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多效虹吸凝水蒸汽回收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89994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智能化多效虹吸凝水蒸汽回收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锅炉供热系统余热回收设备或循环利用设备,涉及闭式凝水回收机、蒸汽回收机。
背景技术
锅炉供热系统余热回收设备通常由开式贮罐、液位控制装置和泵组成,凝水收集于贮罐由泵输入锅炉,但因闪蒸流失大部份余热,回收率低。当前国家重点推广的闭式凝水回收机与蒸汽回收机都使用全密闭贮罐,又称汽液分离贮罐、贮液贮汽罐,因提高疏水背压即影响凝水顺畅排放,因温度高而造成泵汽蚀,闭式凝水回收机采用返流喷射增压防汽蚀装置增加电机功率消耗,蒸汽回收机采用往复式活赛泵容易损坏,它们都使泵间歇性运行输水,都不能回收再生蒸汽,不适于在大范围、非稳定工况、非等压用汽工艺并存的复杂系 统回收分散的凝水和乏汽,特别是当疏水阀或泵故障时,系统就不得运行,形成不安全隐患或造成停产。此外,还有许多中小型锅炉供热系统仍敞开排放凝结水,余热浪费极严重。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化多效虹吸凝水蒸汽回收机,解决锅炉供热系统余热闭式回收或循环利用设备滞留凝水、需要配置高性能疏水阀且故障多、泵汽蚀且密封易损电功率消耗多、余热不能完全回收或循环利用、不适于在大范围、非稳定工况、非等压用汽工艺并存的复杂系统内安装运行、存在不安全隐患等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由全密闭承压贮罐(简称贮罐)10、泵4、液位控制器9组成,在贮罐10上选择安装液面计9-1、温度仪12、安全阀13、压力表14、排汽阀15,贮罐10凝水出口与泵输水虹吸回收装置A连接,蒸汽出口与排汽虹吸回收装置B连接,排液管35、蒸汽变送器33与集合疏水控制器C连接,自动控制器D分别与泵输水虹吸回收装置A、排汽背压虹吸回收装置B、集合疏水控制器C电连接。所说贮罐10由外筒体10-1、内筒体10-2组成复合分离器,凝水进口接管10_3与外筒体10-1切向连接,凝水进口接管10-4与内筒体10-2切向连接。所说自动控制器D,由PLC控制器30、转速调节器31、泵运转连锁信号器32组成。所说泵输水虹吸回收装置A于泵4进水管配置控制阀I、过滤阀2,出水管配置单向阀7,泵4与液位变送器11、转速调节器31组成智能化泵输水虹吸回收装置。所说泵输水虹吸回收装置A于泵4进水管配置控制阀I、过滤阀2,出水管配置单向阀7、智能型调节阀5及智能型压力表6,与转速调节器31、液位变送器11、PLC控制器30组成智能化泵输水虹吸回收装置。所说泵输水虹吸回收装置A于泵4进水管配置控制阀I、过滤阀2,或者还装喷射混流器3,出水管配置单向阀7,泵4附设旁通返流智能型调节阀8与转速调节器31、液位变送器11、PLC控制器30组成智能化泵输水虹吸回收装置。所说贮罐10安装压力变送器26、排汽口安装智能型排汽调节阀16,排汽背压管道17配置无压蒸汽管道接口 Pw,与PLC控制器30组成智能化排汽背压虹吸回收装置。所说贮罐10安装压力变送器26、排汽口安装智能型排汽调节阀16,排汽背压管道17依次安装蒸汽流量变送器18及智能型补汽调节阀20,配置动力蒸汽管道接口 21,在蒸汽流量变送器18与智能型补汽调节阀20之间分出两路,一路配置减压蒸汽背压管接口 Pj,另一路安装智能型调节阀25配置无压蒸汽管路接口 Pw与PLC控制器30组成智能化排汽背压虹吸回收装置。所说贮罐10安装压力变送器26、排汽口安装智能型排汽调节阀16,排汽背压管道17安装流量变送器18连接蒸汽喷射器23吸汽口,流量变送器18之后分路安装智能型调节阀25配置无压蒸汽背压管路接口 Pw或减压蒸汽背压管路接口 Pj,蒸汽喷射器23动力蒸汽进口管上安装蒸汽减压阀19,蒸汽喷射器23排汽管上安装蒸汽压力表24连接增压蒸汽管路接口 Pz,在蒸汽压力表24之前分路安装智能型蒸汽调节阀22并联于蒸汽减压阀19连接动力蒸汽流道接口 21,与PLC控制器30组成智能化排汽背压虹吸回收装置。
