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性塑料填充母料颗原料除尘清洗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957057发布日期:2023-01-17 16:03阅读:54来源:国知局
改性塑料填充母料颗原料除尘清洗筒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颗粒清洗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是改性塑料填充母料颗原料除尘清洗筒。


背景技术:

2.塑料颗粒指颗粒状的塑料,一般分为200多种,细分达几千种,常见的塑料颗粒有通用塑料,工程塑料,特种塑料,通用塑料:聚丙烯、聚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聚酯、聚氨酯等,工程塑料:尼龙、聚四氟、聚甲醛、聚碳有机硅等,特种塑料:热固性塑料、功能高分子塑料,比如人工肾。
3.现有技术中,存在问题如下:
4.现有的塑料颗粒原料除尘清洗筒在使用时,水源只能使用一次,导致浪费水资源,且在清洗过程中,无法对塑料颗粒清洗干净。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改性塑料填充母料颗原料除尘清洗筒,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改性塑料填充母料颗原料除尘清洗筒,包括清洗筒,所述清洗筒顶部设置有进料腔,所述清洗筒底部设置有出料腔,所述清洗筒上贯穿连接有第一水管,所述第一水管底部固定连接有喷淋头,所述清洗筒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共设有多个,所述支撑杆底部固定连接有回收筒,所述清洗筒内壁固定连接有进料板,所述进料板底部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进料板上贯穿连接有通孔,所述通孔共设有两个,所述进料板上贯穿连接有除尘清洗机构。
7.优选的,所述除尘清洗机构包括有驱动杆以及清洗杆,所述清洗杆共设有多个,所述驱动杆与所述进料板贯穿连接,所述驱动杆与所述驱动电机相配合,所述驱动杆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共设有多个,所述连接板与所述清洗杆固定连接,所述清洗杆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滤网。
8.优选的,所述清洗筒内壁呈斜坡状。
9.优选的,所述回收筒内壁设置有第二滤网。
10.优选的,所述第一水管上设置有第一水泵,所述第一水管上设置有限位槽。
11.优选的,所述第一水管上活动连接有拦截块,所述拦截块上设置有第三滤网,所述拦截块上固定连接有限位销,所述限位销与所述限位槽相适配。
12.优选的,所述清洗筒上贯穿连接有第二水管,所述第二水管与所述回收筒贯穿连接,所述第二水管上设置有第二水泵。
13.优选的,所述驱动电机底部固定连接有挡水板。
14.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改性塑料填充母料颗原料除尘清洗筒,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改进及优点:
15.其一:本实用新型通过启动驱动电机使驱动杆转动,通过驱动杆转动带动清洗杆以及连接杆转动,通过清洗杆转动,使塑料颗粒与清洗杆接触,且从进料腔落下的塑料颗粒,首先会落到第二滤网中,通过连接杆转动带动第二滤网转动,通过第二滤网转动,使第二滤网顶部的塑料颗粒被甩出,从而使塑料颗粒与清洗杆接触,通过接触使塑料颗粒外表的灰尘被擦洗干净,防止塑料颗粒外壁残留灰尘;
16.其二: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三滤网的设置,防止第一水管吸入塑料颗粒,导致第一水管堵塞,且通过拦截块的设置,工作人员通过拉动拦截块,使拦截块与第一水管分离,从而便于工作人员清洗第三滤网,防止第三滤网堵塞,影响第一水管的使用。
附图说明
1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解释: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第一视角示意图;
19.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第二视角示意图;
20.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除尘清洗机构结构示意图;
