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3D双色打印机的两进一出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092686发布日期:2022-11-08 20:32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3D双色打印机的两进一出模块的制作方法
一种用于3d双色打印机的两进一出模块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属于3d双色打印领域,涉及一种用于3d双色打印机的两进一出模块。


背景技术:

2.3d打印机包括喷头、喉管等组件,通过喉管加热,融化料丝,再从喷头出料,进而实现3d打印。要实现双色打印,有以下几种方式:
3.1、同一喷头组件有两个喷头:两个喷头使用不同颜色的线材,通过两个喷头的调换使用来打印出双色的效果。它是3d打印机最早用的一种,两个热端和两个喉管固定在一个组件上,缺点是两个喷头距离很近,当切换喷头时,一个喷头不工作、但另一个喷头还在加热,残留的料丝的容易从喷嘴中漏出粘在打印的模型上;不工作的喷头也容易刮坏打印模型。
4.2、一个喷头两个喉管:方式是一个热端两个喉管,两个喉管和热端相通的,当使用一个喉管进料时,另一个喉管也会出丝,所以两个喉管要同时进料丝。
5.3、两个独立的喷头组件:方式是两个独立的喷头组件可以单独的控制,但控制方式比较复杂。
6.4、一个喷头和一个两进一出模块:方式是一个热端一个喉管,通过两进一出模块来实现两种材料的切换,避免了喷头刮到打印模型和另一个喷头漏丝在打印模型上。但切换通道为金属,通道连接处过大,容易磨损料丝,容易卡住料丝导致切换失败,导致整个模型废掉;另外,这种方式一般为一体化生产,无法满足diy需求。
7.例如,申请号为cn202121290538.2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新型两进一出3d打印机用耐高温打印头结构,包括散热体、喉管、加热块和喷嘴,所述散热体与加热块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喷嘴穿设在加热块内,其上端通过喉管与所述散热体导通。所述散热体内开设有第一进料通道、第二进料通道,所述第一进料通道、第二进料通道的下端共同连通有与之形成y字形的共用通道。所述共用通道内设有上下分布且相互连通的特氟龙管、喉管,所述特氟龙管的上端设有与所述第一进料通道、第二进料通道均连通的进料口,所述喉管的下端延伸进所述加热块并与所述喷嘴连通。该实用新型的打印头结构紧凑,成本较低。但该结构的y型通道交点处体积大,料丝容易堆积导致卡丝,进而切换失败;且散热体和通道为整体加工部件,不能根据打印机及时调整散热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8.针对现有3d双色打印机容易卡丝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3d双色打印机的两进一出模块,料丝磨损小,进丝顺畅。
9.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如下技术方案:
10.一种用于3d双色打印机的两进一出模块,包括:
[0011]-壳体:壳体为塑料材质;
[0012]-两个气动接头:和壳体相连;
[0013]-以及两个进料管:进料管一端设在壳体内,另一端贯穿气动接头;
[0014]
壳体内部中空形成y型通道,y型通道和进料管的内腔相连通;
[0015]
y型通道包括两个上端通道和一个下端通道;y型通道最大直径是上端通道直径的至多2.1倍。
[0016]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壳体内还设有第一通道,第一通道在上端通道的延长线上,所述进料管一端位于第一通道内。
[0017]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第一通道的直径大于上端通道的直径。
[0018]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进料管材质为聚四氟乙烯。
[0019]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y型通道最大直径为4.6mm,上端通道直径为2.2mm。
[0020]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壳体通过设在其内的内嵌螺母与所述气动接头相连。
[0021]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壳体包括上盖和下盖,二者通过自攻螺丝相连。
[0022]
有益效果:
[0023]
本实用新型采用塑料壳体,采用更小的y型通道设计,使料丝磨损更小,不易堆积折扭,进丝顺畅。
[0024]
应当理解,前述构思以及在下面更加详细地描述的额外构思的所有组合只要在这样的构思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都可以被视为本实用新型主题的一部分。
附图说明
[0025]
附图不意在按比例绘制,除非特别说明。在附图中,在各个图中示出的每个相同或近似相同的组成部分可以用相同的标号表示。为了清晰起见,在每个图中,并非每个组成部分均被标记。
