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料制品加工用夹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816749发布日期:2023-10-22 07:37阅读:31来源:国知局
一种塑料制品加工用夹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夹持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塑料制品加工用夹持装置。


背景技术:

1、塑料件一般都是采用注塑成型的方式生产,塑料模具上一般包括浇道、流道和至少一个塑料件成型腔。浇道是模具上设有的用于浇入流体塑料的通道,流道是连接浇道和塑料件成型腔的通道,为了保证塑料件成型的完整性,实际浇注的流体塑料体积要大于塑料件成型腔的体积,多余的塑料留在浇道和流道中,硬化后便形成了浇道料头和流道料头,这一部分塑料需要通过剪切工序去除。目前有一款塑料镜片的塑料模具,参考附图7,其生产出的半成品包括浇道料头1、四个流道料头2和四个镜片毛坯3,流道料头呈圆周辐射状分布在浇道料头底部,镜片毛坯连接在流道料头的外端。在剪切该半成品时,需要一夹持定位装置来对该半成品进行定位,附图1所示为一种现有夹持定位装置,包括基,4和其顶面上设有的沟槽5,沟槽的轮廓与四个流道料头外形对应。该夹持定位装置需要搭配机械手,通过机械手将模具上半成品夹持至沟槽内来达到定位效果。

2、不过由于沟槽的外形固定,无法对流道料头进行夹持固定,这样会影响后续剪切的精度和剪切平整度。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全新的夹持装置,可紧固待剪切的镜片半成品,提高镜片剪切的良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塑料制品加工用夹持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对镜片半成品的夹持效果不佳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塑料制品加工用夹持装置,包括,底座;第一滑轨,设于所述底座的上表面;第二滑轨,设于所述底座上表面且垂直于所述第一滑轨;第一模块,主体为四分之一圆柱体,滑动配合于所述第一滑轨内,所述第一模块上端面设有两条相互垂直的半槽;第二模块,主体为四分之一圆柱体,滑动配合于所述第一滑轨内,所述第二模块上端面设有两条相互垂直的半槽;第三模块,主体为四分之一圆柱体,滑动配合于所述第二滑轨内,所述第三模块上端面设有两条相互垂直的半槽;第四模块,主体为四分之一圆柱体,滑动配合于所述第二滑轨内,所述第四模块上端面设有两条相互垂直的半槽;驱动装置,用于驱动四个模块相互靠近或分离;四个模块完全合并后,合并后的整体中部形成有凹槽,而任意两个相邻的半槽合并为流道槽,合并后的流道槽尺寸略微小于流道料头的尺寸。

3、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驱动装置驱动四个模块相互分离,此时四个模块上的半槽两两分离,分离的间隔小于流道料头的外径,避免分离间隔过大,无法用于承托半成品件;机械手将半成品件转移至本实用新型上侧,四个流道料头落入四个分离状态的流道槽内;驱动装置驱动四个模块相互夹紧,流道槽合并后夹紧流道料头,对半成品件产生夹持效果,同时凹槽用于容纳浇道料头的下端部分。本实用新型不仅具备夹持固定的效果,还可以降低机械手的动作精度,提高整体的可靠性。

4、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装置为套设在四个模块外侧的转动环,所述转动环可相对所述底座转动,所述转动环的内壁上设有四个呈圆周阵列分布的凸起部,每个模块的外壁上设有与所述凸起部对应的斜坡体;两模块之间设有驱动两模块相互远离的弹性件。通过转动环转动,带动其上的凸起部同步转动,凸起部与斜坡体抵接,当凸起部向斜坡体抬高一侧转动时,凸起部可对对应的模块产生推动夹紧的效果,并挤压弹性件;当凸起部向斜坡体降低一侧转动时,弹性件对模块产生向外的推力,使得四个模块逐步分离。因此本实用新型的驱动装置结构精简,可靠性更高,容易实现。

