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打印皮肤机件的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132847发布日期:2022-11-09 10:55阅读:21来源:国知局
一种打印皮肤机件的工艺
1.技术领域
2.本发明属于皮肤打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打印皮肤机件的工艺。


背景技术:

3.三维打印技术可以实现精细化成型,制备既定结构、尺寸和厚度的个性化支架,通过改变打印针管的纤维直径和间隔宽度可以控制其孔径和降解速率,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有效降低了免疫原性,保留了真皮基质中主要有效成分,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打印皮肤机件的工艺,利用3d打印与移动硅胶膜的配合,得到新的人工皮肤。
5.1、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打印皮肤机件的工艺,包括如下步骤:a:配制细胞真皮基质微小溶液,得到异种脱细胞真皮凝胶,然后将原料加入打印筒的内部;b:开机前加热,对打印筒的内部原料进行加热,然后加入适量的调和剂进行调和,同时进行搅拌3-5min,使原材料充分的融合,同时进行震动3-5min,得到原料,最后将打印筒装到打印机上;c:打开软件构建真皮层的三维模型连接到打印机上,导入相关文件,设置好打印参数,生成g代码,然后进行打印;d:将c中的真皮层与表皮层结合,得到皮肤机件。
6.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所述步骤c中得到的打印产物依次经过酒精浸泡、冷冻干燥、戊二醛蒸汽交联、热交联。
7.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所述酒精浸泡采用浓度为15%-25%的酒精在0-3℃下浸泡12-36h,所述戊二醛蒸汽交联在温度40-50
°
、戊二醛蒸汽浓度为10%-30%的条件下交联2-4h,所述热交联为100-110℃、20-160pa的条件下交联12-36h。
8.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所述步骤a中的异种脱细胞真皮凝胶包括细胞真皮基质微粒、透明质酸和溶剂。
9.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所述溶剂为醋酸水溶液、硫酸盐液和六氟异丙醇其中的一种或几种。
10.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所述步骤d中表皮层为医用硅胶膜。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发明通过3d打印技术,得到皮肤机件,不仅安全广泛、且免疫原性低、生物相容性良好,排斥的几率较小,同时采用细胞真皮基质微粒作为主要的原料,有助于细胞的再生,同时真皮基质有利于打印制备,提高打印的稳定性和合格率。
12.2、本发明通过透明质酸,能够很好的与生物相容,同时保水的效果也更好,愈合过程中,随着内部的物质溶解而释放,提高周围的透明度,从而提高人工皮肤的抗痕效果。
13.实施例一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打印皮肤机件的工艺,包括如下步骤:a:配制细胞真皮基质微小溶液,得到异种脱细胞真皮凝胶,然后将原料加入打印筒的内部,所述异种脱细胞真皮凝胶包括细胞真皮基质微粒、透明质酸和溶剂,所述溶剂为醋酸水溶液、硫酸盐液和六氟异丙醇其中的一种或几种;b:开机前加热,对打印筒的内部原料进行加热,然后加入适量的调和剂进行调和,同时进行搅拌3min,使原材料充分的融合,同时进行震动3min,得到原料,最后将打印筒装到打印机上;c:打开软件构建真皮层的三维模型连接到打印机上,导入相关文件,设置好打印参数,生成g代码,然后进行打印,打印产物依次经过酒精浸泡、冷冻干燥、戊二醛蒸汽交联、热交联,所述酒精浸泡采用浓度为15%的酒精在0℃下浸泡12h,所述戊二醛蒸汽交联在温度40
°
、戊二醛蒸汽浓度为10%的条件下交联2h,所述热交联为100℃、20pa的条件下交联12h;d:将c中的真皮层与表皮层结合,得到皮肤机件,所述表皮层为医用硅胶膜。
14.实施例二一种打印皮肤机件的工艺,包括如下步骤:a:配制细胞真皮基质微小溶液,得到异种脱细胞真皮凝胶,然后将原料加入打印筒的内部,所述异种脱细胞真皮凝胶包括细胞真皮基质微粒、透明质酸和溶剂,所述溶剂为醋酸水溶液、硫酸盐液和六氟异丙醇其中的一种或几种;b:开机前加热,对打印筒的内部原料进行加热,然后加入适量的调和剂进行调和,同时进行搅拌4min,使原材料充分的融合,同时进行震动4min,得到原料,最后将打印筒装到打印机上;c:打开软件构建真皮层的三维模型连接到打印机上,导入相关文件,设置好打印参数,生成g代码,然后进行打印,打印产物依次经过酒精浸泡、冷冻干燥、戊二醛蒸汽交联、热交联,所述酒精浸泡采用浓度为20%的酒精在2℃下浸泡24h,所述戊二醛蒸汽交联在温度45
