄膜厚度控制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薄膜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双向拉伸薄膜厚度控制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2.塑料薄膜经过双向拉伸后,拉伸强度和弹性模量均有显著的增加,机械强度明显提高。另外,耐热、耐寒、透明度、光泽度、气密性、防潮等性能也得到改善,用途广泛。可用于双向拉伸薄膜生产的高分子材料有:聚丙烯,聚酯,聚苯乙烯,聚酰胺,聚乙烯醇,evoh,聚偏二氯乙烯,聚乙烯等等。其中双向拉伸聚丙烯(bopp)膜主要用于食品、医药、服装、香烟等包装,并大量用作复合膜的基材以及电工膜;双向拉伸聚酯(bopet)除了用于胶带、软盘、胶片等各种工业用途外,也广泛用于蒸煮食品、冷冻食品、药品、化妆品等包装,其挺度及耐刮擦性能非常优秀;双向拉伸聚苯乙烯(bops)主要用于食品包装以及玩具等包装;双向拉伸聚酰胺(bopa)主要用于各种真空、充气、蒸煮杀菌、液体包装等用途,其韧性最好,并具有较好的阻气性。
3.然而,现有的生产方法虽然能够对薄膜进行拉伸,但是依然存在诸多缺陷:1、现有的薄膜拉伸中通过多组不同的薄膜拉伸夹,使得移动的薄膜在拉伸夹的作用下实现拉伸,该种工艺虽然能够对薄膜进行拉伸,但是使得拉伸夹不易控制,极易造成薄膜的破损。2、现有的薄膜拉伸过程中采用高压水进行拉伸,但是在实际拉伸的过程中效果不明显。3、现有传统的薄膜在拉伸的过程中多种机械夹的设置,使得薄膜的夹紧的拉伸的效率较低。
4.基于上述技术缺陷,本技术亟待需要一种双向拉伸薄膜厚度控制装置及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结构紧凑、减轻工人工作强度、提高薄膜的二次拉伸效率的一种双向拉伸薄膜厚度控制装置及方法。
6.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双向拉伸薄膜厚度控制装置,它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包括挤压机和拉伸处理箱体,所述拉伸处理箱体的内部为空腔结构,且拉伸处理箱体的内部上设有第一空腔、第二空腔、第三空腔和第四空腔,所述拉伸处理箱体和挤压机的底部上分别设有支撑脚和自锁万向轮,所述挤压机将成型加热后的薄膜输送至拉伸处理箱体;所述第一空腔与第二空腔之间设有隔板一,所述第三空腔与第四空腔之间设有隔板二,所述第一空腔、第二空腔与第三空腔和第四空腔之间设有隔板三,所述隔板一和隔板三上均设有薄膜传输孔,所述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的内部设有纵向拉伸机构,所述第四空腔的内部设有烘干机构,所述第三空腔的内部设有纵横向拉伸机构,所述第三空腔的侧壁上设有出料口,所述第四空腔的侧壁上设有进料口,且第四空腔的侧壁上设有通风孔,所述烘干机构的端部上设有可调节的传动机构,所述烘干机构包括加热空腔和鼓风空腔,所述鼓风空腔的内部设有鼓风机,所述加热空腔的侧壁上设有通风孔,且薄膜依次从第四空腔、第二空腔、第一空腔和第三空腔进行传输。
7.在本发明的双向拉伸薄膜厚度控制装置中,所述加热空腔的对向上设有电动伸缩杆一,所述电动伸缩杆一的端部上设有可任意转动的滚轮,所述加热空腔的右下方设有传送滚轴一,所述鼓风机的进风管贯穿第四空腔的底壁,且出风口与加热空腔进行连通,所述隔板三上的薄膜传输孔至少设有两个,且薄膜传输孔处为圆弧处理,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传输滚轴二、传输滚轴三、传输滚轴四和传输滚轴五,所述传输滚轴二、传输滚轴三、传输滚轴四和传输滚轴五为依次等间距竖直设置,且薄膜依次穿过传送滚轴一、传输滚轴二、传输滚轴三、传输滚轴四和传输滚轴五并进入至第二空腔。
