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缠绕管可变内径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400080发布日期:2023-12-16 02:28阅读:22来源:国知局
一种缠绕管可变内径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缠绕管,具体涉及一种缠绕管可变内径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1、螺旋缠绕中空管较常规其他管材如hdpe双壁波纹管、hdpe实壁管、pvc雨排水等在成型工艺上有较大区别,主要是增了一道缠绕工艺:它是先将熔融态的管胚定型成方管,然后复绕在缠绕机上面,并在通过挤出辅机挤出熔胶粘接在方管侧面,在压轮等作用下最终缠绕定型。由于缠绕机的螺旋角度不同、不同季节的水温差异、原料的差异性、环境温度的差异性等,导致同等规格的缠绕管内径会有偏差,过大或者偏小。实际控制参考gb/t19472.2-2017来控制管材内径,内径的过大不仅不利于管材成本的控制还会影响管材的环刚度性能;内径的数值的负公差会直接导致管材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判定为不合格品。故,对内径的控制凸显的尤为重要。那么现在的缠绕管生产行业,对内径的控制主要是通过调节水温来达到,实际的效果十分的有限(差值在3mm以内),不利于内径管控,一旦内径差值超过3mm,就需要对缠绕管机台的大盘模具进行更换与调整,费时费力,且在下次配方更换或者其他因素波动时候,又需要对水温调节甚至再次更管大盘。

2、为了加强对缠绕管内径的严格管控,以id300sn8缠绕管为例,参考国标gb/t19472.2-2017要求平均最小内径为294mm,即平均的最小内径只要达到294mm即可,无需过大,在实际操作时候,若能够将内径严格控制在294-295之间,对成本及产品性能控制将会有很大的帮助。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缠绕管可变内径控制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2、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缠绕管可变内径控制装置,包括主体机箱,所述主体机箱上转动安装有驱动架,所述驱动架上滑动安装有多组调节块,多组调节块呈环形阵列分布在驱动架上,所述驱动架上安装有调节部件,所述调节部件用于驱动调节块沿着驱动架滑动;

4、所述调节块上固定连接有缠绕辊,所述主体机箱上安装有驱动件,所述驱动件用于带动驱动架转动,所述主体机箱上端固定安装有测量件,所述测量件用于测量缠绕管外径。

5、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缠绕辊包括支撑辊,所述支撑辊的两端均固定设置有与调节块相连的支撑轴,且靠近主体机箱一侧的支撑轴上固定设置有与驱动件相配合的传动带轮。

6、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驱动件包括固定安装在主体机箱上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驱动带轮,所述驱动带轮通过驱动皮带与传动带轮传动连接。

7、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主体机箱上设置有用于调节驱动皮带张紧度的张紧部件。

8、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测量件包括固定设置在主体机箱顶部的红外仪,所述红外仪上设置有至少三个检测探头,所述红外仪通过导线与调节部件相连。

9、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驱动架包括驱动连杆,所述驱动连杆两端固定设置有驱动盘,且靠近主体机箱一侧的驱动盘上固定设置有连接轴;

10、所述驱动盘外周设置有多个呈环形阵列分布的导向滑槽,所述导向滑槽的侧壁上设置有限位导轨。

11、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调节块包括与导向滑槽滑动配合的调节连板,所述调节连板两侧均设置有与限位导轨相配合的限位滑槽,所述调节连板上端固定设置有与缠绕辊相连的连接环。

12、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调节部件包括固定安装在主体机箱上的调节电机和转动安装在驱动连杆上的调节轮盘,所述调节轮盘上设置有多个呈环形阵列分布的弧形槽,所述弧形槽处设置有调节连杆,所述调节连杆固定连接在调节块上;

13、所述调节电机输出端通过调节轴固定连接有驱动齿轮,所述调节轮盘外周设置有与驱动齿轮啮合连接的轮齿。

14、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张紧部件包括张紧座,所述张紧座上滑动设置有张紧连杆,所述张紧连杆端部固定连接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上安装有张紧轴,所述张紧轴上固定安装有张紧轮,所述张紧连杆外周套设有张紧弹簧。

15、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张紧座上固定设置有驱动块,所述主体机箱侧壁上设置有与驱动块滑动配合的调节滑槽,所述主体机箱内固定设置有立板,所述立板上固定安装有驱动缸,所述驱动缸输出端固定连接在驱动块上,所述张紧座内固定设置有传感器。

