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胶模具的二次顶出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168391发布日期:2023-08-18 14:27阅读:43来源:国知局
一种塑胶模具的二次顶出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模具制造,具体为一种塑胶模具的二次顶出结构。


背景技术:

1、塑胶模具是一种用于压塑、挤塑、注射、吹塑和低发泡成型的组合式模具的简称,模具凸、凹模及辅助成型系统的协调变化,可以加工出不同形状、不同尺寸的一系列塑件,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塑胶模具在模具压塑好之后,需要将塑件拿出。

2、参考中国专利,一种具备顶出结构的塑胶模具(公开号:cn216068274u、公开日:2022-03-18),该专利解决了现有的模具大多采用气压吸附的方式,这种方式拿出的塑件有脱落的风险,且脱模后回头毛刺,需要后期打磨,降低了塑胶模具的生产效率的问题,虽然该专利通过设置顶出结构提升了出模效率,但该专利只能实现竖直方向的出模,产品在刚成型后,往往温度较高,不方便立即取走,需要等待产品冷却,降低了生产效率,另外在注塑过程中,注塑槽填满后,一些产品原料容易溢出到模座上,不方便清理,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塑胶模具的二次顶出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塑胶模具的二次顶出结构,解决了参考专利只能实现竖直方向的出模,产品在刚成型后,往往温度较高,不方便立即取走,需要等待产品冷却,降低了生产效率,以及在注塑过程中,注塑槽填满后,一些产品原料容易溢出到模座上,不方便清理的问题。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塑胶模具的二次顶出结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有四个竖杆,四个所述竖杆的顶端之间固定有顶板,所述顶板的顶部固定有气缸,所述气缸的输出端贯穿顶板并延伸至顶板的下方,所述气缸的输出端固定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顶部的两侧均固定有连接杆,两个所述连接杆的顶端均贯穿顶板并延伸至顶板的顶部,两个所述连接杆的外表面均与顶板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板的底部固定有配合模,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有模座,所述模座的顶部开设有注塑槽,所述配合模的底部贯穿注塑槽并延伸至注塑槽的内部,所述注塑槽的内部设置有一次顶出机构,所述模座的一侧设置有二次顶出机构。

3、优选的,所述一次顶出机构包括固定在注塑槽内壁底部的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顶端固定有顶料板,所述顶料板的外表面与注塑槽的内表面滑动连接。

4、优选的,所述二次顶出机构包括固定在模座一侧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底部固定有l型板,所述l型板的顶部固定有驱动电机。

5、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顶部滑动连接有齿条,所述固定板顶部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转轴,两个所述转轴的顶端均固定有半齿轮,两个所述半齿轮的齿牙均与齿条两侧的齿牙啮合,两个所述转轴的底端均贯穿固定板并延伸至固定板的底部。

6、优选的,两个所述转轴的底端均固定有第一齿轮,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有第二齿轮,两个所述第一齿轮均与第二齿轮啮合,所述齿条的一侧固定有推板。

7、优选的,所述推板的底部与固定板和模座的顶部滑动连接,所述固定板的底部固定有两个支撑杆,所述底板的一侧固定有横板,两个所述支撑杆的底端与横板的顶部固定。

8、有益效果

9、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塑胶模具的二次顶出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0、(1)、该塑胶模具的二次顶出结构,通过一次顶出机构的设置,实现了对产品竖直方向的出模,使得产品与注塑槽的内壁分离,方便利用二次顶出机构进行下一步的顶出。

11、(2)、该塑胶模具的二次顶出结构,通过二次顶出机构的设置,实现了产品在水平方向的出模,不需要手动取走产品,提升了生产效率,而且利用推板的前后往复运动,可对模座上溢出的原料进行推动清理,自动化程度高,实用性很强。



技术特征:

1.一种塑胶模具的二次顶出结构,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固定有四个竖杆(2),四个所述竖杆(2)的顶端之间固定有顶板(3),所述顶板(3)的顶部固定有气缸(4),所述气缸(4)的输出端贯穿顶板(3)并延伸至顶板(3)的下方,所述气缸(4)的输出端固定有连接板(5),所述连接板(5)顶部的两侧均固定有连接杆(6),两个所述连接杆(6)的顶端均贯穿顶板(3)并延伸至顶板(3)的顶部,两个所述连接杆(6)的外表面均与顶板(3)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板(5)的底部固定有配合模(7),所述底板(1)的顶部固定有模座(8),所述模座(8)的顶部开设有注塑槽(9),所述配合模(7)的底部贯穿注塑槽(9)并延伸至注塑槽(9)的内部,所述注塑槽(9)的内部设置有一次顶出机构(10),所述模座(8)的一侧设置有二次顶出机构(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胶模具的二次顶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顶出机构(10)包括固定在注塑槽(9)内壁底部的电动伸缩杆(101),所述电动伸缩杆(101)的顶端固定有顶料板(102),所述顶料板(102)的外表面与注塑槽(9)的内表面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胶模具的二次顶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顶出机构(11)包括固定在模座(8)一侧的固定板(111),所述固定板(111)的底部固定有l型板(112),所述l型板(112)的顶部固定有驱动电机(11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塑胶模具的二次顶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11)的顶部滑动连接有齿条(114),所述固定板(111)顶部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转轴(115),两个所述转轴(115)的顶端均固定有半齿轮(116),两个所述半齿轮(116)的齿牙均与齿条(114)两侧的齿牙啮合,两个所述转轴(115)的底端均贯穿固定板(111)并延伸至固定板(111)的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塑胶模具的二次顶出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转轴(115)的底端均固定有第一齿轮(117),所述驱动电机(113)的输出端固定有第二齿轮(118),两个所述第一齿轮(117)均与第二齿轮(118)啮合,所述齿条(114)的一侧固定有推板(119)。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塑胶模具的二次顶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板(119)的底部与固定板(111)和模座(8)的顶部滑动连接,所述固定板(111)的底部固定有两个支撑杆(1110),所述底板(1)的一侧固定有横板(1111),两个所述支撑杆(1110)的底端与横板(1111)的顶部固定。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塑胶模具的二次顶出结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有四个竖杆,四个所述竖杆的顶端之间固定有顶板,所述顶板的顶部固定有气缸,所述气缸的输出端贯穿顶板并延伸至顶板的下方,所述气缸的输出端固定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顶部的两侧均固定有连接杆,两个所述连接杆的顶端均贯穿顶板并延伸至顶板的顶部,本技术涉及模具制造技术领域。该塑胶模具的二次顶出结构,通过二次顶出机构的设置,实现了产品在水平方向的出模,不需要手动取走产品,提升了生产效率,而且利用推板的前后往复运动,可对模座上溢出的原料进行推动清理,自动化程度高,实用性很强。

技术研发人员:胡永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昆山市佳优捷模具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09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