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头支架的加工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082396发布日期:2023-05-07 00:23阅读:28来源:国知局
摄像头支架的加工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模具,尤其涉及一种摄像头支架的加工模具。


背景技术:

1、在现有技术中,摄像头支架可以包括框架、形成在所述框架上端面的第一连接孔、形成在所述框架侧壁上的第二连接孔。其中,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内均可以置有螺母,来方便后续安装。

2、为了将螺母置于框架内,一般来说,目前都是通过两套模具来分别将螺母安置于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内。显然,这样工作效率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摄像头支架的加工模具,其能够提高摄像头支架和螺母的加工效率。

2、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摄像头支架的加工模具,所述摄像头支架包括框架、形成在所述框架上端面的第一连接孔、形成在所述框架侧壁上的第二连接孔;所述加工模具包括:

3、下模,所述下模包括具有下模腔的下模块和侧模机构,所述侧模机构包括形成有通孔的侧模块、形成在所述侧模块和所述下模块之间的滑轨、用于将所述通孔内的螺母安装至所述第二连接孔的第一安装部;

4、能沿竖直方向移动的上模,所述上模包括具有上模腔的上模块、设置在所述上模块上的斜杆,所述上模腔和所述下模腔共同形成用于容纳所述框架的型腔;所述斜杆自上而下逐渐向外延伸,所述斜杆能在上模移动作用下驱使所述侧模块沿所述滑轨朝向所述型腔移动。

5、优选地,所述下模块设置有定位孔,所述上模设置有沿竖直方向延伸并能插入所述定位孔内的定位导柱。

6、优选地,所述侧模块上具有自上而下逐渐向外倾斜的第一斜面,所述斜杆的下端面能与所述第一斜面抵接,以使所述侧模块向内移动。

7、优选地,所述侧模块在所述第一斜面的下方还设置有贯通并供所述斜杆插入的倾斜孔。

8、优选地,所述下模块设置有第二斜面,所述第二斜面能在所述侧模块处于预设位置时与所述斜杆抵接,以对所述侧模块进行限位。

9、优选地,所述侧模块和所述下模块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

10、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孔分别位于所述框架的两侧,所述侧模机构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侧模机构相对设置,两个所述侧模机构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

11、优选地,所述第一安装部包括能伸入所述通孔的推出杆和用于驱动所述推出杆移动的驱动部。

12、优选地,所述上模块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孔对应的第二安装部。

13、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采用上述结构,具有以下优点:当上模块向下移动过程中,可以在斜杆的推动作用下,使得侧模块内的螺母与第二连接孔对准,由此,在第一安装部的推动作用下,可以将侧模块内的螺母安装至第二连接孔内。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加工模具可以通过一次性合模在框架的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均实现螺母的安装。

14、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图式,然而所提供的图式仅用于提供参考与说明,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技术特征:

1.一种摄像头支架的加工模具,所述摄像头支架包括框架、形成在所述框架上端面的第一连接孔、形成在所述框架侧壁上的第二连接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模具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头支架的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块设置有定位孔,所述上模设置有沿竖直方向延伸并能插入所述定位孔内的定位导柱。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头支架的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模块上具有自上而下逐渐向外倾斜的第一斜面,所述斜杆的下端面能与所述第一斜面抵接,以使所述侧模块向内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摄像头支架的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模块在所述第一斜面的下方还设置有贯通并供所述斜杆插入的倾斜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摄像头支架的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块设置有第二斜面,所述第二斜面能在所述侧模块处于预设位置时与所述斜杆抵接,以对所述侧模块进行限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头支架的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模块和所述下模块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头支架的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孔分别位于所述框架的两侧,所述侧模机构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侧模机构相对设置,两个所述侧模机构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头支架的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部包括能伸入所述通孔的推出杆和用于驱动所述推出杆移动的驱动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头支架的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块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孔对应的第二安装部。


技术总结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摄像头支架的加工模具,加工模具包括:下模,下模包括具有下模腔的下模块和侧模机构,侧模机构包括形成有通孔的侧模块、形成在侧模块和下模块之间的滑轨、用于将通孔内的螺母安装至第二连接孔的第一安装部;能沿竖直方向移动的上模,上模包括具有上模腔的上模块、设置在上模块上的斜杆,上模腔和下模腔共同形成用于容纳框架的型腔;斜杆自上而下逐渐向外延伸,斜杆能在上模移动作用下驱使侧模块沿滑轨朝向型腔移动。当上模块向下移动过程中,可以在斜杆的推动作用下,使得侧模块内的螺母与第二连接孔对准。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加工模具可以通过一次性合模在框架的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均实现螺母的安装。

技术研发人员:伍海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昆山三多乐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08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