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散热的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30168发布日期:2023-11-30 21:02阅读:47来源:国知局
一种易散热的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注塑模具,具体为一种易散热的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1、注塑模具一般指注塑成型,注塑成型又称注塑模塑成型,它是一种注塑兼模塑的成型方法。注塑成型方法的优点是生产速度快、效率高,操作可实现自动化,花色品种多,形状可以由简到繁,尺寸可以由大到小,而且制品尺寸精确,产品易更新换代,能成形状复杂的制件,注塑成型适用于大量生产与形状复杂产品等成型加工领域。

2、目前现有的注塑模具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需要将受热融化的塑料由注塑机高压射入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形品,但是现有的针对注塑模具的冷却方式大多还是通过简单的自然冷却的方式进行冷却,这种自然冷却的方式,严重地降低了模具加工的效率。

3、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易散热的注塑模具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易散热的注塑模具,具备能够实现对注塑模具主体进行风冷和水冷双重散热的效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注塑模具主体散热效果和散热效率较差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易散热的注塑模具,包括注塑模具主体,所述注塑模具主体的两侧表面分别固设有第一水箱和第二水箱,且第一水箱和第二水箱的外表面均嵌设有半导体制冷器,两个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制冷端分别延伸至第一水箱和第二水箱的内部,所述注塑模具主体的壳体内部从上至下等距开设有若干个环形冷却通道,且相邻两个环形冷却通道的内壁开设有连通通道,所述第一水箱的上表面固设有第一水泵,且第一水泵的进水端延伸至第一水箱的内底部,第一水泵的出水端与最上方一个环形冷却通道连通,最下方所述环形冷却通道的内壁嵌设有延伸至第二水箱内部的第一回流管。

4、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注塑模具主体的底端壳体内部等距开设有三个纵向冷却通道,且第二水箱的侧面固设有第二水泵,所述第二水泵的进液端延伸至第二水箱的内部。

5、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水泵的出液端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上表面嵌设有与三个纵向冷却通道连通的三个进液管,所述注塑模具主体的下表面设置有延伸至第一水箱内顶部的第二回流管,且第二回流管的形状为l型,所述第二回流管的上表面嵌设有与三个纵向冷却通道连通的三个出液管。

6、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纵向冷却通道的内壁转动设置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注塑模具主体的外表面,且转动杆的两端均固设有主动齿轮。

7、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注塑模具主体的外表面转动设置有与转动杆相对应的转动轴,且转动轴的端部固设有安装盘,所述安装盘的外表面呈圆周阵列设置有六个扇叶。

8、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转动轴的表面固设有从动齿轮,且从动齿轮和主动齿轮相互啮合。

9、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转动杆的表面位于纵向冷却通道的内部设置有能够跟随水流流动而旋转的叶轮,所述叶轮的数量为若干个,且若干个叶轮等距固设在转动杆的表面。

10、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若干个所述环形冷却通道以及三个纵向冷却通道的内壁均固设有便于对注塑模具主体进行导热的导热层,所述导热层的材料为纯铜。

11、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注塑模具主体的正面和背面均固设有用于对注塑模具主体内部的热量进行快速到处的换热棒,所述换热棒的材料为纯铜,且换热棒的端部延伸至注塑模具主体的内部,所述换热棒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换热棒均分为两组,两组所述换热棒均呈矩形阵列分别设置在注塑模具主体的正面和背面。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3、1、本发明在注塑模具主体完成注塑后,能够通过第一水泵将第一水箱内的冷却水输送进入顶部环形冷却通道内,并在连通通道的作用下从上至下依次贯穿若干个环形冷却通道,并最后通过第一回流管进入第二水箱内,从而使冷却水与注塑模具主体的内部进行及时换热,实现对注塑模具主体进行有效水冷散热的目的,而且环形冷却通道内壁设置的纯铜导热层,能够有效地提高环形冷却通道与注塑模具主体之间的换热效率,实现对注塑模具主体进行有效散热的目的。