5、进一步的,第一模块与第二模块分别开设有同轴分布的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两安装孔内设有第一压簧;第三模块与第四模块分别开设有同轴分布的第三安装孔和第四安装孔,两安装孔内设有第二压簧;第一压簧与第二压簧为上下错开分布;同时第一模块与第二模块之间形成有供第二压簧通过的第一避让槽,第三模块与第四模块之间形成有供第一压簧通过的第二避让槽。

6、进一步的,所述流道槽的深度大于所述流道料头的半径,这样对流道料头的夹持效果更好。

7、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上设有电机,电机的主轴上设有蜗杆,所述转动环的外壁上设有与所述蜗杆啮合的涡齿。模块之间的最大分离距离一般只要1至4毫米,因此转动环的转动角度一般控制在10至40度,通过蜗杆与涡齿啮合传动的结构来控制转动环转动,减速效果明显,转动环的转动精度更高。

8、因此,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特点:1.通过驱动装置控制四个模块相互分离或合并,使得本实用新型具备夹持固定的效果,还可以降低机械手的动作精度,提高整体的可靠性;2.通过转动环正反转动,带动其上的凸起部同步转动,同时搭配弹性件,控制四个模块分离或合并,结构精简可靠。



技术特征:

1.一种塑料制品加工用夹持装置,所述塑料制品为注塑半成品,包括浇道料头、四个流道料头和四个镜片毛坯,流道料头呈圆周辐射状分布在浇道料头底部,镜片毛坯连接在流道料头的外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装置包括,底座;第一滑轨,设于所述底座的上表面;第二滑轨,设于所述底座上表面且垂直于所述第一滑轨;第一模块,主体为四分之一圆柱体,滑动配合于所述第一滑轨内,所述第一模块上端面设有两条相互垂直的半槽;第二模块,主体为四分之一圆柱体,滑动配合于所述第一滑轨内,所述第二模块上端面设有两条相互垂直的半槽;第三模块,主体为四分之一圆柱体,滑动配合于所述第二滑轨内,所述第三模块上端面设有两条相互垂直的半槽;第四模块,主体为四分之一圆柱体,滑动配合于所述第二滑轨内,所述第四模块上端面设有两条相互垂直的半槽;驱动装置,用于驱动四个模块相互靠近或分离;四个模块完全合并后,合并后的整体中部形成有凹槽,而任意两个相邻的半槽合并为流道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制品加工用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为套设在四个模块外侧的转动环,所述转动环可相对所述底座转动,所述转动环的内壁上设有四个呈圆周阵列分布的凸起部,每个模块的外壁上设有与所述凸起部对应的斜坡体;两模块之间设有驱动两模块相互远离的弹性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塑料制品加工用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模块与第二模块分别开设有同轴分布的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两安装孔内设有第一压簧;第三模块与第四模块分别开设有同轴分布的第三安装孔和第四安装孔,两安装孔内设有第二压簧;第一压簧与第二压簧为上下错开分布;同时第一模块与第二模块之间形成有供第二压簧通过的第一避让槽,第三模块与第四模块之间形成有供第一压簧通过的第二避让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制品加工用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槽的深度大于所述流道料头的半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塑料制品加工用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有电机,电机的主轴上设有蜗杆,所述转动环的外壁上设有与所述蜗杆啮合的涡齿。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塑料制品加工用夹持装置。它包括,底座;第一滑轨,设于底座的上表面;第二滑轨,设于底座上表面且垂直于第一滑轨;第一模块,滑动配合于第一滑轨内,第一模块上端面设有两条相互垂直的半槽;第二模块,滑动配合于第一滑轨内,第二模块上端面设有两条相互垂直的半槽;第三模块,滑动配合于第二滑轨内,第三模块上端面设有两条相互垂直的半槽;第四模块,滑动配合于第二滑轨内,第四模块上端面设有两条相互垂直的半槽;驱动装置,用于驱动四个模块相互靠近或分离;四个模块完全合并后,任意两个相邻的半槽合并为流道槽。本技术不仅具备夹持固定的效果,还可以降低机械手的动作精度,提高整体的可靠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显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天德塑胶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7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