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D打印耗材熔接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449138发布日期:2023-12-21 14:27阅读:27来源:国知局
一种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3d打印耗材熔接,具体的讲是一种3d打印耗材熔接机。


背景技术:

1、随着3d打印技术的成熟,3d打印机也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常用品,如同普通打印机一样,3d打印机也成为生活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但是与传统的打印机不同,实际使用中3d打印机大部分为fdm形式,使用的耗材为聚乳酸,即pla。使用时丝线型的pla材料被经3d打印机的高温喷头熔融成液态,重新凝固成目标形状。但是在实际使用中,丝状的pla耗材可能因为温度,打印速度或者其他不可控因素造成意料之外的断料,即使是没有发生断料的情况,也经常会遇到一卷pla耗材使用大半后,想要打印一个新的模型,剩下的材料不够,舍弃较短的耗材而重新使用一卷新的pla打印耗材多少会造成浪费。为了能解决断料或剩余材料不够的问题,需要将未使用完的耗材与新的耗材进行拼接,这样能解决断料或耗材不够的问题。

2、经调查了解到,市面上普遍使用的pla和abs线型耗材直径为1.75mm,1千克pla耗材的长度大概为340米,1千克abs耗材的长度大概为400米。以市面上大部分使用的pla耗材为例,一米的耗材大概是3g。因为不同的模型打印所需的耗材大小均不同,但是大多数模型所需的耗材都是在百克以上(耗材消耗大于30米),也就是说,若一卷耗材的剩余长度小于30米,则无法满足大多数的打印需求,无法直接使用,若不加以利用,则会造成大量的材料浪费。

3、目前,3d打印耗材的熔接通常是在断点处,将新的耗材插入喷嘴,通过喷嘴来融化耗材,以将两段耗材进行熔接,但是这种方法需要3d打印机停止工作后进行,会影响打印效率,且熔接效果较差。

4、受光纤熔接机的启发,3d耗材熔接机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线型3d耗材缺乏连续性的问题,其原理与光纤熔接机类似,具体的熔接过程大致分为三部,首先,将断开的3d打印耗材两端熔融,再将熔融的耗材拼接,最后将熔融部分整形为标准的直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3d打印耗材熔接机,本实用新型受光纤熔接机的启发,其原理与光纤熔接机类似,具体的熔接过程大致分为三部,首先,将断开的3d打印耗材两端熔融,再将熔融的耗材拼接,最后将熔融部分整形为标准的直径,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线型3d耗材缺乏连续性的问题。

2、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3d打印耗材熔接机,包括框架和加热机构,所述框架包括上盖和下壳,所述上盖的一侧铰接于下壳顶端一侧,所述上盖用于打开或关闭下壳的上表面;

4、所述上盖的底部和下壳的顶部均设置有加热机构,且两个加热机构相对的一面均开设有半圆槽,当上盖关闭时,两个加热机构相互贴合,且两个半圆槽组成一个完整的圆孔,所述下壳的两侧分别开设有导入槽和导出槽,所述框架内设置有拉线机构,所述拉线机构用于带动打印耗材在圆孔内平移。

5、进一步的,所述导入槽和导出槽均设置于圆孔的轴线上。

6、进一步的,所述加热机构包括金属导热块、加热棒和热电偶,所述半圆槽开设于金属导热块上,所述金属导热块内均匀设置有多个加热棒,所述热电偶设置于金属导热块内。

7、进一步的,所述金属导热块的中部均匀开设有多条贯穿金属导热块两侧的通孔,且通孔的轴线与圆孔轴线所在平面垂直,所述加热棒设置于圆孔内。

8、进一步的,所述金属导热块由铝合金制成。

9、进一步的,所述拉线机构包括两组第一导轮和第一电机,两个第一导轮设置于下壳的顶部且分别位于加热机构的两侧,两个第一电机设置于上盖的底部且分别位于加热机构的两侧,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均设置有第一进料轮,且两个第一进料轮分别位于两个第一导轮的正上方,且第一导轮和第一进料轮均位于圆孔轴线所在竖直平面内,所述第一电机用于驱动第一进料轮旋转。

10、进一步的,所述拉线机构还包括第二导轮和第二电机,所述第二导轮和第二电机均设置于下壳顶部,且位于第一导轮和导出槽之间,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二进料轮,所述第二导轮和第二进料轮分别位于圆孔的轴线两侧,且第二导轮和第二进料轮位于水平面内,所述第二电机用于驱动第二导轮旋转。