8.在本发明的双向拉伸薄膜厚度控制装置中,所述传输滚轴二和传输滚轴四为可伸缩调节杆,且伸缩调节杆的一端上至少设有7个通孔,所述加热空腔的侧壁上设有与通孔相互对应设置的盲孔螺纹,并通过螺栓进行连接,所述电动伸缩杆一通过plc控制器进行连接,所述第二空腔和第一空腔的内部上分别设有传输滚轴六和传输滚轴七,纵向拉伸机构包括纵向拉伸装置一和纵向拉伸装置二,所述纵向拉伸装置一和纵向拉伸装置二均包括电动伸缩杆二,且电动伸缩杆二为人工控制,所述电动伸缩杆二的端部上设有框字形架,且薄膜从框字形架的内部穿过,所述框字形架包括侧面板、顶板一和底板一。
9.在本发明的双向拉伸薄膜厚度控制装置中,所述顶板一和底板一的长度大于薄膜的宽度,所述顶板一上设有拉伸组件一和拉伸组件二,所述拉伸组件一和拉伸组件二的下方设有弧形拉伸块和电动伸缩杆三,且电动伸缩杆三与plc控制器进行连接,所述弧形拉伸块的底部上设有弧形凹槽,所述弧形凹槽与弧形拉伸块的连接处设有滚轴八和滚轴九,所述滚轴八和滚轴九至少设有两个,所述底板一上设有与弧形凹槽相互配合的弧形凸起,所述弧形凸起的表面为凸起摩擦面。
10.在本发明的双向拉伸薄膜厚度控制装置中,隔板三上的薄膜传输孔设有薄膜传输孔一和薄膜传输孔二,所述薄膜传输孔一位于第一空腔与第三空腔之间,所述薄膜传输孔一的底部上设有滚轴十;纵横向拉伸机构包括l形支撑板,且l形支撑板的内部上设有支撑板一,所述l形支撑板上设有传送滚轴十一,且传送滚轴十一旁设有薄膜传输孔,所述支撑板一的内部上设有传送滚轴十二,所述l形支撑板的底部上设有可伸缩横向挤压组件一以及可滑动纵向伸缩挤压组件二,所述可伸缩横向挤压组件一和可滑动纵向伸缩挤压组件二的下方分别设有挤压基座一和挤压基座二,所述l形支撑板的左侧上设有传输滚轴十三。
11.在本发明的双向拉伸薄膜厚度控制装置中,所述可伸缩横向挤压组件一包括可上下调节的支撑基座一和传输滚轴十四,所述传输滚轴十四上设有若干弹性凸起,所述可滑动纵向伸缩挤压组件二包括可上下调节的支撑基座二,且支撑基座二为可左右进行移动,所述支撑基座二的底部设有传输滚轴十五和传输滚轴十六,且传输滚轴十五和传输滚轴十六的方向均为将薄膜进行移动,且传输滚轴十五和传输滚轴十六上分别通过小型电机一和小型电机二进行带动,且传输滚轴十五的传输速度小于传输滚轴十六的传输速度。
12.在本发明的双向拉伸薄膜厚度控制装置中,挤压基座二的表面上设有拉伸辅助块,所述拉伸辅助块的上设有圆形凹槽,且圆形凹槽上设有单向滚轮一和单向滚轮二,所述单向滚轮一和单向滚轮二为交错设置,且单向滚轮一和单向滚轮二的设置转动方向相反,且在薄膜运输中并在可滑动纵向伸缩挤压组件二上传输滚轴十五和传输滚轴十六的作用下,使得产生错位拉伸。
13.在本发明的双向拉伸薄膜厚度控制装置中,隔板一上还设有压紧杆,且隔板一上
设有与压紧杆相互配合的圆柱通孔,且圆柱通孔凸出拉伸处理箱体的顶部,且圆柱通孔上设有贯穿的通孔,所述压紧杆的底部上设有弧形凸起二,所述弧形凸起二的表面为摩擦面构成。
14.在本发明的一种双向拉伸薄膜厚度控制装置的方法中,它包括以下步骤:s1、薄膜拉伸的方法,其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1、首先,预先将薄膜依次穿过第四空腔、第二空腔、第一空腔和第三空腔的内部;并在第四空腔进行加热后,在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上弧形凸起的作用下进行拉伸;s12、同时电动伸缩杆一和电动伸缩杆三通过与plc控制器进行连接,且plc控制器为现有技术,当电动伸缩杆一使得在初期的薄膜进行初步的挤压,且电动伸缩杆一的端部位于传输滚轴三、传输滚轴四之间;s13、同时,在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的作用下使得能够快速的将薄膜进行纵向的拉伸挤压,当薄膜进入至第三空腔时,使得能够在可伸缩横向挤压组件一以及可滑动纵向伸缩挤压组件二的作用下进行错位的挤压拉伸,从而实现了薄膜的双向拉伸,相较传统的拉伸机构,本方案具有结构简单,造价低,且能够有效的将薄膜进行拉伸处理。
