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塑成型机的塑料片材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911408发布日期:2022-10-22 09:01阅读:48来源:国知局
一种吸塑成型机的塑料片材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吸塑成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吸塑成型机的塑料片材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2.吸塑成型是一种塑料加工工艺,主要原理是将平展的塑料硬片材加热变软后,采用真空吸附于模具表面,冷却后成型,广泛用于塑料包装、灯饰、广告、装饰等行业。
3.但是,现有技术中吸塑成型机在使用时出现塑料片材支撑不稳定的问题,导致吸塑成型后的塑料片材表面不平整,以及吸塑成型机在使用时出现加热器占地面积较大的问题,导致设备体积过大,不利于操作,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吸塑成型机的塑料片材支撑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吸塑成型机的塑料片材支撑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塑料片材支撑不稳定和加热器占地面积较大的问题。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吸塑成型机的塑料片材支撑装置,包括吸塑腔体和设置在吸塑腔体外壁的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升降组件、导向组件和压紧组件;
7.所述升降组件包括支撑框架、限位杆、工作弹簧、升降滑块和拨块,所述吸塑腔体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的外壁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外壁套接有工作弹簧,所述工作弹簧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与限位杆外壁滑动连接的升降滑块,所述升降滑块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拨块;
8.所述导向组件包括连接孔板、导向滑槽和导向柱,所述升降滑块的一端旋接有连接孔板,所述连接孔板的外壁开设有导向滑槽,所述导向滑槽的内壁活动连接有与支撑框架外壁固定连接的导向柱;
9.所述压紧组件包括运动板、压板和垫片,所述连接孔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运动板,所述运动板的侧壁位于支撑框架的上方固定连接有压板,所述压板的下方位于吸塑腔体的顶端边缘固定连接有垫片。
10.所述吸塑腔体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吸塑框架,所述吸塑框架的外壁设置有真空发生器,所述真空发生器的一侧位于吸塑框架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升降推杆,所述升降推杆的输出端安装有与吸塑腔体内壁滑动连接的升降模具,所述吸塑框架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工作推杆,所述工作推杆的输出端安装有升降抵块,所述升降抵块的外壁活动连接有与吸塑框架外壁旋接的翻转孔板,所述翻转孔板与升降抵块的连接部位开设有翻转导槽,所述翻转孔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吸塑框架外壁旋接的加热器。
11.为了实现对塑料片材稳定固定操作,优选的,所述支撑框架设置有四组,四组所述支撑框架的位置关系为沿吸塑腔体的外壁等距分布。
12.为了实现两组连接孔板同步滑动的控制操作,优选的,所述升降滑块通过工作弹
簧与限位杆之间构成升降结构,所述连接孔板设置有两组。
13.为了实现对不同厚度塑料片材的支撑固定操作,优选的,所述导向滑槽设置有上下两部分,所述导向滑槽的上下两部分的夹角呈钝角。
14.为了实现连接孔板运动轨迹的控制操作,优选的,所述连接孔板通过升降滑块和导向滑槽的下半部分与导向柱之间构成旋转结构,所述连接孔板通过升降滑块和导向滑槽的上半部分与导向柱之间构成升降结构。
15.为了实现加热器翻转的控制操作,减少加热器占地面积,优选的,所述翻转孔板通过升降抵块和翻转导槽与吸塑框架之间构成翻转结构,所述翻转孔板与加热器为一体式连接。
16.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7.1、通过设置导向滑槽,通过导向滑槽的下半部分沿导向柱滑动带动连接孔板转动,当导向滑槽的上半部分沿导向柱滑动时,连接孔板沿支撑框架的外壁竖直滑动,以使得连接孔板滑动带动运动板底端压板同步竖直滑动,压板滑动带动塑料片材与垫片顶端紧密贴合,通过设置导向滑槽的上下两部分,有利于实现对不同厚度塑料片材的支撑固定操作;
18.2、通过设置翻转孔板,升降抵块竖直滑动通过翻转导槽带动翻转孔板转动,翻转孔板转动带动加热器同步翻转,加热器工作通过照射对塑料片材进行加热,便于减少加热器的占地面积。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吸塑成型机的塑料片材支撑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吸塑成型机的塑料片材支撑装置的连接孔板连接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吸塑成型机的塑料片材支撑装置的连接孔板工作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吸塑成型机的塑料片材支撑装置的翻转孔板工作结构示意图。
