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卧式双工位注塑成型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656043发布日期:2022-12-23 21:41阅读:20来源:国知局
一种卧式双工位注塑成型机
1.技术领域:本技术涉及注塑成型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卧式双工位注塑成型机。
2.

背景技术:
注塑成型机的工作原理与打针用的注射器相似,它是借助螺杆或柱塞的推力,将已塑化好的熔融状态即粘流态的塑料注射入闭合好的模腔内,经固化定型后取得制品的工艺过程。 注射成型是一个循环的过程,每一周期主要包括:定量加料——熔融塑化——施压注射——充模冷却——启模取件。取出塑件后又再闭模,进行下一个循环。
3.注塑成型机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开模、抽芯、脱螺纹、顶出等动作,做以上动作时,塑化好的原料在料筒内处于等待状态,工作效率较低。
4.申请号为202010282375.7的国家发明专利申请——一种塑料的双工位注塑机:包括注塑装置和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装置包括一机架,机架上设有一布局在注塑装置前侧的两滑轨,滑轨上安装一滑板,滑板在驱动装置的带动下可相对滑轨间歇性地左右往复移动;所述滑板上间隔布局有两个通孔,每个通孔部位上安装一可相对滑板上下分离的成型模具;所述注塑装置前侧设有一横梁延伸到所述机架的中部上方,横梁的中部下方设置有注塑浇口;所述滑板的左滑或右滑运动都使一套成型模具位于注塑浇口正下方进行注塑操作,而偏离注塑浇口的另一套吹制模具同时进行开模下料操作;所述机架在注塑浇口正下方位置设置有一升降台,升降台上升将穿过滑板上的通孔并带动其上的成型模具上升与注塑浇口结合以进行注塑成型操作。
5.该专利申请滑板上设置有两套间隔分布的成型模具,在每一个加工时间点上两成型模具分别对应着注塑成型和开模下料两个工位,且在滑板每次左移或右移后两套成型模具依序轮换相应的工位,从而实现注塑成型和开模下料的同步操作,避免加工过程中产生无效的空程时间,其能有效提升设备的利用率,提升产品的加工效率。
6.但是,该专利申请方案结构精度较差,不能满足实际生产需要,具体而言,存在以下缺陷:1.成型模具下方的底模板和正下方的升降台之间没有定位机构零件,无法保证在脱离滑板到锁紧上侧模板进行注塑过程中不发生位移,精度较差。
7.2.所述成型上模板两侧设置两个支撑杆,用于将模具分开。首先模具除了预留锁紧位置外不可能再在模具上钻孔二次处理,其次靠两侧托架抬升后再次放下,容易出现错位,故障率较高。
8.3.所述双工位装置无制品取出机构,成型注射制品都会贴合到模具内,取下较为困难,效率较低。
9.4.所述提升上部成型部分的同步机构为油缸带动连接板,连接板通过导向套定位,各导向套安装误差引起使用一段时间摩擦力不一致,发生卡死不顺畅现象,无法长时间保证四杆同步提升,影响使用寿命。
10.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卧式双工位注塑成型机,解决的技术问
题是:现有双工位注塑机开合模装置,结构设计较为复杂且不合理,造成精度较差,故障率较高,严重影响生产效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卧式双工位注塑成型机,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的锁模装置和注射装置,以及设置在机架两侧的第一工位、第二工位,卧式双工位注塑成型机还包括:第一注塑模,第一注塑模以交替位于锁模装置、第一工位的方式设置,第一注塑模包括半模座a和半模座b;第二注塑模,第二注塑模以交替位于锁模装置、第二工位的方式设置,且第一注塑模与第二注塑模以交替位于锁模装置内,第二注塑模包括半模座c和半模座d;支撑板,支撑板两端分别与第一工位及第二工位相连;半模座a、半模座b、半模座c、半模座d均以沿纵向移动方式设置在支撑板上;移动板、横向驱动部,两个移动板分别以滑动结构方式与第一工位、第二工位相连,横向驱动部用于驱动移动板沿横向在第一工位或第二工位上移动;定位部,定位部与移动板相连,用于将半模座b或半模座d固定在移动板上。
