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鼓型护舷制品的新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739519发布日期:2022-10-05 04:42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一种鼓型护舷制品的新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护舷制品制造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鼓型护舷制品的新型模具。


背景技术:

2.传统鼓型护舷制品模具通过螺栓将上下模,左右模连接在一起,螺栓的拆合需通过风板机操作,而因为护舷制品的模具体积较大,工作人员需要在模具外侧攀爬才能进行作业,存在安全隐患;且因为传统护舷模具的结构问题,导致其合模与拆模工序繁琐,需要多人协同操作;而风板机在使用时伴随这较大的噪声,导致工作人员所处的生产环境偏差。基于上述问题,传统护舷模具使用时给工作人员带来的劳动强度较大,进而导致工作效率降低。在长期的生产中,螺栓垫片更换消耗费用累加也成为额外的生产支出。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善生产环境,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人员安全性的鼓型护舷制品的新型模具。
4.其技术方案为,包括相互扣合的上模与下模,上模和下模之间设置芯模,芯模位于上模和下模扣合后形成的注模空间内;
5.所述芯模包括均为圆柱状的中模及两个侧模,所述侧模位于中部的中模的轴向两端,所述侧模的外径大于中模的外径,至少一个所述侧模与中模可拆卸连接;
6.所述下模与上模的连接处设置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分别与所述下模和上模连接的定位柱及定位筒。
7.上模和下模组合芯模后内部空腔成型后的制品为包括中部的圆筒,圆筒两端分别固定一个圆形板体。
8.优选为,所述定位柱为锥台状柱体,定位柱下端与所述下模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柱的下端面为大面积的一端;
9.所述定位筒固定设置在所述上模的下部,所述定位筒内部开设有对应所述定位柱的空腔,所述定位筒内部空腔大面积一端朝下。
10.优选为,所述定位柱为圆锥台状柱体。
11.优选为,所述上模及下模的壳体内均开设有空腔,所述上模及下模空腔分别与主进气管和主排水管连通。
12.优选为,所述芯模的侧模及中模内部均开设空腔,且侧模与中模连接时,侧模和中模的空腔连通,所述侧模上设置有副进气管和副排水管。
13.优选为,所述主进气管设置在所述上模上,所述主排水管设置在所述下模上;
14.所述副进气管位于所述副排水管的上方。
15.优选为,所说上模和下模其中一个的空腔壳体外侧固定设置连接管,另外一个的空腔壳体上对应设置连接孔,通过连接管和连接孔,上模和下模对接后,上模和下模内部的
空腔连通。
16.优选为,所述上模的上端面固定设置若干承压板组。
17.优选为,所述承压板组包括对称设置在上模两个边部的弯折板,及设置在上模中部的中板;
18.所述弯折板为直角形折板;
19.所述承压板组中的弯折板及中板的上端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20.优选为,所述下模的底部也设置有所述承压板组。
21.优选为,所述上模和下模的两侧分别对称设置有吊耳。吊耳为设置有吊孔的板体。
22.优选为,所述上模和下模均包括位于中部的筒壳,所述筒壳为半圆弧状壳体,筒壳外侧固定设置若干立板,立板沿筒壳的轴向固定设置;
23.所述筒壳水平两侧对称固定设置横板。
24.优选为,所述上模和下模的筒壳相对的一侧设置所述芯模;
25.所述筒壳朝向芯模的一侧圆周阵列设置所述顶板,所述顶板朝向筒壳的圆心方向设置;
26.当所述上模和下模扣合时,所述顶板与侧模的外侧面相抵。
27.优选为,所述下模的两侧对称设置导向架,所述导向架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下模底部两侧的底板,所述底板上侧面与导向杆底端铰接,所述导向杆远离下模的一侧通过斜杆与底板连接;
28.所述导向杆包括竖直杆部,竖直杆部上端固定连接倾斜杆部,倾斜杆部朝向远离上模的一侧倾斜。
29.下模两侧的导向杆组合成喇叭口状导向结构。
30.所述导向杆远离下模的一侧固定设置带有插孔的插板,所述底板远离导向杆的端部上侧与斜杆的底端铰接,斜杆的顶端对应所述插板的插孔设置销孔,所述插板及斜杆顶端通过固定销插接。
3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采用锥台状柱体和对应定位筒的组合结构,兼具定位和插接的连接功能,同时结合承压板组的承压结构,可以在模具上方通过施加向下的压力来确保合模的稳定性,从而减少了传统螺栓连接的繁琐工序,对于合模和拆模的工作难度和工作量均有所减低,且通过上模、下模及芯模的内部空腔作为蒸汽腔室,可以提高内部制品的成型速度。
附图说明
3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3.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隐藏上模结构示意图。
34.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芯模结构示意图。
35.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6.其中,附图标记为:1、上模;11、承压板组;12、筒壳;13、立板;14、横板;15、顶板;2、下模;21、底板;22、导向杆;23、斜杆;3、芯模;31、中模;32、侧模;4、定位组件;41、定位柱;42、定位筒;5、主进气管;6、主排水管;7、副进气管;8、副排水管;9、吊耳。
具体实施方式