1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7、(1)通过红外仪检测出管材的外径,然后用所测外径数据减去管材的结构总高度乘以二得到管材的内径,当内径超出设定数值后,红外仪会将信号通过处理后反馈至调节部件,通过调节部件及时对缠绕管的尺寸进行准确控制。

18、(2)由于缠绕辊的位置需要根据缠绕管内径的尺寸进行调节,因此需要实时对驱动皮带的张紧度进行调节,确保驱动皮带能够稳定对缠绕辊和驱动架进行驱动,从而确保对管材的稳定缠绕。

19、(3)通过设置传感器和驱动缸,实现对驱动皮带张紧度的大范围调节,且确保调节后的驱动皮带能够稳定的对缠绕辊进行驱动,确保缠绕管的稳定绕制。



技术特征:

1.一种缠绕管可变内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机箱(1),所述主体机箱(1)上转动安装有驱动架(6),所述驱动架(6)上滑动安装有多组调节块(7),多组调节块(7)呈环形阵列分布在驱动架(6)上,所述驱动架(6)上安装有调节部件(9),所述调节部件(9)用于驱动调节块(7)沿着驱动架(6)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缠绕管可变内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缠绕辊(8)包括支撑辊(81),所述支撑辊(81)的两端均固定设置有与调节块(7)相连的支撑轴(82),且靠近主体机箱(1)一侧的支撑轴(82)上固定设置有与驱动件(3)相配合的传动带轮(8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缠绕管可变内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3)包括固定安装在主体机箱(1)上的驱动电机(31),所述驱动电机(31)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驱动带轮(32),所述驱动带轮(32)通过驱动皮带(33)与传动带轮(83)传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缠绕管可变内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机箱(1)上设置有用于调节驱动皮带(33)张紧度的张紧部件(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缠绕管可变内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件(5)包括固定设置在主体机箱(1)顶部的红外仪(51),所述红外仪(51)上设置有至少三个检测探头(52),所述红外仪(51)通过导线(53)与调节部件(9)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缠绕管可变内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架(6)包括驱动连杆(61),所述驱动连杆(61)两端固定设置有驱动盘(62),且靠近主体机箱(1)一侧的驱动盘(62)上固定设置有连接轴(6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缠绕管可变内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块(7)包括与导向滑槽(64)滑动配合的调节连板(71),所述调节连板(71)两侧均设置有与限位导轨(65)相配合的限位滑槽(74),所述调节连板(71)上端固定设置有与缠绕辊(8)相连的连接环(7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缠绕管可变内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部件(9)包括固定安装在主体机箱(1)上的调节电机(91)和转动安装在驱动连杆(61)上的调节轮盘(94),所述调节轮盘(94)上设置有多个呈环形阵列分布的弧形槽(95),所述弧形槽(95)处设置有调节连杆(96),所述调节连杆(96)固定连接在调节块(7)上;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缠绕管可变内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紧部件(4)包括张紧座(44),所述张紧座(44)上滑动设置有张紧连杆(45),所述张紧连杆(45)端部固定连接有轴承座(46),所述轴承座(46)上安装有张紧轴,所述张紧轴上固定安装有张紧轮(48),所述张紧连杆(45)外周套设有张紧弹簧(47)。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缠绕管可变内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紧座(44)上固定设置有驱动块(43),所述主体机箱(1)侧壁上设置有与驱动块(43)滑动配合的调节滑槽(101),所述主体机箱(1)内固定设置有立板(41),所述立板(41)上固定安装有驱动缸(42),所述驱动缸(42)输出端固定连接在驱动块(43)上,所述张紧座(44)内固定设置有传感器(49)。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缠绕管可变内径控制装置,包括主体机箱,所述主体机箱上转动安装有驱动架,所述驱动架上滑动安装有多组调节块,多组调节块呈环形阵列分布在驱动架上,所述驱动架上安装有调节部件,所述调节部件用于驱动调节块沿着驱动架滑动;所述调节块上固定连接有缠绕辊,所述主体机箱上安装有驱动件,所述驱动件用于带动驱动架转动,所述主体机箱上端固定安装有测量件,所述测量件用于测量缠绕管外径;本发明通过红外仪检测出管材的外径,然后用所测外径数据减去管材的结构总高度乘以二得到管材的内径,当内径超出设定数值后,红外仪会将信号通过处理后反馈至调节部件,通过调节部件及时对缠绕管的尺寸进行准确控制。

技术研发人员:谢昌春,何业祥,徐如乐,施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东塑管业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