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供料系统及光固化成型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668486发布日期:2023-07-05 15:30阅读:39来源:国知局
一种供料系统及光固化成型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3d打印,尤其涉及一种供料系统及光固化成型设备。


背景技术:

1、常见的光固化成型设备中,料槽盛放打印材料后放置于打印机的光源上,光线照射到打印材料使得打印材料固化,例如,液体树脂固化成型过程中极易受到温度影响,如机器在打印时,料槽底部的树脂由于长时间与曝光屏接触,温度会升高,如果机器工作的环境温度较低时,树脂会形成温差,固化完一层以后,成型平台将已固化的打印模型向上提拉,使其从料槽底部剥离,上层温度较低的树脂将卷入模型底部,这会直接影响到模型的打印质量,如导致模型固化不均匀、出现空洞等问题。

2、为避免低温影响打印材料成型,通常采用加热设备在打印材料固化过程中对打印材料进行加热,现有的加热方式通常采用加热装置对料槽内打印材料进行加热。如公开号为cn205467374u的专利中,公开了光固化3d打印机加热料槽,打印树脂料槽的侧壁上设有若干加热孔,加热棒插入加热孔内,通过加热棒插入料槽实现对料槽的侧壁加热,继而将热量传递到打印树脂。该方案在靠近料槽侧壁区域的打印树脂温度较高,而用于打印的中心区域的打印树脂温度较低,导致料槽内打印树脂温度不均匀,影响打印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供料系统及光固化成型设备,用于解决料槽内打印材料加热导致不同区域打印材料温差大的问题。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供料系统,用于向光固化成型设备的料槽(900)供料,供料系统包括:

4、储料容器(100),储料容器(100)用于盛放打印材料;

5、容器加热组件(120),容器加热组件(120)与储料容器(100)连接并与打印材料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以对储料容器(100)内的打印材料进行加热;

6、供料组件(200),供料组件(200)用于将打印材料传输至料槽(900)中。

7、其中,容器加热组件(120)至少部分设置在储料容器(100)内,并与储料容器(100)内的打印材料接触以对打印材料加热;或

8、容器加热组件(120)设置在储料容器(100)的外侧,并与储料容器(100)的侧壁连接以对储料容器(100)中的打印材料加热;或

9、储料容器(100)为具有开口的空腔结构,容器加热组件(120)连接于开口,容器加热组件(120)和储料容器(100)围合成容纳腔,容纳腔内用于容纳打印材料。

10、若容器加热组件(120)至少部分设置在储料容器(100)内,并与储料容器(100)内的打印材料接触以对打印材料加热,则其中:

11、容器加热组件(120)包括具有发热功能的容器加热件(110),储料容器(100)包括容纳腔,容纳腔由容器侧壁围合而成,容器加热件(110)与容器侧壁连接,且容器加热件(110)至少部分位于容纳腔内并与储料容器(100)内的打印材料接触以对打印材料加热,容纳腔用于容纳打印材料,容器加热件(110)为加热棒;或

12、容器加热组件(120)包括具有发热功能的容器加热件(110),储料容器(100)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穿接孔,容器加热件(110)为加热棒,加热棒穿接于穿接孔中,储料容器(100)的材质包括导热材质。

13、若容器加热组件(120)设置在储料容器(100)的外侧,并与储料容器(100)的侧壁连接以对储料容器(100)中的打印材料加热,则其中:

14、容器加热组件(120)包括具有发热功能的容器加热件(110),储料容器(100)的材质包括导热材质,容器加热件(110)设置在储料容器(100)的外侧,并与储料容器(100)的侧壁连接以对储料容器(100)中的打印材料加热,容器加热件(110)与储料容器(100)的外壁贴合并抵接;

15、容器加热件(110)为加热板,导热材质为金属材质。

16、若储料容器(100)为具有开口的空腔结构,容器加热组件(120)连接于开口,容器加热组件(120)和储料容器(100)围合成容纳腔,容纳腔内用于容纳打印材料,则其中:

17、容器加热组件(120)包括具有发热功能的容器加热件(110),容器加热件(110)连接于开口,容器加热件(110)和储料容器(100)围合成容纳腔,容器加热件(110)的边缘与储料容器(100)的空腔结构的开口边缘平齐且贴合,储料容器(100)的材质包括导热材质,容器加热件(110)为加热板,所述导热材质为金属材质。

18、其中,供料系统还包括主控器(300),主控器(300)与容器加热组件(120)电连接以控制容器加热组件(120)加热;容器加热组件(120)包括容器加热模块(310)和容器加热件(110);

19、容器加热模块(310)包括第一开关件(d1)和第二开关件(d2);

20、容器加热件(110)的第一端与电源电连接,第一开关件(d1)的控制端与主控器(300)电连接,第一开关件(d1)的第一端与容器加热件(110)的第二端电连接,第一开关件(d1)的第二端接地,第二开关件(d2)的控制端与主控器(300)电连接,第二开关件(d2)的第一端与容器加热件(110)的第二端电连接,第二开关件(d2)的第二端接地;

