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半导体制程密封用全氟醚橡胶混炼制备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5994673发布日期:2023-11-16 05:19阅读:67来源:国知局
一种半导体制程密封用全氟醚橡胶混炼制备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橡胶制备,具体是一种半导体制程密封用全氟醚橡胶混炼制备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1、在橡胶制品生产厂中,开炼机是应用较早的一种橡胶混炼设备,在压延机生产线上,开炼机用在压延机前、混合机后,作用是把混合后的胶料充分混炼,混合均匀,从而为压延机压延成型提供较为均匀的熔融料。开炼机工作时,通过相对回转的两个辊筒之间的旋转,对两辊之间所形成辊距缝隙中的胶料产生剪切和碾压作用,从而达到混炼的目的。

2、例如公开号为cn114888996a的发明涉及橡胶加工设备领域,具体说是一种混炼橡胶用开炼机,包括支腿、壳体、进料装置、混炼装置、送液装置、刮料装置和出料装置,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开炼机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两个相对回转的辊筒将混合后的胶料进行挤压,由于单次挤压无法达到充分混合均匀的目的,所以需要进行多次反复挤压才能使胶料达到符合规定的均匀度,导致花费时间较长,混炼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3、上述装置在对橡胶进行密炼时,常常需要将挤压后的胶料通过人工的方式再次将胶料取下,并将胶料再次放在对辊上进行挤压,但操作人员在将胶料拿起放置在对辊上时,这个过程将可能导致对辊对操作人员的手部进行碾压,同时通过人工反复上料的操作,当人们长时间工作时,也会产生疲劳,进而导致工作效率的降低,因此提出一种半导体制程密封用混炼制备装置,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半导体制程密封用混炼制备装置及方法,解决了人工反复上料较为危险,同时机效率低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半导体制程密封用全氟醚橡胶混炼制备装置,包括防护外壳和设置在防护外壳内墙两侧的碾压辊,所述防护外壳内腔的底部设置有动力机构,所述防护外壳内腔的底部还设置有位于动力机构上方的推动组件,所述防护外壳前端的内腔中设置有循环料组件,所述防护外壳远离循环料组件一端内腔中活动卡接有压力组件和下料组件,以及设置在防护外壳内壁一侧的一组导向凸起,所述防护外壳远离循环料组件有一侧的内腔中活动卡接有防护隔板,所述防护隔板的一侧等距离固定连接有第五弹簧;

3、所述循环料组件包括有竖杆,所述竖杆活动连接在防护外壳前端的内腔中,所述竖杆的两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塑料板和第二塑料板,所述竖杆的内腔等距活动卡接有钉柱,所述钉柱靠内的一端固定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远离钉柱的一端与竖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塑料板和第二塑料板均与防护外壳的内腔活动连接。

4、优选地,所述动力机构包括有动力电机和传动带,所述动力电机底部的一端与防护外壳固定连接,所述动力电机的输出轴端固定连接有传动齿轮,所述防护外壳内腔的两侧分别活动卡接有第二转轴和第一转轴,所述第二转轴和第一转轴的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传动轮和齿轮块,所述传动轮和传动齿轮通过传动带传动连接,所述传动齿轮和齿轮块啮合连接。

5、优选地,所述推动组件包括橡胶环,所述橡胶环活动连接在位于传动齿轮上方防护外壳的内腔中,所述橡胶环的内腔等距离活动卡接有斜块和方块,且两者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且第二弹簧底部一端与橡胶环固定连接,所述斜块和方块相互靠近的一端铰接。

6、优选地,所述压力组件包括有压力块,所述压力块活动卡接防护外壳远离循环料组件一侧的内腔中,所述压力块的中部的设置有第三弹簧,且第三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压力块和防护外壳固定连接,所述防护外壳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拉绳,且拉绳的两端分别与压力块和第二塑料板固定连接。

7、优选地,所述下料组件包括有斜板门,所述斜板门活动卡接在防护外壳远离循环料组件一侧的内腔中,所述斜板门的内腔固定连接有连接轴杆,所述连接轴杆底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拨杆,位于拨杆下方防护外壳的内腔中活动卡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限制柱和第四弹簧,所述第四弹簧的底部与防护外壳固定连接,所述限制柱顶部的一贯穿防护外壳并延伸至防护外壳的外部。

8、优选地,所述钉柱远离第一弹簧的一端贯穿竖杆的侧壁并与防护外壳抵接,所述碾压辊与防护外壳的内腔活动连接,所述导向凸起靠近循环料组件一端的高度低于另一端的高度,所述碾压辊和导向凸起之间留有间隙。

9、优选地,所述第二转轴和第一转轴的外表面分别与碾压辊的内腔固定连接,且两个碾压辊之间留有间隙,所述传动齿轮与齿轮块的齿牙数相等,所述传动齿轮中部的直径小于传动轮中部的直径。

