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在蒸箱内部的蒸汽发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117321发布日期:2021-05-19 01:51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1.本实用新型涉及热交换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集成在蒸箱内部的蒸汽发生器。


背景技术:

2.目前,蒸汽广泛应用于食品蒸煮,但目前在多数商业厨房环境中,蒸汽发生设备仍较为落后,如:自动化程度低、安全可靠度低、上汽时间长、能耗高等问题。因此越来越无法满足使用者的需求。虽然某些新型锅炉技术相对先进,但又存在着体积大、成本高、维护繁琐以及审核严格等问题,仍然难以被使用者所接受。
3.现有技术中引风机构的集烟室和风机安装于主水箱的顶部,从而达到方便排烟的目的,但将蒸汽发生器集成在蒸箱内部时,由于蒸箱内部空间有限,则无法在蒸箱内部集成现有技术中的蒸汽发生器。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供集成在蒸箱内部的蒸汽发生器。该集成在蒸箱内部的蒸汽发生器将引风机构的集烟室和风机依次安装有主水箱的侧面上,从而降低了蒸汽发生器的整体高度,以便容易将蒸汽发生器集成在蒸箱内部。
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6.集成在蒸箱内部的蒸汽发生器,包括主水箱、设置于主水箱下方且对主水箱内水进行加热的燃烧机构和可将燃烧并完成热交换后的废气抽出的引风机构;所述引风机构设置于主水箱侧面,所述引风机构包括安装于主水箱上部外部的集烟室、安装于集烟室上且安装方向与集烟室的安装方向一致的风机、一端与所述集烟室连接的风压胶管以及与风机连通的排烟管。
7.上述引风机构还包括安装于所述风机上方的风机保护罩。
8.上述主水箱包括箱体、位于箱体下方的燃烧室、设置于箱体内部且位于燃烧室和集烟室之间的多条换热管、设置于箱体上部侧面的蒸汽出口和设置于箱体下部侧面并朝下的排水口。
9.进一步的,还包括设置于箱体内部的至少一层滤水网。
10.上述换热管呈s型,优选的,上述换热管内部表面增加换热翅片。
11.上述燃烧机构包括位于燃烧室下方的燃烧器和与燃烧器连接的燃气进气管。
12.上述燃烧器后端采用插入式结构,燃烧器前端采用螺栓锁紧的安装方式。
13.进一步的,还包括对主水箱进行补水的补水机构,所述补水机构包括副水箱、位于副水箱内的浮球阀、连通副水箱与主水箱的弯管、安装于副水箱侧面的水位传感器以及设置于副水箱上部侧面的泄压阀。
14.进一步的,还包括中央控制箱,所述中央控制箱包括电源开关、显示屏、控制器、风压传感器和燃气电磁阀,所述电源开关为设备总开关,所述控制器控制燃烧器的点火、监控燃气电磁阀的开闭和风机的启停,并收集风压传感器和水位传感器的信号,所述风压胶管
另一端与风压传感器连接,所述显示屏显示控制器的工作状态,所述燃气电磁阀与燃气进气管连接,并控制燃气进气管的开闭。
15.进一步的,还包括对主水箱进行固定的框架,所述框架包括设置于主水箱下方的固定板、支腿和设置于主水箱上方的盖板,所述固定板与四条支腿通过焊接固定,所述支腿与盖板通过螺栓连接。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集成在蒸箱内部的蒸汽发生器将引风机构的集烟室和风机依次安装于主水箱的侧面上,从而降低了蒸汽发生器的整体高度,以便容易将蒸汽发生器集成在蒸箱内部。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集成在蒸箱内部的蒸汽发生器整体结构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集成在蒸箱内部的蒸汽发生器内部结构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集成在蒸箱内部的蒸汽发生器立体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集成在蒸箱内部的蒸汽发生器剖视图。
21.图中:100

