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列循环流化床生物质-生物质型煤联合气化-燃烧锅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35135发布日期:2018-11-07 07:46阅读:320来源:国知局
并列循环流化床生物质-生物质型煤联合气化-燃烧锅炉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生物质燃料气化和生物质型煤燃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并列循环流化床生物质-生物质型煤联合气化-燃烧锅炉。

背景技术

循环流化床锅炉与其他锅炉相比,具有脱硫效果好、锅炉效率高、氮氧化合物排放量低和燃料适用性广等优点,生物质燃料具有二氧化碳零排放特性且几乎不含硫磷成分,因此具有较为广阔的开发与应用前景。但是就目前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发展情况来看,其应用还存在着燃用燃料单一、燃料燃烧后余热利用不充分的问题,而且仍然存在环境污染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更好地提高燃料利用率,最大程度减少二氧化硫和氮氧化合物等污染物的排放,提供了一种燃料循环并列式生物质-生物质型煤联合气化-燃烧的技术。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此种并列循环流化床生物质-生物质型煤联合气化-燃烧锅炉的炉膛底部被划分为两个区域,即床1与床2。其中床1内进行的是燃烧反应过程,燃料是由生物质与煤混合制成的生物质型煤;床2中进行的是生物质的气化。床1内的燃烧产生的高温颗粒会经过导流隔板溢流到床2中,作为床2内生物质气化的热源。两个床都分别设置了独立的流化系统,床1由鼓风机引入二次风,在墙2(10)上的一定高度位置送入炉膛,携带生物质型煤颗粒的一次风从床层底部经布风板进入炉膛,其着火热主要来自两部分:一个是被燃料气流卷吸回的高温回流烟气,一个是高温火焰及炉壁对燃料气流的辐射;床2中气化过程的气化介质是由左侧锅炉燃烧过程产生的高温水蒸气,高温水蒸气从水冷壁(11)流经连接管(12),再经由节流阀(13)及喷嘴(14)高速地射入气化炉炉膛,对床体起到流化作用。床1的墙1(8)、墙2(10)、墙3(1)三面墙均布置有水冷壁(11),与床2相邻的一侧用水泥浇筑的隔板(7)隔开,隔板(7)垂直于床层但顶部向床2侧有一定弧度弯曲。通过隔板(7)溢流过来的高温颗粒作为床2较为稳定的热源,床2中墙5(3)下部设有进料口(4),墙4(2)与墙6(6)不设装置,两床底部均设有排渣孔(5、9),床2的排渣孔(5)通过管道与一次风送入管道相连。

本发明与现有的设计技术相比较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通过将流化床分成两个区域,实现了生物质型煤的燃烧、残碳的燃烧、生物质气化的过程同时分床进行;隔板(7)上部的弧度起到一定的引流导向作用,流化状态下颗粒发生溢流,气化后由残碳构成的混合颗粒被重新导入炉膛进行燃烧,从而实现了两床之间的物质及能量的定向传递,形成一个物质与能量的循环,充分利用了各部分反应中产生的能量;本发明主要进行的是生物质的燃烧与气化反应,由于生物质具有二氧化碳零排放的特性,整体反应大大减少了氮氧化物、二氧化碳等环境污染物的排放,而且生物质燃料不含硫磷成分,可减少对锅炉的腐蚀以及酸雨等污染物的产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流化床划分的俯视图;

图2是流化床的三维示意图;

图3是上部弯曲形隔板的示意图;

图4是水蒸汽(连接管上箭头)流向图;

图中标号:1-墙3;2-墙4;3-墙5;4-进料口;5-排渣孔;6-墙6;7-隔板;8-墙1;9-排渣孔;10-墙2;11-水冷壁;12-连接管;13-节流阀;14-喷嘴。

具体实施方式

并列循环流化床生物质-生物质型煤联合气化-燃烧锅炉的工作原理如下:

1、床1:

生物质颗粒与煤粉混合制成的生物质型煤通过一次风的携带,经由布风板均匀从床层底部送入。燃料与空气混合燃烧,释放大量反应热,其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有:

(煤粉燃烧过程)

此外,从床2底部导流过来的混合物主要成分是反应后的残碳,也在床1中燃烧,其燃烧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上述各反应均为放热反应,床1温度约为850-950℃。燃烧后产生的烟气中的高温颗粒通过隔板(7)的引流作用进入床2,作为床2中的生物质气化的高温热源。

在床1周围的墙1(8)、墙2(10)、墙3(1)这三面墙上均匀布置有水冷壁(11),在燃烧反应过程中,水冷壁(11)中的水受热变作水蒸汽,进入床2的流化系统,为生物质的气化反应提供了气化介质。

反应所产生的残渣通过床1底部的排渣孔(9)排出。

2、床2:

高温水蒸气从水冷壁(11)出来后进入连接管(12),通过节流阀(13)来控制调节其流量与流速,然后再送入床2的喷嘴(14),以达到对生物质颗粒的流化效果,同时水蒸气也作为气化反应的气化介质。

从墙5(3)的进料口(4)送入一定量的生物质,高温水蒸气通过喷嘴(14)从底部送入,从床1溢流到床2的高温颗粒混合物所携带的热量被合理利用起来,这部分热量被用作是生物质气化的稳定热源。

水蒸气与高温下的生物质颗粒发生反应,包括:生物质的热分解反应、水蒸气-碳的还原反应、甲烷化反应、co与水蒸气的变换反应等。具体反应方程式如下:

(1)生物质热分解反应:生物质在150℃以上的条件下会发生不可逆的热分解反应。大分子碳水化合物的化学键被打碎,析出挥发分(主要包括氢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焦油和其他碳水化合物),剩余碳构成进一步反应的基体。

(2)水蒸气-碳的还原反应:

(3)甲烷化反应:

(4)co与水蒸气的变换反应:

上述各反应基本上均为吸热反应,气化后床2的温度降低在200-350℃。床2中生物质气化后由残碳构成的混合物颗粒经排渣孔(5)排出,排渣孔(5)经收集管道与一次风送煤管道相连,重新送入床1内进行燃烧,从而形成一个物质和能量的内部循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