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56309发布日期:2023-12-30 05:13阅读:18来源:国知局
加工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机械加工,具体涉及一种加工系统。


背景技术:

1、金属件与塑胶件组合而成的产品(例如:键盘等)在生产过程中,一般先通过人工将金属件放置在成型机的注塑模具中,然后在注塑模具中注入塑胶以得到具有金属件、塑胶件及料头的产品毛坯,最后,采用加工机床去除塑胶件中的料头以得到产品。然而,人工作业的方式劳动强度大、加工效率低,且加工机床的体积较大,使得形成产品的装置的占用空间大。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加工系统,以减少占用空间并提高金属件与塑胶件组合而成的产品的加工效率。

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加工系统,包括:

3、成型机,具有注塑位;

4、供料机构,设于所述成型机的一侧,用于承载并传输金属件;

5、机械手,包括机械臂及手爪,所述机械臂设于所述注塑位的一侧并与所述供料机构位于所述成型机的同侧,所述机械臂连接所述手爪,用于驱动所述手爪移载位于所述供料机构上的所述金属件至所述注塑位,所述成型机用于形成固定连接所述金属件的塑胶件,以及连接所述塑胶件的料头;

6、冲料机构,包括冲料支架、冲料驱动件、上模组件及下模组件,所述冲料支架设于所述供料机构远离所述成型机的一侧,所述下模组件设于所述冲料支架,所述机械臂还用于驱动所述手爪移载位于所述注塑位上的塑胶件、金属件及料头至所述下模组件,所述冲料驱动件设于所述冲料支架并连接所述上模组件,所述冲料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上模组件冲裁所述料头,以使所述料头脱离所述塑胶件。

7、上述加工系统中,机械臂驱动手爪移载供料机构上的金属件至成型机的注塑位,使得成型机在注塑位注塑以形成具有金属件、塑胶件及料头的产品毛坯,机械臂还能够驱动手爪移载注塑位上的产品毛坯至下模组件上,以便于冲料驱动件驱动上模组件冲裁料头,以使料头脱离塑胶件,形成具有金属件和塑胶件的产品。故此,上述加工系统能够连续实现金属件的上料、产品毛坯的形成以及产品的形成,劳动强度低,提高了加工效率。此外,机械手、冲料机构的结构紧凑,且各自的体积小,减少了加工系统的占用空间。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供料机构包括:

9、供料支架,设于所述冲料支架和所述成型机之间;

10、导轨,设于所述供料支架;

11、滑动件,与所述导轨滑动连接并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用于收容所述金属件;

12、供料驱动件,设于所述供料支架并连接所述滑动件,用于驱动所述滑动件沿所述导轨靠近或远离所述机械臂运动。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滑动件还开设有定位腔,所述定位腔连通所述定位槽。所述供料机构还包括供料真空发生器及供料负压件,所述供料真空发生器连通所述定位腔,用于对所述定位腔及所述定位槽抽真空,所述供料负压件连通所述定位腔,用于检测所述定位腔内的负压值。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供料机构还包括:

15、缓冲件,连接于所述供料支架并位于所述导轨的一侧,用于止挡所述滑动件。

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手爪包括:

17、连接件,连接所述机械臂,以在所述机械臂的驱动下转动或移动;

18、第一安装件,连接所述连接件;

19、多个第一吸附件,间隔设于所述第一安装件,用于吸附所述金属件;

20、第二安装件,连接所述连接件背离所述第一安装件的一侧;

21、多个第二吸附件,间隔设于所述第二安装件,用于吸附所述塑胶件。

22、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所述第一吸附件的吸附端面与所述金属件相适配,且所述第一吸附件吸附所述金属件时,所述第一吸附件的吸附端面与所述金属件的曲面间隙配合。

2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手爪还包括:

24、金属负压件,与所述第一吸附件连通,用于检测所述第一吸附件的负压值;

25、塑胶负压件,与所述第二吸附件连通,用于检测所述第二吸附件的负压值;

26、处理器,电连接所述金属负压件、所述塑胶负压件及所述机械臂,用于基于所述第一吸附件的负压值及所述第二吸附件的负压值,控制所述机械臂的启动与关闭。

2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模组件包括上模固定件及冲切件,所述上模固定件连接所述冲料驱动件,所述冲切件连接所述上模固定件朝向所述下模组件的一侧。所述下模组件包括下模底座、支撑件及承载件,所述下模底座设于所述冲料支架,所述支撑件连接所述下模底座和所述承载件之间,所述承载件用于承载所述塑胶件、所述金属件及所述料头,所述承载件开设有下料孔,所述下料孔贯穿所述承载件,且所述下料孔朝向所述上模固定件的开口的周沿设有刀刃。其中,所述冲料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上模固定件带动所述冲切件朝向所述承载件运动,以使所述冲切件和所述刀刃分别抵压所述料头的相对两侧,以使所述料头沿所述下料孔掉落至所述下模底座。

2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模组件还包括多个限位件,多个所述限位件沿所述上模固定件的周侧设置,并分别连接所述上模固定件朝向所述承载件的一侧。所述下模组件还包括多个导向件,多个所述导向件分别连接所述承载件,且每个所述导向件与一个所述限位件对应,用于导引对应的所述限位件运动。

2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模组件还包括:

30、压持件,连接所述上模固定件朝向所述承载件的一侧,所述冲切件穿过所述压持件;

31、多个弹性件,每个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持于所述压持件和所述上模固定件。



技术特征:

1.一种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料机构包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料机构还包括: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手爪包括: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手爪还包括: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组件还包括: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加工系统,包括:成型机,具有注塑位;供料机构,设于成型机的一侧,用于承载并传输金属件;机械手,包括机械臂及手爪,机械臂设于注塑位的一侧并连接手爪,用于驱动手爪移载金属件至注塑位,成型机用于形成固定连接金属件的塑胶件及连接塑胶件的料头;冲料机构,包括冲料支架、冲料驱动件、上模组件及下模组件,冲料支架设于供料机构远离成型机的一侧,下模组件设于冲料支架,机械臂还用于驱动手爪移载位于注塑位上的塑胶件、金属件及料头至下模组件,冲料驱动件设于冲料支架并连接上模组件,用于驱动上模组件冲裁料头,以使料头脱离塑胶件。该加工系统占用空间小,提高了加工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林文信,潘朝鹏,刘敏,李军,蔡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富泰华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18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