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防涡流挡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91560阅读:4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锅炉防涡流挡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防涡流挡板。
背景技术
余热锅炉的循环气体中大多含有具有较大磨损作用的气体,这种磨损在有循环气体发生湍流或偏流的局部区域将加速锅炉管外壁上保护膜的损坏。一般来说,锅炉传热管束10的隔板20顶部是用钢板封死的,而其底部没有封死(参见图1)。当循环烟气从上往下吹刷时,隔板中间形成真空,左右二边的烟气会向上回窜在隔板中间形成涡流,烟气中的粒子剧烈地摩擦该部位的管子,使管子整圈特别是管底部磨损减薄。
以CDQ锅炉为例,多次检查发现二次过热器管减薄最严重的地方在最底下一排管子的下部,且多在此处因强度不足发生爆管。经对二次过热器失效管段进行检测发现,管子的穿孔处局部有明显的整圈的减薄,并已形成了一个台阶状的颈部。经对多次失效管段的发生部位统计发现,二次过热器管发生严重的局部整圈减薄并穿孔的部位是在两块隔板的中间,管子减薄不仅与腐蚀有关,还与结构有关。CDQ锅炉二次过热器的频繁爆管已成为炼焦生产的瓶颈,炼铁厂不得不分别在在97年、2000更换了一期、二期共8台CDQ锅炉二次过热器,仅更换费用就高达2000万元。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锅炉防涡流挡板,可以解决余热锅炉隔板处的涡流磨损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锅炉防涡流挡板,安装于锅炉过热器管的隔板上,包括,外挡板,呈V形弯折,其两侧分别开有第一导孔;内挡板,固定于外挡板内侧,呈V形弯折,其两侧分别开有第二导孔。
进一步,所述的外挡板弯折角的范围为65~120°;所述的内挡板的弯折角为90~120°。
又,所述的外挡板第一导孔位于外挡板中部。所述的内挡板第二导孔靠近所述的内挡板两侧边缘。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外挡板第一导孔为腰形结构。所述的内挡板第二导孔为半圆形孔。
所述的外挡板第一导孔的孔径大于内挡板第二导孔的孔径。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选用独特的弯折角度和错孔排列;可以最大程度地阻挡烟气回流,大部分的回窜烟气被外挡板有效阻挡,小部分由外挡板第一导孔处回窜的烟气,可被内挡板阻挡经反射通过外挡板另一侧的开孔回到炉膛。外挡板、内挡板的组合可以有效地阻挡涡流气体进入隔板,从而保护隔板中间部位的换热管,使其免遭受涡流气体的剧烈磨损。当锅炉传热管束的隔板内有烟气颗粒沉积时,堆积颗粒可顺着内挡板第二导孔,经过外挡板第一导孔而顺利排出,以此增加了锅炉的传热能力,延长锅炉的使用寿命。


图1为现有锅炉传热管束的隔板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阻挡烟气回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2,本实用新型的锅炉防涡流挡板,安装于锅炉过热器管3的隔板4上,包括,外挡板1,呈V形弯折,弯折角的范围为65~120°,其两侧分别开有第一导孔101,该第一导孔101为腰形结构,所述的外挡板第一导孔位于外挡板中部;内挡板2,固定于外挡板1内侧,呈V形弯折,弯折角为90~120°,其两侧分别开有第二导孔201;该第二导孔201为半圆形孔。所述的外挡板1第一导孔101的孔径大于内挡板2第二导孔201的孔径;所述的内挡板第二导孔靠近所述的内挡板两侧边缘。
隔板内有烟气颗粒沉积时,堆积颗粒可顺着内挡板2的第二导孔201排出;经过第二导孔201排出的烟尘颗粒正好落入外挡板1的第一导孔101位置,从而顺利排出。隔板中的沉积物能顺利排出,可增加锅炉的传热能力,延长锅炉的使用寿命。
参见图3,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最大程度地阻挡烟气回流,大部分的回窜烟气被外挡板1有效阻挡,小部分由外挡板1第一导孔101处回窜的烟气,可被内挡板2阻挡经反射通过外挡板1另一侧的开孔回到炉膛。外挡板1、内挡板2的组合可以有效地阻挡涡流气体进入隔板4,从而保护隔板4中间部位的换热管3,使其免遭受涡流气体的剧烈磨损。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隔板用独特的弯折角度和错孔排列,一方面可以最大程度地阻挡烟气回流,有效地阻挡涡流气体进入隔板,从而保护隔板中间部位的管子,使其免遭受涡流气体的剧烈磨损;另一方面又能保证隔板中的沉积物顺利排出,增加锅炉的传热能力,延长锅炉的使用寿命。
权利要求1.锅炉防涡流挡板,安装于锅炉过热器管的隔板上,其特征是,包括,外挡板,呈V形弯折,其上开有第一导孔;内挡板,固定于外挡板内侧,呈V形弯折,其两侧分别开有第二导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防涡流挡板,其特征是,所述的外挡板弯折角的范围为65~12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防涡流挡板,其特征是,所述的内挡板的弯折角为90~12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防涡流挡板,其特征是,所述的外挡板第一导孔位于外挡板中部。
5.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锅炉防涡流挡板,其特征是,所述的外挡板第一导孔为腰形结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防涡流挡板,其特征是,所述的内挡板第二导孔靠近所述的内挡板两侧边缘。
7.如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锅炉防涡流挡板,其特征是,所述的内挡板第二导孔为半圆形孔。
8.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锅炉防涡流挡板,其特征是,所述的外挡板第一导孔的孔径大于内挡板第二导孔的孔径。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锅炉防涡流挡板,其特征是,所述的外挡板第一导孔的孔径大于内挡板第二导孔的孔径。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锅炉防涡流挡板,其特征是,所述的外挡板第一导孔的孔径大于内挡板第二导孔的孔径。
专利摘要锅炉防涡流挡板,安装于锅炉过热器管的隔板上,包括,外挡板,呈V形弯折,其两侧分别开有第一导孔,外挡板第一导孔位于外挡板中部;内挡板,固定于外挡板内侧,呈V形弯折,其两侧分别开有第二导孔;内挡板第二导孔靠近所述的内挡板两侧边缘。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选用独特的弯折角度和错孔排列,可以最大程度地阻挡烟气回流,大部分的回窜烟气被外挡板有效阻挡,小部分由外挡板第一导孔处回窜的烟气,可被内挡板阻挡经反射通过外挡板另一侧的开孔回到炉膛。外挡板、内挡板的组合可以有效地阻挡涡流气体进入隔板,从而保护隔板中间部位的换热管,使其免遭受涡流气体的剧烈磨损。
文档编号F22B37/40GK2854357SQ20052004804
公开日2007年1月3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27日 优先权日2005年12月27日
发明者杨红梅 申请人: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