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拉挤模具的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674309发布日期:2024-01-16 11:08阅读:2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拉挤模具的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挤压模具,具体为一种用于拉挤模具的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1、拉挤模具是模具种类中的一种,拉挤模具是通过将原料吸入或者挤入而制备成型的模具。

2、在进行零部件的制备操作时,为了保证拉挤模具的结构更加牢固稳定,通常会用到固定装置对拉挤模具进行固定。

3、目前现有拉挤模具的固定方式多数是通过人力扶持对拉挤模具进行固定,而采用人力固定的方式较为费力,并且会浪费不必要的人力成本,同时还会影响拉挤模具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拉挤模具的固定结构,具备方便固定的优点,解决了现有拉挤模具的固定方式多数是通过人力扶持对拉挤模具进行固定,而采用人力固定的方式较为费力,并且会浪费不必要的人力成本,同时还会影响拉挤模具的工作效率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拉挤模具的固定结构,包括底座、连接槽、模具本体、固定槽、框体、圆杆、齿轮、连接杆、竖杆、滑块、固定杆和齿杆,所述连接槽开设于底座的顶部,所述模具本体设置于连接槽的内部,所述固定槽开设于模具本体的两侧,所述框体固定连接于底座内部的两侧,所述圆杆通过轴承连接于框体的内部,所述齿轮套接于圆杆的表面,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套接于圆杆的表面,所述竖杆滑动连接于框体的内部,所述滑块固定连接于连接杆的另一端且滑动连接于竖杆的内部,所述固定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竖杆的内侧,所述固定杆的另一端依次贯穿框体和底座并延伸至固定槽的内部,所述齿杆啮合连接于齿轮的外侧,所述齿杆的一端活动设置于框体的内部,所述齿杆的另一端贯穿至底座的顶部。

3、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齿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拉手,所述拉手的形状为圆形。

4、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滑块的表面套设有限位圈,所述限位圈位于竖杆的前侧。

5、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竖杆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框体内壁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与限位块配合使用的限位槽。

6、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框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支撑轮,所述支撑轮与固定杆接触。

7、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固定杆和固定槽的数量均有两个,所述固定槽与固定杆的直径适配。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9、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底座、连接槽、模具本体、固定槽、框体、圆杆、齿轮、连接杆、竖杆、滑块、固定杆和齿杆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拉挤模具的固定方式多数是通过人力扶持对拉挤模具进行固定,而采用人力固定的方式较为费力,并且会浪费不必要的人力成本,同时还会影响拉挤模具的工作效率的问题。

10、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拉手,便于使用者通过拉手拉动齿杆,从而可以为使用者带来便捷性。

11、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限位圈,可以对滑块起到限位的作用,避免滑块在滑动时脱离竖杆的内部。

12、4、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限位块和限位槽,使限位块与限位槽配合使用,可以对竖杆起到辅助限位的作用,避免竖杆在移动时出现晃动。

13、5、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支撑轮,可以对固定杆起到辅助支撑的作用,避免固定杆在移动时缺少支撑出现倾斜无法与固定槽配合连接。

14、6、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两个固定槽和固定杆,可以将模具本体更稳定地与底座进行连接,从而可以增加固定连接的作用。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拉挤模具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连接槽(2)、模具本体(3)、固定槽(4)、框体(5)、圆杆(6)、齿轮(7)、连接杆(8)、竖杆(9)、滑块(10)、固定杆(11)和齿杆(12),所述连接槽(2)开设于底座(1)的顶部,所述模具本体(3)设置于连接槽(2)的内部,所述固定槽(4)开设于模具本体(3)的两侧,所述框体(5)固定连接于底座(1)内部的两侧,所述圆杆(6)通过轴承连接于框体(5)的内部,所述齿轮(7)套接于圆杆(6)的表面,所述连接杆(8)的一端套接于圆杆(6)的表面,所述竖杆(9)滑动连接于框体(5)的内部,所述滑块(10)固定连接于连接杆(8)的另一端且滑动连接于竖杆(9)的内部,所述固定杆(11)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竖杆(9)的内侧,所述固定杆(11)的另一端依次贯穿框体(5)和底座(1)并延伸至固定槽(4)的内部,所述齿杆(12)啮合连接于齿轮(7)的外侧,所述齿杆(12)的一端活动设置于框体(5)的内部,所述齿杆(12)的另一端贯穿至底座(1)的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拉挤模具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杆(1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拉手(13),所述拉手(13)的形状为圆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拉挤模具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10)的表面套设有限位圈(14),所述限位圈(14)位于竖杆(9)的前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拉挤模具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杆(9)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5),所述框体(5)内壁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与限位块(15)配合使用的限位槽(1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拉挤模具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5)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支撑轮(17),所述支撑轮(17)与固定杆(11)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拉挤模具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11)和固定槽(4)的数量均有两个,所述固定槽(4)与固定杆(11)的直径适配。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拉挤模具的固定结构,包括底座、连接槽、模具本体、固定槽、框体、圆杆、齿轮、连接杆、竖杆、滑块、固定杆和齿杆,连接槽开设于底座的顶部,模具本体设置于连接槽的内部,固定槽开设于模具本体的两侧,框体固定连接于底座内部的两侧,圆杆通过轴承连接于框体的内部,齿轮套接于圆杆的表面,连接杆的一端套接于圆杆的表面,竖杆滑动连接于框体的内部,滑块固定连接于连接杆的另一端且滑动连接于竖杆的内部。本技术解决了现有拉挤模具的固定方式多数是通过人力扶持对拉挤模具进行固定,而采用人力固定的方式较为费力,并且会浪费不必要的人力成本,同时还会影响拉挤模具的工作效率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齐小界,董亚明,任晓森,崔冰华,李文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四通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13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