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调节器护盖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240284发布日期:2023-08-25 05:02阅读:31来源:国知局
一种调节器护盖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注塑模具,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调节器护盖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1、汽车座椅生产时,需要对汽车座椅的调节器进行组装,汽车座椅调节器一般外侧会设置有护盖,现有的调节器护盖一般使用注塑模具进行生产,调节器护盖一般通过螺栓与调节器进行连接。

2、现有申请号为:cn201721574873.9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塑料内饰板的注塑模具,包括定模,所述矩形通槽的内部设有s型冷却管,所述定模靠近s型冷却管的一侧设有端盖,所述端盖通过六角螺栓与定模连接,所述定模远离端盖的一侧连接有等距对称分布的四组以上滑轴,所述滑轴远离定模的一端均连接有挡块,所述滑轴的中间位置设有动模,所述定模的外部一侧设有plc控制器,所述柱槽的内部设有注塑管,所述注塑管靠近定模的一端连接有注塑喷头,通过s型冷却管和温度传感器配合使用可以对定模的温度环境进行调控从而可以进行快速的冷却,第二电动伸缩杆伸缩推动连接的推板移动可以将模具与压模槽分离从而可以提高模具的生产效率。

3、基于上述,现有的调节器护盖注塑模具在对护盖进行生产时,由于护盖上设置有圆孔结构,导致注塑模具的底膜上一般会设置圆柱结构,以此来实现护盖圆孔的成型,但是当护盖成型后,由于注塑件冷却后会有一定的收缩,导致护盖的圆孔位置较难被取下,影响护盖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调节器护盖注塑模具,以解决现有的调节器护盖注塑模具在对护盖进行生产时,由于护盖上设置有圆孔结构,导致注塑模具的底膜上一般会设置圆柱结构,以此来实现护盖圆孔的成型,但是当护盖成型后,由于注塑件冷却后会有一定的收缩,导致护盖的圆孔位置较难被取下,影响护盖的生产效率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一种调节器护盖注塑模具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3、一种调节器护盖注塑模具,包括:注塑底模、顶出驱动气缸、顶出件、注塑成型件、调节器护盖成型件和脱模辅助机构;

4、所述顶出驱动气缸固定连接在注塑底模的后方;

5、所述顶出件滑动连接在注塑底模的内部;

6、所述注塑成型件固定连接在注塑底模的前方,注塑成型件的前端设置有滑槽结构;

7、所述调节器护盖成型件设置在注塑成型件的前端;

8、所述脱模辅助机构设置在注塑底模的内部。

9、进一步的,所述注塑底模包括有:注塑导套;

10、所述注塑导套共设置有三组,三组注塑导套均为圆筒状结构,三组注塑导套分别固定连接在注塑底模的前方。

11、进一步的,所述顶出驱动气缸包括有:顶出连接杆;

12、所述顶出连接杆滑动连接在注塑底模的内部,顶出连接杆固定连接在顶出件的后方,顶出连接杆的后端与顶出驱动气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

13、进一步的,所述顶出驱动气缸还包括有:脱模防护件;

14、所述脱模防护件固定连接在顶出件的前方,脱模防护件滑动连接在注塑成型件的滑槽内部。

15、进一步的,所述脱模辅助机构包括有:注塑成型柱、脱模驱动齿条和脱模驱动齿轮;

16、所述注塑成型柱共设置有三组,三组注塑成型柱均为圆柱状结构,三组注塑成型柱分别转动连接在注塑成型件的前方;

17、所述脱模驱动齿条共设置有三组,三组脱模驱动齿条分别滑动连接在注塑成型件的内部,三组注塑成型件分别固定连接在顶出件的外侧;

18、所述脱模驱动齿轮共设置有三组,三组脱模驱动齿轮分别转动连接在注塑成型件的内部,三组脱模驱动齿轮分别与脱模驱动齿条啮合。

19、进一步的,所述脱模辅助机构还包括有:脱模驱动蜗轮和脱模驱动蜗杆;

20、所述脱模驱动蜗轮共设置有三组,三组脱模驱动蜗轮分别转动连接在注塑成型件的内部,三组脱模驱动蜗轮分别与注塑成型柱同轴固定连接;

21、所述脱模驱动蜗杆共设置有三组,三组脱模驱动蜗杆分别转动连接在注塑成型件的内部,三组脱模驱动蜗杆分别与脱模驱动齿轮同轴固定连接,三组脱模驱动蜗杆分别与脱模驱动蜗轮啮合。

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3、本实用新型通过注塑导套的设置,当对调节器护盖成型件进行注塑时,此时注塑导套实现了对注塑模具的导向功能,同时三组注塑导套的设计方便了工人取出调节器护盖成型件。

24、本实用新型通过顶出连接杆的设置,当调节器护盖成型件注塑成型后,此时打开顶出驱动气缸,顶出驱动气缸的活塞杆向前移动,顶出驱动气缸的活塞杆向前移动带动顶出连接杆向前移动,顶出连接杆向前移动带动顶出件向前移动,顶出件向前移动实现对调节器护盖成型件的顶出,方便了调节器护盖成型件的脱模操作。

