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汽车结构件的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440683发布日期:2023-09-14 00:24阅读:2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汽车结构件的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汽车结构件,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汽车结构件的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1、汽车结构件是发动机、底盘、车身和电气设备、轮胎五个基本部分组成,汽车结构件指的是前后纵梁、a、b、c三对支柱,以及前后轮旋,汽车结构件因为影响着汽车驾驶的安全性,所以在车况鉴定和贬值问题上的影响最大,汽车零部件的生产往往需要通过注塑这个过程,当零件在注塑模具中冷却成型后将产品取出即可,但是传统的注塑过程的生产周期较长,需要等待注塑产品冷却至一定程度后方可取出,但是取出操作不便捷,影响工件加工的效率。

2、现有的专利公告号cn213321428u公开了一种汽车零部件注塑模具,包括上模、下模和模芯,所述模芯的底部安装有导热板,所述导热板的周部设有水槽,所述导热板的一侧设有第一排气孔,所述上模的靠近所述导热板的一侧设有第二排气孔,当所述注塑模具闭合时,所述第一排气孔和所述第二排气孔连接,用于排出注塑所产生的气体。本注塑模具通过设置有导热板和水槽,能够将模芯中产品的热量导出模具,大大减少了注塑的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通过设置排气孔,能够很好的将注塑过程产生的气体排出模具中,且不会有多余的气体残留在模具,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3、基于上述专利的检索,以及结合现有技术中的汽车结构件加工发现,上述注塑模具在实际应用时,虽然能够将气体排出模具,但是脱模效果不好,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现有设备不能够便捷的使工件进行脱模,容易导致工件生产加工脱模时造成损坏,影响设备对工件进行生产加工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汽车结构件的注塑模具,具备提高设备对工件进行脱模操作的效率的优点,解决了现有设备不能够便捷的使工件进行脱模,容易导致工件生产加工脱模时造成损坏,影响设备对工件进行生产加工的实用性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汽车结构件的注塑模具,包括底座以及用于对工件进行脱模的脱模部件,所述脱模部件包括设于底座一侧的定模架、开设于定模架内侧的模腔、设于底座顶部的支架、设于支架一侧的两个气缸、设于气缸一侧的伸缩杆、设于伸缩杆一端的动模架、开设底座一侧且位于定模架两侧的安装槽、开设于安装槽一侧的活动槽、设于活动槽一侧的推动槽、设于安装槽一侧的第一垫板、设于第一垫板一侧的带动杆、设于第一垫板另一侧的推动杆、套设于推动杆外侧的第一弹簧、设于活动槽一侧的第二垫板、设于第二垫板一侧的从动杆、设于第二垫板另一侧的挤压杆、套设于从动杆外侧的第二弹簧、设于推动槽一侧的第三垫板、设于第三垫板一侧的挤压块、设于第三垫板另一侧的脱模杆以及套设于脱模杆外侧的第三弹簧,所述第一垫板与安装槽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垫板与活动槽滑动连接,所述第三垫板与推动槽滑动连接,所述安装槽和活动槽以及推动槽截面均为“中”字形。

3、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第一垫板两侧分别设有导向块,所述安装槽两侧分别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块与导向槽滑动连接。

4、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推动杆一端设有递进部,所述从动杆一端和挤压杆一端分别设有从动部,所述挤压块一侧设有滑动部,所述递进部和从动部以及滑动部截面均为弧形。

5、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安装槽和活动槽以及推动槽截面均为“中”字形。

6、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支架底部四周分别设有支撑腿。

7、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脱模杆顶部设有脱模块,所述脱模块顶部设有推动部,所述推动部截面为弧形。

8、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脱模块外侧套设有均匀排列的两个密封环。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0、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底座、定模架、模腔、支架、气缸、伸缩杆、动模架、安装槽、活动槽、推动槽、第一垫板、带动杆、推动杆、第一弹簧、第二垫板、从动杆、挤压杆、第二弹簧、第三垫板、挤压块、脱模杆以及第三弹簧,第一垫板与安装槽滑动连接,第二垫板与活动槽滑动连接,第三垫板与推动槽滑动连接,气缸能够通过伸缩杆带动动模架进行靠近或远离定模架,第三弹簧能够对第三垫板进行挤压,然后第三垫板带动脱模杆进入推动槽内,第二弹簧能够对第二垫板进行挤压,第二垫板带动从动杆远离挤压块,第一弹簧能够对第一垫板进行挤压,然后第一垫板带动推动杆进行向上运动,能够防止脱模杆影响动模架与定模架对工件进行生产加工的效果,当需要脱模,向下按压带动杆,使带动杆挤压第一垫板一侧的推动杆,然后推动杆挤压第二垫板一侧的从动杆,然后从动杆挤压第二垫板一侧的挤压杆,使挤压杆对挤压块进行挤压,然后挤压块挤压第三垫板一侧的脱模杆进行向上运动,能够使两个脱模杆对工件进行脱模操作,提高设备对工件进行生产加工的效率和实用性,避免工件发生损坏。