14、2、本发明在冷却水通过第一水泵进入第二水箱内后,能够在第二水泵的作用下将冷却水输送进入三个纵向冷却通道内,并通过第二回流管流回第一水箱内,从而继续实现与注塑模具主体内部的有效换热,从而实现冷却水对注塑模具主体的循环冷却降温,实现对注塑模具主体进行风冷和水冷双重散热的目的,进一步提高了注塑模具主体散热的效果,而且设置在注塑模具主体表面的若干个换热棒,能够有效的提高了注塑模具主体外表面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进一步提高了风冷散热的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易散热的注塑模具,包括注塑模具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模具主体(1)的两侧表面分别固设有第一水箱(2)和第二水箱(3),且第一水箱(2)和第二水箱(3)的外表面均嵌设有半导体制冷器(4),两个所述半导体制冷器(4)的制冷端分别延伸至第一水箱(2)和第二水箱(3)的内部,所述注塑模具主体(1)的壳体内部从上至下等距开设有若干个环形冷却通道(5),且相邻两个环形冷却通道(5)的内壁开设有连通通道(6),所述第一水箱(2)的上表面固设有第一水泵(7),且第一水泵(7)的进水端延伸至第一水箱(2)的内底部,第一水泵(7)的出水端与最上方一个环形冷却通道(5)连通,最下方所述环形冷却通道(5)的内壁嵌设有延伸至第二水箱(3)内部的第一回流管(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散热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模具主体(1)的底端壳体内部等距开设有三个纵向冷却通道(9),且第二水箱(3)的侧面固设有第二水泵(10),所述第二水泵(10)的进液端延伸至第二水箱(3)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易散热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水泵(10)的出液端设置有连接管(11),所述连接管(11)的上表面嵌设有与三个纵向冷却通道(9)连通的三个进液管(12),所述注塑模具主体(1)的下表面设置有延伸至第一水箱(2)内顶部的第二回流管(13),且第二回流管(13)的形状为l型,所述第二回流管(13)的上表面嵌设有与三个纵向冷却通道(9)连通的三个出液管(14)。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易散热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冷却通道(9)的内壁转动设置有转动杆(15),所述转动杆(15)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注塑模具主体(1)的外表面,且转动杆(15)的两端均固设有主动齿轮(1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易散热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模具主体(1)的外表面转动设置有与转动杆(15)相对应的转动轴(17),且转动轴(17)的端部固设有安装盘(18),所述安装盘(18)的外表面呈圆周阵列设置有六个扇叶(19)。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易散热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17)的表面固设有从动齿轮(20),且从动齿轮(20)和主动齿轮(16)相互啮合。

7.根据权利要求4-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易散热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15)的表面位于纵向冷却通道(9)的内部设置有能够跟随水流流动而旋转的叶轮(21),所述叶轮(21)的数量为若干个,且若干个叶轮(21)等距固设在转动杆(15)的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散热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环形冷却通道(5)以及三个纵向冷却通道(9)的内壁均固设有便于对注塑模具主体(1)进行导热的导热层,所述导热层的材料为纯铜。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散热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模具主体(1)的正面和背面均固设有用于对注塑模具主体(1)内部的热量进行快速到处的换热棒(22),所述换热棒(22)的材料为纯铜,且换热棒(22)的端部延伸至注塑模具主体(1)的内部,所述换热棒(22)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换热棒(22)均分为两组,两组所述换热棒(22)均呈矩形阵列分别设置在注塑模具主体(1)的正面和背面。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易散热的注塑模具,包括注塑模具主体,所述注塑模具主体的两侧表面分别固设有第一水箱和第二水箱,且第一水箱和第二水箱的外表面均嵌设有半导体制冷器,两个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制冷端分别延伸至第一水箱和第二水箱的内部,所述注塑模具主体的壳体内部从上至下等距开设有若干个环形冷却通道。本发明在注塑模具主体完成注塑后,能够通过第一水泵将第一水箱内的冷却水输送进入顶部环形冷却通道内,并在连通通道的作用下从上至下依次贯穿若干个环形冷却通道,并最后通过第一回流管进入第二水箱内,从而使冷却水与注塑模具主体的内部进行及时换热,实现对注塑模具主体进行有效水冷散热的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龚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佛山市南海区华泰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