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脱倒扣的模具及其脱倒扣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94876发布日期:2023-09-09 15:54阅读:30来源:国知局
可脱倒扣的模具及其脱倒扣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模具,尤其涉及可脱倒扣的模具及其脱倒扣结构。


背景技术:

1、模具在生产制作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的生活用品大部分离不开模具,例如杯子、键盘等塑胶制品。此外在汽车领域,汽车车门安装的电线护套也是通过模具制作而成。

2、在利用模具制作产品的过程中,由于产品的自身需求,通常会在产品的表面开设卡槽或孔,在产品完成后,需要进行脱模操作,但是在脱模的过程中,成型结构会对卡槽或孔的部分造成干涉。

3、目前,制成的电线护套会形成一倒扣卡槽,现有的模具在将电线护套制作成功后,通常会采取强制顶出的方式进行脱模,但是这样会导致形成倒扣卡槽的部位被拉伤,并且出现产品pl线。同时由于受电线护套自身功能限制,在形成倒扣卡槽的部位需要做漏水测试,若产品在脱模的过程中并未进行脱倒扣操作,可能会由于部位被拉伤影响产品的密封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势在于提供可脱倒扣的模具,在脱模的同时,完成脱倒扣操作,避免成型部对倒扣卡槽的脱模造成干涉,减少脱模过程中发生的形变,同时避免出现产品pl线,已改善产品外观以及性能。

2、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势在于提供可脱倒扣的模具,在脱倒扣的过程中,利用限位件限定脱倒扣件的移动方向,确保按照预定的方向进行脱倒扣操作,避免脱倒扣的过程中方向偏移影响脱倒扣的效果。

3、为达到本实用新型以上至少一个优势,本实用新型提供可脱倒扣的模具,主要用于一产品的脱倒扣,所述产品具有一倒扣卡槽,所述可脱倒扣的模具包括:

4、一模座组件,所述模座组件包括一上模座、一下模座和一成型座,所述上模座被可上下移动地安装于所述下模座,所述上模座和所述下模座之间形成至少一成型腔,所述成型座安装于所述成型腔,所述上模座具有一注塑口,所述注塑口连通于所述成型腔;

5、一脱倒扣组件,所述脱倒扣组件包括一组带移件、至少一脱倒扣件和一联动构件,所述脱倒扣件通过所述联动构件可沿纵向前后移动地安装于所述带移件,所述带移件被可驱动地上下移动,并且所述带移件被设置能够上下移动的同时,联动所述联动构件带动所述脱倒扣件前后移动。

6、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脱倒扣件具有一成型部,所述成型部的尺寸适配于所述倒扣卡槽,所述脱倒扣件置于所述成型腔,并且所述脱倒扣件安装于所述成型座。

7、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联动构件包括一安装件、一组限位件和一组连接件,所述安装件通过所述连接件安装于所述限位件和所述带移件,所述限位件具有一第一斜槽,所述第一斜槽的延长线和所述限位件顶面之间的夹角呈钝角,所述带移件具有一水平横槽,所述水平横槽和所述第一斜槽相互连通,所述连接件置于所述水平横槽和所述第一斜槽形成的一放置空间。

8、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连接件由所述安装件一体形成。

9、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脱倒扣组件还包括一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安装于所述带移件,所述安装件具有一限位本体,所述限位本体由所述安装件沿纵向朝所述限位件的方向延伸形成,所述限位件具有一限位结构,所述限位本体可沿纵向移动地安装于所述限位结构,所述成型座安装于所述限位件。

10、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限位本体具有一滑动部和一止挡部,所述止挡部由所述滑动部延伸形成,所述止挡部由所述滑动部沿垂直方向延伸形成。

11、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可脱倒扣的模具还包括一脱模组件,所述脱模组件包括一组移动件和一脱模构件,所述脱模构件安装于所述移动件,并且所述脱模构件安装于所述成型腔,所述带移件包括一第二斜槽,所述移动件的两端部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二斜槽,并且所述第二斜槽的低端位于远离所述脱倒扣件的一侧,所述限位件还具有一竖槽,所述竖槽连通于所述第一斜槽。

12、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移动件包括一移动本体和一安装本体,所述脱模构件安装于所述移动本体靠近所述脱倒扣件的一端,所述安装本体安装于所述移动本体的两端,并且所述安装本体置于所述第二斜槽。

