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加热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532549发布日期:2024-04-08 11:25阅读: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加热辊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专利涉及3d打印件表面加工领域,具体是一种电加热辊。


背景技术:

1、3d打印(3dp)即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又称增材制造,它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因为3d打印技术具有快速制造、精确成型的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在医疗领域,用于人工假体、手术器械、骨移植物等的制造。

2、可用于3d打印的原材料众多,以热塑性材料如pla为例,通过熔融沉积制造原理(fdm),熔化pla然后由3d打印机喷口处喷出,逐层堆积形成三维实体。然而,由于3d打印机打出的产品每一层的厚度高达100微米,在层与层堆积的过程中,沿截面厚度方向往往很粗糙,且医疗领域往往对打印件的表面质量要求较高,因此3d打印件的表面粗糙度较大,影响了其在医疗领域的应用。

3、针对3d打印件的表面粗糙度较大的问题,现有的处理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采用化学处理,即通过将可溶解打印表面的溶解剂雾化或加热汽化,使溶解剂包裹并溶解打印件表面,使打印件表面变得圆滑平整,但是这种处理方式往往依赖体积较大的密封性好的专有设备,因此,在少量的定制化生产的情况下,这种专有设备无法根据打印件的大小调整,内部空间往往需要完全充满雾化或汽化的溶解剂,才可对打印件表面实现完全包裹,当打印件过大或过小时,专有设备均无法很好的适用,因此,这种专有设备的通用性不高。

4、另外一种处理方式是通过物理加热的方法对打印件表面进行“烫平”,通过高温的塑形装置加热打印件表面,使得打印件表面的粗糙、尖锐处被软化,再配合塑形的挤压,使得打印件表面平整。但是,目前市面上可以找到的塑形装置多适用于工业生产,体积较大,且多用于加工表面规则的打印件,而定制化的打印件表面多不规则,且体积、形状多变,因此,工业生产用的塑形装置并不能很好的适用于定制化3d打印件的表面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电加热辊,主要用于解决现有的工业化塑形装置无法很好的用于表面不规则且体积、形状多变的定制化3d打印件表面处理的技术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电加热辊,包括便于操作人员手持的手柄,手柄一端固定连接有加热装置,加热装置外套设并转动连接有导热层。

4、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

5、1.工作原理:启动加热装置,加热装置升温并将温度传递至导热层,操作人员手持手柄,将导热层放置到打印件表面持续滚动,将打印件表面粗糙处软化,使得打印件冷却后表面平滑。

6、2.有益效果:现有技术通过塑形装置对打印件表面进行处理,但现有的塑形装置多适用于工业生产,体积较大,使用的过程中需要若干装置的配合(如用于运输打印件的运输装置,用于驱动塑形装置移动的驱动装置、用于定位的夹紧装置等等),且多用于批量加工表面规则的打印件,而定制化的打印件表面多不规则,且体积多变,因此,工业生产用的塑形装置并不能很好的适用于定制化3d打印件的表面处理。本方案通过将塑形装置整体小型化,并通过手持手柄,将导热层放置在打印件表面滚压,滚压的同时加热打印件表面,使打印件表面在受到滚压的情况下变得平整,相比起现有技术,本方案中的电加热辊结构更简单、体积更小、灵活度更高,且相比起现有的工业化生产设备,无使用环境的限制,无需搭配其他辅助装置使用,也无需受到打印件尺寸与表面规则程度的限制,便可对打印件表面进行物理处理,同时,本方案中的电加热辊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可以应付数量较少的定制化产品,降低了定制化打印件的生产成本。

7、综上,本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的工业化塑形装置无法很好的用于表面不规则且体积多变的定制化3d打印件表面处理的技术问题。

8、优选的,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圆柱体状的电热棒,电热棒电连接有电源,通电的情况下,电热棒会发热;所述导热层套设在电热棒表面,并与电热棒间隙配合。电热棒通电发热后,将热量传递到导热层。

9、优选的,所述导热层为圆筒状,导热层可产生弹性形变,且所述导热层的一端封口,另一端开口;所述电热棒靠近手柄的一端的周面上固定有环形的凸棱,凸棱的表面为圆弧状,所述导热层内壁靠近开口一端处开设有与凸棱间隙配合的凹槽。电热棒由导热层开口一端插入导热层内部,然后,用力推动导热层,使得电热棒上的凸棱顶开导热层的内壁并卡入凹槽内,至此形成导热层与电热棒的卡接,防止导热层从电热棒上脱离,又能使得导热层相对于电热棒自由转动;

10、优选的,所述导热层封口的一端中心处开设有通孔,通孔内过盈配合有导热棒,导热棒的轴心与导热层的轴心重合设置,且导热棒插入通孔内的一端的端面与电热棒贴触。将导热棒插入通孔内,完成导热棒与导热层的连接,电热棒发热,会将温度传递至导热层与导热棒;当定制的打印件具有开口较小的凹陷处时,可以将导热棒插入凹陷内,并使用导热棒划过凹陷处避免,对凹陷处进行熨平。

11、优选的,所述导热层外还套设有可导热的塑形层,所述塑形层与导热层过盈配合。导热层可以用于加工表面较为规则的平面,塑形层用于加工表面较为不规则的平面。

12、优选的,所述塑形层包括质软耐高温的平滑层或表面具有若干凸起的纹理层。导热层外套设有平滑层时,若打印件表面具有曲面,平滑层可贴附打印件表面将其表面熨平;当需要对打印件表面做纹理加工时,可在导热层外套设纹理层,纹理层将打印件表面软化,且纹理层的突起对打印件表面进行压花。



技术特征:

1.一种电加热辊,其特征在于:包括便于操作人员手持的手柄,手柄一端固定连接有加热装置,加热装置外套设并转动连接有导热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加热辊,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圆柱体状的电热棒,电热棒电连接有电源,通电的情况下,电热棒会发热;所述导热层套设在电热棒表面,并与电热棒间隙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加热辊,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层为圆筒状,导热层可产生弹性形变,且所述导热层的一端封口,另一端开口;所述电热棒靠近手柄的一端的周面上固定有环形凸棱,凸棱的表面为圆弧状,所述导热层内壁靠近开口一端处开设有与凸棱间隙配合的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加热辊,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层封口的一端中心处开设有通孔,通孔内过盈配合有导热棒,导热棒的轴心与导热层的轴心重合设置,且导热棒插入通孔内的一端的端面与电热棒贴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加热辊,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层外还套设有可导热的塑形层,所述塑形层与导热层过盈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加热辊,其特征在于:所述塑形层包括质软耐高温的平滑层或表面具有若干凸起的纹理层。


技术总结
本技术专利涉及3D打印件表面加工领域,具体是一种电加热辊,包括便于操作人员手持的手柄,手柄上固定连接有加热装置,加热装置外套设并转动连接有导热层。相比起现有技术,本专利通过设置将用于物理塑性3D打印件表面的塑性装置小型化,转化为可以手持的小型设备,解决了现有的工业化塑形装置无法很好的用于表面不规则且体积、形状多变的定制化3D打印件表面处理的技术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刘冰,王准准,李亨睿,令狐越,胡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贵州拓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31
技术公布日:2024/4/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