15.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1、本发明的装置本体,装置本体包括挤压机和拉伸处理箱体,使得当挤压机将薄膜输出后能够与拉伸处理箱体进行连接,从而能够高效便捷的将薄膜进行处理,同时拉伸处理箱体一的内部设有第一空腔、第二空腔、第三空腔和第四空腔,第四空腔内部设置的烘干机构以及多个传输滚轴与电动伸缩杆一三者之间的相互配合,使得能够在薄膜进入的出气进行加热,同时在电动伸缩杆一进行往复远动的过程中对薄膜进行挤压拉伸,使得薄膜在拉伸的初期进行了纵向局部拉伸,同时直接通过传送拉伸使得相比传统的局部裁剪后的拉伸,使得薄膜的拉伸效率高。
16.2、本发明的传动机构包括传输滚轴二、传输滚轴三、传输滚轴四和传输滚轴五,传输滚轴二、传输滚轴三、传输滚轴四和传输滚轴五为依次等间距竖直设置,且传动机构的对向上设有电动伸缩杆一,使得能够在初期进行挤压,且薄膜依次穿过传送滚轴一、传输滚轴二、传输滚轴三、传输滚轴四和传输滚轴五并进入至第二空腔,从而使得能够高效的进行局部拉伸处理,且在拉伸过程中薄膜处于张紧状态。
17.3、本发明的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的内部上设有纵向拉伸装置,纵向拉伸装置包括纵向拉伸装置一和纵向拉伸装置二均包括电动伸缩杆二,且电动伸缩杆二为人工控制,电动伸缩杆二的端部上设有框字形架,且薄膜从框字形架的内部穿过,框字形架包括侧面板、顶板一和底板一,顶板一和底板一的长度大于薄膜的宽度,顶板一上设有拉伸组件一和拉伸组件二,拉伸组件一和拉伸组件二的下方设有弧形拉伸块和电动伸缩杆三,且电动伸缩杆三与plc控制器进行连接,且plc控制器为西门子或其他控制器,弧形拉伸块的底部上设有弧形凹槽,弧形凹槽与弧形拉伸块的连接处设有滚轴八和滚轴九,滚轴八和滚轴九的设置使得能够保证薄膜稳定传输的同时,使得能够防止尖刺部刺破薄膜,滚轴八和滚轴九至少设有两个,底板一上设有与弧形凹槽相互配合的弧形凸起,弧形凸起的表面为凸起摩擦面,弧形凹槽与弧形拉伸块的设置使得传输中的薄膜能够进行压缩,并在横向上产生局部拉伸。
附图说明
18.图1 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 为本发明中挤压基座二的结构示意图;图3 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 为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5 为图1中c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6 为图1中d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7 为图1中e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8 为图1中f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9 为图2中g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19.