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胶加工用的热成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99410发布日期:2023-03-24 22:11阅读:44来源:国知局
一种塑胶加工用的热成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塑胶加工领域,具体为一种塑胶加工用的热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2.塑胶加工是将热塑性塑料片材加工成各种制品的一种较特殊的加工方法,片材夹在框架上加热到软化状态,在外力作用下,使其紧贴模具的型面,以取得与型面相仿的形状,冷却定型后,经修整即成制品。
3.相关公告号为cn214137297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pps塑胶加工用的热成型装置,包括装置主体,装置主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板,固定板上固定安装有底座,底座上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且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伸缩杆,伸缩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转轮,转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的一端活动连接有t形块,t形块上固定安装有套筒,套筒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转盘,转盘上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且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扇叶,装置主体的顶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液压缸,液压缸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固定块,固定块内开设有腔体。
4.针对上述相关技术,现有的塑胶加工用的热成型装置在对热成型后的塑胶进行冷却时,只有上端的冷却水循环带走塑胶的热量,热量只能够向一面传导,导致塑胶的散热效率较低,且上模具内的水冷散热组件所含有大量的水,在上模具与下模具闭合时,需要大量的热量对塑胶成型,而上模具内本身所带有的大量冷却水在此时则会吸收较多的热量,严重影响塑胶的热成型效果。
5.因此,现有的塑胶加工用的热成型装置在实际使用中存在热成型效果易受冷却组件影响且对塑胶的冷却效果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塑胶加工用的热成型装置,以解决现有的塑胶加工用的热成型装置在实际使用中对塑胶的冷却效果较差的技术问题。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塑胶加工用的热成型装置,包括上模具和下模具,所述上模具顶面的边缘固定连接有多组伸缩柱,所述上模具所连接的伸缩柱的顶端连接有上盒体,所述上盒体朝向上模具的顶面设置有与其配合的冷却结构,所述下模具地面边缘固定连接有多组伸缩柱,所述的下模具所连接的伸缩柱的底端连接有下盒体,所述下盒体朝向下模具设置有与其配合的冷却结构,所述伸缩柱具有磁性,且上盒体与下盒体在连接伸缩柱的位置皆设置有电磁铁。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分别与上模具以及下模具对应的冷却结构,在对塑胶进行热成型挤压时冷却结构并不与模具相接触,避免影响对塑胶的热成型效果,当上模具继续向下模具运动,使模具与冷却结构贴合,同时触动水循环的开关,此时循环水开始流动快速的从上下两面带走塑胶的热量,使塑胶能够更为快速的冷却,进而达到对塑胶更好的冷却效果。
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模具与下模具皆呈方形的盒状结构,所述上模具的内壁与下模具的外壁皆设置有加热丝。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加热丝对上模具与下模具进行加热。
1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盒体与下盒体内皆设置有控制电磁铁电流的电流控制器。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电流控制器控制上盒体与下盒体内的电磁铁的电流,进而控制电磁铁的磁性,进而适应不同厚度塑胶的热成型工作。
1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盒体与下盒体的一侧皆连接有水循环接口。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水循环接口使上盒体与下盒体内的水冷循环结构进行冷却水的循环。
15.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水循环接口在上盒体与下盒体内皆连接有蛇形管。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蛇形管循环冷却水能够进一步提高上盒体与下盒体对模具的冷却效果。
1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盒体边缘的底端以及下盒体边缘的顶端皆设置有触动开关。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触动开关被触动时,冷却水才开始循环,避免冷却水循环持续工作造成的能源浪费。