10、优选地,所述橡胶环的内壁与第一转轴所连接碾压辊的外表面传动连接,所述斜块和方块顶部的一端均贯穿橡胶环的顶部并延伸至橡胶环的外部,位于橡胶环外部的斜块和方块相对一侧之间的距离大于竖杆的宽度,且与竖杆配合,所述斜块远离方块的一端与防护外壳的内壁相配合,远离循环料组件一侧的所述斜块和方块位于橡胶环的内部,且两的顶部均与防护外壳抵接。

11、优选地,所述连接轴杆中上部的一端贯穿防护外壳的顶部并延伸出至防护外壳的外部,所述拨杆底部的一端与斜板门的轴心共线,且拨杆底部的一端与防护外壳活动卡接,且所述斜板门底部的一端与橡胶环的顶部接触,所述防护隔板远离连接轴杆的一侧呈弧状,且弧状处与碾压辊的外表面相配合,所述限制柱与拨杆相配合,所述斜板门靠近防护隔板的一侧与防护隔板抵接。

12、一种半导体制程密封用全氟醚橡胶混炼制备方法,其使用步骤包括:

13、s1、首先操作人员先将橡胶从防护外壳的顶部放入防护外壳的内部之中,随后操作人员运行动力电机,将会使得传动齿轮发生旋转,进而带动齿轮块和第一转轴发生旋转,同时传动齿轮还会带动传动带、传动轮和第二转轴发生旋转,从而使得两个碾压辊发生旋转,由于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所带动碾压辊的转速不同,此时橡胶将会发生向靠近第一转轴一侧移动,同时第一转轴所连接碾压辊的旋转还会带动橡胶环和方块发生移动,从而推动竖杆发生移动并使得防护外壳解除对钉柱的挤压,从而使得钉柱远离第一弹簧的一端与橡胶接触并推动橡胶向靠近导向凸起的一侧发生移动,随着碾压辊的旋转还会使得橡胶沿着导向凸起从防护外壳底部移动至防护外壳的上部,从而使得橡胶循环至初始位置并开始下一循环的混炼;

14、s2、在竖杆发生移动的过程中还会带动第二塑料板发生向靠近第一弹簧的一侧发生移动,从而通过第二塑料板拉动拉绳,进而使得拉绳远离第二塑料板的一端拉动压力块发生向靠近碾压辊的一侧发生移动,从而挤压循环过来的橡胶向靠近碾压辊的一侧发生移动,从而防止了循环回来的橡胶会发生堆积情况的发生;

15、s3、当操作人员需要下料时,此时操作人员旋转连接板,同时向下移动连接板带动限制柱移动至防护外壳的内部,连接轴杆并使得斜板门发生旋转,进而使得斜板门弧面的一端与碾压辊带动的表面贴合,此时松开对连接板的按压,在第四弹簧弹力的作用下使得连接板和限制柱向上移动,并完成对拨杆的固定,此时通过碾压辊挤压旋转带动过来的橡胶将会通过斜板门的导向并沿着防护外壳的内壁并输送出至防护外壳的外部,完成下料操作。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7、本发明通过动力机构、循环料组件、碾压辊和推动组件等结构之间的配合,使得装置具有安全高效对橡胶进行混炼的作用,通过运行动力电机使得传动齿轮发生旋转,带动齿轮块和第一转轴发生旋转,同时传动齿轮还会带动传动带、传动轮和第二转轴发生旋转,使得两个碾压辊发生旋转并对橡胶进行混炼,由于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所带动碾压辊的转速不同,此时橡胶将会发生向靠近第一转轴一侧移动,同时第一转轴所连接碾压辊的旋转还会带动橡胶环和方块发生移动,从而推动竖杆发生移动并使得防护外壳解除对钉柱的挤压,从而使得钉柱远离第一弹簧的一端与橡胶接触并推动橡胶向靠近导向凸起的一侧发生移动,随着碾压辊的旋转还会使得橡胶沿着导向凸起从防护外壳底部移动至防护外壳的上部,从而使得橡胶循环至初始位置并开始下一循环的混炼;

18、本发明通过压力块、第三弹簧、拉绳和第二塑料板等结构之间的配合,使得装置具有防止橡胶在循环混炼过程中会发生堆积的作用,通过竖杆发生移动的过程中还会带动第二塑料板发生向靠近第一弹簧的一侧发生移动,从而通过第二塑料板拉动拉绳,进而使得拉绳远离第二塑料板的一端拉动压力块发生向靠近碾压辊的一侧发生移动,从而挤压循环过来的橡胶向靠近碾压辊的一侧发生移动,从而防止了循环回来的橡胶会发生堆积情况的发生;

19、本发明通过斜板门、连接轴杆、限制柱和连接板等结构之间的配合,使得装置具有便于对混炼完成的橡胶进行下料的作用,通过旋转连接板,同时向下移动连接板带动限制柱移动至防护外壳的内部,连接轴杆并使得斜板门发生旋转,进而使得斜板门弧面的一端与碾压辊带动的表面贴合,此时松开对连接板的按压,在第四弹簧弹力的作用下使得连接板和限制柱向上移动,并完成对拨杆的固定,此时通过碾压辊挤压旋转带动过来的橡胶将会通过斜板门的导向并沿着防护外壳的内壁并输送出至防护外壳的外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