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疗设备模具的竖向触发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991190发布日期:2022-10-29 06:44阅读:35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疗设备模具的竖向触发杆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疗设备模具的竖向触发杆。


背景技术:

2.常规的模具一般具备多个模板等板状零部件,相互之间具备相互远离与靠近的竖向升降自由度。有些时候不同的板状零部件相互之间的升降不是完全自由的,有一定的联动性,这是一些具体的模具加工工序决定的,比如需要某一板状零部件运动后,另一板状零部件再运动。特殊的模具加工要求为模具的运动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技术人员设计出简单可靠的相关部件来实现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医疗设备模具的竖向触发杆,整体思路简单可靠。适合固定在模具的侧壁,限制模具中各模具板的运动优先级,避免模具的误操作。
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医疗设备模具的竖向触发杆,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医疗设备模具的竖向触发杆,包括:竖向杆,包括均为竖向且相互错位的上竖向杆、下竖向杆,上竖向杆底部具备凸头,下竖向杆顶部具备第一倒钩,凸头、倒钩朝同一水平方向凸起;限位块,包括分别供上竖向杆、下竖向杆穿过的第一竖向槽、第二竖向槽,限位块内部具备与第一竖向槽、第二竖向槽垂直相连的横向槽;第一竖向槽、第二竖向槽各自两端贯通,横向槽各自两端封闭;门闩条,位于横向槽内,门闩条具备供上竖向杆穿过的凹陷槽,门闩条的一端具备与第一倒钩咬合的第二倒钩,门闩条始终具备朝向下竖向杆的弹力;凸头朝向上竖向杆各自两端的一面均为斜面。
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方案是固定在模具的侧面的,可以适用多种模具,只要模具内各模具板是具备相互靠近、远离的升降自由度的。本方案调节了各个竖向杆之间的活动优先级,让一些零件的运动收另一些零件控制。下竖向杆是否能够下降是由上竖向杆决定的。由于上竖向杆的凸头两端都是斜面,而下竖向杆的一端是倒钩,所以只有上竖向杆开始向上或向下移动后,上竖向杆才被触发,继而解锁可以移动。整个原理就是依靠上竖向杆的凸头驱动门闩条水平滑移,继而让两个倒钩松开。
7.本技术方案是由数量不多的几个金属块、金属条组词组成,相比借助自动化元件来实现自动控制,本技术方案成本低廉,简单可靠。适用于一些特殊的工况,比如要求下模具板必须在上模板移动后才能起步的工况。这种模具一般动作更加可靠,误操作的可能性更小。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凸头朝向上竖向杆各自两端的面分别为第一斜面、第二斜面,第一斜面、第二斜面相互的镜像对称面与上竖向杆长度方向垂直。
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带凸头上竖向杆无论是升还是降,多会触发门闩条滑移。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第一倒钩朝向下竖向杆各自两端的面分别为第三斜面、平直面,第一倒钩朝向下竖向杆形心的面为平直面,凸头朝向上竖向杆形心的面为第二斜面,第三斜面与第二斜面相互平行,平直面与下竖向杆长度方向垂直。
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第三斜面、平直面构成了第一倒钩。第一倒钩与第二倒钩咬合后,下竖向杆只能升不能降,相当于限制了下模具板的最低极限位置。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进一步改进,上竖向杆形心处的宽度小于第一竖向槽的宽度,下竖向杆形心处的宽度小于第二竖向槽的宽度;门闩条背离下竖向杆的一端具备盲孔,盲孔内设有压簧,压簧的一端与横向槽的一端接触。
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盲孔方便对压簧进行限位,压簧为门闩条提供弹性势能。
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进一步改进,第一竖向槽、第二竖向槽、横向槽凹陷于限位块的同一侧立面,限位块具备覆盖住第一竖向槽、第二竖向槽、横向槽的盖板。
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在同一面凹陷的第一竖向槽、第二竖向槽、横向槽,整体加工较为容易。
1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进一步改进,上竖向杆、下竖向杆相互背离的一端通过螺栓装配有垫块,限位块与盖板互成对面的一面至第一竖向槽底部的垂直距离等于垫块的水平厚度。
1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垫块让上竖向杆、下竖向杆不是完全贴着模具摩擦的。垫块与限位块的垫高的程度相同。
1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进一步改进,上竖向杆、下竖向杆、限位块各自与不同的模具板固定,上竖向杆、下竖向杆、限位块、垫块内还穿有与螺栓平行的销轴。
1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销轴与螺栓相互结合,进一步保证本技术方案与模具的装配牢固性,能承受模具的自重。
附图说明
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1.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应用示意图;
