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耐高温热流道模具的隔热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152372发布日期:2023-05-14 15:20阅读:38来源:国知局
一种能耐高温热流道模具的隔热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模具设备,具体为一种能耐高温热流道模具的隔热板结构。


背景技术:

1、塑料模具,是塑料加工工业中和塑料成型机配套,赋予塑料制品以完整构型和精确尺寸的工具,由于塑料品种和加工方法繁多,塑料成型机和塑料制品的结构又繁简不一,所以,塑料模具的种类和结构也是多种多样的,但是无论哪种模具都会将高温熔融状的塑料注满整个模腔,制作出完好的成品。

2、此时模具在高温的作用下会整体变热,而因为金属的热传导性,热量也会传导到注塑机上进而扩散,使注塑机的零件造成损伤,使注塑机的使用寿命大大缩短。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耐高温热流道模具的隔热板结构,具备防止塑料模具上的高温扩散到注塑机上而加速零件的老化或损坏的优点,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2、为实现防止塑料模具上的高温扩散到注塑机上而加速零件的老化或损坏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能耐高温热流道模具的隔热板结构,包括注塑模具、上隔热板构件及下隔热板构件,所述上隔热板构件通过内六角螺栓锁固于注塑模具的顶部,所述下隔热板构件通过内六角螺栓锁固于注塑模具的底部;

3、所述上隔热板构件包括第一盒体、第一导热铜板、第一矩形垫圈及o型垫圈,所述第一导热铜板通过热熔胶封装于第一盒体的开口处,所述第一矩形垫圈设置于第一导热铜板与第一盒体的接缝处,所述第一盒体的中部设有贯穿套筒,所述第一导热铜板的中部设有过孔,所述o型垫圈设置于贯穿套筒与过孔的接缝处,所述第一盒体的左右两侧设有第一通水接头;

4、所述下隔热板构件包括第二盒体、第二导热铜板及第二矩形垫圈,所述第二导热铜板通过热熔胶封装于第二盒体的开口处,所述第二矩形垫圈位于第二导热铜板与第二盒体的接缝处,所述第二盒体的左右两侧设有第二通水接头。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注塑模具包括动模、静模及浇座,由动模和静模合模后构成注塑模腔。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浇座嵌装于静模上,并与静模的模腔相通。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动模上开设有导向孔,所述静模上嵌装有导向柱,所述静模通过导向柱和导向孔与动模进行定位合模。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盒体的开口处设有第一卡位槽,且通过第一卡位槽与第一导热铜板卡接,所述第一矩形垫圈位于第一卡位槽上。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贯穿套筒上开设有环形凹槽,所述o型垫圈位于环形凹槽内。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过孔的背面设有卡环,所述过孔通过卡环和环形凹槽与贯穿套筒密封卡合。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盒体的开口处设有第二卡位槽,且通过第二卡位槽与第二导热铜板卡接,所述第二矩形垫圈位于第二卡位槽上。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耐高温热流道模具的隔热板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3、1、该能耐高温热流道模具的隔热板结构,上隔热板构件和下隔热板构件分别对应安装于注塑模具的静模和动模上,并介于注塑机与注塑模具之间,注塑后,经第一通水接头和第二通水接头分别对应向上隔热板构件和下隔热板构件内通入冷却水,并使冷却水形成循环状态以带走来自注塑模具的大量热量,从而起到隔热降温的作用,可减少因高温传导而带来的注塑机零件老化或损坏。

14、2、该能耐高温热流道模具的隔热板结构,上隔热板构件和下隔热板构件上均安装了导热铜板,且导热铜板紧贴于注塑模具的静模和动模上,因铜具有良好的导热性,热传导率高,经冷却水的作用能够快速吸收、转化热量,提升了降温速率。



技术特征:

1.一种能耐高温热流道模具的隔热板结构,包括注塑模具(1)、上隔热板构件(2)及下隔热板构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隔热板构件(2)通过内六角螺栓锁固于注塑模具(1)的顶部,所述下隔热板构件(3)通过内六角螺栓锁固于注塑模具(1)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耐高温热流道模具的隔热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模具(1)包括动模(15)、静模(16)及浇座(17),由动模(15)和静模(16)合模后构成注塑模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能耐高温热流道模具的隔热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浇座(17)嵌装于静模(16)上,并与静模(16)的模腔相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能耐高温热流道模具的隔热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静模(16)上嵌装有导向柱(19),所述静模(16)通过导向柱(19)和导向孔(18)与动模(15)进行定位合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耐高温热流道模具的隔热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盒体(4)的开口处设有第一卡位槽(20),且通过第一卡位槽(20)与第一导热铜板(5)卡接,所述第一矩形垫圈(6)位于第一卡位槽(20)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耐高温热流道模具的隔热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贯穿套筒(8)上开设有环形凹槽(21),所述o型垫圈(7)位于环形凹槽(21)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能耐高温热流道模具的隔热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孔(9)的背面设有卡环(22),所述过孔(9)通过卡环(22)和环形凹槽(21)与贯穿套筒(8)密封卡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耐高温热流道模具的隔热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盒体(11)的开口处设有第二卡位槽(23),且通过第二卡位槽(23)与第二导热铜板(12)卡接,所述第二矩形垫圈(13)位于第二卡位槽(23)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耐高温热流道模具的隔热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o型垫圈(7)设置于贯穿套筒(8)与过孔(9)的接缝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耐高温热流道模具的隔热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矩形垫圈(13)位于第二导热铜板(12)与第二盒体(11)的接缝处。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能耐高温热流道模具的隔热板结构,涉及模具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注塑模具、上隔热板构件及下隔热板构件,所述上隔热板构件通过内六角螺栓锁固于注塑模具的顶部,所述下隔热板构件通过内六角螺栓锁固于注塑模具的底部。该能耐高温热流道模具的隔热板结构,上隔热板构件和下隔热板构件分别对应安装于注塑模具的静模和动模上,并介于注塑机与注塑模具之间,注塑后,经第一通水接头和第二通水接头分别对应向上隔热板构件和下隔热板构件内通入冷却水,并使冷却水形成循环状态以带走来自注塑模具的大量热量,从而起到隔热降温的作用,可减少因高温传导而带来的注塑机零件老化或损坏。

技术研发人员:程树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乔布注塑工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15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