图中,装置本体1、挤压机2、拉伸处理箱体3、第一空腔4、第二空腔5、第三空腔6、第四空腔7、隔板一8、隔板二9、隔板三10、薄膜传输孔11、纵向拉伸装置一12、出料口13、进料口14、通风孔15、加热空腔16、鼓风空腔17、电动伸缩杆一18、滚轮19、传送滚轴一20、传输滚轴二21、传输滚轴三22、传输滚轴四23、传输滚轴五24、传输滚轴六25、传输滚轴七26、纵向拉伸装置二27、电动伸缩杆二28、框字形架29、侧面板30、顶板一31和底板一32、拉伸组件一33、弧形拉伸块34、电动伸缩杆三35、弧形凹槽36、滚轴八37、滚轴九38、弧形凸起39、薄膜传输孔一40、l形支撑板41、支撑板一42、传送滚轴十一43、传送滚轴十二44、可伸缩横向挤压组件一45、可滑动纵向伸缩挤压组件二46、挤压基座一47、挤压基座二48、传输滚轴十三49、支撑基座一50、传输滚轴十四51、弹性凸起52、支撑基座二53、传输滚轴十五54、传输滚轴十六55、小型电机一56、小型电机二57、拉伸辅助块58、圆形凹槽59、单向滚轮一60、单向滚轮二61、压紧杆63、弧形凸起二64。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如图1~图9所示,一种双向拉伸薄膜厚度控制装置,它包括装置本体1,装置本体1包括挤压机2和拉伸处理箱体3,拉伸处理箱体3的内部为空腔结构,且拉伸处理箱体3的内部上设有第一空腔4、第二空腔5、第三空腔6和第四空腔7,拉伸处理箱体3和挤压机2的底部上分别设有支撑脚和自锁万向轮,自锁万向轮的设置使得能够保证装置本体在工作时不易滑动,挤压机2将成型加热后的薄膜输送至拉伸处理箱体3;第一空腔4与第二空腔5之间设有隔板一8,第三空腔6与第四空腔7之间设有隔板二9,第一空腔4、第二空腔5与第三空腔6和第四空腔7之间设有隔板三10,隔板一8和隔板三10上均设有薄膜传输孔11,第一空腔4和第二空腔5的内部设有纵向拉伸机构,第四空腔7的内部设有烘干机构,第三空腔6的内部设有纵横向拉伸机构,第三空腔6的侧壁上设有出料口13,第四空腔7的侧壁上设有进料口14,且第四空腔7的侧壁上设有通风孔15,烘干机构的端部上设有可调节的传动机构,烘干机构包括加热空腔16和鼓风空腔17,鼓风空腔17的内部设有鼓风机,加热空腔16的侧壁上设有通风孔15,且薄膜依次从第四空腔7、第二空腔5、第一空腔4和第三空腔6进行传输。
21.加热空腔16的对向上设有电动伸缩杆一18,电动伸缩杆一18的端部上设有可任意转动的滚轮19,加热空腔16的右下方设有传送滚轴一20,鼓风机的进风管贯穿第四空腔7的
底壁,且出风口与加热空腔16进行连通,隔板三10上的薄膜传输孔至少设有两个,且薄膜传输孔10处为圆弧处理,传动机构包括传输滚轴二21、传输滚轴三22、传输滚轴四23和传输滚轴五24,传输滚轴二21、传输滚轴三22、传输滚轴四23和传输滚轴五24为依次等间距竖直设置,且薄膜依次穿过传送滚轴一20、传输滚轴二21、传输滚轴三22、传输滚轴四23和传输滚轴五24并进入至第二空腔5。
22.传输滚轴二21和传输滚轴四23为可伸缩调节杆,且伸缩调节杆的一端上至少设有7个通孔,加热空腔16的侧壁上设有与通孔相互对应设置的盲孔螺纹,并通过螺栓进行连接,电动伸缩杆一18通过plc控制器进行连接,且plc控制器为现有技术,第二空腔5和第一空腔4的内部上分别设有传输滚轴六25和传输滚轴七26,纵向拉伸机构包括纵向拉伸装置一12和纵向拉伸装置二27,纵向拉伸装置一12和纵向拉伸装置二27均包括电动伸缩杆二28,且电动伸缩杆二28为人工控制,电动伸缩杆二27的端部上设有框字形架29,且薄膜从框字形架29的内部穿过,框字形架29包括侧面板30、顶板一31和底板一32。
23.顶板一31和底板一32的长度大于薄膜的宽度,使得能够保证薄膜在框字形架29的内部进行稳定的传输,顶板一31上设有拉伸组件一33和拉伸组件二,拉伸组件一33和拉伸组件二的下方设有弧形拉伸块34和电动伸缩杆三35,且电动伸缩杆三35与plc控制器进行连接,弧形拉伸块34的底部上设有弧形凹槽36,弧形凹槽36与弧形拉伸块34的连接处设有滚轴八37和滚轴九38,滚轴八37和滚轴九38至少设有两个,底板一32上设有与弧形凹槽36相互配合的弧形凸起39,弧形凸起39为弹性,且表面上设有柔性部件,弧形凸起39的表面为凸起摩擦面,使得在薄膜传输过程中,由于弧形凹槽36向下压的过程中,在弧形凹槽两端滚轴的作用下将薄膜的局部进行挤压拉伸,当拉伸后的薄膜长度变长时,此时在传输滚轴十五54的作用下进行拉伸。
