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长纤维增强热塑性材料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145967发布日期:2022-08-16 23:41阅读:89来源:国知局
一种长纤维增强热塑性材料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长纤维增强热塑性材料成型模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长纤维增强热塑性材料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2.长纤维增强热塑性材料又称lft,是和普通的纤维增强热塑性材料相比较而言的,通常情况下,纤维增强热塑性材料中的纤维长度为小于1毫米,而lft中,纤维的长度一般大于2毫米,目前的加工工艺,已经能够将lft中的纤维长度保持在5毫米以上,并配合长纤维增强热塑性材料成型模具,又称lft模具进行生产,但现有的长纤维增强热塑性材料成型模具在使用时还存在一定的缺陷,比如:
3.现有技术方案存在:lft模具因为其含玻纤长度以及含量偏高,导致模具上下分型面容易因为材料的挤压和玻纤高硬度,容易产生损伤。
4.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原有长纤维增强热塑性材料成型模具结构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长纤维增强热塑性材料成型模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长纤维增强热塑性材料成型模具,设置有稳定组装的上模架,且上模架的下表面连接有下模架;
7.包括:
8.型腔,安装于所述上模架的下表面,且型腔的外表面边端设置有定位柱,并且定位柱的外表面连接有型芯,同时型芯的外表面设置有侧向抽芯镶块;
9.连接件,设置于所述侧向抽芯镶块的内表面,且连接件的外表面前端设置有连接块,并且连接件的内表面嵌套有侧向抽芯芯子,同时侧向抽芯芯子的外表面设置有侧向抽芯固定滑块,以及侧向抽芯固定滑块的内表面设置有嵌套槽;
10.储油箱支撑件,连接于所述下模架的下表面,且下模架的外表面中端设置有控油件,并且控油件的外表面两侧设置有油管件,同时下模架的外表面安装有油缸固定块,以及油缸固定块的外表面安装有液压油缸;
11.连接杆,连接于所述液压油缸的内表面,且连接杆的外表面安装有嵌套在嵌套槽中的连接头,并且定位底座安装于所述下模架的上表面,同时定位底座的内表面嵌套有组装在侧向抽芯固定滑块下表面的移动块。
12.通过上述结构,在使用时避免材料投放位置的偏差引起的产品成型不足以及溢料面的损伤,并采用激光淬火的工艺增加了溢料分型面的硬度,增加了模具的使用周期,并设置侧向液压抽芯,避免了后期ltf修边以及ltf材料合模高压力。
13.优选的,所述型腔通过定位柱与型芯构成定位连接,且型芯通过下模架与侧向抽
芯镶块形成整体化结构,并且侧向抽芯镶块与连接件构成嵌套的贯穿结构。
14.通过上述结构,在使用时便于进行稳定的组装以及合模,防止出现错位,以及便于进行贯穿移动收缩使用。
15.优选的,所述连接件通过连接块与侧向抽芯固定滑块形成组装结构,且侧向抽芯芯子与连接件构成贯穿结构。
16.通过上述结构,在使用时进行有效的组装,便于后期整体移动,防止出现脱落。
17.优选的,所述下模架的下表面与储油箱支撑件的上表面相贴合,且下模架外表面与控油件和油管件的外表面内侧形成组装结构,并且下模架通过油缸固定块与液压油缸构成螺纹连接的嵌套结构。
18.通过上述结构,在使用时进行有效的组装,便于控制装置的位置,以及进行有效的嵌套。
19.优选的,所述液压油缸关于下模架的外表面中端对称设置,且液压油缸与连接杆构成伸缩结构,并且连接杆与连接头构成整体化结构。
20.通过上述结构,在使用时进行有效的组装,提高装置的稳定性,并进行组装设置,便于伸缩调节。
21.优选的,所述连接杆通过连接头和嵌套槽与侧向抽芯固定滑块构成内置的嵌套结构,且侧向抽芯固定滑块通过移动块和定位底座与下模架构成滑动结构。
22.通过上述结构,在使用时进行有效的控制装置的移动,并调节装置的位置,以及限位移动。
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24.1.该长纤维增强热塑性材料成型模具,设置竖直的溢料分型面,方便了lft材料的投放,避免了材料投放位置的偏差引起的产品成型不足以及溢料面的损伤,并采用激光淬火的工艺增加了溢料分型面的硬度,增加了模具的使用周期,并设置侧向液压抽芯,避免了后期ltf修边以及ltf材料合模高压力以及材料玻纤含量高导致变形斜顶咬死;
25.2.该长纤维增强热塑性材料成型模具,设置有下模架对型芯进行组装,并配合设置的液压油缸控制连接杆的运动,进而配合侧向抽芯固定滑块设置的侧向抽芯芯子的移动,以及调节侧向抽芯镶块的运动,避免后期的产品进行修边处理。
附图说明
26.图1为本实用新型下模架立体结构示意图;
27.图2为本实用新型上模架立体结构示意图;