11.进一步地,支撑板包括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第一支撑板上端面以固定结构方式设置有第一纵向导轨滑块,第二支撑板上端面以固定结构方式设置有第二纵向导轨滑块;第一支撑板通过第一纵向导轨滑块与半模座a及半模座c相连;第二支撑板通过第二纵向导轨滑块与半模座b及半模座d相连。
12.进一步地,半模座a与半模座c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板;第一支撑板上还设置有纵向驱动部,纵向驱动部包括纵向滚珠丝杠、纵向丝杠螺母和纵向伺服电机,纵向滚珠丝杠以转动结构方式与第一支撑板上相连,纵向滚珠丝杠与纵向丝杠螺母通过螺纹结构方式啮合,纵向丝杠螺母固定设置在连接板下端面,纵向伺服电机用于驱动纵向滚珠丝杠转动。
13.进一步地,第二纵向导轨滑块的导轨两端分别设置有与其配合的纵向固定导轨,纵向固定导轨与移动板以固定结构方式相连。
14.进一步地,移动板下部设置有第一横向导轨滑块,第一横向导轨滑块以固定结构方式分别与第一工位及第二工位相连;第一工位及第二工位上均设置有用于驱动移动板的横向驱动部,横向驱动部包括横向滚珠丝杠、横向丝杠螺母和横向伺服电机,两个横向滚珠丝杠分别与第一工位及第二工位以转动结构方式相连,横向滚珠丝杠与横向丝杠螺母通过螺纹结构方式啮合,横向丝杠螺母固定设置在移动板下端面,横向伺服电机用于驱动横向滚珠丝杠转动。
15.进一步地,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上均设置有安装座,安装座上设置有预设数量的顶出杆;安装座与第二横向导轨滑块相连,且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上均设置有用于限定安装座位置的定位块。
16.进一步地,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上均设置有第二横向导轨滑块,第二横向导轨滑块用于支撑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滑动;第一工位及第二工位上靠近注射装置的一端均设置有挡块,挡块与第一支撑板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压缩弹簧一端与挡块固定相连。
17.进一步地,定位部包括固定座、定位销和支撑座,固定座以固定结构方式设置在移动板下端面,且固定座上开设有限位孔,定位销沿竖向以滑动结构方式与移动板相连,且定位销下部穿过移动板与限位孔滑动相连,支撑座以固定结构方式设置在移动板下部的定位
销上,支撑座远离定位销的一端设置有轴承,位于支撑座与固定座下部上端面之间的定位销上套设有复位弹簧;支撑板上设置有与轴承配合的固定倾斜板,半模座b及半模座d上均开设有与定位销配合的销孔。
18.进一步地,定位销下部圆周壁开设有平面,固定座下端面限位孔一侧固定设置有与平面配合的止转板。
19.进一步地,半模座a及半模座b上设置有相互插接配合的导向套及插杆;半模座c及半模座d上设置有相互插接配合的导向套及插杆,两组导向套及插杆对角设置在半模座a和半模座b上;两组导向套对角设置在半模座c及半模座d上。
2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双工位设计,减少了等待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设置移动板,带动半模座b或半模座d移动,结构设计简单、合理,且精度较高;将支撑板分体设计,能够根据不同产品厚度需要,调整两半模座之间的距离,实用性更强;通过设置顶出杆,将注塑完成的产品从半模座b或半模座d上顶出,效率较高,且配合更顺畅,结构更合理。
21.附图说明:图1是本发明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2是本发明除去机架、锁模装置、注射装置剖面爆炸结构示意图。
23.图3是本发明第一工位、部分支撑板爆炸结构示意图。