24.隔板三10上的薄膜传输孔设有薄膜传输孔一40和薄膜传输孔二,薄膜传输孔一40位于第一空腔4与第三空腔6之间,薄膜传输孔一40的底部上设有滚轴十,防止了倾斜传输的薄膜产生破裂;纵横向拉伸机构包括l形支撑板41,且l形支撑板41的内部上设有支撑板一42,l形支撑板41上设有传送滚轴十一43,且传送滚轴十一43旁设有薄膜传输孔,支撑板一42的内部上设有传送滚轴十二44,l形支撑板41的底部上设有可伸缩横向挤压组件一45以及可滑动纵向伸缩挤压组件二46,可伸缩横向挤压组件一45和可滑动纵向伸缩挤压组件二46的下方分别设有挤压基座一47和挤压基座二48,l形支撑板41的左侧上设有传输滚轴十三49。
25.可伸缩横向挤压组件一45包括可上下调节的支撑基座一50和传输滚轴十四51,传输滚轴十四51在实际工作中为轻微接触薄膜,且不影响薄膜的正常传输,且加热后的薄膜较容易进行拉伸,传输滚轴十四51上设有若干弹性凸起52,可滑动纵向伸缩挤压组件二46包括可上下调节的支撑基座二53,且支撑基座二53为可左右进行移动,且支撑基座一50和支撑基座二53都能够进行固定,支撑基座二53的底部设有传输滚轴十五54和传输滚轴十六55,且传输滚轴十五54和传输滚轴十六55的方向均为将薄膜进行移动,且传输滚轴十五54和传输滚轴十六55上分别通过小型电机一56和小型电机二57进行带动,且传输滚轴十五54的传输速度小于传输滚轴十六55的传输速度。
26.挤压基座二48的表面上设有拉伸辅助块58,拉伸辅助块58凸出挤压基座二48,拉伸辅助块58的上设有圆形凹槽59,且圆形凹槽59上设有单向滚轮一60和单向滚轮二61,单
向滚轮一60和单向滚轮二61为交错设置,且单向滚轮一60和单向滚轮二61的设置转动方向相反,且在薄膜运输中并在可滑动纵向伸缩挤压组件二46上传输滚轴十五54和传输滚轴十六55的作用下,单向滚轮一60反向运转时由于传输滚轴十五54和传输滚轴十六55正向运转方向相反时,由于单向滚轮一60的顶住与滚轴的转动,遂产生局部错位,从而使得薄膜能够进行拉伸,同理,单向滚轮二61。
27.隔板一8上还设有压紧杆63,且隔板一8上设有与压紧杆63相互配合的圆柱通孔,且圆柱通孔凸出拉伸处理箱体的顶部,且圆柱通孔上设有贯穿的通孔,压紧杆63的底部上设有弧形凸起二64,弧形凸起二64的宽度大于薄膜的宽度,且弧形凸起二64的设置能够对薄膜表面进行摩擦,弧形凸起二64的表面为摩擦面构成。
28.一种双向拉伸薄膜厚度控制装置的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s1、薄膜拉伸的方法,其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1、首先,预先将薄膜依次穿过第四空腔7、第二空腔5、第一空腔4和第三空腔6的内部;并在第四空腔7进行加热后,在第一空腔4和第二空腔5上弧形凸起39的作用下进行拉伸;s12、同时电动伸缩杆一18和电动伸缩杆三35通过与plc控制器进行连接,且plc控制器为现有技术,当电动伸缩杆一18使得在初期的薄膜进行初步的挤压,且电动伸缩杆一18的端部位于传输滚轴三22、传输滚轴四23之间;s13、同时,在第一空腔4和第二空腔5的作用下使得能够快速的将薄膜进行纵向的拉伸挤压,当薄膜进入至第三空腔6时,使得能够在可伸缩横向挤压组件一45以及可滑动纵向伸缩挤压组件二46的作用下进行错位的挤压拉伸,从而实现了薄膜的双向拉伸,相较传统的拉伸机构,本方案具有结构简单,造价低,且能够有效的将薄膜进行拉伸处理。
29.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