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治器脱模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34724759发布日期:2023-07-07 19:34阅读:58来源:国知局
矫治器脱模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制造,具体涉及一种矫治器脱模方法及系统,用于对壳状隐形矫治器进行脱模。


背景技术:

1、基于高分子材料制成的壳状牙齿矫治器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牙齿正畸领域。壳状矫治器的制造过程包括获取患者口内数字模型、3d打印牙颌模型、清洗固化、热压膜片、边缘切割、分离矫治器、清洗检验包装等工序。其中,分离矫治器的过程,对产品质量和效率产生巨大的影响。

2、对于壳状矫治器的脱模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技术:

3、(1)纯手工脱模方式。人工将经过切割的矫治器直接从牙颌模型上掰下来,这种至目前矫治器制造过程中较为通用的方式。此外,也有借助工具进行手工脱模。这种方式中,操作人员会采用小型的工具,如小撬棍等,利用杠杆原理将矫治器从牙颌模型上撬下来。此外,在公开号为cn105686888a,发明名称为“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的脱模方法”的专利申请中公开了一种脱模方法,该方法在牙齿模型(牙颌模型)上成对设置脱模孔,然后以专用的脱模钩钳的两个钳嘴分别插入一对脱模孔内,钩住矫治器膜片后,将其向远离牙齿模型的方向拉,使其脱离牙齿模型。

4、(2)公开号为“cn109808157a”,发明名称为“脱膜装置、脱膜方法及一站式牙套生产系统”的专利申请中公开了一种自动化的脱膜装置以及使用该装置进行脱膜的方法。该装置包括控制装置、自动转运装置、设置在自动转运装置自由端的传输托盘及脱膜模组,脱膜模组设有撬膜件,撬膜件设有撬膜端,传输托盘上可装载准备脱膜的带有牙套的牙颌模型,控制装置控制自动转运装置运动使其上装载的牙套的开放端与撬膜端接触,控制装置控制自动转运装置和撬膜件相对运动产生撬膜力将牙套从牙颌模型上撬下,实现了牙套与牙颌模型的自动剥离。该专利中的技术方案采用的原理类似于手工撬膜的原理,但根据该原理设计为自动化的设备,实现自动化脱膜。

5、(3)公开号为“cn212979226u”,名称为“壳状牙科器械热压膜成型工艺的脱模装置”的专利文件中提供了一种可用于自动化的脱模装置,该装置包括:基座以及四个脱模组件,脱模组件是安装于基座,并且两两分别分布于就位牙齿模型两侧后牙区的舌侧和颊侧,脱模组件为钩状,其钩状的末端朝向牙齿模型,脱模组件可旋转地安装于基座,脱模装置还包括对应每一脱模组件设置的第一弹簧,将对应脱模组件推向牙齿模型,使其钩状的末端抵靠于牙齿模型。该专利中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其原理与上文中cn105686888a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原理类似,均是采用拉的方式,将矫治器从牙颌模型上拉下来。

6、(4)公开号为“cn113440284a”,发明名称为“壳状牙科器械热压膜成型制作工艺的脱模方法及牙齿模型”的专利申请中公开了一种脱模方法,该方法中,涉及一种牙齿模型(牙颌模型),牙齿模型上形成有薄弱区域,其被破坏后形成通孔,使得推杆能够自该通孔穿过,以将在所述牙齿模型上压膜成型的负模型推离所述牙齿模型。在进行脱模时,破坏牙齿模型上的薄弱区域,使之形成允许推杆穿过的通孔;以及自所述通孔,利用推杆将在牙齿模型上压膜成型的负模型推离所述牙齿模型。

7、(5)公开号为“cn107081897a”,发明名称为“矫治器脱模方法及系统”的专利申请文件中公开了一种脱模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待脱模产品;其中,所述待脱模产品包括矫治器模具以及矫治器模片;装夹所述矫治器模具,并装夹所述矫治器模片;将动力装置与所述矫治器模具装配连接,并驱动所述动力装置运作,令所述动力装置带动所述矫治器模具向远离所述矫治器模片的方向移动。

