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贴覆铁膜用灰色聚酯薄膜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326879发布日期:2023-12-09 17:01阅读:52来源:国知局
一种冷贴覆铁膜用灰色聚酯薄膜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技术属于复合材料,尤其涉及一种冷贴覆铁膜用灰色聚酯薄膜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金属板覆膜技术是把塑料膜和金属板通过高温热压,将膜贴在金属板上的加工技术,覆膜技术在1977年诞生于日本,最初用于制罐,可代替内涂、外涂技术,到现在为止已发展到了建材内装、家电外壳、船舶内装等多种领域,聚酯薄膜机械强度高、光学性能好、使用温度广、阻隔性优良、耐油、耐腐蚀、成本低等特点,而广泛的应用在覆膜铁复合材料中,但在聚酯薄膜自动化加工过程中会出现不少问题,如:在对聚酯薄膜进行切割时,及易因为拉出之后的聚酯薄膜形成的褶皱和翘起,最终导致切片之后的聚酯薄膜边缘参差不齐。

2、在公开号为cn113070935b的专利,其公开了一种聚酯薄膜自动化加工系统,包括支撑架、捋平机构、横向切割机构、传送机构、输送机构和切片机构。

3、上述专利通过设置捋平机构可将聚酯薄膜卷上拉出的聚酯薄膜进行捋平,避免后面将聚酯薄膜进行切片时因褶皱翘起造成了切片的聚酯薄膜边缘步整齐的现象,但是在后续切割时,上述专利采用的是凸轮、推杆、下压板的配合驱动切割刀间歇运作,且结构并不稳定,及易导致切割刀产生偏移,进而影响聚酯薄膜的切割精度,导致边缘切割不整齐。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冷贴覆铁膜用灰色聚酯薄膜的制备方法,能够解决上述问题。

2、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冷贴覆铁膜用灰色聚酯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s1、将原料按比例称量后同相混合,将混合好的基层聚酯原料切片和表层聚酯原料切片,分别送入相应挤出系统熔融挤出;

4、s2、基层熔体和表层熔体经共挤模头,在转动的冷却辊上形成聚酯厚片;

5、s3、将s2所得预热后依次进行纵向、横向拉伸;

6、s4、将拉伸后s3热定型,之后冷却、收卷,得到聚酯薄膜;

7、s5、将收卷后的聚酯薄膜通过加工设备进行切割得到片状聚酯薄膜。

8、采用上述的一种冷贴覆铁膜用灰色聚酯薄膜的制备方法,本技术中聚酯薄膜可选择本领域中已知的加工工艺进行加工,如管膜工艺、平膜工艺等,熔融的基层和表层聚酯熔体从t型模头共挤出到骤冷的滚筒上,以保证共聚酯骤冷至无定型状态,然后进行双轴拉升取向,使薄膜在平面的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上双轴取向拉伸,用于取得优异机械和物理性能,得到聚合物薄膜。

9、进一步的,上述加工设备包括:

10、机架;

11、传输装置,设置于机架上并用于输送聚酯薄膜;

12、切割装置,设置于机架上并用于对聚酯薄膜进行切割;

13、其中,所述切割装置的底部设置有收集箱,收集箱用于收集切割完成的聚酯薄膜。

14、本技术中的加工设备用于对拉伸后的聚酯薄膜进行切割,收卷成型的薄膜卷通过传输装置导入,并传输装置输送至切割装置,切割装置对输送过来的聚酯薄膜进行切割,切割后的片状聚酯薄膜则通过收集箱进行收集。

15、进一步的:所述切割装置包括:

16、纵向切割装置;

17、横向切割装置;

18、压平装置,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压辊组,每个压辊组均由上下间隔设置的压辊构成,聚酯薄膜位于两个压辊之间;

19、其中,纵向切割装置设置于压平装置与横向切割装置之间,且包括调节架以及设置于调节架上的纵向切割刀,调节架设置于机架上。

20、切割装置由纵向切割装置和横向切割装置以及压平装置组成,经过传输装置输送的聚酯薄膜经过压平装置压平,将聚酯薄膜上的褶皱压平,防止聚酯薄膜在被切割时受褶皱影响,其中,压平装置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压辊组,每个压辊组均由上下间隔设置的压辊构成,聚酯薄膜位于两个压辊之间,两个上下间隔设置的压辊对聚酯薄膜压平,经过压平后先进行纵向的切割,之后进行横向的切割,其中,纵向切割装置中的纵向切割刀为固定设置,通过传输装置拉动聚酯薄膜,聚酯薄膜经过纵向切割刀后自动完成切割,但是调节架与纵向切割刀为可拆卸连接,可以随时更换纵向切割刀,也可以随时调节纵向切割刀的高度、位置。