22.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23.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24.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25.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a处局部放大图。
26.1-上竖向杆;1a-凸头;1aa-第一斜面;1ab-第二斜面;2-下竖向杆;2a-第一倒钩;2aa-第三斜面;2ab-平直面;3-垫块;4-限位块;4a-第一竖向槽;4b-第二竖向槽;4c-横向槽;5-盖板;6-门闩条;6a-凹陷槽;6b-第二倒钩;6c-盲孔;7-螺栓;8-销轴。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28.为了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一种医疗设备模具的竖向触发杆,包括:竖向杆,包括均为竖向且相互错位的上竖向杆1、下竖向杆2,上竖向杆1底部具备凸头1a,下竖向杆2顶部具备第一倒钩2a,凸头1a、倒钩2a朝同一水平方向凸起;限位块4,包括分别供上竖向杆1、下竖向杆2穿过的第一竖向槽4a、第二竖向槽4b,限位块4内部具备与第一竖向槽4a、第二竖向槽4b垂直相连的横向槽4c;第一竖向槽4a、第二竖向槽4b各自两端贯通,横向槽4c各自两端封闭;门闩条6,位于横向槽4c内,门闩条6具备供上竖向杆1穿过的凹陷槽6a,门闩条6的一端具备与第一倒钩2a咬合的第二倒钩6b,门闩条6始终具备朝向下竖向杆2的弹力;凸头1a朝向上竖向杆1各自两端的一面均为斜面。
29.第一竖向槽4a、第二竖向槽4b、横向槽4c各自中心线构成土字形。
3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方案是固定在模具的侧面的,可以适用多种模具,只要模具内各模具板是具备相互靠近、远离的升降自由度的。本方案调节了各个竖向杆之间的活动优先级,让一些零件的运动收另一些零件控制。下竖向杆是否能够下降是由上竖向杆决定的。由于上竖向杆的凸头两端都是斜面,而下竖向杆的一端是倒钩,所以只有上竖向杆开始向上或向下移动后,上竖向杆才被触发,继而解锁可以移动。整个原理就是依靠上竖向杆的凸头驱动门闩条水平滑移,继而让两个倒钩松开。本技术方案是由数量不多的几个金属块、金属条组词组成,相比借助自动化元件来实现自动控制,本技术方案成本低廉,简单可靠。适用于一些特殊的工况,比如要求下模具板必须在上模板移动后才能起步的工况。这种模具一般动作更加可靠,误操作的可能性更小。
31.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凸头1a朝向上竖向杆1各自两端的面分别为第一斜面1aa、第二斜面1ab,第一斜面1aa、第二斜面1ab相互的镜像对称面与上竖向杆1长度方向垂直。
3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带凸头上竖向杆无论是升还是降,多会触发门闩条滑移。
33.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倒钩2a朝向下竖向杆2各自两端的面分别为第三斜面2aa、平直面2ab,第一倒钩2a朝向下竖向杆2形心的面为平直面2ab,凸头1a朝向上竖向杆1形心的面为第二斜面1ab,第三斜面2aa与第二斜面1ab相互平行,平直面2ab与下竖向杆2长度方向垂直。
3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第三斜面、平直面构成了第一倒钩。第一倒钩与第二倒钩咬合后,下竖向杆只能升不能降,相当于限制了下模具板的最低极限位置。
35.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上竖向杆1形心处的宽度小于第一竖向槽4a的宽度,下竖向杆2形心处的宽度小于第二竖向槽4b的宽度;门闩条6背离下竖向杆2的一端具备盲孔6c,盲孔6c内设有压簧,压簧的一端与横向槽4c的一端接触。
3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盲孔方便对压簧进行限位,压簧为门闩条提供弹性势能。
37.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竖向槽4a、第二竖向槽4b、横向槽4c凹陷于限位块4的同一侧立面,限位块4具备覆盖住第一竖向槽4a、第二竖向槽4b、横向槽4c的盖板5。
3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在同一面凹陷的第一竖向槽、第二竖向槽、横向槽,整体加工较为容易。
39.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上竖向杆1、下竖向杆2相互背离的一端通过螺栓7装配有垫块3,限位块4与盖板5互成对面的一面至第一竖向槽4a底部的垂直距离等于垫块3的水平厚度。
4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垫块让上竖向杆、下竖向杆不是完全贴着模具摩擦的。垫块与限位块的垫高的程度相同。
41.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上竖向杆1、下竖向杆2、限位块4各自与不同的模具板固定,上竖向杆1、下竖向杆2、限位块4、垫块3内还穿有与螺栓7平行的销轴8。
4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销轴与螺栓相互结合,进一步保证本技术方案与模具的装配牢固性,能承受模具的自重。
43.为了方便表现内部结构,图4、图5隐藏了盖板5。
44.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