[0026]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27]
图2为图1的剖视图。
[0028]
图中,各数字表示含义如下:1、进料管;2、气动接头:3、内嵌螺母;4、自攻螺丝;5、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除非另作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0030]
本实用新型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明其它情况,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个”“一”或者“该”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
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后面列举的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集合的存在或添加。“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0031]
一种3d双色打印机,包括散热体、两进一出模块和喷头,散热体位于两进一出模块的外部,喷头设在两进一出模块下方。
[0032]
所述两进一出模块,包括:
[0033]-一个壳体5:壳体5为塑料材质,其具有内部中空形成的y型通道和第一通道;
[0034]-两个和壳体5相连的气动接头2;
[0035]-以及两个进料管1:进料管1一端设在壳体5的第一通道内,另一端贯穿气动接头2。
[0036]
y型通道由两个上端通道和一个下端通道形成,呈y型。
[0037]
为了减小双进料交点处的台阶大小、防止料丝因通道过大而在其内弯曲堆积导致的卡丝,壳体5为塑料材质;具体的,y型通道最大直径为上端通道直径的至多2.1倍。通过减小y型通道处的大小,可以保证料丝不易堆积,避免残留料丝的弯曲折扭,提高进丝顺畅度。
[0038]
本实用新型的外形也与内部通道一致,整体呈y型,下方设有用于固定安装的横向结构。在其内部,进料管1内腔设有料丝,进料管1的内腔和y型通道相连通。
[0039]
壳体5内中空形成的通道,从上至下贯通,第一通道设在所述上端通道的延长线上。y型通道用于进出料丝,第一通道则用于放置进料管1。料丝从进料管依次进入上端通道、下端通道,经由喷嘴喷出。
[0040]
为了使进料管1在壳体5内固定不动,第一通道的直径大于上端通道的直径,且进料管1刚好卡在第一通道内。
[0041]
为了进一步提高第一通道和进料管的连接强度,第一通道和进料管为过盈配合。
[0042]
通道均内直径大小不同,但内部为平滑内壁,便于进料。
[0043]
进一步地,第一通道和y型通道之间还设有过渡通道。由于第一通道和y型通道的上端通道之间直径不同,因此设置从上至下直径依次减小的过渡通道,用于使二者的内壁实现平滑过渡。所述过渡通道底部的直径和上端通道顶部的直径相同。
[0044]
进料管1材质为聚四氟乙烯,气动接头为金属材质,内嵌螺母也可为金属材质,所述两进一出模块其他部分均为塑料材质。重量轻,便于制作。
[0045]
在本实施例中,y型通道交点处直径最大,直径4.6mm,y型通道的上端通道直径2.2mm。该进料直径既能够保证进丝顺利,又能保证进料不卡丝。
[0046]
为了进一步减小模块整体的体积,壳体5通过设在其内的内嵌螺母3与气动接头2相连。气动接头2不需要工具就能实现管路连通或断开;当母体的套圈移到另一端时,不锈钢珠自动向外滚动,子体因母体与子体共同阀门弹簧力的作用力运作下而断开,子体与母体的阀门各自闭合,瞬间阻断流体流动,从而用于调节进料。
[0047]
壳体5包括上盖和下盖,二者通过自攻螺丝4相连。自攻螺丝4设有三个,在壳体5上形成三角形稳固结构,从而保证两进一出模块的结构稳固性。
[0048]
所述三角形稳固结构为等腰三角形。
[0049]
壳体5包括设置自攻螺丝的横部和设置通道的竖部,和现有技术的长方体结构不
同,能能够最大程度的减小体积,便于和其他部件进行组合,从而组装不同类型的3d打印机。
[0050]
在本实施例中,上盖内设内嵌螺母3,下盖和上盖组装之后,二者之间构成的通道即y型通道和第一通道。该结构简单,易于组装。
[0051]
经过多次试验运行测试,两进一出模块进料顺畅,不卡丝。
[0052]
本实用新型的3d双色打印机的散热体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两进一出模块和其为可拆卸式连接,可以应用在不同的3d打印机上,提高了使用的灵活性。
[0053]
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两进一出模块,使料丝的y型通道交点处台阶更小,避免料丝因空间太大而折弯,减少了磨损,提高了打印的成功率;由于内部通道便小,整个两进一出模块的体积也可以更小,便于和不同的散热体组合,提高机器改装的灵活性。
[0054]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书所界定者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