21、进一步的,所述横向切割装置包括:

22、支撑架,设置于机架上,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气缸,气缸连接有调节阀;

23、滑动架,设置于气缸的输出轴上,滑动架的底部设置有多个横向切割刀;

24、调节结构,设置于支撑架上并与聚酯薄膜接触;

25、防偏移结构,设置于支撑架上并与滑动架连接;

26、其中,所述调节结构位于横向切割刀与纵向切割刀之间。

27、聚酯薄膜进行经过纵向切割后需要进行横向的切割,横向的切割用于将聚酯薄膜切割呈片状,通过支撑架、气缸、滑动架以及多个横向切割刀的配合使用可以完成对聚酯薄膜的切割工作,但是由于横向切割刀并非固定的切割刀,而是在气缸的作用下进行间歇性工作,为了避免切割时纵向切割刀产生偏移,影响聚酯薄膜的切割精度,进而导致边缘切割不整齐,本技术设置了调节机构和防偏移结构来避免上述问题的产生。

28、进一步的,所述调节结构包括:

29、调节辊,设置于支撑架上,其两端设置有调节滑块,支撑架上设置有与调节滑块配合的调节滑槽,调节滑槽与调节滑块的截面呈圆形;

30、支撑板,设置于调节滑块上方,所述支撑板的顶部设置有调节导柱;

31、上限位架,设置于调节滑槽顶部并包裹于调节导柱外,上限位架与调节导柱滑动配合;

32、控制板组,包括设置于调节导柱上的下控制板以及设置于上限位架内的上控制板;

33、其中,所述上控制板位于调节滑槽的顶部。

34、由于调节结构位于横向切割刀与纵向切割刀之间,因此,经过纵向切割刀切割后的聚酯薄膜在进行横向切割时会先经过调节结构,当聚酯薄膜经过调节结构时,由于聚酯薄膜具有厚度,不同的厚度的聚酯薄膜需要不同的力驱动横向切割刀,防止切割力度不够使得聚酯薄膜有部分相连接的问题产生,还可以避免由于切割力度过大导致切割刀产生额外的磨损,因此需要一个可以调节横向切割刀切割力度的相应结构。

35、当聚酯薄膜经过调节辊后,调节辊上移并带动调节滑块沿着调节滑槽上移,由于下控制板位于调节导柱上,而调节滑块的移动会通过调节导柱带动下控制板上移,进而使得下控制板与上控制板接触,当下控制板与上控制板接触后,气缸就会开启并进行工作,间歇性带动滑动架下移,使滑动架底部的多个横向切割刀对聚酯薄膜进行切割,其中,上限位架的设置则用于对调节导柱的移动进行限位,防止调节导柱偏移,使下控制板与上控制板能够准确接触,此外,在调节辊与聚酯薄膜的接触过程中,只要聚酯薄膜经过调节辊,位于调节辊上方的上控制板与下控制板就会接触,而没有聚酯薄膜经过时,上控制板和下控制板就会分离,可以精准的控制横向切割装置的运作,使其能够与聚酯薄膜的运输规律相匹配。

36、进一步的,所述调节结构还包括:

37、下限位架,设置于调节滑块上,支撑板位于下限位架内并能在下限位架内滑动;

38、弹簧组件,包括设置于支撑板两侧的第一弹簧、第二弹簧以及设置于调节滑槽内的第三弹簧;

39、接触组件,包括设置于调节滑块顶部的连接杆以及设置于调节滑槽内壁上的触板,连接杆上设置有与触板接触的触点。

40、其中,所述第三弹簧两端分别与调节滑槽、调节滑块连接并位于连接杆内侧,触点与触板之间为滑动连接,触板为电阻丝。

41、为了使切割的力度能够与当前厚度的聚酯薄膜相适配,本技术还设置了下限位架、弹簧组件和接触组件,当上控制板和下控制板接触后,受第一弹簧、第二弹簧以及支撑板的影响,调节滑块会继续沿着调节滑槽上移,此时受调节滑块上移的影响,位于调节滑块上的连接杆带动触点与触板接触并沿着触板滑动,由于上控制板和下控制板接触后,触板就会通电,而随着触点的逐渐上移,电阻就会逐渐变小,电流就会逐渐变大,控制器依据电流产生的变化控制调节阀进行调节,使气缸驱动横向切割刀的力更够实时变化,使其能够适配当前厚度的聚酯薄膜,厚度越厚切割的力度也就相对应的越大,从而可以避免聚酯薄膜无法切断,还可以防止刀片产生额外的磨损,此外,为了便于后续的复位,本技术还设置了第三弹簧,由于后续的复位工作。