11、进一步的,所述下壳的下表面敞开,所述下壳的内侧顶部设置有安装架,所述拉线机构的第一导轮、第二导轮和第二电机均设置于安装架内,所述加热机构设置于安装架内,所述安装架的一侧设置有风扇,所述风扇用于向安装架的外侧吹风。

12、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架内位于导入槽和第一导轮之间设置有导入块,所述导入块的上表面开设有与导入槽连接的喇叭形槽,所述喇叭形槽贯穿导入块左右两侧,所述喇叭形槽开口较大的一端连接导入槽。

13、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4、本实用新型受光纤熔接机的启发,通过加热机构将两段耗材的一端进行熔融,并使熔融的耗材在圆孔内进行拼接,等待熔接结束后,最后再通过拉线机构拉动熔接好的耗材沿导轮移动,在导轮和进料轮的滚压后,完成熔接处的整形,且整个过程无需停止3d打印机,能够直接将两段材料进行熔接,并在熔接后投入3d打印机中使用,不会影响打印效率,能够省略3d打印过程中暂停打印更换耗材的操作。

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技术特征:

1.一种3d打印耗材熔接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1)和加热机构(2),所述框架(1)包括上盖(11)和下壳(12),所述上盖(11)的一侧铰接于下壳(12)顶端一侧,所述上盖(11)用于打开或关闭下壳(12)的上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打印耗材熔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入槽(121)和导出槽(122)均设置于圆孔的轴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打印耗材熔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机构(2)包括金属导热块(21)、加热棒(22)和热电偶(23),所述半圆槽(2a)开设于金属导热块(21)上,所述金属导热块(21)内均匀设置有多个加热棒(22),所述热电偶(23)设置于金属导热块(21)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3d打印耗材熔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导热块(21)的中部均匀开设有多条贯穿金属导热块(21)两侧的通孔,且通孔的轴线与圆孔轴线垂直,所述加热棒(22)设置于圆孔内。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3d打印耗材熔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导热块(21)由铝合金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打印耗材熔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线机构包括两组第一导轮(41)和第一电机(42),两个第一导轮(41)设置于下壳(12)的顶部且分别位于加热机构(2)的两侧,两个第一电机(42)设置于上盖(11)的底部且分别位于加热机构(2)的两侧,所述第一电机(42)的输出端均设置有第一进料轮(43),且两个第一进料轮(43)分别位于两个第一导轮(41)的正上方,且第一导轮(41)和第一进料轮(43)均位于圆孔轴线所在竖直平面内,所述第一电机(42)用于驱动第一进料轮(43)旋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3d打印耗材熔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线机构还包括第二导轮(44)和第二电机(45),所述第二导轮(44)和第二电机(45)均设置于下壳(12)顶部,且位于第一导轮(41)和导出槽(122)之间,所述第二电机(45)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二进料轮(46),所述第二导轮(44)和第二进料轮(46)分别位于圆孔的轴线两侧,且第二导轮(44)和第二进料轮(46)位于水平面内,所述第二电机(45)用于驱动第二导轮(44)旋转。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打印耗材熔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123)内位于导入槽(121)和第一导轮(41)之间设置有导入块(6),所述导入块(6)的上表面开设有与导入槽(121)连接的喇叭形槽(61),所述喇叭形槽(61)贯穿导入块(6)左右两侧,所述喇叭形槽(61)开口较大的一端连接导入槽(121),另一端靠近第一导轮(41)。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3D打印耗材熔接机,包括框架和加热机构,框架包括上盖和下壳,上盖的一侧铰接于下壳顶端一侧,上盖用于打开或关闭下壳的上表面;上盖的底部和下壳的顶部均设置有加热机构,且两个加热机构相对的一面均开设有半圆槽,当上盖关闭时,两个加热机构相互贴合,且两个半圆槽组成一个完整的圆孔,下壳的两侧分别开设有导入槽和导出槽,框架内设置有拉线机构。本技术受光纤熔接机的启发,其原理与光纤熔接机类似,具体的熔接过程大致分为三部,首先,将断开的3D打印耗材两端熔融,再将熔融的耗材拼接,最后将熔融部分整形为标准的直径,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线型3D耗材缺乏连续性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尹晨昕,王慧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智动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26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