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合成型装置及吸塑成型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26314发布日期:2023-11-17 15:11阅读:23来源:国知局
压合成型装置及吸塑成型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压合成型,特别涉及一种压合成型装置及吸塑成型生产线。


背景技术:

1、在使用压合成型装置对产品进行压合成型时,一般将工件置于上模板和下模板之间,然后驱动上模板和下模板相互靠近,以对工件进行压合,从而得到成品。但,相关技术中的压合成型装置在上模板和下模板相互靠近到极限后,上模板和下模板之间的距离是一定的,无法调节,致使压合成型装置无法适用于不同规格产品的成型。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能够适用更多规格产品的压合成型装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包括第一方面压合成型装置的吸塑成型生产线。

2、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压合成型装置,包括机体、压合件和驱动组件;压合件设于机体上,压合件设有两个,两个压合件沿竖直方向分布;驱动组件设于机体上,驱动组件设有若干个,且至少一个压合件对应连接有一驱动组件,与驱动组件连接的压合件沿竖直方向可滑动地设于机体上,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第一驱动机构设于机体上,第一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与第二驱动机构连接,第二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与压合件连接,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第二驱动机构做升降运动,以使与第二驱动机构连接的压合件能够做升降运动,第二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压合件做升降运动。

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压合成型装置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工件能够放于两个压合件之间,在第一驱动机构的驱动下,两个压合件能够相互靠近,以完成对两个压合件之间的工件的压合成型,对于不同规格的产品,工作人员能够通过第二驱动机构进一步调节两个压合件之间的距离,以使本申请的压合成型装置能够适应更多规格产品的压合成型。

4、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压合成型装置,第一驱动机构包括连杆结构和第一驱动结构,连杆结构包括第一杆和第二杆,第一杆的一端与第二驱动机构可转动连接,第一杆的另一端与第二杆的一端可转动连接,第二杆的另一端与机体可转动连接,第一驱动结构与第二杆连接,且用于驱动第二杆转动。

5、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压合成型装置,连杆结构设有多个,第一驱动结构包括第一驱动器和传动结构,传动结构分别与各个连杆结构的第二杆连接,第一驱动器与传动结构连接,第一驱动器能够通过传动结构驱动各个第二杆转动。

6、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压合成型装置,传动结构包括连接杆、主动杆和多个从动杆,第二杆包括转动部和连杆部,连杆部与第一杆可转动连接,转动部与机体可转动连接,主动杆和从动杆均与连接杆可转动连接,从动杆与第二杆一一对应,且从动杆与对应的第二杆的转动部固定连接,第一驱动器的转动轴与主动杆连接,第一驱动器用于驱动主动杆转动。

7、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压合成型装置,传动结构包括连接杆和主动杆,第二杆包括转动部和连杆部,连杆部与第一杆可转动连接,转动部与机体可转动连接,主动杆与连接杆可转动连接,连接杆分别与各个第二杆的连杆部可转动连接,第一驱动器的转动轴与主动杆连接,第一驱动器用于驱动主动杆转动。

8、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压合成型装置,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驱动结构、螺纹杆和螺纹件,螺纹杆沿竖直方向延伸,螺纹件螺纹连接于螺纹杆上,第二驱动结构的输出端与螺纹件连接,螺纹件与压合件连接,第二驱动结构用于驱动螺纹件转动,以使螺纹件能够带动压合件做升降运动。

9、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压合成型装置,第二驱动结构包括第二驱动器和传动带,螺纹件上设有带轮,传动带分别与带轮和第二驱动器的输出端连接。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压合成型装置,压合件上设有安装孔,螺纹件部分穿设于安装孔内,且螺纹件通过轴承与安装孔的孔壁可转动连接。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压合成型装置,机体包括多根沿竖直方向延伸的滑轨,多个滑轨围绕压合件分布,与驱动组件连接的压合件可滑动地设于滑轨上。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的生产线,包括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压合成型装置。

13、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压合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合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310)包括连杆结构和第一驱动结构,所述连杆结构包括第一杆(311)和第二杆(312),所述第一杆(311)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320)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杆(31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杆(312)的一端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杆(312)的另一端与所述机体(100)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结构与所述第二杆(312)连接,且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杆(312)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压合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结构设有多个,所述第一驱动结构包括第一驱动器(313)和传动结构(314),所述传动结构(314)分别与各个所述连杆结构的所述第二杆(312)连接,所述第一驱动器(313)与所述传动结构(314)连接,所述第一驱动器(313)能够通过所述传动结构(314)驱动各个所述第二杆(312)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压合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结构(314)包括连接杆(314a)、主动杆(314b)和多个从动杆(314c),所述第二杆(312)包括转动部(312a)和连杆部(312b),所述连杆部(312b)与所述第一杆(311)可转动连接,所述转动部(312a)与所述机体(100)可转动连接,所述主动杆(314b)和所述从动杆(314c)均与所述连接杆(314a)可转动连接,所述从动杆(314c)与所述第二杆(312)一一对应,且所述从动杆(314c)与对应的所述第二杆(312)的所述转动部(312a)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驱动器(313)的转动轴与所述主动杆(314b)连接,所述第一驱动器(313)用于驱动所述主动杆(314b)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压合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结构(314)包括连接杆(314a)和主动杆(314b),所述第二杆(312)包括转动部(312a)和连杆部(312b),所述连杆部(312b)与所述第一杆(311)可转动连接,所述转动部(312a)与所述机体(100)可转动连接,所述主动杆(314b)与所述连接杆(314a)可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314a)分别与各个所述第二杆(312)的所述连杆部(312b)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器(313)的转动轴与所述主动杆(314b)连接,所述第一驱动器(313)用于驱动所述主动杆(314b)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合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320)包括第二驱动结构(321)、螺纹杆(322)和螺纹件(323),所述螺纹杆(322)沿竖直方向延伸,所述螺纹件(323)螺纹连接于所述螺纹杆(322)上,所述第二驱动结构(321)的输出端与所述螺纹件(323)连接,所述螺纹件(323)与所述压合件(200)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结构(321)用于驱动所述螺纹件(323)转动,以使所述螺纹件(323)能够带动所述压合件(200)做升降运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压合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结构(321)包括第二驱动器(321a)和传动带(321b),所述螺纹件(323)上设有带轮(323a),所述传动带(321b)分别与所述带轮(323a)和所述第二驱动器(321a)的输出端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压合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合件(200)上设有安装孔(210),所述螺纹件(323)部分穿设于所述安装孔(210)内,且所述螺纹件(323)通过轴承(323b)与所述安装孔(210)的孔壁可转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合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00)包括多根沿竖直方向延伸的滑轨(110),多个所述滑轨(110)围绕所述压合件(200)分布,与所述驱动组件(300)连接的所述压合件(200)可滑动地设于所述滑轨(110)上。

10.一种吸塑成型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条所述的压合成型装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压合成型装置及具有其的吸塑成型生产线,压合成型装置包括机体、压合件和驱动组件;机体上沿竖向方向设有两个压合件;驱动组件设于机体上,驱动组件设有若干个,且至少一个压合件对应连接有一驱动组件,与驱动组件连接的压合件沿竖直方向可滑动地设于机体上,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第一驱动机构设于机体上,第一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与第二驱动机构连接,第二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与压合件连接。在第一驱动机构的驱动下,两个压合件能够相互靠近,对于不同规格的产品,工作人员能够通过第二驱动机构进一步调节两个压合件之间的距离,以使本申请的压合成型装置能够适应更多规格产品的压合成型。

技术研发人员:徐国礼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市徐氏电业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30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