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热电三联供装置用锅炉余热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536176发布日期:2022-06-25 13:18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一种冷热电三联供装置用锅炉余热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冷热电三联供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冷热电三联供装置用锅炉余热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2.冷热电三联供是一种建立在能量梯级利用概念基础上,将制冷、制热及发电过程一体化的总能系统,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对不同品质的能量进行梯级利用,温度比较高的、具有较大可用能的热能用来被发电,而温度比较低的低品位热能则被用来供热或是制冷,在冷热电三联供系统中,通常会用到余热回收装置对烟气中的余热进行利用,但是现有技术中简单的烟气余热利用装置无法与水进行充分的接触,容易造成气体热量的流失,导致热量利用率不高,而且对于锅炉中的炉渣的热量的利用率较低。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冷热电三联供装置用锅炉余热回收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热电三联供装置用锅炉余热回收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冷热电三联供装置用锅炉余热回收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端固定连接有炉渣箱,所述炉渣箱内设置有翻料装置,所述炉渣箱上端设置有蒸汽发生仓,所述蒸汽发生仓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蒸汽管和进水管,所述蒸汽发生仓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烟气余热管和导气管,所述蒸汽发生仓内设置有热交换管,所述热交换管缠绕盘旋设置且两端分别与烟气余热管和导气管连接,所述导气管外接烟气过滤装置,所述蒸汽发生仓的壳体包括外壳和内壳,所述外壳套设在内壳外侧,所述外壳和内壳之间设置有保温腔,所述保温腔内设置有烟气盘管,所述烟气盘管两端分别通过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分别与烟气余热管和导气管连接。
5.优选的,所述炉渣箱侧面铰接有箱门。
6.优选的,所述翻料装置包括转轴、电机和翻料板,所述转轴活动连接在炉渣箱内,所述转轴一端贯穿炉渣箱设置且与电机传动连接,所述转轴侧面固定连接有翻料板。
7.优选的,所述翻料板为梯形板,所述翻料板上设置有通孔。
8.优选的,所述烟气过滤装置包括水箱和排气管,所述水箱固定连接在底座上端,所述导气管与水箱内腔连通,所述水箱上端设置有排气管。
9.优选的,所述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上均设置有阀门。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种冷热电三联供装置用锅炉余热回收装置通过将锅炉的烟气余热利用烟气余热管导入至热交换管内,使的热交换管与蒸汽发生仓内的水直接接触,对水进行加热,产生的蒸汽通过蒸汽管导出进行利用,提高烟气余热的利用效率,通过第一支管将烟气余热的部分转移至蒸汽发生仓的内壳和外壳之间的烟气盘管内,利用烟气盘管的热量对蒸汽发生仓进行加热保温,保证余热的利用效率,加快蒸
汽发生效率,通过将炉渣导入至炉渣箱内,利用炉渣的热量对蒸汽发生仓的底部进行加热,实现对炉渣的利用,同时通过翻料装置对炉渣进行翻料操作,保证炉渣余热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剖视图;
1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炉渣箱和蒸汽发生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3.图中:底座1、炉渣箱2、箱门3、翻料装置4、转轴5、电机6、翻料板7、通孔8、蒸汽发生仓9、外壳10、内壳11、保温腔12、烟气盘管13、进水管14、烟气余热管15、热交换管16、导气管17、烟气过滤装置18、水箱19、排气管20、第一支管21、第二支管22、阀门23、蒸汽管24。
具体实施方式