·[0013]所说贮罐10安装压力变送器26、排汽管依次安装止回阀29、蒸汽流量变送器18连接蒸汽喷射器23吸汽口,流量变送器18之后分路安装智能型调节阀25配置无压蒸汽管路接口 Pw或减压蒸汽管路接口 Pj,蒸汽喷射器23动力蒸汽进口安装智能型蒸汽调节阀27,排汽管上安装蒸汽压力表24配置增压蒸汽管路接口 Pz,在蒸汽压力表24之前分路安装蒸汽减压阀28并联于智能型蒸汽调节阀27连接动力蒸汽流道接口 21,与PLC控制器30组成智能化排汽背压虹吸回收装置。所说贮罐10设置蒸汽变送器33与排水管道35通过集合疏水调节器34连接疏水管道38,组成自力式/自动集合疏水控制器。所说贮罐10设置蒸汽变送器33与排水管道35通过集合疏水调节器34连接疏水管道38,疏水管道38安装智能型排液阀37与液位变送器11、PLC控制器30组成智能化集合疏水控制器。所说贮罐10设置蒸汽变送器33与排水管道35通过集合疏水调节器34连接疏水管道38,疏水管道38安装智能型排液阀37与泵运转连锁信号器32、PLC控制器30组成智能化集合疏水控制器。所说转速调节器31,采用变频器或采用变速电机转速调节器。所泵4由屏蔽控制线分别与转速调节器31、泵运转连锁信号器32连接,液位变送器11、压力变送器26、温度计12、流量变送器18、智能型排汽调节阀16、智能型调节阀5、智能型压力表6、智能型调节阀8、智能型补汽调节阀20、智能型蒸汽调节阀22、智能型调节阀25、智能型蒸汽调节阀27、蒸汽压力表24、智能型排液阀37、转速调节器31、泵运转连锁信号器32由屏蔽控制线分别与PLC集中控制器30连接,PLC集中控制器30链接人机界面触摸屏。所述智能化多效虹吸凝水蒸汽回收机,其特征是自动控制器D安装专用模块,引线连接于物联网操作平台。由于采用上述装置与结构形式,所以具有以下优点与效果I、由于高温凝水混合闪蒸汽,经切向接管口 10-3、10-4流入贮罐10,进行扩容并在筒体内旋转而加速分离出再生蒸汽。再生蒸汽上升于贮罐顶部经智能型排汽调节阀背压排汽虹吸回收,而将凝液下降在贮罐下部经泵输水虹吸回收,所以既可回收高温凝液又可回收再生蒸汽。2、由于贮罐采用复合型结构,可同时输入压力/温度有差别的凝液进行集中回收,所以对于非等压用汽工艺并存的复杂系统余热回收,具有简化流程、安装方便、提高性价比效果。3、采用IIIHx型泵或IVHx型泵具有耐高温防汽蚀保密封功能。4、由于泵连续抽吸或蒸喷虹吸或排汽背压虹吸或疏水背压虹吸或它们共同作用产生多效虹吸,所以用热设备内凝液可及时顺畅转移排出,不积存、不滞留,有效解决疏液不畅问题。5、泵输水虹吸回收装置采用变频调节泵转速,或再由PLC控制器调节输水阀开度,从而调节输出流量,调节泵扬程,这样既节省电机功率消耗,又很好地适应系统工况变化。6、用智能型排汽调节阀充当为排汽背压阀,可按系统工况变化进行背压调节,不仅控制排汽背压虹吸力度,又能分级引流再生蒸汽进入适配用汽场所使用。7、由于多效虹吸回收装置具有足够的虹吸增压输送功能,所以可适应于大容量、大功率、大范围、长距离的供热系统,尤其是对于热电厂以成千数百吨/时蒸汽量供给分散在大范围内工业用汽系统回收再生蒸汽,可以就近使用,无需返输回锅炉/除氧器,实用价值极大(只需将回收凝水返输回锅炉房)。8、由于采用集合疏水器,对于等压及准等压用汽设备,只需配置入网器提升高度并入凝水管网,对于非等压用汽设备,只需配置集合疏水器提升高度并入凝水管网,所以可予革除疏水阀及其旁通阀,而工艺可控,改善疏水工况,阻汽排液,得当自如,确保疏水畅通,凝水自动连续调节转移,自适应能力特别强,避免因疏水阀引发的诸多问题,尤其是不可避免的漏汽问题;而将它实行智能化控制又可充当自动排液安全装置,因此可免除备用泵,节省投资又可消除系统运行安全隐患。即使输液泵故障或检修,也可从集合疏水装置自动排出,使系统照常运行。