21.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2.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拦截块和第一水管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23.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4.图中:1、清洗筒;101、进料腔;102、出料腔;103、第一水管;104、喷淋头;105、支撑杆;106、回收筒;107、进料板;108、驱动电机;109、通孔;110、第二滤网;111、第一水泵;112、限位槽;113、拦截块;114、第三滤网;115、限位销;116、第二水管;117、第二水泵;118、挡水板;2、除尘清洗机构;201、驱动杆;202、清洗杆;203、连接杆;204、第一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6.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改性塑料填充母料颗原料除尘清洗筒,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27.如图1-图6所示,改性塑料填充母料颗原料除尘清洗筒,包括清洗筒1,清洗筒1顶部设置有进料腔101,清洗筒1底部设置有出料腔102,清洗筒1上贯穿连接有第一水管103,第一水管103底部固定连接有喷淋头104,清洗筒1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05,支撑杆105共设有多个,支撑杆105底部固定连接有回收筒106,清洗筒1内壁固定连接有进料板107,进料板107底部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108,进料板107上贯穿连接有通孔109,通孔109共设有两个,进料板107上贯穿连接有除尘清洗机构2,本设置中:首先通过进料腔101将塑料颗粒倒入清洗筒1中,通过启动驱动电机108使驱动杆201转动,通过驱动杆201转动带动清洗杆202以及连接杆203转动,驱动电机108启动的同时,将水源倒入回收筒106中,通过第二水管116将水吸入到清洗筒1中,且通过第一水管103将水从喷淋头104中喷出,从而将塑料颗粒清洗干净,防止塑料颗粒上残留灰尘,塑料颗粒清洗好后,通过打开出料腔102,使清洗好的塑料
颗粒落到第一滤网110中,且随之落下的水源也会落到回收筒106中,从而使水源反复利用,节省资源。
28.进一步的,除尘清洗机构2包括有驱动杆201以及清洗杆202,清洗杆202共设有多个,驱动杆201与进料板107贯穿连接,驱动杆201与驱动电机108相配合,驱动杆201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203,连接杆203共设有多个,连接板与清洗杆202固定连接,清洗杆202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滤网204,本设置中:通过启动驱动电机108使驱动杆201转动,通过驱动杆201转动带动清洗杆202以及连接杆203转动,通过清洗杆202转动,使塑料颗粒与清洗杆202接触,且从进料腔101落下的塑料颗粒,首先会落到第一滤网204中,通过连接杆203转动带动第一滤网204转动,通过第一滤网204转动,使第一滤网204顶部的塑料颗粒被甩出,从而使塑料颗粒与清洗杆202接触,通过接触使塑料颗粒外表的灰尘被擦洗干净,防止塑料颗粒外壁残留灰尘。
29.进一步的,清洗筒1内壁呈斜坡状,本设置中:通过清洗筒1内壁呈斜坡状,使水源和塑料颗粒都能顺着清洗筒1内壁的斜面落下,使塑料颗粒在清洗时不会残留在清洗筒1内。
30.进一步的,回收筒106内壁设置有第二滤网110,本设置中:通过第二滤网110的设置,使从出料腔102落下的塑料颗粒能落到第二滤网110中,便于工作人员收集,且通过第二滤网110的设置,使落下的水源能落入到回收筒106中,便于反复使用。
31.进一步的,第一水管103上设置有第一水泵111,第一水管103上设置有限位槽112,本设置中:通过第一水泵111的设置,使清洗筒1内的水源能被吸入到第一水管103中,防止吸力不够。
32.进一步的,第一水管103上活动连接有拦截块113,拦截块113上设置有第三滤网114,拦截块113上固定连接有限位销115,限位销115与限位槽112相适配,本设置中:通过第三滤网114的设置,防止第一水管103吸入塑料颗粒,导致第一水管103堵塞,且通过拦截块113的设置,工作人员通过拉动拦截块113,使拦截块113与第一水管103分离,从而便于工作人员清洗第三滤网114,防止第三滤网114堵塞,影响第一水管103的使用。
33.进一步的,清洗筒1上贯穿连接有第二水管116,第二水管116与回收筒106贯穿连接,第二水管116上设置有第二水泵117,本设置中:通过设有第二水管116以及第二水泵117,使回收筒106中的水源能反复使用,从而节省资源。
34.进一步的,驱动电机108底部固定连接有挡水板118,本设置中:通过挡水板118的设置,防止水源渗透到驱动电机108中,导致驱动电机108损坏。
35.工作原理:首先通过进料腔101将塑料颗粒倒入清洗筒1中,且同时将水源倒入到回收筒106中,通过第二水管116将水吸入到清洗筒1中,且通过第一水管103将水从喷淋头104中喷出,从而使水源能喷入到清洗筒1中,通过启动驱动电机108使驱动杆201转动,通过驱动杆201转动带动清洗杆202以及连接杆203转动,通过清洗杆202转动,使塑料颗粒与清洗杆202接触,且从进料腔101落下的塑料颗粒,首先会落到第一滤网204中,通过连接杆203转动带动第一滤网204转动,通过第一滤网204转动,使第一滤网204顶部的塑料颗粒被甩出,从而使塑料颗粒与清洗杆202接触,通过接触使塑料颗粒外表的灰尘被擦洗干净,防止塑料颗粒外壁残留灰尘,且通过第三滤网114的设置,防止第一水管103吸入塑料颗粒,导致第一水管103堵塞,且通过拦截块113的设置,工作人员通过拉动拦截块113,使拦截块113与
第一水管103分离,从而便于工作人员清洗第三滤网114,防止第三滤网114堵塞,影响第一水管103的使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