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护套快速挤出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91697发布日期:2023-12-15 10:17阅读:1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缆护套快速挤出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电缆生产,尤其涉及一种电缆护套快速挤出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1、公知的,电缆是用于传输和分配电能的电缆,电缆的外部结构保护层组成,其中保护层的主要作用是保护电力电缆免受外界杂质和水分的侵入,以及防止外力直接损坏电缆,电力电缆保护套通常采用挤出加工设备在电力电缆从中通过的时候在屏蔽层的外表面包裹上橡胶保护套,同时在将挤出包裹后的电力电缆需要进行冷却定型,目前多为通过设置冷却水槽将电缆配合导线输送机构浸入到冷却水槽中进行冷却定型处理;然而传统的冷却结构的冷却效果不佳,从而影响电缆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冷却效果理想且保证生产效率的电缆护套快速挤出冷却装置。

2、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电缆护套快速挤出冷却装置,包括:

3、冷却槽,冷却槽呈上端带开口的长方体框状结构;

4、支撑架,在冷却槽的下端设置有支撑架;

5、外导向机构,在冷却槽长度方向的上端两侧或一侧设置有外导向机构,外导向机构包括两个上下对称的外转轴及设置在外转轴上若干等距分布的外导向滚轮,且两个外转轴上的外导向滚轮呈上下对称且上下对称的外导向滚轮之间形成有导向槽;

6、内导向机构,在冷却槽内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等距分布的若干内导向机构;

7、上防护罩壳,在冷却槽上端设置有上防护罩壳,且上防护罩壳长度方向的两侧设置有过线槽;

8、上冷却喷淋机构,在上防护罩壳内设置上冷却喷淋机构。

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还包括:

10、中间冷却机构,在冷却槽内的底部设置有中冷却机构;

11、下循环槽,在冷却槽下部设置有下循环槽,且下循环槽呈封闭状并通过支撑架支撑固定;

12、内循环冷却机构,在下循环槽内设置内循环冷却机构;

13、外循环机构,外循环机构连接中间冷却机构及内循环冷却机构;

14、内导向机构包括:

15、侧导向组件,若干侧导向组件呈上下交替且等距设置,每个侧导向组件均包括两个互为对称设置的可自由旋转的侧导向架;

16、外旋转驱动机构,在冷却槽外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驱动侧导向架旋转的外旋转驱动机构;

17、其中侧导向组件包括:

18、支撑臂,两个侧导向架中的支撑臂互为对称设置在冷却槽的两侧壁上,支撑臂呈l状,包括与冷却槽底部呈平行的支撑轴及与冷却槽底面垂直的支撑杆,支撑轴上设置有若干均与分布的可自由滚动的支撑滚轮,支撑滚轮上形成有支撑槽;

19、上连接轴,在支撑臂的支撑杆靠冷却槽侧壁的一侧形成有贯穿冷却槽侧壁并旋转固定的上连接轴;

20、外传动带轮组,在上连接轴穿出冷却槽侧壁的一端设置有外传动轮组件;

21、其中外旋转驱动机构包括驱动支架及伺服驱动电机,伺服驱动电机通过传动皮带带动外传动带轮组旋转。

22、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下循环槽呈封闭状的长方体状,下循环槽内形成有冷却腔,并与支撑架固定连接,下循环槽的一侧上部形成有流入口,下循环槽的另一侧下部形成有流出口,且在冷却槽的一侧中部设置有循环口,循环口与流入口通过管道连接;

23、其中内循环冷却机构将冷却腔分隔出上下两部分,内循环冷却机构包括:

24、内冷却管,在下槽体内设置有若干等距分布的内冷却管;

25、冷却进入管,在若干等距分布的内冷却管的一端并联连接有冷却进入管,且冷却进入管的另一端与外循环机构通过管道连接;

26、冷却排出管,在若干等距分布的内冷却管的另一端并联连接有冷却排出管,且冷却排出管的另一端与中间冷却机构通过管道连接;

27、上冷却翼,在若干等距分布的内冷却管的上侧设置有上冷却翼,且内冷却管与上冷却翼呈交替分布,且上冷却翼呈弧顶槽朝上的弧形;

28、下冷却翼,在若干等距分布的内冷却管的下侧设置有下冷却翼,且上冷却翼呈弧形并与下冷却翼对称设置。

2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内循环冷却机构还包括:

30、中间承接腔,在互为对称的上冷却翼与下冷却翼在相邻的内冷却管之间形成有中间承接腔;

31、导流筒,在上冷却翼及下冷却翼分别设置有若干均与分布的导流孔,且每个导流孔上均设置有一个导流筒;

32、其中上冷却翼与下冷却翼上的导流孔呈前后交替分布,且导流孔位于呈弧形的上冷却翼的弧顶处、位于弧形的下冷却翼的弧底处;导流筒呈从上至下直径递增的锥形管。

33、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内冷却管包括:

34、内管体,内管体由若干按圆周均匀分布的尖角状的接触部连接形成;

35、内连接翼,在每个接触部的内侧中部向内管体的中部形成有呈尖锐状的内连接翼;

36、外连接翼,在内管体外壁且位于相邻的接触部之间形成有若干沿轴向等距分布的外连接翼;

37、其中接触部尖角的角度呈55-65°,外连接翼的截面呈等腰三角形,且内管体由铜或铜合金制成;上冷却翼及下冷却翼分别与内管体的接触部的尖端连接。

38、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内循环冷却机构包括:

