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料筒注塑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61751发布日期:2023-09-24 03:11阅读:25来源:国知局
双料筒注塑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注塑机,具体涉及注塑螺杆料筒。


背景技术:

1、对于塑料品的制作,一般将聚合物等物料加工至已经塑化好的熔融状态,借助螺杆的推力,将塑料从料筒中挤压至模具中,经固化定型后取得制品。

2、注塑需要的塑料颗粒中都会带有部分水汽和气体无法排出,随着塑料颗粒输送进模具内造成模具成品缺陷,影响成品质量。

3、授权公告号为cn 216635266 u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节能型双料筒输送式注塑结构,包括第一料筒和第二料筒,所述第一料筒和所述第二料筒内分别设有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所述第一料筒的后端上表面开设有上料口,第二料筒的后端设有排气孔。上述专利文件期望熔融塑料中的气体和水汽从排气孔中排出,然而,排气孔位于第一料筒和第二料筒连接处的后方,且第二料筒中的物料被第二螺杆向前输送,因此,物料中的气体和水汽难以往后流动而经所述排气孔排出。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如何将物料(融化的塑料颗粒)中的气体和水汽排出。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双料筒注塑结构,包括第一料筒和第二料筒,第一料筒和第二料筒内分别设有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第一料筒的后端上表面开设有上料口,第一料筒和第二料筒通过连接台连接,连接台设有连通第一料筒和第二料筒的立式输送通道,立式输送通道中设有第三螺杆,立式输送通道的顶部设有排气孔。

3、第一螺杆驱动第一料筒内的物料向前输送,物料进入连接台的立式输送通道。立式输送通道内的第三螺杆对物料进行向下输送的同时,对物料进行搅拌,由于排气孔的存在,物料中的气体和水汽上升并经排气孔排出立式输送通道。如此,物料经连接台中转后,其内的气体和水汽能够有效地排出,避免物料输送进模具内造成模具成品缺陷,影响成品质量。

4、立式输送通道的旁侧设有旁通道,旁通道与第一料筒连通,立式输送通道的内径大于旁通道的内径,立式输送通道的内径小于第二料筒的内径。来自第一料筒的物料,进入旁通道,再进入立式输送通道,再进入第二料筒。由于立式输送通道的内径大于旁通道的内径,因此,物料经旁通道进入立式输送通道时,其内的气体和水汽能够得到释放。由于立式输送通道的内径小于第二料筒的内径,因此,物料经立式输送通道进入第二料筒时,其内的气体和水汽能够得到进一步释放,释放的气体和水汽沿立式输送通道上升而经排气孔排出。

5、连接台设有倾斜面,第一料筒安装在倾斜面上,第一料筒倾斜设置,利于第一料筒内的物料向连接台方向流动,提高物料的输送效率。物料至立式输送通道中时的倾斜下流方式,利于物料中的气体和水汽上升,经排气孔排出。

6、旁通道倾斜设置,如此,来自第一料筒的物料,能够以倾斜下流的方式进入立式输送通道。

7、连接台的顶部设有电机,电机驱动第三螺杆。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分别由相应的电机驱动。

8、第一料筒的外围缠绕有电阻丝,电阻丝与电源连接,电阻丝对第一料筒内的物料加热,使颗粒状的塑料融化成液态。



技术特征:

1.双料筒注塑结构,包括第一料筒(10)和第二料筒(20),第一料筒和第二料筒内分别设有第一螺杆(11)和第二螺杆(21),第一料筒的后端上表面开设有上料口(12),第一料筒和第二料筒通过连接台(30)连接,连接台设有连通第一料筒和第二料筒的立式输送通道(31),其特征在于:立式输送通道中设有第三螺杆(33),立式输送通道的顶部设有排气孔(3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料筒注塑结构,其特征在于:立式输送通道(31)的旁侧设有旁通道(32),旁通道与第一料筒(10)连通,立式输送通道的内径大于旁通道的内径,立式输送通道的内径小于第二料筒(20)的内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料筒注塑结构,其特征在于:连接台(30)设有倾斜面(35),第一料筒(10)安装在倾斜面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料筒注塑结构,其特征在于:旁通道(32)倾斜设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料筒注塑结构,其特征在于:连接台(30)的顶部设有电机,电机驱动第三螺杆(33)。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料筒注塑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料筒的外围缠绕有电阻丝,电阻丝与电源连接,电阻丝对第一料筒内的物料加热。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双料筒注塑结构,包括第一料筒和第二料筒,第一料筒和第二料筒内分别设有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第一料筒的后端上表面开设有上料口,第一料筒和第二料筒通过连接台连接,连接台设有连通第一料筒和第二料筒的立式输送通道,立式输送通道中设有第三螺杆,立式输送通道的顶部设有排气孔。立式输送通道内的第三螺杆对物料进行向下输送的同时,对物料进行搅拌,物料中的气体和水汽上升并经排气孔排出立式输送通道。如此,物料经连接台中转后,其内的气体和水汽能够有效地排出,避免物料输送进模具内造成模具成品缺陷,影响成品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杜福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荣昌精密机械(苏州)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02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