1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5.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冷热电三联供装置用锅炉余热回收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端固定连接有炉渣箱2,所述炉渣箱2内设置有翻料装置4,炉渣箱2与锅炉的废渣腔连接,可将锅炉燃烧后的炉渣导入至炉渣箱2内,对炉渣燃烧后的余热进行再利用,翻料装置4可对炉渣箱2内部的炉渣进行翻动,避免炉渣堆积在一起,导致炉渣内部的余热得不到利用,提高炉渣余热的利用效率,充分利用炉渣余热,在炉渣箱2上可铰接有门,便于将冷却后的炉渣导出进行进一步处理;
16.所述炉渣箱2上端设置有蒸汽发生仓9,所述蒸汽发生仓9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蒸汽管24和进水管14,进水管14外接水源和水泵,可向蒸汽发生仓9内部加入水,利用锅炉余热可对蒸汽发生仓9内部的水进行加热,使其产生蒸汽,蒸汽通过蒸汽管24导出,对蒸汽进行进一步利用,例如将蒸汽管24外接蒸汽发电机组,实现对蒸汽的利用,在蒸汽发生仓9内可设置液位传感器,根据液位情况,实现进水管14的自动加水;
17.所述蒸汽发生仓9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烟气余热管15和导气管17,所述蒸汽发生仓9内设置有热交换管16,所述热交换管16缠绕盘旋设置且两端分别与烟气余热管15和导气管17连接,烟气余热管15外接锅炉的烟气管道,将烟气导入至蒸汽发生仓9内的热交换管16内,热交换管16盘旋缠绕在蒸汽发生仓9内部,与蒸汽发生仓9内的液体可直接接触,提高烟气余热与水的热量交换行程,利用热交换管16内的烟气余热可直接对蒸汽发生仓9内的液体进行加热,提高余热利用效率,利用导气管17将利用过的烟气导出;
18.所述导气管17外接烟气过滤装置18,烟气过滤装置18可对烟气中残留的残渣进行过滤,避免粉尘进入到空气中造成污染;
19.所述蒸汽发生仓9的壳体包括外壳10和内壳11,所述外壳10套设在内壳11外侧,所述外壳10和内壳11之间设置有保温腔12,外壳10和内壳11的双层壳体的设置,增加蒸汽发生仓9的保温性能,避免热量散失,提高热量的利用率;
20.所述保温腔12内设置有烟气盘管13,所述烟气盘管13两端分别通过第一支管21和第二支管22分别与烟气余热管15和导气管17连接,烟气盘管13自下而上缠绕在保温腔12
内,烟气可通过烟气余热管15导入至第一支管21内,并通过第一支管21进入到烟气盘管13内,利用外壳10和内壳11内部的烟气盘管13,对蒸汽发生仓9进行保温加热,避免热量散失,增加烟气余热的功能性的同时,提高余热的利用效率,利用完的烟气可通过第二支管22进入到导气管17内导出。
21.在使用时,利用进水管14向蒸汽发生仓9内部加入水,将锅炉燃烧后的炉渣导入至炉渣箱2内,利用炉渣箱2内的炉渣余热可对蒸汽发生仓9内部的水进行加热,对炉渣燃烧后的余热进行再利用,翻料装置4可对炉渣箱2内部的炉渣进行翻动,避免炉渣堆积在一起,导致炉渣内部的余热得不到利用,提高炉渣余热的利用效率,烟气余热管15外接锅炉的烟气管道,将烟气导入至蒸汽发生仓9内的热交换管16内,利用热交换管16内的烟气余热可直接对蒸汽发生仓9内的液体进行加热,提高余热利用效率,蒸汽发生仓9内的水加热后成蒸汽,蒸汽通过蒸汽管24导出,对蒸汽进行进一步利用,利用后的烟气通过导气管17将利用过的烟气导出至烟气过滤装置18,对烟气中残留的残渣进行过滤,避免粉尘进入到空气中造成污染,同时烟气可通过烟气余热管15导入至第一支管21内,并通过第一支管21进入到烟气盘管13内,利用外壳10和内壳11内部的烟气盘管13,对蒸汽发生仓9进行保温加热,避免热量散失,增加烟气余热的功能性的同时,提高余热的利用效率。
22.进一步的,所述炉渣箱2侧面铰接有箱门3,箱门3可打开,对冷却后的炉渣进行统一处理。
23.进一步的,所述翻料装置4包括转轴5、电机6和翻料板7,所述转轴5活动连接在炉渣箱2内,所述转轴5一端贯穿炉渣箱2设置且与电机6传动连接,所述转轴5侧面固定连接有翻料板7,翻料板7沿着转轴5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多组,电机6外接电源和控制开关,电机6可带动转轴5转动,从而带动翻料板7转动,对炉渣箱2内的炉渣进行翻动,使得炉渣的热量得到充分利用。
24.进一步的,所述翻料板7为梯形板,所述翻料板7上设置有通孔8,通孔8等间距设置,梯形板和通孔8的设置,可减小翻料板7的阻力。
25.进一步的,所述烟气过滤装置18包括水箱19和排气管20,所述水箱19固定连接在底座1上端,所述导气管17与水箱19内腔连通,所述水箱19上端设置有排气管20,利用后的烟气通过导气管17进入到水箱19内,水箱19内可设置液体,对烟气中的残渣进行过滤,过滤后的烟气通过排气管20排出,同时也可使得烟气进行冷却,避免热的烟气对空气造成污染。
26.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管21和第二支管22上均设置有阀门23,通过阀门23可控制第一支管21和第二支管22的启闭,实现对烟气的控制。
27.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