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材料塔器及其制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046346发布日期:2024-02-20 20:41阅读:13来源:国知局
复合材料塔器及其制备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塔器及其制备,具体涉及复合材料塔器及其制备装置。


背景技术:

1、众所周知,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质的材料,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在宏观(微观)上组成具有新性能的材料,各种材料在性能上互相取长补短,产生协同效应,使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优于原组成材料而满足各种不同的要求,综合考究复合材料的特性,我们提出一种复合材料塔器及其制备装置以提高塔器的使用。

2、经检索,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2011027394.1的发明专利公开了玻璃钢生产用涂胶缠绕一体式缠绕设备及其实施方法,其大致描述为,包括四个支柱,支柱上端固接有工作台,工作台内部开设有空腔,空腔内部设置有移动组件,移动组件上端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上端设置有涂胶箱和两组支架,涂胶箱内部前后壁转动连接有两组第一导向辊,支架上端转动连接有第二导向辊,工作台上端左侧固接有两个固定板,前侧固定板上侧转动连接有转轴,转轴前端设置有联动组件,转轴另一端固接有第一挡盘,第一挡盘另一端设置有第一插柱,后侧固定板一端设置有驱动箱,驱动箱内部设置有调节组件,调节组件前端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另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插柱,第二插柱外壁固接有第二挡盘,工作台上端开设有移动槽,移动槽与空腔相连通,其在使用时,首先将芯模一端套在第一插柱外部,并紧靠第一挡盘侧壁,然后通过调节组件使得第二插柱插入芯模且第二挡盘贴紧芯模另一端,进而对芯模进行固定,然后将玻璃钢纤维丝分别穿过右侧第二导向辊,再进入涂胶箱中穿过两个第一导向辊,进行涂胶工作,再穿过左侧第二导向辊,最终缠绕在芯模上,通过联动组件带动芯模进行转动,使得玻璃钢纤维丝均匀的缠绕在芯模上,实现了涂胶和缠绕一体化,通过联动组件和移动组件配合,带动支撑板和上端涂胶等部件前后移动,在缠绕的同时进行涂料,启动泵体随时抽取涂胶箱中的胶液,而通过进胶管同时往涂胶箱内注入胶液,使胶液能够连续不断的循环更新。

3、上述的现有技术方案虽然可以实现管状的玻璃钢的缠绕生产,但是由于塔器大多设置有端头的封堵,因此如何实现塔器的一次缠绕成型,前述的技术方案提及较少,适用性较差,功能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复合材料塔器及其制备装置,其可以实现塔器中的侧筒和端头的同步制作,方便实现塔器的一次缠绕成型,适用性较好,功能性较高。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复合材料塔器及其制备装置,包括筒状塔器和工作台,还包括两个轨道、两个外连接移动架和两个内连接移动架,所述筒状塔器包括相互配合的侧筒和两个端头,两个所述轨道均固定连接在所述工作台的顶端,两个所述外连接移动架和两个内连接移动架均滑动连接在两个轨道上,两个外连接移动架上均固定连接有固定环,两个所述固定环内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环形架和第二环形架,两个固定环上均安装有第一伺服电机,两个所述第一伺服电机分别用于所述第一环形架的转动驱动和所述第二环形架的转动驱动,第一环形架上滑动连接有多个第一主动弧形板和多个第一被动弧形板,多个所述第一主动弧形板和多个第一被动弧形板配合形成第一筒状支撑结构,多个所述第一被动弧形板与其相邻的两个第一主动弧形板之间均连接有多个第一牵引绳,第二环形架上滑动连接有多个第二主动弧形板和多个第二被动弧形板,多个所述第二主动弧形板和多个第二被动弧形板配合形成第二筒状支撑结构,所述第一筒状支撑结构和第二筒状支撑结构配合形成侧筒的支撑成型,多个所述第二被动弧形板与其相邻的两个第二主动弧形板之间均连接有多个第二牵引绳,多个第一被动弧形板与第一环形架之间以及多个第二被动弧形板与第二环形架之间均设置有弹性簧,第一环形架内和第二环形架内分别安装有第一同步结构和第二同步结构,所述第一同步结构用于多个第一主动弧形板均相对于第一环形架的同步调整,多个第二同步结构用于多个第二主动弧形板均相对于第二环形架的同步调整,两个所述内连接移动架内均安装有端头成型结构,所述端头成型结构用于端头的成型。

