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自动脱模的3D打印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795597发布日期:2023-10-21 22:28阅读:5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自动脱模的3D打印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3d打印机,具体涉及一种可自动脱模的3d打印机。


背景技术:

1、本申请对于背景技术的描述属于与本申请相关的相关技术,仅仅是用于说明和便于理解本申请的
技术实现要素:
,不应理解为申请人明确认为或推定申请人认为是本申请在首次提出申请的申请日的现有技术。

2、3d打印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3d打印已广泛应用于设计领域,尤其是工业设计,数码产品开模等。

3、现有的3d打印机的打印原理大多数为将打印原料通过高温融化,然后将这些原料根据模型的切面逐面的打印到外部的置物板上,在打印完成以后便会在置物板上形成模型物件,而在打印完成以后模型物件便会与置物板上有一定的粘连,由此后续还需要进行脱模操作,一般是采用铲刀将产品铲下来,而在脱模操作的过程中,就很容易出现因为物件与置物板粘接面较多,如此在操作不好的时候,就很容易导致物件损坏的问题,且容易铲坏产品。

4、中国专利cn216330126u公开了一种3d打印机的打印后处理顶出机构,其通过气缸推动推板,推板往上运动,再次推动打印平台组件,从而使顶出机构上的按v字形顺序排列的顶针插入到打印平台组件的顶板的相对应小孔上,对打印好的产品进行v字形顶出,该方案虽然能顶出打印模型,但存在以下问题:1、顶针铺满顶板的相对应小孔,同时顶出动作,顶针需要较大的推力才能将打印件与顶板脱离,因此容易挤伤打印件;2、顶针同时顶出动作,不能选择顶出位置,容易损坏打印件的薄弱部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自动脱模的3d打印机,以解决现有3d打印机脱模时容易损坏打印件且无法自动脱模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可自动脱模的3d打印机,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上的y轴运动机构、垂直设置在底座上且位于y轴运动机构两侧的z轴运动机构、连接在两个z轴运动机构之间的x轴运动机构、以及设置在x轴运动机构上的打印喷头;

4、底座上设置有用于对y轴运动机构中的传送带进行支撑的支撑机构,支撑机构位于z轴运动机构的内侧,底座上设置有与y轴运动机构对应的脱模机构,底座上还设置有用于对支撑机构中的支撑板进行冷却降温的冷却机构。

5、进一步地,脱模机构包括设置在底座上的支柱、设置在支柱顶部的水平底板、放置在水平底板上的活动板以及对称设置在底座两侧且与活动板的底部连接的气缸,活动板上开设有多个通槽,水平底板上设有多个与通槽适配的凸起。

6、进一步地,支撑机构还包括位于传送带的两侧的立柱,支撑板连接在两个立柱的顶部,支撑板穿设于传送带并与传送带的内表面接触。

7、进一步地,冷却机构包括设置在底座侧壁的冷水机、连接在冷水机的外壁且与冷水机的出水口连通的水泵、以及连接在水泵的出水口和冷水机的进水口之间的管道,管道沿支撑板的底部呈s形分布。

8、进一步地,y轴运动机构还包括第一轴承座、第二轴承座以及第一电机,第一轴承座和第二轴承座分别设置有两组且对称设置在底座的两侧,两组第一轴承座之间、两组第二轴承座之间分别转动设置有滚筒,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与其中一个滚筒转动配合,且两个滚筒之间通过传送带传动配合,滚筒距离底座的高度大于水平底板距离底座的高度。

9、进一步地,z轴运动机构包括垂直设置在底座上的丝杆模组、以及设置在丝杆模组顶端的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与丝杆模组中的丝杆连接,且丝杆模组位于第一轴承座和第二轴承座之间。

10、进一步地,x轴运动机构包括第三电机、与第三电机的输出端连接的齿轮、套设在齿轮上的外壳、以及贯穿外壳且与齿轮啮合的齿条,打印喷头连接在外壳上,丝杆模组中的丝杆螺纹连接有套筒,且齿条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丝杆模组的外壁并与套筒连接。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2、1、本实用新型通过y轴运动机构、z轴运动机构和x轴运动机构实现产品打印,并能打印出产品的每一面,支撑板用于对传送带进行支撑,冷却机构对支撑板进行降温,从而可以使支撑板的整体温度较低进而与传送带的内侧接触时,可对传送带进行适当降温,从而使得打印的产品的冷却和凝固时间缩短,提升了3d打印机的打印效率,当打印的产品在y轴运动机构上移动到传送带的末端时,通过滚筒自身的弧度,同时滚筒距离底座的高度大于水平底板距离底座的高度,使得打印产品会产生位移浮动并自动脱落到脱模机构中,并在脱模机构中进行脱模操作,从而不会对打印产品造成损坏,且更易脱模。