25、本实用新型通过脱模辅助机构的设置,当调节器护盖成型件注塑成型后,此时打开顶出驱动气缸,顶出驱动气缸的活塞杆向前移动,顶出驱动气缸的活塞杆向前移动带动顶出连接杆向前移动,顶出连接杆向前移动带动顶出件向前移动,顶出件向前移动带动脱模驱动齿条向前移动,脱模驱动齿条向前移动带动脱模驱动齿轮转动,脱模驱动齿轮转动带动脱模驱动蜗杆转动,脱模驱动蜗杆转动带动脱模驱动蜗轮转动,脱模驱动蜗轮转动带动注塑成型柱转动,注塑成型柱转动实现了与调节器护盖成型件的分离,方便了调节器护盖成型件的脱模操作,避免了调节器护盖成型件在脱模过程中发生损坏,保证了调节器护盖成型件的生产质量。

26、本实用新型方便了工人取出调节器护盖成型件,方便了调节器护盖成型件的脱模操作,避免了调节器护盖成型件在脱模过程中发生损坏,保证了调节器护盖成型件的生产质量,提高了护盖的生产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调节器护盖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注塑底模(1)、顶出驱动气缸(2)、顶出件(202)、注塑成型件(3)、调节器护盖成型件(4)、脱模辅助机构(5)和注塑成型柱(501);所述顶出驱动气缸(2)固定连接在注塑底模(1)的后方;所述顶出件(202)滑动连接在注塑底模(1)的内部;所述注塑成型件(3)固定连接在注塑底模(1)的前方,注塑成型件(3)的前端设置有滑槽结构;所述调节器护盖成型件(4)设置在注塑成型件(3)的前端;所述脱模辅助机构(5)设置在注塑底模(1)的内部;所述注塑成型柱(501)共设置有三组,三组注塑成型柱(501)均为圆柱状结构,三组注塑成型柱(501)分别转动连接在注塑成型件(3)的前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调节器护盖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底模(1)包括有:注塑导套(101);所述注塑导套(101)共设置有三组,三组注塑导套(101)均为圆筒状结构,三组注塑导套(101)分别固定连接在注塑底模(1)的前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调节器护盖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出驱动气缸(2)包括有:顶出连接杆(201);所述顶出连接杆(201)滑动连接在注塑底模(1)的内部,顶出连接杆(201)固定连接在顶出件(202)的后方,顶出连接杆(201)的后端与顶出驱动气缸(2)的活塞杆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调节器护盖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出驱动气缸(2)还包括有:脱模防护件(203);所述脱模防护件(203)固定连接在顶出件(202)的前方,脱模防护件(203)滑动连接在注塑成型件(3)的滑槽内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调节器护盖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模辅助机构(5)包括有:脱模驱动齿条(502)和脱模驱动齿轮(503);所述脱模驱动齿条(502)共设置有三组,三组脱模驱动齿条(502)分别滑动连接在注塑成型件(3)的内部,三组注塑成型件(3)分别固定连接在顶出件(202)的外侧;所述脱模驱动齿轮(503)共设置有三组,三组脱模驱动齿轮(503)分别转动连接在注塑成型件(3)的内部,三组脱模驱动齿轮(503)分别与脱模驱动齿条(502)啮合。

6.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调节器护盖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模辅助机构(5)还包括有:脱模驱动蜗轮(504)和脱模驱动蜗杆(505);所述脱模驱动蜗轮(504)共设置有三组,三组脱模驱动蜗轮(504)分别转动连接在注塑成型件(3)的内部,三组脱模驱动蜗轮(504)分别与注塑成型柱(501)同轴固定连接;所述脱模驱动蜗杆(505)共设置有三组,三组脱模驱动蜗杆(505)分别转动连接在注塑成型件(3)的内部,三组脱模驱动蜗杆(505)分别与脱模驱动齿轮(503)同轴固定连接,三组脱模驱动蜗杆(505)分别与脱模驱动蜗轮(504)啮合。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调节器护盖注塑模具,属于注塑模具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的注塑件冷却后会有一定的收缩,导致护盖的圆孔位置较难被取下,影响护盖的生产效率的问题;包括:注塑底模、顶出驱动气缸、顶出件、注塑成型件、调节器护盖成型件和脱模辅助机构;所述顶出驱动气缸固定连接在注塑底模的后方;所述顶出件滑动连接在注塑底模的内部;所述注塑成型件固定连接在注塑底模的前方,注塑成型件的前端设置有滑槽结构;所述调节器护盖成型件设置在注塑成型件的前端;本技术方便了调节器护盖成型件的脱模操作,避免了调节器护盖成型件在脱模过程中发生损坏,保证了调节器护盖成型件的生产质量,提高了护盖的生产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夏一成,汪新春,陈自霞,柯玉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十堰富阳塑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29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