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膜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409005发布日期:2024-03-25 18:57阅读:9来源:国知局
贴膜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机械贴膜,尤其涉及一种贴膜机。


背景技术:

1、在测序芯片封装过程中,需要将膜层与基板贴合。在相关技术中,膜层与基板贴合的精度较低,容易导致膜层与基板贴合后形成缺陷。因此,如何提高膜层与基板的贴合精度以减少测序芯片的缺陷成为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贴膜机。

2、本技术实施方式的贴膜机包括承载平台、输送装置和定位装置,承载平台用于承载基板,输送装置设置在承载平台的一侧,输送装置用于输送膜层,输送装置和承载平台两者能够相对运动,以使输送装置和承载平台相互靠近或远离。定位装置设置在承载平台的一侧,定位装置用于在承载平台与输送装置靠近的情况下,辅助基板与膜层定位。

3、本技术实施方式的贴膜机中,通过输送装置和承载平台的相对运动,定位装置辅助基板与膜层精准定位,提高膜层与基板的贴合精度,从而减少测序芯片的缺陷。

4、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承载平台设有第一安装位置,第一安装位置用于与基板贴合并固定基板。

5、如此,第一安装位置使得基板与承载平台贴合连接,基板与承载平台的连接面积大,基板贴合得更加稳定。

6、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安装位置设有第一通气孔,第一通气孔用于形成负压以吸附基板。

7、如此,利用负压吸附基板贴合在承载平台上,使得基板在承载平台上得以稳定地固定,且可以免受机械外力对基板造成的破损;此外,负压吸附的方式贴合的基板易于取放。

8、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通气孔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一通气孔呈阵列排布。

9、如此,多个第一通气孔可以使基板受到均匀的吸附力作用,稳定地吸附在承载平台上。

10、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承载平台包括第一表面和与第一表面连接的第一侧面,所述第一表面形成有第一安装位置,第一通气孔自第一表面延伸至第一侧面。

11、如此,可以从第一侧面抽取第一通气孔内的气体,从而使得第一表面形成负压,通过第一通气孔吸附基板。

12、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安装位置的面积被配置为大于基板的面积。

13、如此,第一安装位置可以适用不同大小的基板,增加了第一安装位置的适用性。

14、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输送装置能够相对于承载平台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输送装置处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远离承载平台,输送装置处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靠近承载平台。

15、如此,输送装置可以将膜层从第一位置输送到第二位置,使膜层与基板贴合。

16、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输送装置包括转轴以及与转轴转动连接的安装件,安装件用于放置膜层,输送装置通过转轴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翻转。

17、如此,可以实现输送装置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间的往复运动,从而多次输送膜层。

18、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安装件设有第二安装位置,在输送装置处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第二安装位置背向承载平台,在输送装置处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第二安装位置面向承载平台。

19、如此,第二安装位置使得膜层与输送装置贴合连接,膜层与输送装置的连接面积大,膜层贴合得更加稳定。

20、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二安装位置设有第二通气孔,第二通气孔用于形成负压以吸附膜层。

21、如此,利用负压吸附膜层贴合在输送装置上,使得膜层在输送装置上得以稳定地固定,且可以免受机械外力对膜层造成的破损;此外,负压吸附的方式贴合的膜层易于取放。

22、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二通气孔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二通气孔呈阵列排布。

23、如此,多个第二通气孔可以使膜层受到均匀的吸附力作用,稳定地吸附在输送装置上。

24、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安装件包括第二表面和与第二表面连接的第二侧面,第二表面形成有第二安装位置,第二通气孔自第二表面延伸至第二侧面。

25、如此,可以从第二侧面抽取第二通气孔内的气体,从而使得第二表面形成负压,通过第二通气孔吸附膜层。

26、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二安装位置的面积被配置为大于膜层的面积。

27、如此,第二安装位置可以适用不同大小的膜层,增加了第二安装位置的适用性。

28、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二安装位置与至少部分的膜层贴合。

29、如此,当膜层与基板定位好后,使得膜层凸出输送装置的边缘,便于将膜层与基板贴合。

30、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输送装置处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安装件的延伸平面相对于基板倾斜设置。

31、如此,使得输送装置处于第二位置时膜层的边缘可以与基板接触,而输送装置不与基板接触,因此输送装置不会影响膜层与基板的贴合。

32、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输送装置处于第二位置时,安装件的延伸平面和承载平台之间形成的夹角为0°~10°。

33、满足上述夹角范围内,膜层与基板之间的距离较近,使得膜层与基板定位精准。

34、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定位装置包括摄像模组和与摄像模组电性连接的显示屏,摄像模组安装在承载平台一侧,摄像模组的拍摄视场朝向承载平台,显示屏用于显示摄像模组拍摄的图像。

35、如此,摄像模组将对位视角固定下来并呈现在显示屏上,通过显示屏可以准确判断定位精度。

36、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摄像模组和显示屏的数量均为多个,摄像模组与显示屏一一对应设置,多个摄像模组用于拍摄基板不同的位置。

37、如此,可以同时对基板和膜层的多个定位基准进行成像,判断定位基准是否达到对齐标准,提高贴合精度。

38、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摄像模组和显示屏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摄像模组分别为第一摄像模组和第二摄像模组,第一摄像模组的视场覆盖膜层的第一端部,第二摄像模组的视场覆盖膜层与第一端部相对的第二端部。

39、如此,可以同时对基板和膜层的两个定位基准进行成像,判断定位基准是否达到对齐标准。

40、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输送装置设置有透光视窗以暴露膜层的第二端部,且输送装置处于靠近承载平台的位置时,透光视窗处于第二摄像模组的视场内。

41、如此,第二摄像模组和显示屏可以通过透光视窗对基板和膜层的第二端部的定位基准进行清晰的成像,判断基板和膜层的第二端部的定位基准是否达到对齐标准。

42、在某些实施方式中,透光视窗包括开设在输送装置上的通孔。

43、如此,通过通孔可以使得第二摄像模组和显示屏对基板和膜层的第二端部的定位基准的成像清晰。

44、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贴膜机包括运动地设置在承载平台上的压合装置,压合装置用于在运动过程中将基板与膜层贴合。

45、如此,压合装置可以使得基板与膜层紧固贴合。

46、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压合装置包括压辊,压辊能够从输送装置的一侧向输送装置的另一侧滚动,以将膜层压合在基板上。

47、如此,压辊可以使得基板与膜层紧固贴合。

48、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贴膜机还包括与承载平台连接的驱动装置,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承载平台运动以调整承载平台的位置。

49、如此,通过驱动装置驱动承载平台运动,可以调整基板相对于膜层的位置,使得基板与膜层的定位基准对齐。

50、在某些实施方式中,驱动装置能够驱动承载平台完成以下至少一种运动:沿第一方向移动,或沿第二方向移动,亦或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形成的平面内转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垂直。

51、如此,通过承载平台的运动,可以实现基板相对于膜层的的位置的改变,使得基板与膜层精准定位。

52、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