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循环破碎的塑料破碎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925213发布日期:2024-05-11 00:04阅读:1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循环破碎的塑料破碎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回收装置,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可循环破碎的塑料破碎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1、鞋底包括外底、中底与鞋跟是。在制作鞋底时,材料共同的特性应具备耐磨、耐水,耐油、耐热、耐压、耐冲击、弹性好、容易适合脚型、定型后不易变型、保温、易吸收湿气等,同时更要配合中底,在走路换脚时有刹车作用不致于滑倒及易于停步等各项条件。鞋底用料的种类很多,可分为天然类底料和合成类底料两种。天然类底料包括天然底革、竹、木材等,合成类底料包括橡胶、塑料、橡塑合用材料、再生革、弹性硬纸板等。

2、

3、经检索,相关技术中,公开号为cn108621342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塑料破碎机,包括外壳,外壳顶部设有入料口,外壳底部设有出料口,外壳内设有一组破碎辊,破碎辊下方设有转轴,转轴连接有电机;转轴顶部设有锥形的物料分散帽,物料分散帽下方固定有若干向上倾斜设置的破碎刀片组,破碎刀片组的倾斜角度不大于;出料口下方设有板筛,板筛连接有振动器,板筛下方设有物料传送装置,板筛的右端连接物料循环运输装置的入口,物料循环运输装置的出口与入料口连通。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对塑料破碎完全,且实现了循环破碎和物料运输,实现了塑料破碎的全自动化。

4、然而,上述专利在将经排料口处排出的物料二次送入进料口处时,并未对排料口处的物料进行过滤,这样就容易导致原本已经符合破碎要求的物料又经历了二次破碎,造成无效破碎的同时还增加破碎机的工作负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循环破碎的塑料破碎回收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了一种可循环破碎的塑料破碎回收装置,包括机箱,设置于机箱上方的进料斗,以及设置于机箱下方的出料斗,所述机箱内设置有两个可相对转动的动刀,

3、位于所述动刀一侧的外周设置有导料组件;所述导料组件围绕动刀的半圈设置,以和动刀的外圈之间形成过滤腔;所述导料组件的底部具有对物料进行过滤的第一过滤口;当物料的体积大于第一过滤口的孔径时,第一过滤口将物料拦截在过滤腔内;

4、在常态下,所述导料组件与动刀之间的距离大于物料的体积,以避免物料直接被动刀带走;

5、位于两个所述动刀之间的下方设置有用于引导导料组件向动刀处运动的引导组件;当过滤腔内存在物料时,所述引导组件引导导料组件向动刀移动,以减少导料组件与动刀之间的距离,从而迫使位于过滤腔内的物料被处于旋转状态的动刀带动至动刀的上方,以重新参与破碎工作。

6、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料组件包括均为弧形状态的上环板和下环板,所述上环板和下环板均位于动刀和机箱侧壁之间;

7、所述上环板与动刀同轴心设置,并且上环板的半径大于动刀的半径,以使上环板内壁与动刀外圈之间形成导料腔;

8、所述下环板固定设置在上环板的底端,所述下环板的底端向下弯折,以使下环板内壁与动刀外圈之间形成容置腔;

9、所述上环板的外圈与机箱内壁设置有将二者固定连接的的固定板。

10、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料腔的空间小于被第一过滤口拦截的物料的体积;

11、所述容置腔位于下环板底端的空间向下环板顶端空间逐渐减小。

12、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环板为弹性材料制成,以在被所述引导组件引导时,所述过滤腔可向动刀处移动,以减小容置腔的空间。

13、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过滤口设置在下环板的底端。

14、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引导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机箱内部的引导板,所述引导板位于两个动刀之间的下方,并且引导板的两端向下环板的底端处弯折形成倒“v”形状态;

15、所述下环板的底端搭在引导板的外壁;

16、所述引导组件还包括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利用物料的重量将下环板驱动,以使下环板通过引导板侧壁的引导向动刀处运动。

17、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纵向滑动贯穿引导板两端顶部的拉绳,所述拉绳的顶端与下环板的底端固定连接,底端固定连接有滑块;