37.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当然,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38.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创造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39.在本实用新型创造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创造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创造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创造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40.在本实用新型创造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创造中的具体含义。
41.实施例1
42.参见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鼓型护舷制品的新型模具,包括相互扣合的上模1与下模2,上模1和下模2之间设置芯模3,芯模3位于上模1和下模2扣合后形成的注模空间内;
43.芯模3包括均为圆柱状的中模31及两个侧模32,侧模32位于中部的中模 31的轴向两端,侧模32的外径大于中模31的外径,至少一个侧模32与中模 31可拆卸连接;
44.下模2与上模1的连接处设置定位组件4,定位组件包括分别与下模2和上模1连接的定位柱41及定位筒42。
45.上模1和下模2组合芯模3后内部空腔成型后的制品为包括中部的圆筒,圆筒两端分别固定一个圆形板体。
46.采用可拆卸的侧模32与中模31则是为了便于制品脱模。
47.定位柱41为锥台状柱体,定位柱41下端与下模2的上端面固定连接,定位柱41的下端面为大面积的一端;
48.定位筒42固定设置在上模1的下部,定位筒42内部开设有对应定位柱41 的空腔,定位筒42内部空腔大面积一端朝下。
49.定位柱41为圆锥台状柱体。
50.通过结合锥台形状的定位柱41及定位筒42,一方面可以确保上模1和下模 2对接后的稳定,另外一方面因为护舷制品模具体积较大,往往采用吊装设备配合使用,锥台状的定位柱更容易进入到具有对应空腔的定位筒42内,便于合模。
51.实施例2
5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上模1及下模2的壳体内均开设有空腔,上模1及下模2空腔分别与主进气管5和主排水管6连通。
53.芯模3的侧模32及中模31内部均开设空腔,且侧模32与中模31连接时,侧模32和中模31的空腔连通,侧模32上设置有副进气管7和副排水管8。
54.主进气管5设置在上模1上,主排水管6设置在下模2上;
55.副进气管7位于副排水管8的上方。
56.所说上模1和下模2其中一个的空腔壳体外侧固定设置连接管,另外一个的空腔壳体上对应设置连接孔,通过连接管和连接孔,上模1和下模2对接后,上模1和下模2内部的空腔连通。
57.通过上模1、下模2及芯模3的空腔,结合主副进气管,可以将诸如蒸汽、烟气等热流体通入至模具内,可以更快促成内部护舷制品的成型,且因为腔室开设在模具壳体内,所以对模具内部具有很好的加热效果。
58.主排水管6和副排水管8也可以作为进气管使用,在进行物料注入时,主副排水管封闭或者同样注入蒸汽,当工作完毕后,通过主副排水管将空腔内的水排出。
59.实施例3
60.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上模1的上端面固定设置若干承压板组11。
61.承压板组11包括对称设置在上模1两个边部的弯折板,及设置在上模1中部的中板;
62.弯折板为直角形折板;
63.承压板组11中的弯折板及中板的上端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64.下模2的底部也设置有承压板组11。
65.通过承压板组11的结构,当上模1与下模2合并后,在上模1上端对承压板组11施加向下的压力,如使用液压装置施压,便可保证上模1和下模2的紧密贴合,无需使用螺栓固定,进而省略了后续的拆螺栓工作缓解。
66.实施例4
67.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上模1和下模2的两侧分别对称设置有吊耳9。吊耳9为设置有吊孔的板体,因为船用鼓形护舷模具整体非常大,所以在开模与合模时需要用起吊设备配合使用,所以吊耳9的设置便于模具和起吊装置连接。
68.上模1和下模2均包括位于中部的筒壳12,筒壳12为半圆弧状壳体,筒壳 12外侧固定设置若干立板13,立板13沿筒壳12的轴向固定设置;
69.筒壳12水平两侧对称固定设置横板14。
70.借助该结构,一方面令模具整体具有较好的稳固性,同时尽可能的减轻不必要的重量。
71.上模1和下模2的筒壳12相对的一侧设置芯模3;
72.筒壳12朝向芯模3的一侧圆周阵列设置顶板15,顶板15朝向筒壳12的圆心方向设置;
73.当上模1和下模2扣合时,顶板15与侧模32的外侧面相抵。
74.实施例5
75.参见图4,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下模2的两侧对称设置导向架,导向架包括固定
设置在下模2底部两侧的底板21,底板21上侧面与导向杆22底端铰接,导向杆22远离下模2的一侧通过斜杆23与底板21连接;
76.导向杆22包括竖直杆部,竖直杆部上端固定连接倾斜杆部,倾斜杆部朝向远离上模1的一侧倾斜。
77.下模2两侧的导向杆22组合成喇叭口状导向结构。
78.导向杆22远离下模2的一侧固定设置带有插孔的插板,底板21远离导向杆22的端部上侧与斜杆23的底端铰接,斜杆23的顶端对应插板的插孔设置销孔,插板及斜杆23顶端通过固定销插接。
79.通过导向架这一结构,当上模1进行吊装组合时,便于控制上模1的大概位置,减少其摆动的幅度,可以更容易的令定位柱41和定位筒42对齐,减少合模的难度。
8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