5、优选的,两个所述端头成型结构均包括转动安装架,两个所述转动安装架分别转动连接在两个所述内连接移动架内,两个内连接移动架上均安装有第二伺服电机,两个所述第二伺服电机分别用于两个转动安装架的转动控制,两个转动安装架上均转动连接有转动环,且两个转动安装架上均安装有第二伺服电机,两个所述第三伺服电机分别用于两个所述转动环的转动驱动,两个转动环内均固定连接有凹腔支撑盘,两个转动环内均滑动连接有活动延伸环,两个所述转动环内均设置有安装腔,两个所述安装腔内均设置有调节组件,两个所述调节组件分别用于两个活动延伸环分别相对于两个转动环的调整。

6、进一步的,两个所述调节组件均包括圆环架,两个所述圆环架上均设置有第一直段和第二直段,两个所述第一直段上均转动连接有安装耳,两个所述安装耳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所述安装腔内,两个所述第二直段上均连接有推动架,两个所述推动架上均螺纹连接有螺纹杆,两个所述螺纹杆分别与两个转动环转动连接,两个圆环架上均连接有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板分别与两个所述活动延伸环连接,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板也分别与两个活动延伸环连接。

7、优选的,两个所述推动架上均开设有条形孔,两个所述第二直段分别位于两个所述条形孔内。

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同步结构包括第一电动伸缩杆和多个第一转动板,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安装在所述第一环形架的左端,第二同步结构包括第二电动伸缩杆和多个第二转动板,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安装在所述第二环形架的右端,第一电动伸缩杆的伸缩杆上和第二电动伸缩杆的伸缩杆上均固定连接有同步驱动架,两个所述同步驱动架上分别设置有第一环形槽和第二环形槽,多个所述第一转动板均与所述第一环形架转动连接,多个第一转动板均连接有第一中介座,多个第一中介座分别与多个所述第一主动弧形板固定连接,多个第一转动板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驱动块,多个所述第一驱动块均插入第一环形槽内,多个所述第二转动板均与所述第二环形架转动连接,多个第二转动板均连接有第二中介座,多个所述二中介座分别与多个第二主动弧形板连接,多个第二转动板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驱动块,多个所述第二驱动块均插入第二环形槽内。

9、优选的,多个所述第一转动板上和多个第二转动板上均开设有连接孔,多个所述连接孔内均固定连接有贯穿轴,多个所述第一中介座和多个所述第二中介座内均开设有与所述贯穿轴匹配的连接条孔。

10、进一步的,两个所述内连接移动架内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杆,两个所述转动安装架上均设置有与所述限位杆匹配的凹定位槽。

11、优选的,两个所述轨道的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开设有与所述外连接移动架匹配的外燕尾槽,两个所述轨道的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开设有与所述内连接移动架匹配的内燕尾槽。

12、进一步的,两个所述轨道上滑动连接有移动滑架,所述移动滑架上滑动连接有上回收箱和下回收箱,所述上回收箱和下回收箱之间设置有随动结构,所述随动结构安装在所述移动滑架上,上回收箱和下回收箱分别滑动连接有长弹性刮板和短弹性刮板,所述长弹性刮板与下回收箱之间和短弹性刮板与上回收箱之间均连接有多个竖簧。

13、优选的,所述随动结构包括中转轴,所述中转轴转动连接在所述移动滑架上,中转轴上固定连接有两个齿轮,两个所述齿轮均啮合有齿条,两个所述齿条分别与所述上回收箱固定连接和下回收箱固定连接,与上回收箱固定连接的齿条连接有外伸杆,所述外伸杆固定连接有横簧,所述横簧与移动滑架连接。

14、(三)有益效果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复合材料塔器及其制备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6、1.本发明中,通过第一筒状支撑结构和第二筒状支撑结构的配合,形成塔筒的侧筒的预缠绕成型的辅助支撑结构,相对于预缠绕成型的塔筒的侧筒的相对分离较为方便,实用性较好。

17、2.本发明中,通过端头成型结构的设计,形成塔筒的端头的预制成型结构,同时方便搭配第一筒状支撑结构和第二筒状支撑结构,实现塔器的一次缠绕成型,适用性较好,功能性较高。

18、3.本发明中,通过第一同步结构的设计和第二同步结构的设计,方便第一筒状支撑结构和第二筒状支撑结构的外撑成型,达到对预缠绕成型的塔筒的侧筒形成支撑的效果,也方便第一筒状支撑结构和第二筒状支撑结构的缩口调整,以方便相对于塔筒的侧筒成型后的退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