23.图中:1、吸塑腔体;2、支撑框架;3、限位杆;4、工作弹簧;5、升降滑块;6、拨块;7、连接孔板;8、导向滑槽;9、导向柱;10、运动板;11、压板;12、垫片;13、吸塑框架;14、真空发生器;15、升降推杆;16、升降模具;17、工作推杆;18、升降抵块;19、翻转孔板;20、翻转导槽;21、加热器。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5.实施例一
26.参照图1-4,一种吸塑成型机的塑料片材支撑装置,包括吸塑腔体1和设置在吸塑腔体1外壁的支撑机构,支撑机构包括升降组件、导向组件和压紧组件;
27.升降组件包括支撑框架2、限位杆3、工作弹簧4、升降滑块5和拨块6,吸塑腔体1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框架2,支撑框架2的外壁固定连接有限位杆3,限位杆3的外壁套接有工作弹簧4,工作弹簧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与限位杆3外壁滑动连接的升降滑块5,升降滑块5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拨块6;
28.导向组件包括连接孔板7、导向滑槽8和导向柱9,升降滑块5的一端旋接有连接孔板7,连接孔板7的外壁开设有导向滑槽8,导向滑槽8的内壁活动连接有与支撑框架2外壁固定连接的导向柱9;
29.压紧组件包括运动板10、压板11和垫片12,连接孔板7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运动板10,运动板10的侧壁位于支撑框架2的上方固定连接有压板11,压板11的下方位于吸塑腔体1的顶端边缘固定连接有垫片12。
30.进一步的,支撑框架2设置有四组,四组支撑框架2的位置关系为沿吸塑腔体1的外壁等距分布,通过设置四组支撑框架2,有利于实现对塑料片材稳定固定操作。
31.进一步的,升降滑块5通过工作弹簧4与限位杆3之间构成升降结构,连接孔板7设置有两组,有利于工作弹簧4通过自身弹力带动升降滑块5沿限位杆3的外壁滑动,升降滑块5滑动带动两组连接孔板7同步滑动,实现两组连接孔板7同步滑动的控制操作。
32.进一步的,导向滑槽8设置有上下两部分,导向滑槽8的上下两部分的夹角呈钝角,通过设置通过设置导向滑槽8的上下两部分,有利于实现对不同厚度塑料片材的支撑固定操作。
33.进一步的,连接孔板7通过升降滑块5和导向滑槽8的下半部分与导向柱9之间构成旋转结构,连接孔板7通过升降滑块5和导向滑槽8的上半部分与导向柱9之间构成升降结构,有利于通过导向滑槽8的下半部分沿导向柱9滑动带动连接孔板7转动,当导向滑槽8的上半部分沿导向柱9滑动时,连接孔板7沿支撑框架2的外壁竖直滑动,实现连接孔板7运动轨迹的控制操作。
34.实施例二
35.如图1、图2和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对实施例1进一步说明,吸塑腔体1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吸塑框架13,吸塑框架13的外壁设置有真空发生器14,真空发生器14的一侧位于吸塑框架1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升降推杆15,升降推杆15的输出端安装有与吸塑腔体1内壁滑动连接的升降模具16,吸塑框架13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工作推杆17,工作推杆17的输出端安装有升降抵块18,升降抵块18的外壁活动连接有与吸塑框架13外壁旋接的翻转孔板19,翻转孔板19与升降抵块18的连接部位开设有翻转导槽20,翻转孔板1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吸塑框架13外壁旋接的加热器21。
36.进一步的,翻转孔板19通过升降抵块18和翻转导槽20与吸塑框架13之间构成翻转结构,翻转孔板19与加热器21为一体式连接,有利于升降抵块18竖直滑动通过翻转导槽20带动翻转孔板19转动,翻转孔板19转动带动加热器21同步翻转,实现加热器21翻转的控制操作。
37.工作原理:在使用该装置时,首先,操作员将塑料片材放置在吸塑腔体1顶端的垫片12,然后,对塑料片材进行支撑固定操作,工作弹簧4通过自身弹力带动升降滑块5沿限位杆3的外壁滑动,升降滑块5滑动带动两组连接孔板7同步滑动,通过导向滑槽8的下半部分沿导向柱9滑动带动连接孔板7转动,当导向滑槽8的上半部分沿导向柱9滑动时,连接孔板7
沿支撑框架2的外壁竖直滑动,以使得连接孔板7滑动带动运动板10底端压板11同步竖直滑动,压板11滑动带动塑料片材与垫片12顶端紧密贴合,通过设置导向滑槽8的上下两部分,有利于实现对不同厚度塑料片材的支撑固定操作。
38.接着,对塑料片材进行加热操作,工作推杆17工作带动升降抵块18竖直升降,升降抵块18竖直滑动通过翻转导槽20带动翻转孔板19转动,翻转孔板19转动带动加热器21同步翻转,加热器21工作通过照射对塑料片材进行加热,便于减少加热器21的占地面积。
39.最后,对塑料片材进行吸塑操作,升降推杆15工作带动升降模具16沿吸塑腔体1的内壁滑动,然后真空发生器14将升降模具16与塑料片材之间形成真空状态,实现对塑料片材吸塑操作。
4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41.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4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