9、利用虹吸循环代替重力循环,突破热管依靠重力回流凝液的技术障碍,使锅炉供热流程如同“热管”实行相变循环,从而改变其膜状沸腾与膜状冷凝过程为滴状沸腾与滴状冷凝过程,极大地提高换热系数,锅炉吸热蒸发与工艺加热都处于最隹工作状态;全面解决了高、低压管路闭式共网、高温水-汽对水泵汽蚀破坏、疏水阀易堵易坏、背压管道水锤水击、分散的凝水和乏汽难以集中且转移流动不畅、凝水被污染和水质不合格的世界难题;使大面积大功率的采暖系统与工业锅炉供热流程(热动力系统)也适用于分离式热管体系,按照热管工况进行操作运行,改变了传统的以水为工质或以导热油为工质的锅炉供热系统为相变循环流程。不仅将余热输回除氧器/软水箱而是直接输回锅炉本体循环利用,锅炉供热系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闭合运行。10、智能化运行,提高供热自动化水平,系统内热力运行稳定,可保障系统及设备安全。11、有效提高凝结水与再生蒸汽回收率,提高节汽率,减少锅炉排污量、降低排污热流失、节省用水、节省水泵电耗、节省燃料、减排烟尘、减排废蒸汽、减排锅炉污水与洗垢酸碱液等。12、有效提高用热设备生产效率,稳定产品质量。[0033]13、还可进行产品升级,在自动控制器安装专用模块即可通过物联网操作平台进行远程监控操作。
以下结合附图
及实施例加予说明。图I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原理示意图;图2为带有智能调节阀泵输水虹吸回收装置示意图;图3为带喷射增压器及旁通返流智能调节阀的泵输水虹吸回收装置示意图;图4为带有智能型排汽调节阀及智能型调节阀排汽背压虹吸回收装置示意图; 图5为带有智能型排汽调节阀、智能型调节阀及蒸汽喷射器排汽背压虹吸回收装置不意图;图6为带有止回阀、智能型调节阀及蒸汽喷射器排汽背压虹吸回收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图I所示泵输水虹吸回收装置A,由贮罐10,采用IIIHx型泵4与液位变送器
11、变频器充当转速调节器31组成智能化泵输水虹吸回收装置,它由液位变送器11传送液位信号,经变频器调节泵4运行转速,从而调节泵的瞬时输液量,使泵以连续运行方式抽吸输送凝结水,具有持续的泵输水虹吸功能。当IIIHx泵4采用变速电机时,即用变速电机转速调节器充当转速调节器31、从而与液位变送器11组成智能化泵输水虹吸回收装置;图2所示泵输水虹吸回收装置A,由贮罐10用IVHx型泵4在其出口管上依次安装智能型调节阀5、智能型压力表6及单向止回阀7,与转速调节器31、液位变送器11及PLC控制器30组成智能化泵输水虹吸回收装置,它用变频器充当转速调节器31,依照贮罐10液位高度,由液位变送器11传送液位信号,经变频器调节泵4运行转速,从而调节泵的瞬时输液量,同时由智能型压力表6传送泵4输水压力信号,经PLC控制器30控制智能型调节阀5开度,调节泵瞬时扬程,使之与所需扬程相适应,使泵连续运行抽吸输送凝结水,具有泵输水虹吸功能;若泵4扬程偏低,也可由智能型压力表6传送泵4输水压力信号,经变频器调节泵4运行转速,从而调节泵4扬程使之适用输水工艺要求;若泵4扬程可适用输水工艺,则只用液位变送器11传送液位信号,由PLC控制器30控制智能型调节阀5开度,而调节泵的瞬时输液量。图3所示泵输水虹吸回收装置A,由贮罐10,用IVHx型泵4,附设智能型旁通调节阀8,与转速调节器31及液位变送器11、PLC控制器30组成智能化泵输水虹吸回收装置,它依照该泵转速特性与锅炉额定蒸汽压力,由转速调节器31调节设定泵运行工频(转速),使之与所需输出扬程相适配,并由液位变送器11传送液位信号,由PLC控制器30控制智能型旁通调节阀8开度,调节泵瞬时输出流量,使泵连续运行抽吸输送凝结水,具有泵输水虹吸效应。二、图I所示排汽背压虹吸回收装置B,系由压力变送器26传送贮罐10内压力信号,经PLC控制器30调节控制智能型排汽调节阀16的开度,使贮罐10内再生蒸汽排出,流入无压用热设备/场所回收使用,它具备排汽背压虹吸功能;图4所示排汽背压虹吸回收装置B,系与PLC控制器30组成智能化排汽背压虹吸回收装置。当排汽流量不能满足低压用热设备需要时,则由流量变送器18传送背压管蒸汽流量信号,经PLC控制器30调节控制智能型蒸汽调节阀20的开度进行补汽,而压力变送器26传送贮罐10压力信号,经PLC控制器30调节控制智能型排汽调节阀16的开度,输出贮罐10再生蒸汽,具有排汽背压虹吸功能;当智能型排汽调节阀16排出再生蒸汽过盈时,即低压用热设备使用再生蒸汽出现盈余时,则由流量变送器18传送背压管蒸汽流量信号,经PLC控制器30调节控制智能型调节阀25开度排出盈余量流入Pw无压蒸汽管回收使用,同样具有排汽背压虹吸功能。