镁业单锅筒管排结构节能引风余热锅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95783阅读:3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镁业单锅筒管排结构节能引风余热锅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镁业单锅筒管排结构节能引风余热锅炉。
背景技术
目前,在炼镁行业使用的余热锅炉主要有以下两种一是配备较大功率引风机的余热锅炉。由于该余热锅炉的内部阻力较大,需要的烟气流速较高,因此必须配备较大功率的引风机方能保证余热锅炉的正常运行,运行时消耗大量的电能。二是无引风机余热锅炉。该余热锅炉虽然不需引风机,没有了电能的消耗,但需要有50米以上的烟囱助抽才能正常运行,造成投资加大。

发明内容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镁业单锅筒管排结构节能引风余热锅炉,它不需配备大功率引风机,节能,也不需要修建高烟囱,降低基建投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下集箱、炉墙、烟气进口、对流管、上集箱、锅筒、平台扶梯、烟气出口、钢架、下降分配集箱、下降管、导汽管和上升汇流集箱,所述的管排由上集箱、对流管和下集箱密封连通而成,钢架之上固定锅筒,锅筒通过导汽管、下降管、上升汇流集箱和下降分配集箱与管排密封连通,管排周围砌筑炉墙,两端的炉墙上分别有烟气进口和烟气出口,钢架之上固定平台扶梯。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较小内部阻力的管排结构设计,因此只需较小功率的引风机即可正常运行。与现有大功率引风机余热锅炉相比,本实用新型每年可以节省227760~525600千瓦时的电力消耗。它不需要50米以上的烟囱,与无引风机余热锅炉相比,本实用新型节省了大约20余万元的烟囱投资,见下表。由于分部件制造安装,所以部件更换方便,维修费用低。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的A-A剖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下集箱1、炉墙2、烟气进口3、对流管4、上集箱5、锅筒6、平台扶梯7、烟气出口8、钢架9、下降分配集箱10、下降管11、导汽管12和上升汇流集箱13。所述的管排由上集箱5、对流管4和下集箱1密封连通而成。所述的对流管4竖直布置,沿烟气方向交错分布。钢架9之上固定锅筒6,锅筒6通过导汽管12、下降管11、上升汇流集箱13和下降分配集箱10与管排密封连通,管排周围砌筑炉墙2,两端的炉墙上分别有烟气进口3和烟气出口8,钢架9之上固定平台扶梯7。
高温烟气从烟气进口3进入锅炉,横向冲刷管排的对流管4,与对流管4中的水换热产生水蒸汽,汽水混合物通过导汽管12送入锅筒6,在锅筒6内通过汽水分离装置生成蒸汽。它可以有效地将高温烟气的余热转换成蒸汽,为自身或其它设备提供动能。
本实用新型分部件制造出厂,但容量较小时也可快装出厂。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工艺条件类似的其他行业。
权利要求1.一种镁业单锅筒管排结构节能引风余热锅炉,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下集箱(1)、炉墙(2)、烟气进口(3)、对流管(4)、上集箱(5)、锅筒(6)、平台扶梯(7)、烟气出口(8)、钢架(9)、下降分配集箱(10)、下降管(11)、导汽管(12)和上升汇流集箱(13),所述的管排由上集箱(5)、对流管(4)和下集箱(1)密封连通而成,钢架(9)之上固定锅筒(6),锅筒(6)通过导汽管(12)、下降管(11)、上升汇流集箱(13)和下降分配集箱(10)与管排密封连通,管排周围砌筑炉墙(2),两端的炉墙上分别有烟气进口(3)和烟气出口(8),钢架(9)之上固定平台扶梯(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镁业单锅筒管排结构节能引风余热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对流管(4)竖直布置,沿烟气方向分布。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镁业单锅筒管排结构节能引风余热锅炉,它包括下集箱、炉墙、烟气进口、对流管、上集箱、锅筒、平台扶梯、烟气出口、钢架、下降分配集箱、下降管、导汽管和上升汇流集箱,所述的管排由上集箱、对流管和下集箱密封连通而成,钢架之上固定锅筒,锅筒通过导汽管、下降管、上升汇流集箱和下降分配集箱与管排密封连通,管排周围砌筑炉墙,两端的炉墙上分别有烟气进口和烟气出口,钢架之上固定平台扶梯。它只需较小功率的引风机即可正常运行,部件更换方便,维修费用低。
文档编号F22B21/08GK2807002SQ20052011161
公开日2006年8月16日 申请日期2005年6月22日 优先权日2005年6月22日
发明者李修身 申请人:李修身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