1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盒体顶面的中心连接有液压柱。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液压柱使上盒体朝向下盒体运动,进而使得上模具与下模具组件贴合实现对塑胶的热压成型。
21.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分别与上模具以及下模具对应的冷却结构,在对塑胶进行热成型挤压时冷却结构并不与模具相接触,避免影响对塑胶的热成型效果,当上模具继续向下模具运动,使模具与冷却结构贴合,同时触动水循环的开关,此时循环水开始流动快速的从上下两面带走塑胶的热量,使塑胶能够更为快速的冷却,进而达到对塑胶更好的冷却效果。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立体图;
2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立体图;
25.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内视立体图;
26.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伸缩柱结构正视内视图。
27.图中:1、上盒体;2、下盒体;3、上模具;4、下模具;5、伸缩柱;6、电磁铁;7、水循环接口;8、蛇形管;9、加热丝;10、触动开关;11、液压柱。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
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9.下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对其实施例进行说明。
30.一种塑胶加工用的热成型装置,如图1-4所示,包括上模具3和下模具4,上模具3顶面的边缘固定连接有多组伸缩柱5,上模具3所连接的伸缩柱5的顶端连接有上盒体1,上盒体1朝向上模具3的顶面设置有与其配合的冷却结构,下模具4地面边缘固定连接有多组伸缩柱5,的下模具4所连接的伸缩柱5的底端连接有下盒体2,下盒体2朝向下模具4设置有与其配合的冷却结构,伸缩柱5具有磁性,且上盒体1与下盒体2在连接伸缩柱5的位置皆设置有电磁铁6,在进行塑胶的热压成型时,将塑胶板放在下模具4上,液压柱11下压,此时上模具3与下模具4的加热丝持续工作,使塑胶板软化,在上模具3的边缘与下模具4的边缘接触后,对塑胶热压成型,此时上模具3趋向于上盒体1运动,而下模具4趋向于下盒体2运动,当上模具3与下模具4触碰到触动开关10时,加热丝9停止工作,同时冷却水开始循环,对上模具3与下模具4内的塑胶进行快速的冷却,此时上模具3顶面与上盒体1的凸出部分接触,进行热量传递,下模具4的底面与下盒体2的凹陷部分接触,进行热量传递。
31.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上模具3与下模具4皆呈方形的盒状结构,上模具3的内壁与下模具4的外壁皆设置有加热丝9,具体的,加热丝9为铜线加热丝,在加热丝不通电的状态下,其也能够作为良好的热量导体,对模具内的热量进行良好的导出,通过加热丝9对上模具3与下模具4进行加热。
32.其中上盒体1与下盒体2内皆设置有控制电磁铁6电流的电流控制器,通过电流控制器控制上盒体1与下盒体2内的电磁铁6的电流,进而控制电磁铁的磁性,使上盒体1在液压柱11的推动下运动速度不同,当加热成型较厚的塑胶时,就需要上盒体1运动的更为缓慢一些,此时需要调大电磁铁6的电流,进而适应不同厚度塑胶的热成型工作。
33.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上盒体1与下盒体2的一侧皆连接有水循环接口7,通过水循环接口7使上盒体1与下盒体2内的水冷循环结构进行冷却水的循环,水循环接口7在上盒体1与下盒体2内皆连接有蛇形管8,通过蛇形管8循环冷却水能够进一步提高下盒体2与上盒体1对模具的冷却效果。
34.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上盒体1边缘的底端以及下盒体2边缘的顶端皆设置有触动开关10,当触动开关10被触动时,冷却水才开始循环,避免冷却水循环持续工作造成的能源浪费或是加热丝9持续工作影响模具内塑胶的散热。
35.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上盒体1顶面的中心连接有液压柱11,通过液压柱11使上盒体1朝向下盒体2运动,进而使得上模具3与下模具4组件贴合实现对塑胶的热压成型。
36.本实用新型创造性的设置不与热成型结构接触的冷却结构,使对塑胶的热成型以及冷却分段进行,避免了现有的塑胶加工用的热成型装置在实际使用中对塑胶的冷却效果较差的缺点;本方案中,通过设置分别与上模具以及下模具对应的冷却结构,在对塑胶进行热成型挤压时冷却结构并不与模具相接触,避免影响对塑胶的热成型效果,当上模具继续向下模具运动,使模具与冷却结构贴合,同时触动水循环的开关,此时循环水开始流动快速的从上下两面带走塑胶的热量,使塑胶能够更为快速的冷却,进而达到对塑胶更好的冷却效果。
37.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但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实用新型的限制,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根据需要对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替换和变型等,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