8、然而上述已公开的技术中,在进行矫治脱模时,基本上都是与矫治器刚性接触实现脱模,容易造成矫治器的损伤,导致脱模质量不高。根据上述分析,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矫治器脱模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涉及的脱模方法或装置存在的主要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壳状矫治器脱模方法及系统,减少矫治器脱模过程中的损伤,提高脱模质量。

2、为此,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矫治器脱模方法,用于将矫治器从牙颌模型上脱离,包括:在预先确定的若干钻孔位置处从第一平面开始沿第一方向钻设注液孔,所述注液孔恰好贯穿牙颌模型;向所述注液孔中持续注入具有压力的压力液,所述压力液在注液孔中沿第一方向流动,并通过所述注液孔,作用在矫治器上,在液压力作用下,将所述矫治器从牙颌模型上脱离。

3、该方法通过将压力液作用在矫治器的内壁面,从而在液压力的作用下,将矫治器从牙颌模型上脱离;整个过程只有压力液会与矫治器间存在柔性接触,避免了脱模过程中对矫治器进行损伤,提高了脱模质量。

4、在一些实施例中,若干所述钻孔位置至少位于牙齿变形超过变形阈值的位置,确定超过变形阈值位置包括:

5、识别牙颌模型信息,所述牙颌模型信息关联于数据库中相应的牙齿数字模型;根据牙颌模型对应的数字模型与标准数字模型进行偏差分析,若偏差值大于变形阈值,则确定该位置为钻孔位置。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钻孔位置还包括磨牙位置,磨牙位置处的钻孔数量根据牙齿数量确定。

7、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根据牙颌模型对应的数字模型确定所述钻孔深度。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压力液具备第一压力值和第二压力值;向所述注液孔中注射压力液时,首先快速升压至第一压力值;达到第一压力值以后降速升压至第二压力值,此过程中如矫治器脱落则停止升压,如矫治器未脱模则达到第二压力值后缓慢升压,直至矫治器脱落。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10、根据牙齿变形偏差比例与脱模难度系数,确定所述第二压力值;

11、其中,所述牙齿变形偏差比例为牙齿最大变形尺寸与相应位置的标准尺寸之比,所述脱模难度系数根据牙齿畸形类别确定。

12、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实时检测所述压力液的压力;

13、根据压力值得到液体压力变化曲线;

14、根据所述压力变化曲线判断矫治器是否从牙颌模型上脱落。

15、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矫治器脱模系统,用于将矫治器从牙颌模型上脱离,包括:

16、钻孔装置,用于在预先确定的若干钻孔位置处从第一平面开始沿第一方向钻设注液孔,所述注液孔恰好贯穿牙颌模型;

17、注液装置,用于向所述注液孔中持续注入具有压力的压力液,所述压力液在注液孔中沿第一方向流动,并通过所述注液孔,作用在矫治器上,在液压力作用下,将所述矫治器从牙颌模型上脱离;

18、控制装置,所述控制器与所述钻孔装置和注液装置连接,用于控制相应装置执行相应操作。

19、通过所提供的装置,实现了基于所提供的矫治器脱模方法的自动化生产,提高了矫治器的脱模效率。

2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脱模系统还包括:

21、识别装置,用于识别牙颌模型信息,所述牙颌模型信息关联于数据库中对应的牙齿数字模型;

22、数据库,所述数据库中存储有正畸过程各阶段的牙齿数字模型;

2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脱模系统还包括:

24、倒角装置,用于对所述注液孔进行倒角;

25、固定装置,用于固定所述牙颌模型。

26、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首先通过在牙颌模型上钻设注液孔,然后通过向注液孔中持续注入压力液,压力液通过注液孔作用在矫治器的内壁面,从而在液压力的作用下,将矫治器从牙颌模型上脱离;整个过程只有压力液会与矫治器间存在柔性接触,避免了脱模过程中对矫治器进行损伤,提高了脱模质量,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主要问题。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