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止动型复合斜撑抽芯机构及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916472发布日期:2023-07-28 00:05阅读:43来源:国知局
一种止动型复合斜撑抽芯机构及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含倒扣小产品成型塑件顶出技术,特别涉及一种止动型复合斜撑抽芯机构及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1、随着消费电子市场逐步升级,电子产品的性能备受关注,产品迭代速度快,体积也越做越小,这就要求产品内部塑胶零部件内部结构越来越复杂,体积越来越小,尺寸精度要求高,功能更加完善等。塑胶产品零部件为满足装配要求,通常会在垂直于脱模方向的方向在产品上设置卡扣,这在模具成型中属于倒扣,这种情况下产品特征与脱模方向会产生冲突,不能直接强制取出,必须使用斜撑在沿脱模方向顶出时,斜撑同步后退脱出一定距离远离产品,便于产品顶出。但顶出的过程经常会出现产品粘连斜撑的现象,导致产品取出困难甚至拉伤产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止动型复合斜撑抽芯机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产品被顶出时粘连斜撑而导致产品取出困难甚至被拉伤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为实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止动型复合斜撑抽芯机构,包括动模镶件、夹持件和限位件,所述夹持件包括第一斜撑和第二斜撑,所述第一斜撑和所述第二斜撑均具有紧固端,所述夹持件与所述动模镶件沿第一方向滑接而使两个所述紧固端沿第二方向相互靠近以夹持产品或相互远离以释放产品,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所述限位件用于在两个所述紧固端相互远离时限定产品向所述紧固端方向的移动。

3、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动模镶件开设有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滑槽与所述第二滑槽的延伸方向相交且关于所述第二方向对称,在所述夹持件与所述动模镶件滑接时,所述第一斜撑沿所述第一滑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滑槽滑接,所述第二斜撑沿所述第二滑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滑槽滑接。

4、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在所述夹持件与所述动模镶件沿所述第一方向滑接时,所述限位件和所述夹持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同步移动。

5、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限位件沿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动模镶件滑接,所述夹持件抵接所述限位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两侧,在以所述夹持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时,带动所述限位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

6、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限位件包括第一止动件和第二止动件,所述第一止动件和所述第二止动件分别抵接于产品以限制产品沿第二方向移动,所述第一止动件和所述第一斜撑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同步移动,所述第二止动件和所述第二斜撑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同步移动。

7、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斜撑开设有供所述第一止动件沿所述第二方向置入的第一限位孔,所述第一止动件沿所述第二方向的两侧抵接于所述动模镶件而与所述动模镶件滑接,所述第二斜撑开设有供所述第二止动件沿所述第二方向置入的第二限位孔,所述第二止动件沿所述第二方向的两侧抵接于所述动模镶件而能够与所述动模镶件滑接。

8、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止动件开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二止动件开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和所述第二限位槽分别抵接产品的两侧以限制产品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

9、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槽具有用于抵接产品侧表面的抵接壁和用于支撑产品底部的支撑壁;所述第二限位槽具有用于抵接产品侧表面的第二抵接壁和用于支撑产品底部的第二支撑壁。

10、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滑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形成第一夹角,所述第二滑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形成第二夹角,所述第一夹角的范围为5°~30°,所述第二夹角的范围为5°~30°。

11、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注塑模具,包括如上述的止动型复合斜撑抽芯机构。

12、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产生的有益效果:在实用新型止动型复合斜撑机构及注塑模具中,夹持件在沿第一方向顶出产品的同时夹持产品的紧固端沿第二方向逐渐远离产品,通过限位件抵接产品,限位件与产品相对静止同步移动,能够有效防止产品跟随紧固端移动的方向发生相对移动,使得产品能够顺利取出。



技术特征:

1.一种止动型复合斜撑抽芯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动模镶件(11)、夹持件和限位件,所述夹持件包括第一斜撑(12)和第二斜撑(13),所述第一斜撑(12)和所述第二斜撑(13)均具有紧固端,所述夹持件与所述动模镶件(11)沿第一方向滑接而使两个所述紧固端沿第二方向相互靠近以夹持产品或相互远离以释放产品,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所述限位件用于在两个所述紧固端相互远离时限定产品向所述紧固端方向的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动型复合斜撑抽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模镶件(11)开设有第一滑槽(111)和第二滑槽(112),所述第一滑槽(111)与所述第二滑槽(112)的延伸方向相交且关于所述第二方向对称,在所述夹持件与所述动模镶件(11)滑接时,所述第一斜撑(12)沿所述第一滑槽(111)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滑槽(111)滑接,所述第二斜撑(13)沿所述第二滑槽(112)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滑槽(112)滑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止动型复合斜撑抽芯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夹持件与所述动模镶件(11)沿所述第一方向滑接时,所述限位件和所述夹持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同步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止动型复合斜撑抽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沿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动模镶件(11)滑接,所述夹持件抵接所述限位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两侧,在以所述夹持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时,带动所述限位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止动型复合斜撑抽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包括第一止动件(14)和第二止动件(15),所述第一止动件(14)和所述第二止动件(15)分别抵接于产品以限制产品沿第二方向移动,所述第一止动件(14)和所述第一斜撑(12)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同步移动,所述第二止动件(15)和所述第二斜撑(13)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同步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止动型复合斜撑抽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撑(12)开设有供所述第一止动件(14)沿所述第二方向置入的第一限位孔(121),所述第一止动件(14)沿所述第二方向的两侧抵接于所述动模镶件(11)而与所述动模镶件(11)滑接,所述第二斜撑(13)开设有供所述第二止动件(15)沿所述第二方向置入的第二限位孔(131),所述第二止动件(15)沿所述第二方向的两侧抵接于所述动模镶件(11)而能够与所述动模镶件(11)滑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止动型复合斜撑抽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止动件(14)开设有第一限位槽(141),所述第二止动件(15)开设有第二限位槽(151),所述第一限位槽(141)和所述第二限位槽(151)分别抵接产品的两侧以限制产品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止动型复合斜撑抽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槽(141)具有用于抵接产品侧表面的第一抵接壁和用于支撑产品底部的第一支撑壁;第二限位槽(151)具有用于抵接产品侧表面的第二抵接壁和用于支撑产品底部的第二支撑壁。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止动型复合斜撑抽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槽(111)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形成第一夹角,所述第二滑槽(112)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形成第二夹角,所述第一夹角的范围为5°~30°,所述第二夹角的范围为5°~30°。

10.一种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止动型复合斜撑抽芯机构。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止动型复合斜撑抽芯机构,包括动模镶件、夹持件和限位件,夹持件包括第一斜撑和第二斜撑,第一斜撑和所述第二斜撑均具有紧固端,夹持件与动模镶件沿第一方向滑接而使两个紧固端沿第二方向相互靠近以夹持产品或相互远离以释放产品,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限位件用于在两个紧固端相互远离时限定产品向紧固端方向的移动。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注塑模具,包括上所述的止动型复合斜撑抽芯机构。在技术止动型复合斜撑机构及注塑模具中,夹持件在沿第一方向顶出产品的同时夹持产品的紧固端沿第二方向逐渐远离产品,通过限位件抵接产品并与其保持相对静止,有效防止产品跟随紧固端移动的方向发生相对移动,使产品能顺利取出。

技术研发人员:董增强,陈磊,黄益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赫比(苏州)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28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