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自适应性的给水蒸汽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642888发布日期:2022-07-05 22:31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具有自适应性的给水蒸汽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蒸汽母管(2)封闭且横向布置的汽水分离罐(1),所述汽水分离罐(1)的内腔包括上方的蒸汽部(1a)和下方的储水部(1b);在汽水分离罐(1)上设置有与其内腔相连通的用于排出高温蒸汽的蒸汽出口(11)、输入加热蒸汽的蒸汽入口(12)、将汽水分离罐(1)内温度稳定的水排出的给水出口(14)和向汽水分离罐(1)供水的来水入口(15);所述蒸汽出口(11)外端经蒸汽输出支管(3)与加热蒸汽母管(2)相连通,蒸汽出口(11)内端与蒸汽部(1a)相连通,并在蒸汽输出支管(3)上设置有确保蒸汽由蒸汽部(1a)向加热蒸汽母管(2)输送的止回阀一(3a);所述蒸汽入口(12)外端经蒸汽输入支管(4)与加热蒸汽母管(2)相连通,蒸汽出口(11)内端延伸至储水部(1b),并在蒸汽输入支管(4)上设置有确保蒸汽由加热蒸汽母管(2)向储水部(1b)输送的止回阀二(4a)。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自适应性的给水蒸汽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入口(12)的内端经过布汽装置(5)延伸至储水部(1b);所述布汽装置(5)包括相互垂直的竖向连接管(51)和横向布汽管(52);所述横向布汽管(52)沿着汽水分离罐(1)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竖向连接管(51)一端与蒸汽入口(12)的内端相连通,另一端与横向布汽管(52)相连通;在横向布汽管(52)上密布有数个布汽孔(53)。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自适应性的给水蒸汽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横向布汽管(52)上的布汽孔(53)沿着横向布汽管(52)轴向按列分布,各列中相邻两个布汽孔(53)之间的间距相等。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自适应性的给水蒸汽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横向布汽管(52)上的布汽孔(53)沿着横向布汽管(52)轴向分布成3列,且三列布汽孔(53)均分布于横向布汽管(52)的下半部分,包括汽孔中间列(53a)和位于汽孔中间列(53a)两侧的汽孔边侧列(53b);汽孔中间列(53a)位于横向布汽管(52)的底部,两侧的汽孔边侧列(53b)关于汽孔中间列(53a)对称分布。5.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具有自适应性的给水蒸汽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来水入口(15)的内端经过布水装置(6)与储水部(1b)相连通;所述布水装置(6)包括相互垂直的竖向来水管(61)和横向布水管(62);所述横向布水管(62)沿着汽水分离罐(1)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竖向来水管(61)一端与来水入口的内端相连通,另一端与横向布水管(62)相连通;在横向布水管(62)上密布有数个布水孔(63)。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自适应性的给水蒸汽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横向布水管(62)上的布水孔(63)沿着横向布水管(62)轴向按列分布,各列中相邻两个布水孔(63)之间的间距相等。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自适应性的给水蒸汽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横向布水管(62)上的布水孔(63)沿着横向布水管(62)轴向分布成3列,且三列布水孔(63)均分布于横向布水管(62)的上半部分,包括水孔中间列(63a)和位于水孔中间列(63a)两侧的水孔边侧列(63b);水孔中间列(63a)位于横向布水管(62)的顶部,两侧的水孔边侧列(63b)关于水孔中间列(63a)对称分布。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自适应性的给水蒸汽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汽水分离罐
(1)上设置有与其内腔相连通的再循环水入口(13),所述再循环水入口(13)内端经过洒水装置(7)延伸至蒸汽部(1a);再循环水入口(13)外端与给水出口(14)外端经过输水支管(8)相连通。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具有自适应性的给水蒸汽加热装置,属于加热装置领域,目的是用于调节温度不稳定的来水的温度,提供温度稳定的给水。包括汽水分离罐和加热蒸汽母管,汽水分离罐内腔包括上方的蒸汽部和下方的储水部;汽水分离罐上设置有蒸汽出口、蒸汽入口、给水出口和来水入口;蒸汽出口外端经带有止回阀一的蒸汽输出支管与加热蒸汽母管相连通,蒸汽出口内端与蒸汽部连通;蒸汽入口外端经带有止回阀二的蒸汽输入支管与加热蒸汽母管连通,蒸汽出口内端延伸至储水部。该装置使汽水分离罐的水保证稳定的温度,以提供温度稳定的给水给余热锅炉等需水结构。其结构简单,汽水分离为自然分离过程,蒸汽的输入输出根据压差进行自主调节控制,节能且易于使用。能且易于使用。能且易于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刘洪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电建集团山东电力建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3.02
技术公布日:2022/7/4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