42、进一步的,所述防偏移结构包括:

43、导向滑槽,设置于支撑架的两侧;

44、引导滑块,设置于导向滑槽内并与滑动架连接;

45、滑块组件,包括与引导滑块连接的上滑块以及与上滑块铰接的下滑块,导向滑槽内设置有供上滑块、下滑块滑动的内滑槽;

46、阻尼组件,包括设置于内滑槽内并与上滑块连接的阻尼杆,以及与下滑块连接的第四弹簧;

47、其中,所述内滑槽的底部设置有向内凹陷的转向凹槽,下滑块能在转向凹槽内滑动。

48、随着气缸驱动滑动架在支撑架上移动,滑动架的上下移动,位于滑动架两侧的引导滑块随着滑动架的移动沿着引导滑槽移动,而随着引导滑块的移动,与引导滑块连接的上滑块也会随着移动,并带动与之铰接的下滑块一起沿着内滑槽移动,且由于阻尼杆与上滑块连接,第四弹簧与下滑块连接,因此在滑动架移动会带动阻尼杆伸缩以及第四弹簧拉伸、压缩,从而起到阻尼缓冲作用,使得滑动架的上下移动均更加稳定,进而使得横向切割刀在切割时受力更加均匀、移动更加稳定,从而提高切割的精准度,避免切割时产生偏移,可以使聚酯薄膜切割的边缘更加整齐。

49、同时,通过在内滑槽的底部设置有向内凹陷的转向凹槽,下滑块能在转向凹槽内滑动,转向凹槽与内滑槽连通,当下滑块移动至转向凹槽与内滑槽的交界处时,下滑块与上滑块的角度发生变化,下滑块进入转向凹槽内,但是由于转向凹槽呈弧形,因此上滑块可以进一步移动但是无法进入转向凹槽内,随着下滑块的移动,与下滑块连接的第四弹簧被进一步的拉长,进一步起到缓冲作用,而且由于下滑块的转向,可以将气缸作用的轴向方向的力向转向凹槽弯折方向分散,使得横向切割刀受到的力更加稳定,保证切割的稳定性,同时,在切割后回退时,下滑块随着上滑块的复位而从从转向凹槽内回退至内凹槽,在回退过程中还会通过阻尼杆、第四弹簧进行阻尼缓冲,从而使横向切割刀的在复位时更加稳定,对下一次的裁切进行修正,使下一次的裁切更加稳定。

50、进一步的,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气缸、调节阀、接触组件、上控制板、下控制板连接。

5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52、1、采用上述的一种冷贴覆铁膜用灰色聚酯薄膜的制备方法,本技术中聚酯薄膜可选择本领域中已知的加工工艺进行加工,如管膜工艺、平膜工艺等,熔融的基层和表层聚酯熔体从t型模头共挤出到骤冷的滚筒上,以保证共聚酯骤冷至无定型状态,然后进行双轴拉升取向,使薄膜在平面的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上双轴取向拉伸,用于取得优异机械和物理性能,得到聚合物薄膜;

53、2、当上控制板和下控制板接触后,调节滑块继续沿着调节滑槽上移,此时位于调节滑块上的连接杆带动触点与触板接触并沿着触板滑动,而随着触点的逐渐上移,电阻就会逐渐变小,电流就会逐渐变大,控制器依据电流产生的变化控制调节阀进行调节,使气缸驱动横向切割刀的力更够实时变化,使其能够适配当前聚酯薄膜的厚度,厚度越厚切割的力度也就相对应的越大,从而可以避免聚酯薄膜无法切断,还可以防止刀片产生额外的磨损,此外,为了便于后续的复位,本技术还设置了第三弹簧,由于后续的复位工作;

54、3、随着气缸驱动滑动架在支撑架上移动,随着滑动架上下移动,引导滑块随着滑动架的移动沿着引导滑槽移动,而随着引导滑块的移动,与引导滑块连接的上滑块也会随着移动,并带动与之铰接的下滑块一起沿着内滑槽移动,且由于阻尼杆与上滑块连接,第四弹簧与下滑块连接,因此在滑动架移动会带动阻尼杆伸缩以及第四弹簧拉伸、压缩,从而起到阻尼缓冲作用,使得滑动架的上下移动均更加稳定,进而使得横向切割刀在切割时受力更加均匀、移动更加稳定,从而提高切割的精准度,避免切割时产生偏移,可以使聚酯薄膜切割的边缘更加整齐。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