24.图4是本发明定位部爆炸结构示意图。
25.图中:1、机架,2、锁模装置,3、注射装置,4、第一工位,5、支撑板,51、第一支撑板,52、第二支撑板,6、第一注塑模,61、半模座a,62、半模座b,7、第二注塑模,71、半模座c,72、半模座d,8、横向驱动部,81、横向滚珠丝杠,82、横向丝杠螺母,83、横向伺服电机,9、纵向驱动部,91、纵向滚珠丝杠,92、向丝杠螺母,93、纵向伺服电机,10、第二工位,11、移动板,12、第一纵向导轨滑块,13、第二纵向导轨滑块,14、纵向固定导轨,15、第一横向导轨滑块,16、挡块,17、压缩弹簧,18、安装座,19、顶出杆,20、模具顶针,21、定位块,22、固定座,23、定位销,24、支撑座,25、限位孔,26、轴承,27、复位弹簧,28、固定倾斜板,29、销孔,30、凹面,31、止转板,32、导向套,33、插杆,34、连接板。
26.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发明实施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现在将参附图和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便公众更好地掌握本发明的实施方法,本发明具体的实施方案为:一种卧式双工位注塑成型机,包括机架1,设置在机架1上的锁模装置2和注射装置3,以及设置在机架1两侧的第一工位4、第二工位10,卧式双工位注塑成型机还包括:第一注塑模6,第一注塑模6以交替位于锁模装置2、第一工位4的方式设置,第一注塑模6包括半模座a61和半模座b62;第二注塑模7以交替位于锁模装置2、第二工位10的方式设置,且第一注塑模6与第二注塑模7以交替位于锁模装置2内,第二注塑模7包括半模座c71和半模座d72;支撑板两端分别与第一工位4及第二工位10相连,半模座a61及半模座c71上均开设有与注射装置3配合的注塑口。
27.具体而言,支撑板5包括第一支撑板51和第二支撑板52,第一支撑板51上端面以固定结构方式设置有第一纵向导轨滑块12,第二支撑板52上端面以固定结构方式设置有第二
纵向导轨滑块13;第一支撑板51通过第一纵向导轨滑块12与半模座a61及半模座c71相连;第二支撑板52通过第二纵向导轨滑块13与半模座b62及半模座d72相连。将支撑板分体设计,能够根据不同产品厚度需要,调整两半模座之间的距离,实用性更强。
28.需要说明的是,半模座a61与半模座c71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板34,这样设置能够利用一个动力源同时驱动第一注塑模6及第二注塑模7,且第一注塑模6及第二注塑模7同时动作,精度较高;第一支撑板51上还设置有纵向驱动部9,纵向驱动部9包括纵向滚珠丝杠91、纵向丝杠螺母92和纵向伺服电机93,纵向滚珠丝杠91以转动结构方式与第一支撑板51上相连,纵向滚珠丝杠91与纵向丝杠螺母92通过螺纹结构方式啮合,纵向丝杠螺母92固定设置在连接板34下端面,纵向伺服电机93用于驱动纵向滚珠丝杠91转动。
29.第二纵向导轨滑块13的导轨两端分别设置有与其配合的纵向固定导轨14,第二纵向导轨滑块13的滑块能够滑动进入纵向固定导轨14,纵向固定导轨14与移动板11以固定结构方式相连。
30.第一工位4和第二工位10上均设置有安装座18,安装座18上设置有预设数量的顶出杆19;这种机构的优点在于机械手吸住制品后不用做随制品运动的随动动作,减少制品的晃动,普通注塑机的顶出动作非线性无规律,编程随动困难,不一致会发生制品晃动拉弯机械手臂的现象;安装座18与第二横向导轨滑块15相连,且第一工位4和第二工位10上均设置有用于限定安装座18位置的定位块21;根据模具的厚度不同,通过调整定位块21位置,保证与机械手配合。
31.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工位4和第二工位10上均设置有第二横向导轨滑块15,第二横向导轨滑块15用于支撑第一支撑板51和第二支撑板52滑动,进而调整两半模座之间的间距,满足不同产品厚度需要;第一工位4及第二工位10上靠近注射装置3的一端均设置有挡块16,挡块16与第一支撑板51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17,压缩弹簧17一端与挡块16固定相连,注塑完成后,压缩弹簧17能将支撑板5复位,防止注塑模与锁模装置2的固定座摩擦。