主水箱,200

燃烧机构,300

引风机构,400

补水机构,500

中央控制箱,600

框架,110

蒸汽出口,120

滤水网,130

排水口,140

燃烧室,150

换热管,160

箱体,210

燃烧器,220

燃气进气管,310

风机,320

集烟室,330

风压胶管,340

风机保护罩,350

排烟管,410

副水箱,420

浮球阀,430

弯管,440

泄压阀,450

水位传感器,510

电源开关,520

显示屏,530

控制器,540

风压传感器,550

燃气电磁阀,610

固定板,620

支腿,630

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了更好的说明本实用新型,现结合实施例及附图作进一步的说明。
23.如图1至图4所示,集成在蒸箱内部的蒸汽发生器包括主水箱100、设置于主水箱100下方且对主水箱100内水进行加热的燃烧机构200和可将燃烧并完成热交换后的废气抽出的引风机构300;引风机构300设置于主水箱100侧面,引风机构300包括安装于主水箱100上部外部的集烟室320、安装于集烟室320上且安装方向与集烟室320的安装方向一致的风机310、一端与集烟室320连接的风压胶管330以及与风机310连通的排烟管350。为了将蒸汽发生器的整体高度限制在一个较低的范围,将集烟室320和风机310依次安装于主水箱100侧面,从而容易将蒸汽发生器集成于蒸箱内部。主水箱100为一耐高温耐腐蚀金属储水容器。优选的,引风机构300还包括安装于风机310上方的风机保护罩340,以防止主水箱100上部滴水烧坏风机310,风机保护罩340对风机310起到保护作用。
24.如图2所示,主水箱100包括箱体160、位于箱体160下方的燃烧室140、设置于箱体160内部且位于燃烧室140和集烟室320之间的多条换热管150、设置于箱体160上部侧面的蒸汽出口110和设置于箱体160下部侧面并朝下的排水口130。进一步的,还包括设置于箱体160内部的至少一层滤水网120,滤水网120可以隔离飞溅的水滴,从而有效减少含水量。换热管150由耐高温、耐腐蚀金属材料制成。优选的,燃烧室140与集烟室320之间通过多条换热管150连通,换热管150呈s型,更进一步的,换热管150内部表面增加换热翅片,从而达到提高热交换效率的目的。
25.如图4所示,燃烧机构200包括位于燃烧室140下方的燃烧器210和与燃烧器210连接的燃气进气管220。燃烧器210后端采用插入式结构,燃烧器210前端采用螺栓锁紧的安装方式,从而拆装维护方便。
26.如图4所示,集成在蒸箱内部的蒸汽发生器还包括对主水箱100进行补水的补水机构400,补水机构400包括副水箱410、位于副水箱410内的浮球阀420、连通副水箱410与主水箱100的弯管430、安装于副水箱410侧面的水位传感器450以及设置于副水箱410上部侧面的泄压阀440。副水箱410上下均与主水箱100通过弯管430连通,以便主水箱100水位与副水箱410水位保持一致。冷水通过浮球阀420进入到副水箱410中,副水箱410侧面还设有维护口,以便更换浮球阀420或倒入除垢剂;泄压阀440在蒸汽压力过大的情况下排出蒸汽,以确保设备安全。由于副水箱410与主水箱100是连通的,故水位传感器450可感应主水箱100中的水位是否正常。
27.如图3所示,集成在蒸箱内部的蒸汽发生器还包括中央控制箱500,中央控制箱500包括电源开关510、显示屏520、控制器530、风压传感器540和燃气电磁阀550,电源开关510为设备总开关,控制器530控制燃烧器210的点火、监控燃气电磁阀550的开闭和风机310的启停,并收集风压传感器540和水位传感器450的信号,风压胶管330另一端与风压传感器540连接,显示屏520显示控制器530的工作状态,燃气电磁阀550与燃气进气管220连接,并控制燃气进气管220的开闭。
28.如图4所示,集成在蒸箱内部的蒸汽发生器还包括对主水箱100进行固定的框架600,框架600包括设置于主水箱100下方的固定板610、支腿620和设置于主水箱100上方的盖板630,固定板610与四条支腿620通过焊接固定,支腿620与盖板610通过螺栓连接;从而拆装维护方便。
29.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30.开启电源开关520,控制器530控制燃烧器210点火,燃气在燃烧室140内燃烧,控制器530开启风机310,风机310运转后在集烟室320中形成负压,聚集在燃烧室140中的热量会通过换热管150与主水箱100中的水进行热交换,然后进入到集烟室320并被风机310通过排烟管350排出;从而完成热交换。补水机构400对主水箱100内进行补水作用。中央控制箱500控制控制整个设备的启停,以及各机构的协同工作,同时进行实时监控,并在异常情况下自动关机、发出告警。
3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