28.图3为本实用新型下模架局部剖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29.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a处放大立体结构示意图;
30.图5为本实用新型侧向抽芯镶块爆炸立体结构示意图。
31.图中:1、上模架;2、型腔;3、定位柱;4、型芯;5、侧向抽芯镶块;6、连接件;7、连接块;8、侧向抽芯芯子;9、侧向抽芯固定滑块;10、嵌套槽;11、下模架;12、储油箱支撑件;13、控油件;14、油管件;15、液压油缸;16、油缸固定块;17、连接杆;18、连接头;19、定位底座;20、移动块。
具体实施方式
3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3.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长纤维增强热塑性材料成型模具,设置有稳定组装的上模架1,且上模架1的下表面连接有下模架11;
34.包括:
35.型腔2,安装于上模架1的下表面,且型腔2的外表面边端设置有定位柱3,并且定位柱3的外表面连接有型芯4,同时型芯4的外表面设置有侧向抽芯镶块5;
36.连接件6,设置于侧向抽芯镶块5的内表面,且连接件6的外表面前端设置有连接块7,并且连接件6的内表面嵌套有侧向抽芯芯子8,同时侧向抽芯芯子8的外表面设置有侧向抽芯固定滑块9,以及侧向抽芯固定滑块9的内表面设置有嵌套槽10;
37.型腔2通过定位柱3与型芯4构成定位连接,且型芯4通过下模架11与侧向抽芯镶块5形成整体化结构,并且侧向抽芯镶块5与连接件6构成嵌套的贯穿结构。
38.连接件6通过连接块7与侧向抽芯固定滑块9形成组装结构,且侧向抽芯芯子8与连接件6构成贯穿结构。
39.在使用时,将安装在上模架1下表面的型腔2,配合组装的定位柱3,稳定的贴合在下模架11设置的型芯4的上表面,且配合下模架11内侧组装的侧向抽芯镶块5,便于移动连接块7组装的连接件6的位置,以及配合侧向抽芯芯子8连接的侧向抽芯固定滑块9同时使用。
40.储油箱支撑件12,连接于下模架11的下表面,且下模架11的外表面中端设置有控油件13,并且控油件13的外表面两侧设置有油管件14,同时下模架11的外表面安装有油缸固定块16,以及油缸固定块16的外表面安装有液压油缸15;
41.连接杆17,连接于液压油缸15的内表面,且连接杆17的外表面安装有嵌套在嵌套槽10中的连接头18,并且定位底座19安装于下模架11的上表面,同时定位底座19的内表面嵌套有组装在侧向抽芯固定滑块9下表面的移动块20。
42.下模架11的下表面与储油箱支撑件12的上表面相贴合,且下模架11外表面与控油件13和油管件14的外表面内侧形成组装结构,并且下模架11通过油缸固定块16与液压油缸15构成螺纹连接的嵌套结构。
43.液压油缸15关于下模架11的外表面中端对称设置,且液压油缸15与连接杆17构成伸缩结构,并且连接杆17与连接头18构成整体化结构。
44.连接杆17通过连接头18和嵌套槽10与侧向抽芯固定滑块9构成内置的嵌套结构,且侧向抽芯固定滑块9通过移动块20和定位底座19与下模架11构成滑动结构。
45.在使用时,通过下模架11连接的储油箱支撑件12设置的控油件13,以及油管件14的组装,便于进行加热型腔2和型芯4,以及对油缸固定块16组装的液压油缸15进行供油使用,且配合液压油缸15的调节,控制连接杆17组装的连接头18在侧向抽芯固定滑块9设置的嵌套槽10中的嵌套,进行调节侧向抽芯固定滑块9进行滑动,并配合侧向抽芯固定滑块9下表面组装的移动块20与定位底座19之间的配合,有效的减少摩擦,并调节侧向抽芯芯子8设
置的连接件6在侧向抽芯镶块5中移动,以及在型芯4的外表面的移动。
46.工作原理:在使用该长纤维增强热塑性材料成型模具时,根据图1-5,首先将该装置放置在需要进行工作的位置,在使用时,将安装在上模架1下表面的型腔2,配合组装的定位柱3,稳定的贴合在下模架11设置的型芯4的上表面,且配合下模架11内侧组装的侧向抽芯镶块5,便于移动连接块7组装的连接件6的位置,以及配合侧向抽芯芯子8连接的侧向抽芯固定滑块9同时使用,并使用时,通过下模架11连接的储油箱支撑件12设置的控油件13,以及油管件14的组装,便于进行加热型腔2和型芯4,以及对油缸固定块16组装的液压油缸15进行供油使用,且配合液压油缸15的调节,控制连接杆17组装的连接头18在侧向抽芯固定滑块9设置的嵌套槽10中的嵌套,进行调节侧向抽芯固定滑块9进行滑动,并配合侧向抽芯固定滑块9下表面组装的移动块20与定位底座19之间的配合,有效的减少摩擦,并调节侧向抽芯芯子8设置的连接件6在侧向抽芯镶块5中移动,以及在型芯4的外表面的移动,提高装置的稳定移动,增加了模具的使用周期,并避免了后期ltf修边以及ltf材料合模高压力以及材料玻纤含量高导致变形斜顶咬死,增加了整体的实用性。
47.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48.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