39、进端支撑管,在冷却槽底部的一侧设置有进端支撑管,进端支撑管上设置有贯穿的进端分流通道;

40、出端支撑管,在冷却槽底部的另一侧设置有出端支撑管,且出端支撑管与出端支撑管相对设置,出端支撑管上设置有贯穿的出端集流通道;

41、冷却循环件,在进端支撑管及出端支撑管之间设置有若干等距分布的冷却循环件,且冷却循环件的一端与进端分流通道连通,另一端与出端集流通道连通;

42、其中进端分流通道包括从进端支撑管一侧穿入的进端孔,及若干从进端支撑管另一侧穿入并联且与进端孔连通的分散孔;出端集流通道包括从出端支撑管远离进端支撑管的一侧穿入的出端孔,及若干从出端连接管靠进端支撑管的一侧穿入并联且与出端孔连通的集流孔,其中分散孔及集流孔互为对称设置,冷却循环件的一端与分散孔连接,另一端与集流孔连接;进端孔通过管道与冷却排出管连接,出端孔与外循环机构连接。

43、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冷却循环组件包括:

44、冷却循环管,若干冷却循环管等距呈沿同一螺旋线盘绕设置,每个冷却循环管截面均呈矩形;

45、冷却连接筋,每个冷却循环管的两侧均形成有呈长条状的连接筋,相邻的冷却循环管通过冷却连接筋固定连接;

46、外冷却分散筋,在每个冷却循环管的外侧设置沿其外轮廓分布的外冷却分散筋,外冷却分散筋与冷却循环管一体成形;

47、内冷却分散筋,在每个每个冷却循环管的内侧设置沿其内轮廓分布的内冷却分散筋,内冷却分散筋与冷却循环管一体成形;

48、进端分散接头,在若干等距分布的冷却循环管靠进端支撑管的一侧上设置有进端分散接头,进端分散接头内形成有空腔,并在进端分散接头上形成有与冷却循环管连接的进端连接部及与进端分流通道连接的进端接口,且进端接口与进端连接部分别与空腔连通;

49、出端接头,在若干等距分布的冷却循环管靠出端支撑管的一侧上设置有出端接头,出端接头上形成有与冷却循环管连接的出端连接部及与出端集流通道连接的出端接口;

50、其中每个冷却循环组件中均包括四个冷却循环管,在进端分散接头内设置有分流筋组,冷流筋组包括从进端接口处延伸入空腔内并将空腔分隔成两个次级腔室的主分流筋,在次级腔室靠进端接口处的中部设置次分流筋,并在次级腔室内且位于次分流筋远离进端接口的一侧形成两个互为对称且弧顶朝向次分流筋的稳流筋,两个稳流筋的连接处正对次分流筋。

51、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上冷却喷淋机构包括:

52、上旋转喷淋杆,在上防护罩壳内的上部设置有若干等距分布的上旋转喷淋杆,且上旋转喷淋杆的两端套设有轴承并通过轴承架设在上防护罩壳内的两侧;

53、外驱动机构,在上防护罩壳外的顶部上设置有外驱动机构;

54、驱动带轮组,在每个上旋转喷淋杆的一端均设置有一个驱动带轮组,且外驱动机构与驱动带轮组配合带动上旋转喷淋杆旋转;

55、旋转连接件,在每个上旋转喷淋杆的一端设置有旋转连接件;

56、喷淋承接管,喷淋承接管包括与流出口连通的喷淋主管,及若干并联且一端与喷淋主管连接、另一端与旋转连接件连接的喷淋分支管。

57、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上旋转喷淋杆包括:

58、喷淋杆本体,喷淋杆本体的一端呈封闭端,另一端带有进水孔;

59、内喷淋辅助通道,在喷淋杆本体内设置有与进水孔连通的内喷淋辅助通道;

60、外辅助喷淋槽,在喷淋杆本体的外壁上设置有按螺旋延伸的外辅助喷淋槽;

61、喷淋孔,在外辅助喷淋槽上设置有若干沿螺栓分布的与内喷淋辅助通道连通的喷淋孔;

62、其中内喷淋辅助通道包括中间主通道,中间主通道与喷淋杆本体同轴设置且一端与进水孔连通,另一端向喷淋杆本体的封闭端延伸;在中间主通道的外侧设置有与其同轴设置的外辅助通道;在外辅助通道中间主通道之间形成有环柱状的导流管路,且外辅助通道使喷淋杆本体带外辅助喷淋槽与不带外辅助喷淋槽的内壁厚度相等;在喷淋杆本体的内壁设置有沿螺旋延伸的螺旋导流筋,螺旋导流筋位于喷淋杆本体不带有外辅助喷淋槽的位置内壁的中部上;并在导流管路上设置有沿螺旋延伸的螺旋引流筋,且螺旋引流筋正对外辅助喷淋槽中部所在的喷淋杆本体的内壁;并在导流管路侧壁设置有两组呈螺旋延伸的过水孔,且两组过水孔设置在螺旋引流筋的两侧。

63、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外循环机构包括:

64、冷凝器,冷凝器的出端与冷却进入管连接;

65、压缩机组件,压缩机组件压进端与出端孔连接,压缩机的与冷凝器的进端连接;

66、并在冷却排出管上设置有增压泵。

6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68、1.通过上喷淋机构及下冷却槽对电缆进行冷却降温,从而提高冷却的效率;

69、2.中间冷却机构、内循环冷却机构及外循环机构的配合对冷却槽及下循环槽内的冷却水进行降温,从而保证装置的冷却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