18、所述滑块纵向滑动设置在机箱的内壁,两个所述滑块之间转动设置有储料桶,所述储料桶底部的重量大于顶部的重量,所述储料桶顶部的一侧向外扩张形成突出部。

19、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引导板的侧壁开设有第二过滤口,用于对经动刀粉碎后的物料进行过滤。

20、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引导板的外壁还设置有多个拨块,所述拨块位于下环板底端运动的路径上。

21、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环板的内壁固定设置有多个切刀,当所述下环板向动刀处运动时,所述切刀位于动刀的凹陷处。

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23、1、该可循环破碎的塑料破碎回收装置中,将体积较大的物料拦截在过滤腔内,然后通过对过滤腔的空间做出调整,使过滤腔的空间小于被拦截物料的体积,从而在动刀旋转的作用下将拦截的物料再次送入动刀顶部,从而避免了对符合要求的物料被二次破碎的现象产生,提高了多次破碎的精准性。

24、2、该可循环破碎的塑料破碎回收装置中,当下环板底端被拉绳拉动时,下环板底端会向引导板处移动,当拉绳经过拨块时,拉绳会通过自身的弹性产生震动,在震动的作用下,对第一过滤口顶部的物料进行晃动,避免了物料卡在第一过滤口处,导致影响后续的物料无法经第一过滤口落下的现象产生。

25、3、该可循环破碎的塑料破碎回收装置中,下环板能够在运动过程中带动切刀向动刀处靠近,使切刀能够对容置腔处的物料进行切割,从而起到破碎的效果,也就相当于在一次循环过程中实现了对物料的三次破碎,以便于提高破碎的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可循环破碎的塑料破碎回收装置,包括机箱(100),设置于机箱(100)上方的进料斗(101),以及设置于机箱(100)下方的出料斗(102),所述机箱(100)内设置有两个可相对转动的动刀(104),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循环破碎的塑料破碎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料组件(110)包括均为弧形状态的上环板(112)和下环板(113),所述上环板(112)和下环板(113)均位于动刀(104)和机箱(100)侧壁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循环破碎的塑料破碎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料腔(114)的空间小于被第一过滤口(117)拦截的物料的体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循环破碎的塑料破碎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环板(113)为弹性材料制成,以在被所述引导组件(120)引导时,所述过滤腔(111)可向动刀(104)处移动,以减小容置腔(115)的空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循环破碎的塑料破碎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口(117)设置在下环板(113)的底端。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循环破碎的塑料破碎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组件(120)包括固定设置在机箱(100)内部的引导板(121),所述引导板(121)位于两个动刀(104)之间的下方,并且引导板(121)的两端向下环板(113)的底端处弯折形成倒“v”形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循环破碎的塑料破碎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130)包括纵向滑动贯穿引导板(121)两端顶部的拉绳(131),所述拉绳(131)的顶端与下环板(113)的底端固定连接,底端固定连接有滑块(132);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循环破碎的塑料破碎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板(121)的侧壁开设有第二过滤口(122),用于对经动刀(104)粉碎后的物料进行过滤。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循环破碎的塑料破碎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板(121)的外壁还设置有多个拨块(123),所述拨块(123)位于下环板(113)底端运动的路径上。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循环破碎的塑料破碎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环板(113)的内壁固定设置有多个切刀(140),当所述下环板(113)向动刀(104)处运动时,所述切刀(140)位于动刀(104)的凹陷处。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回收装置,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可循环破碎的塑料破碎回收装置。其包括机箱,设置于机箱上方的进料斗,以及设置于机箱下方的出料斗,所述机箱内设置有两个可相对转动的动刀,位于所述动刀一侧的外周设置有导料组件;所述导料组件围绕动刀的半圈设置,以和动刀的外圈之间形成过滤腔;所述导料组件的底部具有对物料进行过滤的第一过滤口;该可循环破碎的塑料破碎回收装置中,将体积较大的物料拦截在过滤腔内,然后通过对过滤腔的空间做出调整,使过滤腔的空间小于被拦截物料的体积,从而在动刀旋转的作用下将拦截的物料再次送入动刀顶部,从而避免了对符合要求的物料被二次破碎的现象产生,提高了多次破碎的精准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信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佛山市顺德区能翔五金塑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5/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