11、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导向块以及导向槽,导向块与导向槽滑动连接,能够使导向块对第一垫板进行导向和限位,提高第一垫板在安装槽内进行滑动的稳定性。

12、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递进部、从动部以及滑动部,递进部和从动部以及滑动部截面均为弧形,便于推动杆对从动杆进行挤压,也能够便于挤压杆对挤压块进行挤压,提高脱模杆支撑工件与模腔发生脱离的便捷性。

13、4、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安装槽和活动槽以及推动槽截面均为“中”字形,安装槽能够对第一垫板进行限位,防止第一垫板脱离安装槽,活动槽能够对第二垫板进行限位,推动槽能够对第三垫板进行限位。

14、5、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支撑腿,能够使四个支撑腿对支架进行稳定支撑。

15、6、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脱模块以及推动部,推动部截面为弧形,能够使脱模杆挤压脱模块对工件进行推动,同时推动部能够增加脱模块与工件接触的面积,避免脱模杆造成工件的损坏。

16、7、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密封环,能够使密封环增加脱模块与推动槽之间的密封性。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汽车结构件的注塑模具,包括底座(1)以及用于对工件进行脱模的脱模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模部件包括设于底座(1)一侧的定模架(11)、开设于定模架(11)内侧的模腔(12)、设于底座(1)顶部的支架(13)、设于支架(13)一侧的两个气缸(14)、设于气缸(14)一侧的伸缩杆(15)、设于伸缩杆(15)一端的动模架(16)、开设底座(1)一侧且位于定模架(11)两侧的安装槽(17)、开设于安装槽(17)一侧的活动槽(18)、设于活动槽(18)一侧的推动槽(19)、设于安装槽(17)一侧的第一垫板(20)、设于第一垫板(20)一侧的带动杆(21)、设于第一垫板(20)另一侧的推动杆(22)、套设于推动杆(22)外侧的第一弹簧(23)、设于活动槽(18)一侧的第二垫板(24)、设于第二垫板(24)一侧的从动杆(25)、设于第二垫板(24)另一侧的挤压杆(26)、套设于从动杆(25)外侧的第二弹簧(27)、设于推动槽(19)一侧的第三垫板(28)、设于第三垫板(28)一侧的挤压块(29)、设于第三垫板(28)另一侧的脱模杆(30)以及套设于脱模杆(30)外侧的第三弹簧(31),所述第一垫板(20)与安装槽(17)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垫板(24)与活动槽(18)滑动连接,所述第三垫板(28)与推动槽(19)滑动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结构件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垫板(20)两侧分别设有导向块(32),所述安装槽(17)两侧分别开设有导向槽(33),所述导向块(32)与导向槽(33)滑动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结构件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杆(22)一端设有递进部(221),所述从动杆(25)一端和挤压杆(26)一端分别设有从动部(261),所述挤压块(29)一侧设有滑动部(291),所述递进部(221)和从动部(261)以及滑动部(291)截面均为弧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结构件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17)和活动槽(18)以及推动槽(19)截面均为“中”字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结构件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3)底部四周分别设有支撑腿(34)。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结构件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模杆(30)顶部设有脱模块(301),所述脱模块(301)顶部设有推动部(302),所述推动部(302)截面为弧形。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结构件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模块(301)外侧套设有均匀排列的两个密封环(303)。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车结构件的注塑模具,包括底座以及用于对工件进行脱模的脱模部件,所述脱模部件包括设于底座一侧的定模架、开设于定模架内侧的模腔、设于底座顶部的支架、设于支架一侧的两个气缸、设于气缸一侧的伸缩杆、设于伸缩杆一端的动模架、开设底座一侧且位于定模架两侧的安装槽以及开设于安装槽一侧的活动槽,本技术通过设置底座、定模架、伸缩杆、从动杆以及脱模杆,使挤压杆对挤压块进行挤压,然后挤压块挤压第三垫板一侧的脱模杆进行向上运动,能够使两个脱模杆对工件进行脱模操作,解决了现有设备不能够便捷的使工件进行脱模,容易导致工件生产加工脱模时造成损坏,影响设备对工件进行生产加工的实用性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刘海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鱼台永日工贸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05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