13、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安装本体具有一握持部,所述握持部由所述安装本体沿横向延伸,并伸出所述第二斜槽。

14、脱倒扣结构,主要在一模座组件中对一产品进行脱倒扣操作,所述模座组件包括一上模座、一下模座和一成型座,所述上模座被可上下移动地安装于所述下模座,所述上模座和所述下模座之间形成至少一成型腔,所述成型座安装于所述成型腔,所述上模座具有一注塑通道,所述注塑通道形成一注塑口,所述注塑通道连通于所述注塑口和所述成型腔,所述产品具有一倒扣卡槽,所述脱倒扣结构包括:

15、一脱倒扣组件,所述脱倒扣组件包括一组带移件、至少一脱倒扣件和一联动构件,所述脱倒扣件通过所述联动构件可前后移动地安装于所述带移件,所述带移件安装于所述上模座,并且所述带移件通过上下移动联动所述联动构架带动所述脱倒扣件前后移动,以完成脱倒扣操作。



技术特征:

1.可脱倒扣的模具,主要用于一产品的脱倒扣,所述产品具有一倒扣卡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脱倒扣的模具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可脱倒扣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脱倒扣件具有一成型部,所述成型部的尺寸适配于所述倒扣卡槽,所述脱倒扣件置于所述成型腔,并且所述脱倒扣件安装于所述成型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可脱倒扣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构件包括一安装件、一组限位件和一组连接件,所述安装件通过所述连接件安装于所述限位件和所述带移件,所述限位件具有一第一斜槽,所述第一斜槽的延长线和所述限位件顶面之间的夹角呈钝角,所述带移件具有一水平横槽,所述水平横槽和所述第一斜槽相互连通,所述连接件置于所述水平横槽和所述第一斜槽形成的一放置空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可脱倒扣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由所述安装件一体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可脱倒扣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脱倒扣组件还包括一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安装于所述带移件,所述安装件具有一限位本体,所述限位本体由所述安装件沿纵向朝所述限位件的方向延伸形成,所述限位件具有一限位结构,所述限位本体可沿纵向移动地安装于所述限位结构,所述成型座安装于所述限位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可脱倒扣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本体具有一滑动部和一止挡部,所述止挡部由所述滑动部延伸形成,所述止挡部由所述滑动部沿垂直方向延伸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可脱倒扣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脱倒扣的模具还包括一脱模组件,所述脱模组件包括一组移动件和一脱模构件,所述脱模构件安装于所述移动件,并且所述脱模构件安装于所述成型腔,所述带移件包括一第二斜槽,所述移动件的两端部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二斜槽,并且所述第二斜槽的低端位于远离所述脱倒扣件的一侧,所述限位件还具有一竖槽,所述竖槽连通于所述第一斜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可脱倒扣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件包括一移动本体和一安装本体,所述脱模构件安装于所述移动本体靠近所述脱倒扣件的一端,所述安装本体安装于所述移动本体的两端,并且所述安装本体置于所述第二斜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可脱倒扣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本体具有一握持部,所述握持部由所述安装本体沿横向延伸,并伸出所述第二斜槽。

10.脱倒扣结构,主要在一模座组件中对一产品进行脱倒扣操作,所述模座组件包括一上模座、一下模座和一成型座,所述上模座被可上下移动地安装于所述下模座,所述上模座和所述下模座之间形成至少一成型腔,所述成型座安装于所述成型腔,所述上模座具有一注塑通道,所述注塑通道形成一注塑口,所述注塑通道连通于所述注塑口和所述成型腔,所述产品具有一倒扣卡槽,其特征在于,所述脱倒扣结构包括: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可脱倒扣的模具和脱倒扣结构,主要用于一产品的脱倒扣,所述产品具有一倒扣卡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脱倒扣的模具包括一模座组件和一脱倒扣组件,所述模座组件包括一上模座、一下模座和一成型座,所述上模座被可上下移动地安装于所述下模座,所述上模座和所述下模座之间形成至少一成型腔,所述成型座安装于所述成型腔,所述上模座具有一注塑通道,所述注塑通道形成一注塑口,所述注塑通道连通于所述注塑口和所述成型腔。所述脱倒扣组件包括一组带移件、至少一脱倒扣件和一联动构件,所述带移件安装于所述上模座,并且所述带移件上下移动联动所述联动构架带动所述脱倒扣件前后移动。

技术研发人员:徐道杰,顾海清,倪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创锦塑胶模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23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