°
、戊二醛蒸汽浓度为20%的条件下交联3h,所述热交联为105℃、90pa的条件下交联24h;d:将c中的真皮层与表皮层结合,得到皮肤机件,所述表皮层为医用硅胶膜。
15.实施例三一种打印皮肤机件的工艺,包括如下步骤:a:配制细胞真皮基质微小溶液,得到异种脱细胞真皮凝胶,然后将原料加入打印筒的内部,所述异种脱细胞真皮凝胶包括细胞真皮基质微粒、透明质酸和溶剂,所述溶剂为醋酸水溶液、硫酸盐液和六氟异丙醇其中的一种或几种;b:开机前加热,对打印筒的内部原料进行加热,然后加入适量的调和剂进行调和,同时进行搅拌5min,使原材料充分的融合,同时进行震动5min,得到原料,最后将打印筒装到打印机上;c:打开软件构建真皮层的三维模型连接到打印机上,导入相关文件,设置好打印
参数,生成g代码,然后进行打印,打印产物依次经过酒精浸泡、冷冻干燥、戊二醛蒸汽交联、热交联,所述酒精浸泡采用浓度为25%的酒精在3℃下浸泡36h,所述戊二醛蒸汽交联在温度50
°
、戊二醛蒸汽浓度为30%的条件下交联4h,所述热交联为110℃、160pa的条件下交联36h;d:将c中的真皮层与表皮层结合,得到皮肤机件,所述表皮层为医用硅胶膜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16.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打印皮肤机件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配制细胞真皮基质微小溶液,得到异种脱细胞真皮凝胶,然后将原料加入打印筒的内部;b:开机前加热,对打印筒的内部原料进行加热,然后加入适量的调和剂进行调和,同时进行搅拌3-5min,使原材料充分的融合,同时进行震动3-5min,得到原料,最后将打印筒装到打印机上;c:打开软件构建真皮层的三维模型连接到打印机上,导入相关文件,设置好打印参数,生成g代码,然后进行打印;d:将c中的真皮层与表皮层结合,得到皮肤机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打印皮肤机件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得到的打印产物依次经过酒精浸泡、冷冻干燥、戊二醛蒸汽交联、热交联。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打印皮肤机件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酒精浸泡采用浓度为15%-25%的酒精在0-3℃下浸泡12-36h,所述戊二醛蒸汽交联在温度40-50
°
、戊二醛蒸汽浓度为10%-30%的条件下交联2-4h,所述热交联为100-110℃、20-160pa的条件下交联12-36h。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打印皮肤机件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的异种脱细胞真皮凝胶包括细胞真皮基质微粒、透明质酸和溶剂。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打印皮肤机件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为醋酸水溶液、硫酸盐液和六氟异丙醇其中的一种或几种。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打印皮肤机件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中表皮层为医用硅胶膜。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打印皮肤机件的工艺,包括如下步骤:a:配制细胞真皮基质微小溶液,得到异种脱细胞真皮凝胶,然后将原料加入打印筒的内部;b:开机前加热,对打印筒的内部原料进行加热,然后加入适量的调和剂进行调和,同时进行搅拌3-5min,使原材料充分的融合,同时进行震动3-5min,得到原料,最后将打印筒装到打印机上;c:打开软件构建真皮层的三维模型连接到打印机上,导入相关文件,设置好打印参数,生成G代码,然后进行打印;d:将c中的真皮层与表皮层结合,得到皮肤机件。该发明,通过3D打印技术,得到皮肤机件,不仅安全广泛、且免疫原性低、生物相容性良好,排斥的几率较小,同时采用细胞真皮基质微粒作为主要的原料,有助于细胞的再生,同时真皮基质有利于打印制备,提高打印的稳定性和合格率。印的稳定性和合格率。


技术研发人员:曹辉 刘伟 赵德洸 冯耀丽 白启龙 李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蓝合富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8.20
技术公布日:2022/1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