图5所示排汽背压虹吸回收装置B,系由压力变送器26传送贮罐10压力信号,经PLC控制器30调节智能型排汽调节阀16的开度,使蒸汽喷射器23虹吸贮罐10内再生蒸汽,增能输送给较高压力的用热设备使用,也可以供给本系统部分用热设备循环使用,它具有蒸喷虹吸增能功能;当智能型排汽调节阀16排出再生蒸汽流量亏欠时,则由流量变送器18传送流量信号,经PLC控制器30调节智能型调节阀22的开度加予补汽;当智能型排汽调节阀16排出再生蒸汽过盈时,即蒸汽喷射器23虹吸不完再生蒸汽时,则由流量变送器18传送背压管蒸汽流量信号,经PLC控制器30调节智能型调节阀25开度排出盈余量流入Pw 蒸汽管路或Pj蒸汽管路进行回收使用,同样具备排汽背压虹吸功能。图6所示排汽背压虹吸回收装置B,系由压力变送器26传送贮罐10压力信号,经PLC控制器30调节智能型蒸汽调节阀27的开度,使蒸汽喷射器23虹吸贮罐10内再生蒸汽,增压输送给较高压力的用热设备使用,也可以供给本系统部分用热设备循环使用,它具有蒸喷虹吸增能功能。当贮罐10排出再生蒸汽过盈时,即蒸汽喷射器23虹吸不完再生蒸汽时,则由流量变送器18传送蒸汽流量信号,经PLC控制器30调节智能型调节阀25开度排出盈余量流入Pw蒸汽管路或Pj蒸汽管路进行回收使用,同样具有排汽背压虹吸功能。排汽背压管17上蒸汽流量变送器18可选择配置为智能型蒸汽流量仪。三、图I所示集合疏水控制器C,当疏水旁通阀36开启时则为自力式/自动集合疏水控制器,它依贮罐10内压力与蒸汽变送量自动调控凝水的排出压力与排量;当疏水旁通阀36关闭时,则与液位变送器11、PLC控制器30,组成智能化集合疏水控制器。它由液位变送器11传送贮罐10内液位信号经PLC控制器30按设定液位启闭智能排液阀37,充当排液备用安全装置;或在集合疏水调节器34疏水管道38上安装智能型排液阀37,与泵运转连锁信号器32、PLC控制器30组成智能化集合疏水控制器,它由泵运转连锁信号器32传送泵停转信号经PLC控制器30开启智能排液阀37,充当凝水排放安全装置。四、当锅炉供热系统流程简单,等压工艺,工况稳定,用汽设备数量少,凝水容易排出时,则可不用排汽背压虹吸回收装置B,而选择由汽液分离贮罐10附设自动控制器D与泵输水虹吸回收装置A、集合疏水控制器C组合,构成智能化多效虹吸回收机。当有足够的无压用热容量时,也可以不用泵输水虹吸回收装置A,而选择由汽液分离贮罐10附设自动控制器D与排汽背压虹吸回收装置B、集合疏水控制器C组合,构成智能化多效虹吸余热回收系统。其中,泵输水虹吸回收装置A、排汽背压虹吸回收装置B、集合疏水控制器C、自动控制器D各自都有多种结构形式,也可根据各用热设备生产工艺及回收装置性价比参数各自优选其结构形式进行组合,构成多效虹吸凝水蒸汽回收机。当贮罐10液位超过设定高度,由液位变送器11传送液位超限信号,或者当输液泵4故障或检修时,由泵运转连锁信号器32传送泵停转信号,由PLC控制器30打开智能型排液阀37,在贮罐10压力作用下,集合疏水调节器34进行阻汽排液,使凝水自动排出,流入无压/低压用热设备,例如除氧器/软水箱/热水槽,或排入地沟。显然,若回收凝水蒸汽至除氧器/软水箱等无压设备加热则免用泵。表明智能化多效虹吸凝水蒸汽回收机适用于等压或非等压锅炉供热系统,回收凝水与回收再生蒸汽,使工质在锅炉与用热设备之间的封闭体系内相变循环高效传热。五、由于PLC集中控制器30链接人机界面触摸屏,所以贮罐10、泵输水虹吸回收装 置A、排汽背压虹吸回收装置B、集合疏水控制器C所涉及的液位、压力、温度、流量、泵运转信号、各智能型调节阀开度等参数,可以由人机界面触摸屏显示和/或调节操作。当需要进行产品升级时,即在自动控制器内安装专用模块引线接入物联网操作平台,则可实行远程监控操作。