21、容器加热模块(310)还包括第一电容(c1),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与电源电连接,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与第一开关件(d1)的第一端和/或第二开关件(d2)的第一端电连接。

22、其中,供料系统还包括容器测温模块(320),容器测温模块(320)与主控器(300)电连接,且容器测温模块(320)与容器加热件(110)、储料容器(100)和打印材料中至少一个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容器测温模块(320)用于获取所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的物质的第一温度信息,主控器(300)用于根据第一温度信息控制容器加热件(110)加热;

23、容器测温模块(320)包括热敏电阻(r3)和分压电路,热敏电阻(r3)与容器加热件(110)、储料容器(100)和打印材料中至少一个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热敏电阻(r3)的第一端与电源电连接,热敏电阻(r3)的第二端与分压电路的第一端电连接,分压电路的第二端接地,热敏电阻(r3)的第二端与主控器(300)电连接。

24、其中,供料系统还包括料槽加热模块(330)和加热设备,加热设备通过料槽加热模块(330)与主控器(300)电连接,主控器(300)用于通过料槽加热模块(330)控制加热设备对料槽(900)内的打印材料进行加热。

25、料槽加热模块(330)包括加热控制单元(331)和风扇控制单元(332);

26、加热设备包括料槽加热件(340)和可控风扇(350);

27、加热控制单元(331)和风扇控制单元(332)均与主控器(300)电连接,加热控制单元与料槽加热件(340)电连接,以控制料槽加热件(340)发热,风扇控制单元(332)与可控风扇(350)电连接,所述可控风扇安装在料槽的一侧的上方并与所述料槽相对设置,风扇控制单元用于控制可控风扇(350)产生风量,以将料槽加热件(340)的热量传送至料槽(900)内的打印材料。

28、其中,加热控制单元(331)包括第三开关件(d3),料槽加热件(340)的第一端与电源电连接,第三开关件(d3)的第一端与料槽加热件(340)的第二端电连接,第三开关件(d3)的第二端接地,第三开关件(d3)的控制端与主控器(300)电连接;

29、加热控制单元(331)还包括第三电容(c3),第三电容(c3)的第一端与电源电连接,第三电容(c3)的第二端与第三开关件(d3)的第一端电连接;

30、加热控制单元(331)还包括电平转换芯片(u1),第三开关件(d3)的控制端通过电平转换芯片(u1)与主控器(300)电连接,其中,电平转换芯片(u1)的输入端与主控器(300)电连接,电平转换芯片(u1)的输出端与第三开关件(d3)的控制端电连接,电平转换芯片(u1)的电源端与电源电连接;

31、风扇控制单元(332)包括第四开关件(d4),可控风扇(350)的第一端与电源电连接,第四开关件(d4)的第一端与可控风扇(350)的第二端电连接,第四开关件(d4)的第二端接地,第四开关件(d4)的控制端与主控器(300)电连接;

32、风扇控制单元(332)还包括第四电容(c4),第四电容(c4)的第一端与电源电连接,第四电容(c4)的第二端接地。

33、其中,供料系统还包括料槽测温模块(360),料槽测温模块(360)与主控器(300)电连接,且料槽测温模块(360)与料槽(900)内的打印材料相对设置,料槽测温模块(360)用于获取第二温度信息,主控器(300)用于根据第二温度信息控制加热设备加热,第二温度信息用于表示料槽(900)中的打印材料的温度;

34、料槽测温模块(360)包括红外温度传感器,红外温度传感器与料槽(900)内的打印材料相对设置。

35、其中,供料系统还包括主控器(300),主控器(300)与供料组件(200)电连接以控制供料组件(200)将储料容器(100)内的打印材料传输至料槽(900);

36、供料组件(200)的一端与储料容器(100)连通,供料组件(200)的另一端与料槽(900)连通;

37、其中,供料组件(200)包括供料管(210)和驱动件(220),供料管(210)的一端与储料容器(100)连通,供料组件(200)的另一端与料槽(900)连通;

38、驱动件(220)设置于供料管(210)上,且驱动件(220)与主控器(300)电连接,主控器(300)用于控制驱动件(220)将打印材料由储料容器(100)传输至料槽(900)。

39、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固化成型设备,包括前述任一项的供料系统。

4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供料系统,主要通过设置储料容器以及容器加热组件(120),对盛放在储料容器内的打印材料进行提前加热,再将加热后的打印材料传输到料槽内,避免料槽内打印材料温差大的问题。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加热棒连接料槽的侧壁加热,继而将热量传递到打印材料,在靠近料槽侧壁区域的打印材料温度较高,而用于打印的中心区域的打印材料温度较低,导致料槽内打印材料温度不均匀,影响打印质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文件中,设置储料容器,储料容器存储打印材料,容器加热组件(120)用于对储料容器内的打印材料进行加热,继而可以将加热后的打印材料传输至料槽,使得料槽内各个位置的打印材料温度均匀,不会出现由于料槽内不同位置的树脂温差导致的模型成形失真。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