32.移动板11、横向驱动部8,两个移动板11分别以滑动结构方式与第一工位4、第二工位10相连,横向驱动部8用于驱动移动板11沿横向在第一工位4或第二工位10上移动。通过设置移动板11,带动半模座b62或半模座d72移动,结构设计简单、合理,且精度较高。
33.具体而言,移动板11下部设置有第一横向导轨滑块15,第一横向导轨滑块15以固定结构方式分别与第一工位4及第二工位10相连;第一工位4及第二工位10上均设置有用于驱动移动板11的横向驱动部8,横向驱动部8包括横向滚珠丝杠81、横向丝杠螺母82和横向伺服电机83,两个横向滚珠丝杠81分别与第一工位4及第二工位10以转动结构方式相连,横向滚珠丝杠81与横向丝杠螺母82通过螺纹结构方式啮合,横向丝杠螺母82固定设置在移动板11下端面,横向伺服电机83用于驱动横向滚珠丝杠81转动。
34.定位部,定位部与移动板11相连,用于将半模座b62或半模座d72固定在移动板11上,对半模座b62及半模座d72进行固定,防止滑动。
35.具体而言,定位部包括固定座22、定位销23和支撑座24,固定座22以固定结构方式设置在移动板11下端面,且固定座22上开设有限位孔25,定位销23沿竖向以滑动结构方式与移动板11相连,且定位销23下部穿过移动板11与限位孔25滑动相连,支撑座24以固定结构方式设置在移动板11下部的定位销23上,支撑座24远离定位销23的一端设置有轴承26,位于支撑座24与固定座22下部上端面之间的定位销23上套设有复位弹簧27;支撑板5上设
置有与轴承26配合的固定倾斜板28,半模座b62及半模座d72上均开设有与定位销23配合的销孔29。
36.需要说明的是,定位销23下部圆周壁开设有平面30,固定座22下端面限位孔25一侧固定设置有与平面30配合的止转板31,止转板31与平面30贴合,能够防止支撑座24转动,而造成轴承26无法与固定倾斜板28配合情况的发生。
37.半模座a61及半模座b62上设置有相互插接配合的导向套32及插杆33;半模座c71及半模座d72上设置有相互插接配合的导向套32及插杆33,两组导向套32及插杆33对角设置在半模座a61和半模座b62上;两组导向套32对角设置在半模座c71及半模座d72上。
38.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与工作过程如下:首先,将第二注塑模7停放在锁模装置2上,利用注射装置3进行注塑工作,第二注塑模7注塑完成后,将锁模装置2打开,此时,第一支撑板51在压缩弹簧弹力下将半模座a61与锁模装置2的固定板分离。
39.启动纵向伺服电机93,通过纵向伺服电机93驱动纵向滚珠丝杠91转动,进而带动纵向丝杠螺母92移动,纵向丝杠螺母92通过连接板34带动第一注塑模6及第二注塑模7向第二工位10移动,其中半模座d72通过第二纵向导轨滑块13的滑块进入纵向固定导轨14上,当半模座d72的销孔29位于定位销23时停止移动,此时,第一注塑模6停放在锁模装置2内进行注塑工作。
40.启动第二工位10的横向伺服电机83,通过横向伺服电机83驱动横向滚珠丝杠81转动,进而带动横向丝杠螺母82移动,横向丝杠螺母82带动移动板11及半模座d72向安装座18移动,进而顶出杆19触动半模座d72上的模具顶针20,将产品顶出,利用机械手臂取下。
41.在对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前”、“后”、“左下”、“右上”、“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尽管根据有限数量的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受益于上面的描述,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由此描述的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设想其他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