权利要求1.智能化多效虹吸凝水蒸汽回收机,由贮罐(10)、泵(4)、液位控制器(9)组成,在贮罐(10)上选择安装液面计(9-1)、温度仪(12)、安全阀(13)、压力表(14)、排汽阀(15),组成闭式凝水回收设备,其特征是贮罐(10)凝水出口与泵输水虹吸回收装置(A)连接,蒸汽出口与排汽背压虹吸回收装置(B)连接,排液管(35)、蒸汽变送器(33)与集合疏水控制器(C)连接,自动控制器(D)分别与泵输水虹吸回收装置(A)、排汽背压虹吸回收装置(B)、集合疏水控制器(C)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智能化多效虹吸凝水蒸汽回收机,其特征在于所说贮罐(10)由外筒体(10-1)、内筒体(10-2)组成复合分离器,凝水进口接管(10-3)与外筒体(10-1)切向连接,凝水进口接管(10-4)与内筒体(10-2)切向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智能化多效虹吸凝水蒸汽回收机,其特征在于所说自动控制器(D),由PLC控制器(30)与转速调节器(31)、泵运转连锁信号器(32)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智能化多效虹吸凝水蒸汽回收机,其特征在于泵输水虹吸回收装置(A)于泵(4)进水管配置控制阀(I)、过滤阀(2),出水管配置单向阀(7),泵(4)与液位变送器(11)、转速调节器(31)组成智能化泵输水虹吸回收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智能化多效虹吸凝水蒸汽回收机,其特征在于泵输水虹吸回收装置(A)于泵(4)进水管配置控制阀(I)、过滤阀(2),出水管配置单向阀(7)、智能型调节阀(5)及智能型压力表¢),与转速调节器(31)、液位变送器(11)、PLC控制器(30)组成智能化泵输水虹吸回收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智能化多效虹吸凝水蒸汽回收机,其特征在于泵输水虹吸回收装置(A)于泵(4)进水管配置控制阀(I)、过滤阀(2),或者还装喷射混流器(3),出水管配置单向阀(7),泵(4)附设旁通返流智能型调节阀(8)与转速调节器(31)、液位变送器(11)、PLC控制器(30)组成智能化泵输水虹吸回收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智能化多效虹吸凝水蒸汽回收机,其特征在于贮罐(10)安装压力变送器(26)、排汽口安装智能型排汽调节阀(16),排汽背压管道(17)配置无压蒸汽管道接口(Pw),与PLC控制器(30)组成智能化排汽背压虹吸回收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智能化多效虹吸凝水蒸汽回收机,其特征在于贮罐(10)安装压力变送器(26)、排汽口安装智能型排汽调节阀(16),排汽背压管道(17)依次安装蒸汽流量变送器(18)及智能型补汽调节阀(20),配置动力蒸汽管道接口(21),在蒸汽流量变送器(18)与智能型补汽调节阀(20)之间分出两路,一路配置减压蒸汽背压管接口(Pj),另一路安装智能型调节阀(25)配置无压蒸汽管路接口(Pw)与PLC控制器(30)组成智能化排汽背压虹吸回收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智能化多效虹吸凝水蒸汽回收机,其特征在于贮罐(10)安装压力变送器(26)、排汽口安装智能型排汽调节阀(16),排汽背压管道(17)安装流量变送器(18)连接蒸汽喷射器(23)吸汽口,流量变送器(18)之后分路安装智能型调节阀(25)配置无压蒸汽背压管路接口(Pw)或减压蒸汽背压管路接口(Pj),蒸汽喷射器(23)动力蒸汽进口管上安装蒸汽减压阀(19),蒸汽喷射器(23)排汽管上安装蒸汽压力表(24)连接增压蒸汽管路接口(Pz),在蒸汽压力表(24)之前分路安装智能型蒸汽调节阀(22)并联于蒸汽减压阀(19)连接动力蒸汽流道接口(21),与PLC控制器(30)组成智能化排汽背压虹吸回收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智能化多效虹吸凝水蒸汽回收机,其特征在于贮罐(10)安装压力变送器(26)、排汽管依次安装止回阀(29)、蒸汽流量变送器(18)连接蒸汽喷射器(23)吸汽口,流量变送器(18)之后分路安装智能型调节阀(25)配置无压蒸汽管路接口(Pw)或减压蒸汽管路接口(Pj),蒸汽喷射器(23)动力蒸汽进口安装智能型蒸汽调节阀(27),排汽管上安装蒸汽压力表(24)配置增压蒸汽管路接口(Pz),在蒸汽压力表(24)之前分路安装蒸汽减压阀(28)并联于智能型蒸汽调节阀(27)连接动力蒸汽流道接口(21),与PLC控制器(30)组成智能化排汽背压虹吸回收装置。