13、2、本实用新型的脱模机构中,水平底板上的凸起与活动板上的通槽适配,将活动板放置在水平底板上使得凸起伸入通槽内,并使得活动板的上表面整体为一个平面,当需要脱模时,启动气缸,气缸驱使活动板向上移动,使得活动板整体可沿水平底板向上移动,实现了脱模操作,在冷却机构的作用下,进入到脱模机构中的打印产品脱模更方便,且不会对打印产品造成损伤,且通过气缸控制活动板整体上升和下降,脱模时接触面水平且受力均匀。



技术特征:

1.一种可自动脱模的3d打印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的y轴运动机构(2)、垂直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且位于所述y轴运动机构(2)两侧的z轴运动机构(3)、连接在两个所述z轴运动机构(3)之间的x轴运动机构(4)、以及设置在所述x轴运动机构(4)上的打印喷头(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动脱模的3d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模机构(7)包括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的支柱(71)、设置在所述支柱(71)顶部的水平底板(72)、放置在所述水平底板(72)上的活动板(73)以及对称设置在所述底座(1)两侧且与所述活动板(73)的底部连接的气缸(74),所述活动板(73)上开设有多个通槽(731),所述水平底板(72)上设有多个与所述通槽(731)适配的凸起(7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自动脱模的3d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6)还包括位于所述传送带(21)的两侧的立柱(62),所述支撑板(61)连接在两个所述立柱(62)的顶部,所述支撑板(61)穿设于所述传送带(21)并与所述传送带(21)的内表面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可自动脱模的3d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机构(8)包括设置在所述底座(1)侧壁的冷水机(81)、连接在所述冷水机(81)的外壁且与所述冷水机(81)的出水口连通的水泵(82)、以及连接在所述水泵(82)的出水口和所述冷水机(81)的进水口之间的管道(83),所述管道(83)沿所述支撑板(61)的底部呈s形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自动脱模的3d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y轴运动机构(2)还包括第一轴承座(22)、第二轴承座(23)以及第一电机(24),所述第一轴承座(22)和所述第二轴承座(23)分别设置有两组且对称设置在所述底座(1)的两侧,两组所述第一轴承座(22)之间、两组所述第二轴承座(23)之间分别转动设置有滚筒,所述第一电机(24)的输出端与其中一个滚筒转动配合,且两个所述滚筒之间通过所述传送带(21)传动配合,所述滚筒距离所述底座(1)的高度大于所述水平底板(72)距离所述底座(1)的高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自动脱模的3d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z轴运动机构(3)包括垂直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的丝杆模组(31)、以及设置在所述丝杆模组(31)顶端的第二电机(32),所述第二电机(32)的输出端与所述丝杆模组(31)中的丝杆连接,且所述丝杆模组(31)位于所述第一轴承座(22)和所述第二轴承座(23)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自动脱模的3d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x轴运动机构(4)包括第三电机(41)、与所述第三电机(41)的输出端连接的齿轮、套设在所述齿轮上的外壳(42)、以及贯穿所述外壳(42)且与所述齿轮啮合的齿条(43),所述打印喷头(5)连接在所述外壳(42)上,所述丝杆模组(31)中的丝杆螺纹连接有套筒(44),且所述齿条(43)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所述丝杆模组(31)的外壁并与所述套筒(44)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自动脱模的3D打印机,包括:底座、y轴运动机构、z轴运动机构、x轴运动机构、打印喷头;底座上设置有用于对y轴运动机构中的传送带进行支撑的支撑机构,底座上设置有与y轴运动机构对应的脱模机构,底座上还设置有用于对支撑机构中的支撑板进行冷却降温的冷却机构。本技术通过y轴、z轴和x轴运动机构实现产品打印,支撑板用于对传送带进行支撑,冷却机构对支撑板进行降温,从而可以使支撑板的对传送带进行降温,打印产品在y轴运动机构上移动到传送带的末端时,通过滚筒自身的弧度,使得打印产品会产生位移浮动并自动脱落到脱模机构中,并在脱模机构中进行脱模操作,不会对打印产品造成损坏,且更易脱模。

技术研发人员:唐浩舰,秦鹭,王滔,程明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成都市远浩三维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31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