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自除垢功能的工业锅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19130发布日期:2018-12-28 19:01阅读:283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自除垢功能的工业锅炉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锅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自除垢功能的工业锅炉。



背景技术:

锅炉是一种能量转换设备,向锅炉输入的能量有燃料中的化学能、电能,锅炉输出具有一定热能的蒸汽、高温水或有机热载体。锅的原义指在火上加热的盛水容器,炉指燃烧燃料的场所,锅炉包括锅和炉两大部分。提供热水的锅炉称为热水锅炉,主要用于生活,工业生产中也有少量应用。产生蒸汽的锅炉称为蒸汽锅炉,常简称为锅炉,多用于火电站、船舶、机车和工矿企业。蒸汽锅炉是一种利用燃料燃烧后释放的热能或工业生产中的余热传递给容器内的水,使水达到所需要的温度或一定压力蒸汽的热力设备。目前,通过蒸汽锅炉产生热水来取暖在我们北方广大地区已逐步普及,但随之而来越来越多的暴露出很多问题,其中最主要的就是锅炉的结垢、腐蚀问题,如果锅炉在运行中结生水垢,首先会严重影响传热,由于水垢的导热系数只有钢材的几十分之一,所以当锅炉内表面结垢后,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量不能很好地传到水侧,从而造成排烟温度升高,浪费燃料,增加运行成本,而且会引发的锅炉裂纹、爆管、鼓包等重大事故。因而,工业锅炉每运行一段时间,都需要停炉用除垢装置对换热管外的结垢进行清除。由于工业锅炉不具有自除垢的功能,往往需要一年停炉除垢一次,请专业的人员进行除垢处理,成本比较高,用手动的清垢,浪费人力和时间。因此需要一种具有自动除垢功能的工业锅炉以满足使用需求。另外,现有锅炉除垢一般采用物理刮除或化学试剂除垢,单一处理效果差,且化学试剂混合性差,如专利号ZL 201220184472.3中公开的锅炉加药装置,虽然能实现锅炉加药除垢,但药物试剂添加局限性大,使用范围窄,不利于高效均匀除垢。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具有自除垢功能的工业锅炉,将机械除垢和化学除垢相结合,配合超声和气流加压,不仅保证了除垢剂的利用率,同时明显提高了除垢的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自除垢功能的工业锅炉,包括主体,主体内顶部设有液腔,主体上端设有贯穿延伸至液腔内的气管,液腔内设有与气管相连通的气腔,气腔外壁设有多个与液腔内壁相连的连接柱,气腔侧壁上沿周向设有多个出气管口,液腔底部设有排液口,排液口上转动连通有轴管,轴管下端侧壁设有4个连接管,其中两个对称设置的连接管外端设有刮板,两个刮板分别设有与主体内壁相触的刮刀、清理刷,剩余两个连接管与轴管连通设置且外端连通设有空板条,空板条靠近主体内壁侧密布有开孔,主体下方设有电机,电机转轴转动贯穿主体底部并与轴管相连

优选的,气管上设有单向阀,气管外端连通设有供气装置,连有空板条的两个连接管上设有电磁阀。

优选的,连接柱至少设有2个,出气管口至少设有6个,且出气管口中轴线为弧形设置。

优选的,轴管底端为盲端,轴管上端与排液口转动连通处设有密封垫圈。

优选的,主体上、下部侧壁分别设有进水管、出水管,主体上端设有与液腔相连通的进液口。

优选的,两个刮板相向侧对称设有至少2个超声波发射头。

由于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将机械除垢和化学除垢相结合,配合超声和气流加压,不仅保证了除垢剂的利用率,同时明显提高了除垢的效率。使用时,四个连接管连接的刮板和空板条在电机带动下转动活动,刮、刷一体,同时通过液腔内填充除垢剂,并从空板条的开孔处射出作用于主体内壁,有效提高了清除效率,设置气腔通气,一方面有利于除垢剂的均匀混合,另一方面可用于加压调控,提高清除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体截面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液腔截面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液腔侧视图;

图中:1主体、2液腔、3气管、4气腔、5连接柱、6出气管口、7排液口、8轴管、9连接管、10刮板、11刮刀、12清理刷、13空板条、14开孔、15电机、16进水管、17出水管、18进液口、19超声波发射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一种具有自除垢功能的工业锅炉,如图1至4所示,包括主体1,主体1内顶部设有液腔2,主体1上端设有贯穿延伸至液腔2内的气管3,液腔2内设有与气管3相连通的气腔4,气腔4外壁设有多个与液腔2内壁相连的连接柱5(用于气腔与液腔间的相对固定),气腔4侧壁上沿周向设有多个出气管口6,液腔2底部设有排液口7,使用时,通过气管向气腔内充气,气体从出气管口排出进入液腔内;通过进液口向液腔内通入含有除垢剂的清洗液,在气流搅动后从下方排液口排出,进入轴管并分送于下方连通设置的连接管、空板条内,最后从开孔处射出作用于主体内壁,排液口7上转动连通有轴管8,轴管8下端侧壁设有4个连接管9,其中两个对称设置的连接管9外端设有刮板10,两个刮板10分别设有与主体1内壁相触的刮刀11、清理刷12,剩余两个连接管9与轴管8连通设置且外端连通设有空板条13,空板条13靠近主体1内壁侧密布有开孔14,主体1下方设有电机15,电机15转轴转动贯穿主体1底部并与轴管8相连。电机转轴转动贯穿主体底部处可设置密封垫圈,提高密封效果,此为成熟的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优选的,气管3上设有单向阀,气管3外端连通设有供气装置(图中未示出,如风机等),连有空板条13的两个连接管9上设有电磁阀。设置阀门,用于调控管道内流体的流通性和流量大小。

优选的,连接柱5至少设有2个,出气管口6至少设有6个,且出气管口6中轴线为弧形设置,使得气流呈旋涡状,用于液腔内液体的搅拌共混,特别适用于多种除垢剂的溶解共混,提高了除垢效果。

优选的,轴管8底端为盲端(底端与电机转轴相连),轴管8上端与排液口7转动连通处设有密封垫圈。

优选的,主体1上、下部侧壁分别设有进水管16、出水管17,主体1上端设有与液腔20连通的进液口18。

优选的,两个刮板10相向侧对称设有至少2个超声波发射头19(采用现有技术实现,不再赘述)。采用超声波发射头,加快了内壁附着污垢的松动铲除和分解,进一步提高了除垢效果。

本实用新型将机械除垢和化学除垢相结合,配合超声和气流加压,不仅保证了除垢剂的利用率,同时明显提高了除垢的效率。使用时,四个连接管连接的刮板和空板条在电机带动下转动活动,刮、刷一体,同时通过液腔内填充除垢剂,并从空板条的开孔处射出作用于主体内壁,有效提高了清除效率,设置气腔通气,一方面有利于除垢剂的均匀混合,另一方面可用于加压调控,提高清除效果。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