11.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智能化多效虹吸凝水蒸汽回收机,其特征在于贮罐(10)设置蒸汽变送器(33)与排水管道(35)通过集合疏水调节器(34)连接疏水管道(38),组成自力式/自动集合疏水控制器。
1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智能化多效虹吸凝水蒸汽回收机,其特征在于贮罐(10)设置蒸汽变送器(33)与排水管道(35)通过集合疏水调节器(34)连接疏水管道(38),疏水管道(38)安装智能型排液阀(37)与液位变送器(11)、PLC控制器(30)组成智能化集合疏水控制器。
1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智能化多效虹吸凝水蒸汽回收机,其特征在于贮罐(10)设置蒸汽变送器(33)与排水管道(35)通过集合疏水调节器(34)连接疏水管道(38),疏水管道(38)安装智能型排液阀(37)与泵运转连锁信号器(32)、PLC控制器(30)组成智能化集合疏水控制器。
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智能化多效虹吸凝水蒸汽回收机,其特征在于所说转速调节器(31),采用变频器或采用变速电机转速调节器。
1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或5或6或7或8或9或10或12或13所述智能化多效虹吸凝水蒸汽回收机,其特征是泵(4)由屏蔽控制线分别与转速调节器(31)、泵运转连锁信号器(32)连接,液位变送器(11)、压力变送器(26)、温度计(12)、流量变送器(18)、智能型排汽调节阀(16)、智能型调节阀(5)、智能型压力表(6)、智能型调节阀(8)、智能型补汽调节阀(20)、智能型蒸汽调节阀(22)、智能型调节阀(25)、智能型蒸汽调节阀(27)、蒸汽压力表(24)、智能型排液阀(37)、转速调节器(31)、泵运转连锁信号器(32)由屏蔽控制线分别与PLC集中控制器(30)连接,PLC集中控制器(30)链接人机界面触摸屏。
1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或5或6或7或8或9或10或12或13所述智能化多效虹吸凝水蒸汽回收机,其特征是自动控制器(D)安装专用模块,引线连接于物联网操作平台。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智能化多效虹吸凝水蒸汽回收机,属于锅炉供热系统余热回收设备或循环利用设备,涉及闭式凝水回收机、蒸汽回收机,系安装在凝水流道上,并按系统用热工艺选择配置入网器、集合疏水器,革除传统疏水阀,用集合疏水控制器充当安全装置,用复合贮罐高效分离再生蒸汽,用特种泵耐高温防汽蚀保密封,以泵虹吸回收凝水回锅炉,以排汽背压/蒸喷虹吸回收再生蒸汽分级利用,变流量连续输水适应变工况,智能化控制,凝水顺畅转移,无余热排放,对于等压/非等压锅炉供热系统实现相变循环运行,成为真正意义的闭式回收系统,节能减排效果最隹。若回收至除氧器/软水箱等无压设备加热则免用泵。也可通过物联网操作平台进行远程监控操作。
文档编号F22D11/06GK202630030SQ20122007785
公开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27日
发明者陈烈涛, 陈伟达 申请人:陈伟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